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鐵路
大明:皇子的我還不能享受享受? 作者:南瓜變成菜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萬三的詢問,朱樉微微一笑,他深知自己接下來的話語將會引起軒然大波,但他還是堅定地回答道:“蒸汽機車的造價多以鋼鐵為主,所以需要大明再開三座礦山以及十個煉鋼工坊,滿足蒸汽機車的需要。而萬尚書的第二個問題,其實也簡單,用鋼鐵造車,那麽這個路同樣是需要鋼鐵來修。”
此話一出,整個朝堂都陷入了死寂般的沉默,仿佛時間凝固了一般。
隨後,猶如平靜的水麵裏扔下一個炸彈,掀起了驚濤駭浪。
不僅是百官,就連一向沉穩的朱標也不禁愣住了!鋼鐵鋪路?這簡直是前所未聞的瘋狂想法!大明就算在有錢,也沒有錢到這個份上啊!
按照朱樉所說,如果要從北平修一條蒸汽機車的專用路到應天,那所需的費用將是天文數字,足以拖垮大明的財政!
大明雖然擁有眾多的礦山資源,但昆侖奴數量根本無法滿足需求,這意味著還需要大量的百姓參與建設。
修路所需的人力物力之巨大,令人咋舌,光是人數恐怕就得用上百萬甚至大幾百萬的人!更別說還要把鐵路修到遙遠的草原地區、亞細亞地區……
然而,朱樉並沒有急於向百官們解釋,而是選擇了保持沉默,讓他們先自行消化和思考這些驚人的信息。
他知道,這樣的重大決策需要時間來接受和理解。
換句話說,他要讓這顆“炸彈”在人們心中“爆炸”,引發足夠的震撼,然後才能引起百官以及各部的重視。
萬三在聽完朱樉的話後,心中快速地盤算起來。
這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隻見他哆哆嗦嗦地對朱樉說道:“殿……殿下!您……您知道按照您所說的解釋修一條路需要多少錢嗎?大明十年的收入都不夠從北平修到應天的!還請您三思啊!”
百官和朱標聽後,也是齊齊倒吸一口冷氣,這哪裏是修路,分明就是……後麵的話他們不敢再想下去,隻覺得後背發涼。
然而,朱樉卻似乎跟沒事兒人一樣,雲淡風輕地說道:“萬尚書,本王隻是說要用鋼鐵修路,又沒有說要用鋼鐵鋪路!這明明是兩碼事兒好不好……”
還在想著如何勸誡吳王的萬三,聽到這話不禁一怔,忙問道:“殿下所說的修是……?”
兩人的對話很快就引來了所有人的注意,大家紛紛將目光投向朱樉,臉上充滿了好奇。朱樉見狀,立刻叫人拿來紙筆,開始邊畫邊解釋道:“首先我們需要找準路的平麵,然後……”
他詳細地講述著鐵軌的樣子以及修築的方法,朱標等人聽得津津有味,眼中從驚異到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隨著朱樉的講解,眾人逐漸明白了鐵軌的奧秘。
原來這所謂的鐵軌不過是用兩根堅固的鋼條鋪設而成,而下麵的石子和枕木則起到支撐和固定的作用。
這些對於如今的大明來說並非難事,隻需加大對昆侖奴的捕捉力度即可。
至於煉鋼,更是輕而易舉之事,隻需多開采幾個礦場,讓更多的昆侖奴投入勞作,甚至不惜犧牲他們的生命。
畢竟,礦是屬於大明的,土地也是大明的,煉鋼工坊同樣歸大明所有,那麽修建鐵路的成本也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這意味著修鐵路所花費的隻是那些原本可能會被放置在倉庫裏慢慢發黴的穀物,用來養活那些昆侖奴等勞力。
除此之外,幾乎沒有其他額外的成本可言。
