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奧斯曼帝國——使者
大明:皇子的我還不能享受享受? 作者:南瓜變成菜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穆拉德一世並沒有接過那幅畫,而是背著雙手微微低下頭,目光專注地盯著它,仿佛要把每一處細節都刻入腦海之中。突然,他好像有了新的發現,抬頭對著亞馬爾罕喊道:“快去,把《東方見聞錄》給我拿來!動作快一點!”然後迫不及待地一把抓過那幅畫,全神貫注地審視起來。
亞馬爾罕深知穆拉德一世的脾性,不敢有絲毫怠慢,迅速跑到穆拉德一世的藏書處尋找那本書籍。由於穆拉德一世熱愛閱讀,即使在行軍打仗時,也會隨身攜帶大量書籍。因此,亞馬爾罕很快就在穆拉德一世的眾多藏書中找到了這本名為《東方見聞錄》的著作,其作者正是馬可·波羅。
穆拉德一世拿到這本書後,立刻迫不及待地翻開書頁,快速翻閱查找著。亞馬爾罕則恭敬地站在一旁,一言不發,靜靜等待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穆拉德一世終於停下手頭的動作,臉上露出難以掩飾的喜悅之情,興奮地說:“哈哈,找到了!就是這裏!馬可·波羅在書中提到,在遙遠的東方存在著一個世上最為強大的帝國——大元帝國!你看看,這些文字是否與畫上的一致?”說著,他將手中的《東方見聞錄》遞給亞馬爾罕,讓他一同確認。
書中有插畫,插畫上正好有大元帝國的錢幣圖樣。
亞馬爾罕對照了一下,確認是同樣的文字,心中不由的一跳,臉色也變得有些凝重起來。他抬頭看向穆拉德一世,發現這位蘇丹陛下的臉上依舊保持著嚴肅的神情,沒有絲毫變化。
亞馬爾罕猶豫片刻,還是小心的開口說道:“尊敬的皇帝陛下,這大元帝國就是曾經打到多瑙河畔的那支恐怖軍隊啊,他們的戰鬥力極其強大,我們是不是應該從此地撤兵?畢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們吞並的速度非常快,似乎來意不善呐!”
《東方見聞錄》是由威尼斯商人、探險家馬可·波羅在元朝居住了十幾年後所撰寫的一本書籍。這本書詳細描述了他在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的旅行經曆和所見所聞,包括風土人情、政治製度、經濟貿易等方麵。該書在歐洲廣泛流傳,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和好奇心。大家都對那個遙遠而神秘的東方國度充滿了向往,想要了解更多關於這個曾經征服過歐亞大陸的偉大帝國的信息。(這本書實際上是由馬可·波羅口述,然後由一個叫魯思蒂謙諾的小說家記錄並整理而成的)
穆拉德一世沒有說話,而是在沉思,當年草原帝國的鐵騎讓歐洲各國聞風喪膽,難道時隔一百多年的事情要再次重演麽?難道真的要放棄這即將到來的勝利麽?
此時他的思緒很亂,在他做皇帝這麽多年還沒有如此難以抉擇的時候,當目光瞥向亞馬爾罕時,穆拉德一世想到了辦法。
“亞馬爾罕,你組織一個使團,帶上朕的國書與禮物前去看看對方是什麽意思,如果能通過和談解決最好不過,和談不了也要搞清楚對方的兵力配置等情況。”穆拉德一世盯著亞馬爾罕的雙眸,這讓亞馬爾罕渾身一個激靈,立馬答應下來。
亞馬爾罕知道這是穆拉德一世在給他最後一次機會,還是念在他多年為奧斯曼提供情報的份上,這件事辦不好,恐怕他就要上絞刑架了。
。。。。。。。。
君士坦丁堡中。
安德羅尼庫斯四世·帕列奧列格一臉憂愁地坐在議會大廳的王座之上,眼神黯淡無光,仿佛失去了希望的火苗。他的眉頭緊緊皺起,額頭上的皺紋如同溝壑一般深刻,顯示出他內心的焦慮與憂慮。而周圍的各個議員們也同樣麵露愁容,表情凝重,整個大廳彌漫著一片壓抑的氛圍。
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龐大帝國如今正麵臨著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奧斯曼帝國的進攻如潮水般洶湧而來,讓整個國家陷入了絕境之中。
在這危急關頭,似乎隻剩下堅守君士坦丁堡這唯一的生路可供選擇。這座曆經千年風雨的古城,曾見證無數次戰火的洗禮僅被十字軍第二次東征時攻破一次,再無破城記錄。即使城外的奧斯曼帝國大軍氣勢洶洶,卻也對這座堅不可摧的城池束手無策。
