第90章 造船進度
大明:皇子的我還不能享受享受? 作者:南瓜變成菜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笑容滿麵的朱樉接過朱標遞過來的奏折,坐到一邊開始看了起來。
這些奏折大多都是修路的進度以及錢糧的撥付,錢糧撥款如今有專人多次評估,這上麵自然做不得假,朱樉拿著筆開始批複同意二字。
批著批著,朱樉突然看到了一封來自守備海岸線的觀海衛的奏折。他原本有些疲憊的眼神一下子亮了起來,因為海防都是江南行省沿海安全的重中之重,他們的奏折往往都涉及到大明海防安全等重要事務。
朱樉仔細地看了一眼奏折上的字跡,發現這封奏折是由一名叫做李靖宇的將領所呈上來的。他心裏暗暗想道:“這位李靖宇我倒是聽餘通源說過,據說餘通源介紹,李靖宇打仗勇猛,為人正直,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不知道這次他又帶來了什麽消息呢?”
帶著滿心的好奇,朱樉打開了奏折,認真地閱讀了起來。隻見上麵詳細地描述了最近在海防上遇到的一些情況以及應對措施。其中提到了倭寇的活動日益猖獗,嚴重影響了沿海地區的安寧和百姓的生活。李靖宇請求太子殿下增派兵力,並給予更多的支持,以打擊這些可惡的海盜。
朱樉一邊讀著奏折,一邊眉頭緊蹙。他深知倭寇問題的嚴重性,如果不能及時解決,不僅會讓沿海百姓遭受苦難,還可能威脅到江南行省的安全和經濟發展。於是,他拿起筆,在奏折上寫下了自己的批示:“著令朱虎與平安加快衛所改革,同時命餘通源水師加強巡邏,務必將來犯的倭寇徹底鏟除!”
寫完後,他輕輕地將筆擱下,接著,他微微轉過頭去,目光投向坐在不遠處的朱標身上。
"大哥啊!"他輕聲喊道:"現在咱們水師那邊造船的進展如何?餘通源可曾送來新的奏折匯報情況?"
聽到弟弟的詢問,朱標也停下手中正在處理的事務,抬起頭來回應道:"我這就找找看。"
說罷,朱標便開始在堆積如山的奏折堆裏仔細翻尋起來。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找到了一封來自餘通源的奏折,並從眾多文件中將其抽出來。
朱樉打開奏章,上麵寫著寶船主體完成,正在撚縫與塗油灰。
明初的造船工藝很簡單,架上龍骨訂上肋板,然後再四周圍上木板,朱樉讓木板內側蒙上一層鐵皮,達到防護的作用。
但木材無論技術在高超,經過熱脹冷縮的原理還是會有大小不一的縫隙,非常容易漏水。
所以主體完成後,還需在各個構建之間的板縫,鉚釘,鉚栓,孔眼等地方做防水處理,這就是撚縫,也就是在板材之間的縫隙中假如石灰,麻筋,桐油等艌料。
桐油大家都知道,桐油與石灰或者海蠣子灰攪拌均勻後就是油灰,也叫膩子,具有很好的防水和粘結效果。麻筋就是用麻絲或者漁網鍘短再疏鬆的絨狀物。
撚縫時,用的是兩灰一麻的比例塗抹。
最後在將船體全部塗抹防鏽蝕的秀油,秀油滲入木頭,在表麵形成了一層油膜保護,如此船才能隔水,隔潮,防蛀和防腐。
朱樉暗自心算了一下,按照目前的進度來看,這艘船應該再過兩個多月就能夠完工了。然而這隻是初步估計,因為接下來還需要一段時間來晾曬船隻。畢竟新造好的船隻表麵塗滿了厚厚的秀油,如果不經過充分的晾曬讓其徹底幹透,直接入水可能會導致船體受損甚至沉沒。
所以說,即使船已經建成,也不能急於下水,必須耐心等待至少一個月左右,直到船上的秀油完全幹燥為止。隻有這樣才能確保船隻在下水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避免出現任何意外情況。想到這裏,朱樉不禁輕輕歎了口氣,造船真是一項耗時費力的大工程啊!
