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渡江
大明:皇子的我還不能享受享受? 作者:南瓜變成菜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課上完了,氣氛也開始活躍起來,大家都圍坐下來,問著朱樉此行出去的收獲,朱樉喝了一口茶這才開始講起如何滅掉納哈出以及收編三萬多仆從軍的事。
原本還想從裏麵學到些東西的眾人,不禁捫心自問起來,朱樉這種作戰方式他們根本就學不來。而李景隆則是最為活躍的一個,隻見他大聲說道:“二表叔,你這完全就是純靠實力硬剛對方啊!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任何陰謀詭計、兵法軍陣都不堪一擊!並不是所有的部隊都能夠像龍騎衛那樣,擁有以一敵幾十的強大戰力,可以橫掃一切敵人。”
聽到李景隆的話後,朱樉微微一笑著回應道:“我這種戰法確實難以複製。假如日後大明還有一萬重騎需要你們來統率指揮,你們可千萬別傻乎乎地隻帶著一萬重騎就直接衝向對方的十幾萬人啊!要知道,以龍騎衛的強大武力,哪怕對方有十萬重騎,也依然無法逃脫被龍騎衛無情碾壓的命運。我可沒有跟你們開玩笑哦!”
事實上,龍騎衛無論是士兵還是戰馬,都曾經接受過那個“短命”係統的加持強化。甚至連他們身上所穿的重甲,都不是現今可以輕易複刻出來的存在。預備營的重甲雖然在樣式上與龍騎衛的重甲相同,但單就防禦力而言,兩者之間相差的可絕不止一星半點那麽簡單。
就在這個時候,朱棣終於忍不住開了口,詢問起朱樉:“二哥啊!既然如此,那麽你究竟是如何能夠確保這些仆從軍不會作亂呢?要知道他們可是足足有著三萬之眾啊!倘若哪一天他們突然反咬我們一口,那可如何是好呢?”
聽到朱棣的疑問,朱樉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這還不簡單嗎?隻需要采取連坐製度即可。將這三萬多人分成小組、隊、旗、總旗和軍五個級別。每十個人組成一個小組,如果其中有一人叛亂,那麽其他九人都要受到牽連。而十個小組則組成一隊……通過這種方式,這些人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甚至會毫不猶豫地對自己的同伴痛下殺手。所以,他們都會格外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旦發現有誰懷有二心,立刻就會被其他九人斬殺。”
朱樉詳細地解說著連坐模式,朱棣聽後不禁眼前一亮,心中暗自思忖:“嗯,這個方法倒是不錯,將來若是有機會,我也一定要試一試。”
對於朱棣的小心思,朱樉自然是心知肚明,他嘴角微揚,心中暗暗想道:“嘿,老四啊老四,你心裏打的什麽算盤我豈能不知?畢竟你可是著名的戰爭狂人,自己兒子的征北大將軍呐。”
就這樣,朱樉和朱文正在成功會合之後,次日便開始商討起了拔營渡過鴨綠江的相關事宜。鴨綠江邊散布著眾多以打魚為生的村落,因此這裏自然不會缺少船隻。而且,鴨綠江的江麵水流並不湍急。於是乎,在朱樉的提議之下,眾人決定將兩艘船並排綁定在一起,並在上麵鋪設木板,以此搭建出一座簡易的浮橋。此外,他們還挑選了一處相對較狹窄的河道,以便於大軍能夠迅速通過。
朱文正對朱樉的這個建議深表讚同,他立刻著手安排人員去執行這項任務。而朱樉則靜靜地佇立在鴨綠江邊,凝視著眼前的一切。鴨綠江在古代被稱作浿水,到了漢朝又被稱為馬訾水。而在唐朝(隋唐時期,浿水已更名為大同江),由於這片江水異常清澈,人們便賦予它“鴨綠江”這個美麗的名字。