安德羅尼庫斯四世·帕列奧列格心中暗自歎息,他深知眼前的局勢嚴峻無比。盡管君士坦丁堡的城牆堅固,但城內的資源有限,無法長期支撐下去。而且,他知道自己手下的軍隊實力遠不及奧斯曼帝國,一旦敵軍發起總攻,後果不堪設想。
安德羅尼庫斯四世·帕列奧列格抬起頭,掃視了一眼麵前的議員們。這些人都是帝國的精英,代表著不同的階層和利益集團。但此時此刻,他們的臉色都顯得蒼白無力,眼中透露出絕望和無助。
而那些應付了事的元老會元老們,安德羅尼庫斯四世·帕列奧列格心中湧起一股憤怒之情,他意識到這些元老們隻是一群貪圖享樂、玩弄女人的豬玀。他們在太平盛世時隻顧著享受權力帶來的榮華富貴,而當危機來臨之時,卻變得軟弱無能,毫無應對之策。
更令安德羅尼庫斯四世·帕列奧列格感到震驚的是,最近有小道消息傳出,一些元老竟然已經做好了向奧斯曼帝國投降的準備,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財富。這種背叛國家的行為讓安德羅尼庫斯四世認為他們不配擁有元老的稱號,可這些元老不是自己這個皇帝能左右的,製度帶來的悲哀讓安德羅尼庫斯四世深感痛心和憤怒。
東羅馬帝國依舊按照古羅馬的行政製度,將全國分了四個大區,原本屬於東方大區(君士坦丁堡)、伊利裏亞大區(薩洛尼卡)、意大利大區(拉文納)和非洲大區(迦太基)的位置,現在隻剩下東方大區的執政官和總督,其餘三個都死在了戰爭中。
安德羅尼庫斯四世坐在高位上,看著略顯空曠的議會大廳,不禁深深地歎了口氣。他無奈的正準備宣布議會結束時,突然注意到自己的情報官竟然不顧議會的莊重禮儀,急匆匆地快步走到他身旁。
所有的議員都驚訝地注視著這一幕,隻見那名情報官壓低聲音,在安德羅尼庫斯四世耳邊輕聲細語。隨著時間的推移,安德羅尼庫斯四世原本凝重的麵容漸漸浮現出一絲驚喜之色。
正當眾人摸不著頭腦、好奇到底發生了何事之際,安德羅尼庫斯四世突然站起身來,語氣輕鬆地說了句:“散會!”隨後便迅速帶著情報官離開了議會大廳。
議員們紛紛麵麵相覷,開始低聲議論起來。他們暗自揣測是否戰爭出現了轉機,或者是西方教廷派遣了聯軍前來支援君士坦丁堡。
然而,元老會的元老們並沒有參與這些討論,他們隻是相互對視了一眼,然後輕蔑地笑了笑,便悠然自得地返回各自的宅邸去了......
亞馬爾罕深知穆拉德一世的脾性,不敢有絲毫怠慢,迅速跑到穆拉德一世的藏書處尋找那本書籍。由於穆拉德一世熱愛閱讀,即使在行軍打仗時,也會隨身攜帶大量書籍。因此,亞馬爾罕很快就在穆拉德一世的眾多藏書中找到了這本名為《東方見聞錄》的著作,其作者正是馬可·波羅。
穆拉德一世拿到這本書後,立刻迫不及待地翻開書頁,快速翻閱查找著。亞馬爾罕則恭敬地站在一旁,一言不發,靜靜等待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穆拉德一世終於停下手頭的動作,臉上露出難以掩飾的喜悅之情,興奮地說:“哈哈,找到了!就是這裏!馬可·波羅在書中提到,在遙遠的東方存在著一個世上最為強大的帝國——大元帝國!你看看,這些文字是否與畫上的一致?”說著,他將手中的《東方見聞錄》遞給亞馬爾罕,讓他一同確認。
書中有插畫,插畫上正好有大元帝國的錢幣圖樣。
亞馬爾罕對照了一下,確認是同樣的文字,心中不由的一跳,臉色也變得有些凝重起來。他抬頭看向穆拉德一世,發現這位蘇丹陛下的臉上依舊保持著嚴肅的神情,沒有絲毫變化。
亞馬爾罕猶豫片刻,還是小心的開口說道:“尊敬的皇帝陛下,這大元帝國就是曾經打到多瑙河畔的那支恐怖軍隊啊,他們的戰鬥力極其強大,我們是不是應該從此地撤兵?畢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們吞並的速度非常快,似乎來意不善呐!”
《東方見聞錄》是由威尼斯商人、探險家馬可·波羅在元朝居住了十幾年後所撰寫的一本書籍。這本書詳細描述了他在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的旅行經曆和所見所聞,包括風土人情、政治製度、經濟貿易等方麵。該書在歐洲廣泛流傳,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和好奇心。大家都對那個遙遠而神秘的東方國度充滿了向往,想要了解更多關於這個曾經征服過歐亞大陸的偉大帝國的信息。(這本書實際上是由馬可·波羅口述,然後由一個叫魯思蒂謙諾的小說家記錄並整理而成的)
穆拉德一世沒有說話,而是在沉思,當年草原帝國的鐵騎讓歐洲各國聞風喪膽,難道時隔一百多年的事情要再次重演麽?難道真的要放棄這即將到來的勝利麽?
