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登基大典
大明:皇子的我還不能享受享受? 作者:南瓜變成菜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宮門前,朱樉下了車後,馬車就向右側繼續前進,宮門前都是官員,敏敏與孫冰都要從側門進入前往坤寧宮。朱棡、朱棣和朱橚三人都已經是封王的身份,按照規矩屬於外臣,因此需要隨同百官一起從宮門進入。
當他們看到朱樉時,立刻恭敬地行禮說道:"見過二哥!"朱樉微微擺了擺手,示意他們起身。四個人靜靜地站在宮門前,今天是太子的登基大典,百官們此刻不能輕易上前與親王交流甚至是打招呼,不管平日如何熟悉,這時候也是要避嫌的。
按照儀式流程,此時應當是朱標前去祭祀天地、祭拜太廟以及拜社稷的時候。整個過程都由禮部的官員精心安排,確保一切順利進行。
眾人隻能耐心等待,直到天光逐漸放亮,宮牆上傳來第一通鼓聲。這通鼓聲意味著朱標已經完成了祭祀儀式。伴隨著沉悶的聲音,沉重的宮門緩緩打開。朱樉毫不猶豫地率先邁步走了進去,他的身後緊跟著三位親王,緊接著便是眾多的官員們。
走到九龍橋前,所有人都停下腳步站到屬於自己的身份的橋前,整理自己的衣冠,擺出一副莊重肅穆的神情。他們靜靜地等待著第二通鼓聲的響起,這通鼓聲將標誌著新皇帝即將正式登場,接受群臣的朝拜。
九龍橋,最中間的橋是皇帝專門走的帝橋,左側是太子以及超品親王走的橋,右側是親王走的橋。在兩側就是文武走的橋了。
朱樉獨自站在帝橋的左側,朱棡等人站在帝橋的右側,武官以徐達常遇春以及朱文正為首,文官則是以上三部即吏部、戶部、兵部的尚書為首,身後是下三部的尚書。
至於朱文正,他雖是親王爵,但他還是五軍都督府的都督,所以他站在了武官的橋前。
“咚咚咚~”第二通鼓聲響起,朱樉率先過橋,隨後是朱棡他們,最後才是文武百官按照品級一同過橋。
眾人過橋後,按照品級職位排好隊,肅穆的站立在奉天殿廣場之上,一旁有錦衣衛在記錄百官的儀態,這可是登基大典,不是開玩笑的,誰敢在隊伍中咳嗽或者打噴嚏,都要被記錄在案,情節嚴重的會當場逮捕,等到大典結束後問罪。
所以這裏麵除了朱樉敢吃早飯外,其餘人早上起來連口水都不敢喝,生怕大典上被記一筆,下獄。
通常這種記錄言行的事都是禦史在做,而今日朱元璋下令由錦衣衛全程記錄,拱衛司暗中觀察百官的一言一行,稍有不對,秋後算賬!
“咚咚咚~”第三聲通鼓響起。
大殿中兩旁的樂師開始奏樂,此時朱元璋身著黃色袞冕服已經坐在了龍椅之上,原來上麵屬於朱標的龍椅已經被撤掉,隻剩下朱元璋所坐的這把。
奏樂聲結束,由卷簾將軍將朱元璋麵前的珠簾卷起,尚寶卿將玉璽輕輕放在禦階上的案上,這尚寶卿是尚寶司的主官,掌寶璽,符牌印章之人,為正五品,可不是明中後期的太監掌印。
玉璽放下後,門外禁衛揮動手中的鞭子開始鳴鞭,九聲鞭響後,殿中樂師又開始演奏起來,引領百官向丹墀(宮殿前的紅色台階及台階上的空地)拜位走去。
到了各自的位置後,掌管朝班儀節的知班拖著長長的音調大唱道:“班~齊~~~!”
隨後文武百官等待太常寺的讚禮唱道:“鞠躬拜~~~!”
聲音落下,樂曲響起,文武百官四拜大禮,所有人一揖少退。再一揖。即俯伏。以兩手齊按地。先跪左足。次屈右足。頓首至地。即起。先起右足。以雙手齊按膝上。次起左足。仍一揖而後拜。其儀度以詳緩為敬。
四拜結束,音樂停止。
捧表官自此從奉天殿西門進入,讚禮此時在唱:“進表~~~!”
捧表官捧著表冊跪倒案前,受表官拿出笏板,跪在案東接過表冊,放到案上,再收起笏板,退回殿內西邊。
此時讚禮唱道:“宣表~!”