這種情況下,修鐵路不僅能夠解決運力問題,還能充分利用資源,簡直是一舉兩得。
想到這裏,在場的人們心情愈發激動,仿佛看到了一個全新的未來正在向他們招手。
這便是將礦產土地收歸國有所帶來的好處啊!倘若此事發生在宋朝,恐怕連修路都不用提,隻要稍微傳出一點風聲,立刻就會引發造反。
於是乎,朱樉的提議在百官們的一致讚同下,馬上就要著手實施。
朱標率領百官離去之後,朱樉緊接著要做的事情就是尋找合適的人去勘探地形,挑選出適合建造鐵路的路線。
前期,朱樉打算先從北平修建到應天府,當作一個試驗項目來先行建設。
至於勞動力方麵,朱樉還有其他的辦法可以利用,因此現在困擾他的問題是誰去找路呢?這可真讓朱樉感到頭疼。
不過,朱樉轉念一想,與其自己在這裏絞盡腦汁,倒不如把這個難題拋給朝堂之上的大臣們,讓他們自己選出合適的人選。
於是,第二天一早,朱樉身穿華麗的親王團龍袍,登上了朝堂。
朱標剛在龍椅上坐穩,早朝正式開始後,百官們首先望向了朱樉,等待著他發言。
朱樉也毫不客氣,向前邁了一步,說道:“啟稟陛下,關於昨天提到的鐵路之事,今日臣有一件事需要諸位官員共同商議。”
朱標一聽,立刻來了興致,他知道朱樉一向沉穩,既然這麽說了,必然是有要事相商。於是,他連忙催促道:“二弟,快說來聽聽。”
朱樉也不囉嗦,直接抱拳說道:“陛下,其實也不是什麽大事。隻是關於勘探路線的人選問題,臣覺得還是需要朝堂出人比較合適。畢竟,我科學院雖然人才濟濟,但大多是研究人員和工匠,對於勘探路線這樣的專業工作,我們的人手實在有限啊。”
這話一出口,整個朝堂頓時炸開了鍋。眾官員們紛紛議論起來,一個個眼睛發亮,好像看到了天大的機遇一般。
他們心裏都清楚,這可不是什麽小事兒,而是一次難得的表現機會。
如果能夠在這件事情上有所作為,那麽以後的仕途可就一片光明了。
而那些平時不得誌的官員更是激動不已,他們深知自己在朝堂中的地位並不高,如果能夠借此機會得到皇上的青睞,說不定就能一舉翻身,從此飛黃騰達。
所以,每個人都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爭取到這個任務,好好地表現一番。
此話一出,整個朝堂都陷入了死寂般的沉默,仿佛時間凝固了一般。
隨後,猶如平靜的水麵裏扔下一個炸彈,掀起了驚濤駭浪。
不僅是百官,就連一向沉穩的朱標也不禁愣住了!鋼鐵鋪路?這簡直是前所未聞的瘋狂想法!大明就算在有錢,也沒有錢到這個份上啊!
按照朱樉所說,如果要從北平修一條蒸汽機車的專用路到應天,那所需的費用將是天文數字,足以拖垮大明的財政!
大明雖然擁有眾多的礦山資源,但昆侖奴數量根本無法滿足需求,這意味著還需要大量的百姓參與建設。
修路所需的人力物力之巨大,令人咋舌,光是人數恐怕就得用上百萬甚至大幾百萬的人!更別說還要把鐵路修到遙遠的草原地區、亞細亞地區……
然而,朱樉並沒有急於向百官們解釋,而是選擇了保持沉默,讓他們先自行消化和思考這些驚人的信息。
他知道,這樣的重大決策需要時間來接受和理解。
換句話說,他要讓這顆“炸彈”在人們心中“爆炸”,引發足夠的震撼,然後才能引起百官以及各部的重視。
萬三在聽完朱樉的話後,心中快速地盤算起來。
這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隻見他哆哆嗦嗦地對朱樉說道:“殿……殿下!您……您知道按照您所說的解釋修一條路需要多少錢嗎?大明十年的收入都不夠從北平修到應天的!還請您三思啊!”