作為一名穿越者,當朱樉親眼目睹鴨綠江的時候,那首深深烙印在他血脈之中的歌曲不由自主地湧上心頭:“雄赳赳,氣昂昂,踏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他情不自禁地輕聲哼唱起來,仿佛自己也成為了歌曲中的英雄兒女,即將踏上一段光榮的征程。
經過一整天緊張有序地籌備之後,再加上這士兵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土生土長的江南人士,對於江水並不像那些來自北方地區的人們那樣心懷畏懼之情,所以沒過多久,一座堅固的浮橋便搭建完成了。
首先跨越鴨綠江的是龍騎衛們,隻見他們牽著自己戰馬路過江麵,當看到龍騎衛們全都安全無虞地順利通過之後,三萬名仆從軍也毫不猶豫地緊緊跟隨著他們一起渡江而去。這次過江行動涉及到整整二十萬大軍以及數量龐大的輜重糧草等物資,耗費了足足兩天時間方才完成所有人員和裝備的渡江工作。
成功渡江之後,大軍稍作休整停頓,隨即向著安州出發。
與此同時,李成桂則灰頭土臉、十分狼狽地逃回了位於朝鮮半島南部的高麗王朝首都——開京(今朝鮮開城)。在進城之前,李成桂還特意在地上翻滾了好幾圈,見還是差點意思,咬緊牙關讓自己的親信在手臂上狠狠地劃了一刀,以便讓自己看起來更加悲慘可憐一些。進入城中之後,他一路向著王宮狂奔而去,那模樣簡直是要多淒慘就有多淒慘!
高麗王王顓最近一段時間總是心神不寧,甚至連晚上的時候愛寵金興慶都會有些埋怨。就在這個時候,門外的內侍突然前來稟報,王顓聽到一直守在長城和明軍周旋的李成桂回來了,心中頓時感覺到一絲不妙,於是他急忙讓人把李成桂傳進來。
王顓剛剛在主位上跪坐好,就看到李成桂渾身上下狼狽不堪的,簡直不成樣子,而且他的手臂上還抱著一塊白布,鮮血已經將白布染成了紅色。見到李成桂這樣子,王顓再也顧不得自己的架子,連忙站起身來問道:"你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兒!發生什麽事情了!"
李成桂噗通一聲就跪在了地上,眼淚也跟著流了下來,哭喊著說道:"微臣有罪啊!我沒能守住長城,讓明軍給衝進來了!"
聽到李成桂的話,王顓頓覺眼前一黑,天旋地轉的跌坐在地上......
原本還想從裏麵學到些東西的眾人,不禁捫心自問起來,朱樉這種作戰方式他們根本就學不來。而李景隆則是最為活躍的一個,隻見他大聲說道:“二表叔,你這完全就是純靠實力硬剛對方啊!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任何陰謀詭計、兵法軍陣都不堪一擊!並不是所有的部隊都能夠像龍騎衛那樣,擁有以一敵幾十的強大戰力,可以橫掃一切敵人。”
聽到李景隆的話後,朱樉微微一笑著回應道:“我這種戰法確實難以複製。假如日後大明還有一萬重騎需要你們來統率指揮,你們可千萬別傻乎乎地隻帶著一萬重騎就直接衝向對方的十幾萬人啊!要知道,以龍騎衛的強大武力,哪怕對方有十萬重騎,也依然無法逃脫被龍騎衛無情碾壓的命運。我可沒有跟你們開玩笑哦!”
事實上,龍騎衛無論是士兵還是戰馬,都曾經接受過那個“短命”係統的加持強化。甚至連他們身上所穿的重甲,都不是現今可以輕易複刻出來的存在。預備營的重甲雖然在樣式上與龍騎衛的重甲相同,但單就防禦力而言,兩者之間相差的可絕不止一星半點那麽簡單。
就在這個時候,朱棣終於忍不住開了口,詢問起朱樉:“二哥啊!既然如此,那麽你究竟是如何能夠確保這些仆從軍不會作亂呢?要知道他們可是足足有著三萬之眾啊!倘若哪一天他們突然反咬我們一口,那可如何是好呢?”