此時他的思緒很亂,在他做皇帝這麽多年還沒有如此難以抉擇的時候,當目光瞥向亞馬爾罕時,穆拉德一世想到了辦法。
“亞馬爾罕,你組織一個使團,帶上朕的國書與禮物前去看看對方是什麽意思,如果能通過和談解決最好不過,和談不了也要搞清楚對方的兵力配置等情況。”穆拉德一世盯著亞馬爾罕的雙眸,這讓亞馬爾罕渾身一個激靈,立馬答應下來。
亞馬爾罕知道這是穆拉德一世在給他最後一次機會,還是念在他多年為奧斯曼提供情報的份上,這件事辦不好,恐怕他就要上絞刑架了。
。。。。。。。。
君士坦丁堡中。
安德羅尼庫斯四世·帕列奧列格一臉憂愁地坐在議會大廳的王座之上,眼神黯淡無光,仿佛失去了希望的火苗。他的眉頭緊緊皺起,額頭上的皺紋如同溝壑一般深刻,顯示出他內心的焦慮與憂慮。而周圍的各個議員們也同樣麵露愁容,表情凝重,整個大廳彌漫著一片壓抑的氛圍。
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龐大帝國如今正麵臨著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奧斯曼帝國的進攻如潮水般洶湧而來,讓整個國家陷入了絕境之中。
在這危急關頭,似乎隻剩下堅守君士坦丁堡這唯一的生路可供選擇。這座曆經千年風雨的古城,曾見證無數次戰火的洗禮僅被十字軍第二次東征時攻破一次,再無破城記錄。即使城外的奧斯曼帝國大軍氣勢洶洶,卻也對這座堅不可摧的城池束手無策。
安德羅尼庫斯四世·帕列奧列格心中暗自歎息,他深知眼前的局勢嚴峻無比。盡管君士坦丁堡的城牆堅固,但城內的資源有限,無法長期支撐下去。而且,他知道自己手下的軍隊實力遠不及奧斯曼帝國,一旦敵軍發起總攻,後果不堪設想。
安德羅尼庫斯四世·帕列奧列格抬起頭,掃視了一眼麵前的議員們。這些人都是帝國的精英,代表著不同的階層和利益集團。但此時此刻,他們的臉色都顯得蒼白無力,眼中透露出絕望和無助。
而那些應付了事的元老會元老們,安德羅尼庫斯四世·帕列奧列格心中湧起一股憤怒之情,他意識到這些元老們隻是一群貪圖享樂、玩弄女人的豬玀。他們在太平盛世時隻顧著享受權力帶來的榮華富貴,而當危機來臨之時,卻變得軟弱無能,毫無應對之策。
更令安德羅尼庫斯四世·帕列奧列格感到震驚的是,最近有小道消息傳出,一些元老竟然已經做好了向奧斯曼帝國投降的準備,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財富。這種背叛國家的行為讓安德羅尼庫斯四世認為他們不配擁有元老的稱號,可這些元老不是自己這個皇帝能左右的,製度帶來的悲哀讓安德羅尼庫斯四世深感痛心和憤怒。
東羅馬帝國依舊按照古羅馬的行政製度,將全國分了四個大區,原本屬於東方大區(君士坦丁堡)、伊利裏亞大區(薩洛尼卡)、意大利大區(拉文納)和非洲大區(迦太基)的位置,現在隻剩下東方大區的執政官和總督,其餘三個都死在了戰爭中。
安德羅尼庫斯四世坐在高位上,看著略顯空曠的議會大廳,不禁深深地歎了口氣。他無奈的正準備宣布議會結束時,突然注意到自己的情報官竟然不顧議會的莊重禮儀,急匆匆地快步走到他身旁。
所有的議員都驚訝地注視著這一幕,隻見那名情報官壓低聲音,在安德羅尼庫斯四世耳邊輕聲細語。隨著時間的推移,安德羅尼庫斯四世原本凝重的麵容漸漸浮現出一絲驚喜之色。
正當眾人摸不著頭腦、好奇到底發生了何事之際,安德羅尼庫斯四世突然站起身來,語氣輕鬆地說了句:“散會!”隨後便迅速帶著情報官離開了議會大廳。
議員們紛紛麵麵相覷,開始低聲議論起來。他們暗自揣測是否戰爭出現了轉機,或者是西方教廷派遣了聯軍前來支援君士坦丁堡。
然而,元老會的元老們並沒有參與這些討論,他們隻是相互對視了一眼,然後輕蔑地笑了笑,便悠然自得地返回各自的宅邸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