百官和朱標聽後,也是齊齊倒吸一口冷氣,這哪裏是修路,分明就是……後麵的話他們不敢再想下去,隻覺得後背發涼。
然而,朱樉卻似乎跟沒事兒人一樣,雲淡風輕地說道:“萬尚書,本王隻是說要用鋼鐵修路,又沒有說要用鋼鐵鋪路!這明明是兩碼事兒好不好……”
還在想著如何勸誡吳王的萬三,聽到這話不禁一怔,忙問道:“殿下所說的修是……?”
兩人的對話很快就引來了所有人的注意,大家紛紛將目光投向朱樉,臉上充滿了好奇。朱樉見狀,立刻叫人拿來紙筆,開始邊畫邊解釋道:“首先我們需要找準路的平麵,然後……”
他詳細地講述著鐵軌的樣子以及修築的方法,朱標等人聽得津津有味,眼中從驚異到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隨著朱樉的講解,眾人逐漸明白了鐵軌的奧秘。
原來這所謂的鐵軌不過是用兩根堅固的鋼條鋪設而成,而下麵的石子和枕木則起到支撐和固定的作用。
這些對於如今的大明來說並非難事,隻需加大對昆侖奴的捕捉力度即可。
至於煉鋼,更是輕而易舉之事,隻需多開采幾個礦場,讓更多的昆侖奴投入勞作,甚至不惜犧牲他們的生命。
畢竟,礦是屬於大明的,土地也是大明的,煉鋼工坊同樣歸大明所有,那麽修建鐵路的成本也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這意味著修鐵路所花費的隻是那些原本可能會被放置在倉庫裏慢慢發黴的穀物,用來養活那些昆侖奴等勞力。
除此之外,幾乎沒有其他額外的成本可言。
這種情況下,修鐵路不僅能夠解決運力問題,還能充分利用資源,簡直是一舉兩得。
想到這裏,在場的人們心情愈發激動,仿佛看到了一個全新的未來正在向他們招手。
這便是將礦產土地收歸國有所帶來的好處啊!倘若此事發生在宋朝,恐怕連修路都不用提,隻要稍微傳出一點風聲,立刻就會引發造反。
於是乎,朱樉的提議在百官們的一致讚同下,馬上就要著手實施。
朱標率領百官離去之後,朱樉緊接著要做的事情就是尋找合適的人去勘探地形,挑選出適合建造鐵路的路線。
前期,朱樉打算先從北平修建到應天府,當作一個試驗項目來先行建設。
至於勞動力方麵,朱樉還有其他的辦法可以利用,因此現在困擾他的問題是誰去找路呢?這可真讓朱樉感到頭疼。
不過,朱樉轉念一想,與其自己在這裏絞盡腦汁,倒不如把這個難題拋給朝堂之上的大臣們,讓他們自己選出合適的人選。
於是,第二天一早,朱樉身穿華麗的親王團龍袍,登上了朝堂。
朱標剛在龍椅上坐穩,早朝正式開始後,百官們首先望向了朱樉,等待著他發言。
朱樉也毫不客氣,向前邁了一步,說道:“啟稟陛下,關於昨天提到的鐵路之事,今日臣有一件事需要諸位官員共同商議。”
朱標一聽,立刻來了興致,他知道朱樉一向沉穩,既然這麽說了,必然是有要事相商。於是,他連忙催促道:“二弟,快說來聽聽。”
朱樉也不囉嗦,直接抱拳說道:“陛下,其實也不是什麽大事。隻是關於勘探路線的人選問題,臣覺得還是需要朝堂出人比較合適。畢竟,我科學院雖然人才濟濟,但大多是研究人員和工匠,對於勘探路線這樣的專業工作,我們的人手實在有限啊。”
這話一出口,整個朝堂頓時炸開了鍋。眾官員們紛紛議論起來,一個個眼睛發亮,好像看到了天大的機遇一般。
他們心裏都清楚,這可不是什麽小事兒,而是一次難得的表現機會。
如果能夠在這件事情上有所作為,那麽以後的仕途可就一片光明了。
而那些平時不得誌的官員更是激動不已,他們深知自己在朝堂中的地位並不高,如果能夠借此機會得到皇上的青睞,說不定就能一舉翻身,從此飛黃騰達。
所以,每個人都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爭取到這個任務,好好地表現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