要不是錢糧充足,以及餘通源不擇手段的招募人手,估計要想完成這十艘寶船猴年馬月才能完工。
將手中的奏折批複完後,朱樉站起身伸了個懶腰,就在這個功夫,由送來了許多奏折,朱樉這一看,這麽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啊。
朱標看到眼前的景象,心中已然習以為常。這時,朱樉忍不住開口道:“大哥,依我看,咱們不妨從下麵抽掉一部分人手,組成一個屬於你的小型內閣吧!光憑咱倆,麵對如此繁重的工作量,實在難以完成啊。”
朱標聽後點了點頭,表示讚同地說:“我也考慮過這個問題,並已向父皇提出請求,希望能調派一批人前來協助我們。隻是目前人員尚未到位,在此期間,咱倆隻能多加努力、辛苦一下了。等這些人到崗之後,你還需要負責對他們進行培訓,讓他們盡快熟悉工作流程。如此一來,我們就能減輕不少壓力,工作也會變得更為輕鬆順暢。”
“合著你真把我當牲口使喚啊,不就是一隻鷂鷹麽,至於這麽壓榨我嗎?”朱樉不滿的說道。
“要不你來批奏折,我去給他們培訓?”朱標笑著說道。
朱樉心中盤算了一下,說道:“算了,還是我去培訓吧。”
“你呀,自從當了爹,性子也開始疲懶起來,真不知道如何說你。”朱標無奈的吐槽道。
“大哥,如果我把所有事情都處理妥當,你還有什麽可做的?你還尚未登上皇位便如此,將來又怎能承擔得起統治大明的重任,更別提要讓大明屹立於世界之巔了!”朱樉義正言辭地反駁道。
朱樉的這番話令朱標頓時語塞,無法回應。此刻,他深刻意識到自己需要更多時間去積累治國理政的經驗。畢竟,眼下他們所麵對的僅僅是江南地區而已,日後若整個大明江山都交付到他手中,難道他還能夠繼續推諉責任、逃避工作嗎?
朱樉的一番言論猶如醍醐灌頂,給了朱標一個重要的啟示。他知道唯有通過自身不斷學習並融會貫通,未來才能夠更好地治理大明,而非單純依賴他人。於是,朱標一臉肅穆且鄭重地對朱樉說道:“二弟,是大哥目光短淺了。”
朱樉見狀,則不以為意地擺了擺手,心中暗自思忖:“嘿嘿,看來這一招用來對付大哥還真是屢試不爽啊!”
朱樉的嘴角微微的翹了起來。
而此時朱標也反應過來了,站起身說道:“不對啊,我一直兢兢業業的工作,你卻天天無所事事,這反倒讓你把我說成懶惰不堪了!“
朱樉暗道不妙,這朱標對pua的耐性越來越高了。
這些奏折大多都是修路的進度以及錢糧的撥付,錢糧撥款如今有專人多次評估,這上麵自然做不得假,朱樉拿著筆開始批複同意二字。
批著批著,朱樉突然看到了一封來自守備海岸線的觀海衛的奏折。他原本有些疲憊的眼神一下子亮了起來,因為海防都是江南行省沿海安全的重中之重,他們的奏折往往都涉及到大明海防安全等重要事務。
朱樉仔細地看了一眼奏折上的字跡,發現這封奏折是由一名叫做李靖宇的將領所呈上來的。他心裏暗暗想道:“這位李靖宇我倒是聽餘通源說過,據說餘通源介紹,李靖宇打仗勇猛,為人正直,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不知道這次他又帶來了什麽消息呢?”
帶著滿心的好奇,朱樉打開了奏折,認真地閱讀了起來。隻見上麵詳細地描述了最近在海防上遇到的一些情況以及應對措施。其中提到了倭寇的活動日益猖獗,嚴重影響了沿海地區的安寧和百姓的生活。李靖宇請求太子殿下增派兵力,並給予更多的支持,以打擊這些可惡的海盜。
朱樉一邊讀著奏折,一邊眉頭緊蹙。他深知倭寇問題的嚴重性,如果不能及時解決,不僅會讓沿海百姓遭受苦難,還可能威脅到江南行省的安全和經濟發展。於是,他拿起筆,在奏折上寫下了自己的批示:“著令朱虎與平安加快衛所改革,同時命餘通源水師加強巡邏,務必將來犯的倭寇徹底鏟除!”
寫完後,他輕輕地將筆擱下,接著,他微微轉過頭去,目光投向坐在不遠處的朱標身上。
"大哥啊!"他輕聲喊道:"現在咱們水師那邊造船的進展如何?餘通源可曾送來新的奏折匯報情況?"