宣表官來到案前,拿出笏板舉起表冊,跪在西側,展表官又跪在宣表官旁邊,幫助宣表官打開表冊,宣讀完畢後,展表官將表官放回案上然後退開,宣表官行俯伏禮,與捧表官一起從西門退出到原來位置。
如此,這才到朱標出場。
朱標此時穿著與朱元璋無異,一身黃色袞冕服,頭戴十二梳大步走到奉天殿中,站在案前樹立。
朱元璋此時走下禦階,來到朱標身前,將放在玉製的托盤上的傳國玉璽與大明皇帝寶璽端起來放在了朱標的手中。
此時朱標對著朱元璋跪下,讚禮唱道:“行禮~!”
朱標對著朱元璋叩首,文武百官行四拜之禮。
行禮結束後,朱標站起身,與朱元璋走出奉天殿,站在台階之上俯視文武百官,讚禮此時大聲高唱道:“拜~~~!”
文武百官再次跪在地上,三拜九叩,口中山呼:“萬歲~!”
拜完朱元璋開口道:“平身~!”
當所有文武百官站起身後,讚禮繼續大聲高喝:“再拜~!出笏,俯伏,興~!!!”
又一次文武百官行四拜之禮,這時候就到朱標開口了,說:“平身~~!”
自此,這至關重要的第一步權力交接終於順利完成。朱元璋緩緩地起身,神情莊重地離開了奉天殿。而朱標,則邁著堅定的步伐登上了那象征著至高無上權力的龍椅。與此同時,外麵五品以上的官員們魚貫而入,踏入了大殿,其餘人則原地待命。
文武百官們整齊有序地進入了宏偉壯麗的大殿之中,整個場麵莊嚴肅穆。這時,黃狗兒小心翼翼地取出了第一封聖旨,並高聲朗讀起來。眾人屏息聆聽,聖旨中的大意是:今年仍然沿用洪武十一年這個年號,但從明年開始,將改元為宣武元年。朱標親自選定的這個新的年號——宣武,其中蘊含的深意自然不言而喻。
緊接著,黃狗兒又宣讀了第二封聖旨。這道旨意宣布拜朱元璋為太上皇,馬秀英則被尊奉為太後。此外,朱標還確立了原太子妃常清芷為皇後,自己的嫡長子朱雄英被冊封為太子。側妃高卿卿被封為貴妃。
最後,第三封聖旨是對太子教育的安排。朱標任命劉伯溫擔任太子的老師,負責教授他讀書識字;而常遇春則肩負起教導太子習武的重任。
當他們看到朱樉時,立刻恭敬地行禮說道:"見過二哥!"朱樉微微擺了擺手,示意他們起身。四個人靜靜地站在宮門前,今天是太子的登基大典,百官們此刻不能輕易上前與親王交流甚至是打招呼,不管平日如何熟悉,這時候也是要避嫌的。
按照儀式流程,此時應當是朱標前去祭祀天地、祭拜太廟以及拜社稷的時候。整個過程都由禮部的官員精心安排,確保一切順利進行。
眾人隻能耐心等待,直到天光逐漸放亮,宮牆上傳來第一通鼓聲。這通鼓聲意味著朱標已經完成了祭祀儀式。伴隨著沉悶的聲音,沉重的宮門緩緩打開。朱樉毫不猶豫地率先邁步走了進去,他的身後緊跟著三位親王,緊接著便是眾多的官員們。
走到九龍橋前,所有人都停下腳步站到屬於自己的身份的橋前,整理自己的衣冠,擺出一副莊重肅穆的神情。他們靜靜地等待著第二通鼓聲的響起,這通鼓聲將標誌著新皇帝即將正式登場,接受群臣的朝拜。
九龍橋,最中間的橋是皇帝專門走的帝橋,左側是太子以及超品親王走的橋,右側是親王走的橋。在兩側就是文武走的橋了。
朱樉獨自站在帝橋的左側,朱棡等人站在帝橋的右側,武官以徐達常遇春以及朱文正為首,文官則是以上三部即吏部、戶部、兵部的尚書為首,身後是下三部的尚書。
至於朱文正,他雖是親王爵,但他還是五軍都督府的都督,所以他站在了武官的橋前。
“咚咚咚~”第二通鼓聲響起,朱樉率先過橋,隨後是朱棡他們,最後才是文武百官按照品級一同過橋。
眾人過橋後,按照品級職位排好隊,肅穆的站立在奉天殿廣場之上,一旁有錦衣衛在記錄百官的儀態,這可是登基大典,不是開玩笑的,誰敢在隊伍中咳嗽或者打噴嚏,都要被記錄在案,情節嚴重的會當場逮捕,等到大典結束後問罪。
所以這裏麵除了朱樉敢吃早飯外,其餘人早上起來連口水都不敢喝,生怕大典上被記一筆,下獄。
通常這種記錄言行的事都是禦史在做,而今日朱元璋下令由錦衣衛全程記錄,拱衛司暗中觀察百官的一言一行,稍有不對,秋後算賬!