聽到朱棣的疑問,朱樉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這還不簡單嗎?隻需要采取連坐製度即可。將這三萬多人分成小組、隊、旗、總旗和軍五個級別。每十個人組成一個小組,如果其中有一人叛亂,那麽其他九人都要受到牽連。而十個小組則組成一隊……通過這種方式,這些人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甚至會毫不猶豫地對自己的同伴痛下殺手。所以,他們都會格外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旦發現有誰懷有二心,立刻就會被其他九人斬殺。”
朱樉詳細地解說著連坐模式,朱棣聽後不禁眼前一亮,心中暗自思忖:“嗯,這個方法倒是不錯,將來若是有機會,我也一定要試一試。”
對於朱棣的小心思,朱樉自然是心知肚明,他嘴角微揚,心中暗暗想道:“嘿,老四啊老四,你心裏打的什麽算盤我豈能不知?畢竟你可是著名的戰爭狂人,自己兒子的征北大將軍呐。”
就這樣,朱樉和朱文正在成功會合之後,次日便開始商討起了拔營渡過鴨綠江的相關事宜。鴨綠江邊散布著眾多以打魚為生的村落,因此這裏自然不會缺少船隻。而且,鴨綠江的江麵水流並不湍急。於是乎,在朱樉的提議之下,眾人決定將兩艘船並排綁定在一起,並在上麵鋪設木板,以此搭建出一座簡易的浮橋。此外,他們還挑選了一處相對較狹窄的河道,以便於大軍能夠迅速通過。
朱文正對朱樉的這個建議深表讚同,他立刻著手安排人員去執行這項任務。而朱樉則靜靜地佇立在鴨綠江邊,凝視著眼前的一切。鴨綠江在古代被稱作浿水,到了漢朝又被稱為馬訾水。而在唐朝(隋唐時期,浿水已更名為大同江),由於這片江水異常清澈,人們便賦予它“鴨綠江”這個美麗的名字。
作為一名穿越者,當朱樉親眼目睹鴨綠江的時候,那首深深烙印在他血脈之中的歌曲不由自主地湧上心頭:“雄赳赳,氣昂昂,踏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他情不自禁地輕聲哼唱起來,仿佛自己也成為了歌曲中的英雄兒女,即將踏上一段光榮的征程。
經過一整天緊張有序地籌備之後,再加上這士兵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土生土長的江南人士,對於江水並不像那些來自北方地區的人們那樣心懷畏懼之情,所以沒過多久,一座堅固的浮橋便搭建完成了。
首先跨越鴨綠江的是龍騎衛們,隻見他們牽著自己戰馬路過江麵,當看到龍騎衛們全都安全無虞地順利通過之後,三萬名仆從軍也毫不猶豫地緊緊跟隨著他們一起渡江而去。這次過江行動涉及到整整二十萬大軍以及數量龐大的輜重糧草等物資,耗費了足足兩天時間方才完成所有人員和裝備的渡江工作。
成功渡江之後,大軍稍作休整停頓,隨即向著安州出發。
與此同時,李成桂則灰頭土臉、十分狼狽地逃回了位於朝鮮半島南部的高麗王朝首都——開京(今朝鮮開城)。在進城之前,李成桂還特意在地上翻滾了好幾圈,見還是差點意思,咬緊牙關讓自己的親信在手臂上狠狠地劃了一刀,以便讓自己看起來更加悲慘可憐一些。進入城中之後,他一路向著王宮狂奔而去,那模樣簡直是要多淒慘就有多淒慘!
高麗王王顓最近一段時間總是心神不寧,甚至連晚上的時候愛寵金興慶都會有些埋怨。就在這個時候,門外的內侍突然前來稟報,王顓聽到一直守在長城和明軍周旋的李成桂回來了,心中頓時感覺到一絲不妙,於是他急忙讓人把李成桂傳進來。
王顓剛剛在主位上跪坐好,就看到李成桂渾身上下狼狽不堪的,簡直不成樣子,而且他的手臂上還抱著一塊白布,鮮血已經將白布染成了紅色。見到李成桂這樣子,王顓再也顧不得自己的架子,連忙站起身來問道:"你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兒!發生什麽事情了!"
李成桂噗通一聲就跪在了地上,眼淚也跟著流了下來,哭喊著說道:"微臣有罪啊!我沒能守住長城,讓明軍給衝進來了!"
聽到李成桂的話,王顓頓覺眼前一黑,天旋地轉的跌坐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