聽到弟弟的詢問,朱標也停下手中正在處理的事務,抬起頭來回應道:"我這就找找看。"
說罷,朱標便開始在堆積如山的奏折堆裏仔細翻尋起來。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找到了一封來自餘通源的奏折,並從眾多文件中將其抽出來。
朱樉打開奏章,上麵寫著寶船主體完成,正在撚縫與塗油灰。
明初的造船工藝很簡單,架上龍骨訂上肋板,然後再四周圍上木板,朱樉讓木板內側蒙上一層鐵皮,達到防護的作用。
但木材無論技術在高超,經過熱脹冷縮的原理還是會有大小不一的縫隙,非常容易漏水。
所以主體完成後,還需在各個構建之間的板縫,鉚釘,鉚栓,孔眼等地方做防水處理,這就是撚縫,也就是在板材之間的縫隙中假如石灰,麻筋,桐油等艌料。
桐油大家都知道,桐油與石灰或者海蠣子灰攪拌均勻後就是油灰,也叫膩子,具有很好的防水和粘結效果。麻筋就是用麻絲或者漁網鍘短再疏鬆的絨狀物。
撚縫時,用的是兩灰一麻的比例塗抹。
最後在將船體全部塗抹防鏽蝕的秀油,秀油滲入木頭,在表麵形成了一層油膜保護,如此船才能隔水,隔潮,防蛀和防腐。
朱樉暗自心算了一下,按照目前的進度來看,這艘船應該再過兩個多月就能夠完工了。然而這隻是初步估計,因為接下來還需要一段時間來晾曬船隻。畢竟新造好的船隻表麵塗滿了厚厚的秀油,如果不經過充分的晾曬讓其徹底幹透,直接入水可能會導致船體受損甚至沉沒。
所以說,即使船已經建成,也不能急於下水,必須耐心等待至少一個月左右,直到船上的秀油完全幹燥為止。隻有這樣才能確保船隻在下水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避免出現任何意外情況。想到這裏,朱樉不禁輕輕歎了口氣,造船真是一項耗時費力的大工程啊!
要不是錢糧充足,以及餘通源不擇手段的招募人手,估計要想完成這十艘寶船猴年馬月才能完工。
將手中的奏折批複完後,朱樉站起身伸了個懶腰,就在這個功夫,由送來了許多奏折,朱樉這一看,這麽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啊。
朱標看到眼前的景象,心中已然習以為常。這時,朱樉忍不住開口道:“大哥,依我看,咱們不妨從下麵抽掉一部分人手,組成一個屬於你的小型內閣吧!光憑咱倆,麵對如此繁重的工作量,實在難以完成啊。”
朱標聽後點了點頭,表示讚同地說:“我也考慮過這個問題,並已向父皇提出請求,希望能調派一批人前來協助我們。隻是目前人員尚未到位,在此期間,咱倆隻能多加努力、辛苦一下了。等這些人到崗之後,你還需要負責對他們進行培訓,讓他們盡快熟悉工作流程。如此一來,我們就能減輕不少壓力,工作也會變得更為輕鬆順暢。”
“合著你真把我當牲口使喚啊,不就是一隻鷂鷹麽,至於這麽壓榨我嗎?”朱樉不滿的說道。
“要不你來批奏折,我去給他們培訓?”朱標笑著說道。
朱樉心中盤算了一下,說道:“算了,還是我去培訓吧。”
“你呀,自從當了爹,性子也開始疲懶起來,真不知道如何說你。”朱標無奈的吐槽道。
“大哥,如果我把所有事情都處理妥當,你還有什麽可做的?你還尚未登上皇位便如此,將來又怎能承擔得起統治大明的重任,更別提要讓大明屹立於世界之巔了!”朱樉義正言辭地反駁道。
朱樉的這番話令朱標頓時語塞,無法回應。此刻,他深刻意識到自己需要更多時間去積累治國理政的經驗。畢竟,眼下他們所麵對的僅僅是江南地區而已,日後若整個大明江山都交付到他手中,難道他還能夠繼續推諉責任、逃避工作嗎?
朱樉的一番言論猶如醍醐灌頂,給了朱標一個重要的啟示。他知道唯有通過自身不斷學習並融會貫通,未來才能夠更好地治理大明,而非單純依賴他人。於是,朱標一臉肅穆且鄭重地對朱樉說道:“二弟,是大哥目光短淺了。”
朱樉見狀,則不以為意地擺了擺手,心中暗自思忖:“嘿嘿,看來這一招用來對付大哥還真是屢試不爽啊!”
朱樉的嘴角微微的翹了起來。
而此時朱標也反應過來了,站起身說道:“不對啊,我一直兢兢業業的工作,你卻天天無所事事,這反倒讓你把我說成懶惰不堪了!“
朱樉暗道不妙,這朱標對pua的耐性越來越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