“咚咚咚~”第三聲通鼓響起。
大殿中兩旁的樂師開始奏樂,此時朱元璋身著黃色袞冕服已經坐在了龍椅之上,原來上麵屬於朱標的龍椅已經被撤掉,隻剩下朱元璋所坐的這把。
奏樂聲結束,由卷簾將軍將朱元璋麵前的珠簾卷起,尚寶卿將玉璽輕輕放在禦階上的案上,這尚寶卿是尚寶司的主官,掌寶璽,符牌印章之人,為正五品,可不是明中後期的太監掌印。
玉璽放下後,門外禁衛揮動手中的鞭子開始鳴鞭,九聲鞭響後,殿中樂師又開始演奏起來,引領百官向丹墀(宮殿前的紅色台階及台階上的空地)拜位走去。
到了各自的位置後,掌管朝班儀節的知班拖著長長的音調大唱道:“班~齊~~~!”
隨後文武百官等待太常寺的讚禮唱道:“鞠躬拜~~~!”
聲音落下,樂曲響起,文武百官四拜大禮,所有人一揖少退。再一揖。即俯伏。以兩手齊按地。先跪左足。次屈右足。頓首至地。即起。先起右足。以雙手齊按膝上。次起左足。仍一揖而後拜。其儀度以詳緩為敬。
四拜結束,音樂停止。
捧表官自此從奉天殿西門進入,讚禮此時在唱:“進表~~~!”
捧表官捧著表冊跪倒案前,受表官拿出笏板,跪在案東接過表冊,放到案上,再收起笏板,退回殿內西邊。
此時讚禮唱道:“宣表~!”
宣表官來到案前,拿出笏板舉起表冊,跪在西側,展表官又跪在宣表官旁邊,幫助宣表官打開表冊,宣讀完畢後,展表官將表官放回案上然後退開,宣表官行俯伏禮,與捧表官一起從西門退出到原來位置。
如此,這才到朱標出場。
朱標此時穿著與朱元璋無異,一身黃色袞冕服,頭戴十二梳大步走到奉天殿中,站在案前樹立。
朱元璋此時走下禦階,來到朱標身前,將放在玉製的托盤上的傳國玉璽與大明皇帝寶璽端起來放在了朱標的手中。
此時朱標對著朱元璋跪下,讚禮唱道:“行禮~!”
朱標對著朱元璋叩首,文武百官行四拜之禮。
行禮結束後,朱標站起身,與朱元璋走出奉天殿,站在台階之上俯視文武百官,讚禮此時大聲高唱道:“拜~~~!”
文武百官再次跪在地上,三拜九叩,口中山呼:“萬歲~!”
拜完朱元璋開口道:“平身~!”
當所有文武百官站起身後,讚禮繼續大聲高喝:“再拜~!出笏,俯伏,興~!!!”
又一次文武百官行四拜之禮,這時候就到朱標開口了,說:“平身~~!”
自此,這至關重要的第一步權力交接終於順利完成。朱元璋緩緩地起身,神情莊重地離開了奉天殿。而朱標,則邁著堅定的步伐登上了那象征著至高無上權力的龍椅。與此同時,外麵五品以上的官員們魚貫而入,踏入了大殿,其餘人則原地待命。
文武百官們整齊有序地進入了宏偉壯麗的大殿之中,整個場麵莊嚴肅穆。這時,黃狗兒小心翼翼地取出了第一封聖旨,並高聲朗讀起來。眾人屏息聆聽,聖旨中的大意是:今年仍然沿用洪武十一年這個年號,但從明年開始,將改元為宣武元年。朱標親自選定的這個新的年號——宣武,其中蘊含的深意自然不言而喻。
緊接著,黃狗兒又宣讀了第二封聖旨。這道旨意宣布拜朱元璋為太上皇,馬秀英則被尊奉為太後。此外,朱標還確立了原太子妃常清芷為皇後,自己的嫡長子朱雄英被冊封為太子。側妃高卿卿被封為貴妃。
最後,第三封聖旨是對太子教育的安排。朱標任命劉伯溫擔任太子的老師,負責教授他讀書識字;而常遇春則肩負起教導太子習武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