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國之內,男子的加冠禮,女子的風華宴,是青年人最重要的禮製。


    以示自此之後,願承聖人教誨,為自身立德,為眾生立心。


    天未亮,小桃合著幾個嬤嬤便幫著阿笙梳妝。


    今日,是阿笙的風華宴。


    在迎請外客之前,阿笙須先祭拜竇氏先祖。


    這是她歸家之後,第一次正式入祠堂供香。


    以竇氏之女的身份。


    阿笙看著銅鏡中的自己。


    珠玉為瞳,玲瓏入骨。


    從前嬤嬤便說她這眉眼與父親有三分神似,又揮不去母親的模樣。


    念及此,她微微低了低眉眼。


    八年了,記憶中父母的容貌有些模糊了。


    饒是她也覺得記憶當真是最不可靠的東西,可奈何當年的事之後,蘇府所有的東西都被抄走了。


    沒能留下任何的畫像。


    “姑娘可是累了?”


    小桃問道。


    昨日裏阿笙沒休息多久便要起來著裝了。


    今日,阿笙要戴上一整套的滄海浮珠披掛,上麵的每一顆都是精挑細選的南海明珠。


    頂冠是安氏收藏多年的錦華冠,上麵的珠玉是當年開國皇後賜予安氏祖上,後被做成了冠,成了安氏的陪嫁帶到了竇氏。


    淡掃峨眉,輕點朱唇。


    今有女兮,矜貴無雙。


    今日竇氏專門請來承禮司的典儀和侍官,為阿笙主持風華宴之前的祭拜。


    竇氏立祠於東南隅,那是當年竇氏祖地所在的方向。


    阿笙打直了背脊,在從典的引導之下,一步步往宗祠而去。


    鍾鳴之聲漸序而起,三步一聲,頓挫有序,仿似聲聲砸在心底。


    宗祠之內,典儀宣唱《立命典》,其內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古時聖賢口吐之言。


    為後世之人立德立心。


    那是文人禮法的根本。


    也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阿笙微垂著眉目,她承著這一身的沉重,端正地站在祠堂之前。


    餘光中便能掃到那通明的燭火。


    裏麵都是竇氏先祖。


    那個輝煌一時的家族。


    待典儀宣唱完畢,阿笙拜謝。


    此時,傅榮華作為長房主母,為阿笙遞上三柱清香。


    她接過之後,抬步往燭火燃亮之處走去。


    那重疊林立的牌位,一時亂了人眼。


    阿笙抬眼便見到角落裏,那一方被刻意往前挪了挪的牌位。


    蘇遠致、竇知雪夫妻之靈位。


    筆力蒼勁,那是竇盛康親自所書。


    她眼帶震撼,看了一眼一旁的竇盛康與安氏。


    二人眸色微動,但典儀在前,不得開口。


    蘇氏當年獲罪,以罪臣之身,何人敢為其立牌入宗祠。


    竇氏當年決絕地與蘇家脫開幹係,也因此事被其他世族嘲諷過。


    但也是這樣的竇氏,將蘇氏夫妻二人的牌位藏在了竇氏先祖林立的靈位當中。


    阿笙眼眶微熱,她身姿端正,眼中卻滿是角落裏的那個牌位,深深拜了下去。


    低首叩拜間一滴淚滑落眼眶。


    今次,她與父母一起,真正地歸了家。


    待禮畢,竇氏眾人方才換了衣著,登上馬車,往城郊而去。


    竇氏的宴席便設在城郊的四季別院之內,此院曾是皇家園林,後被先帝賜給了竇氏。


    四院合府,方為四季。


    四季園今次開東南兩園分別迎客。


    東為主母之宴,南側則是阿笙的風華宴。


    此時,南園外,聚集了一群來看熱鬧的人。


    近日,竇氏這風華宴的動靜弄得大,城內不少世族都收到了邀貼。


    但真正為這竇二姑娘來的有多少?


    今日來客的份量便決定了這竇二姑娘將來在帝京貴女當中,是否能真正站得穩腳跟。


    阿笙的車馬到的時候便見到一群人聚集在南園外,看著都是些閑散的人士。


    竇晨曦見此安慰阿笙道:“莫要理這些人,哪裏都不缺這些愛湊熱鬧的。”


    四季園位於青山之下,來這裏看熱鬧,當真是不嫌路遠。


    阿笙掃了一眼那些人,她喚停了馬車,又將小桃喚了來。


    阿笙低低交待了幾句,小桃聽完愣在了那。


    “姑娘,這樣不好吧……”


    阿笙挑眉掃了一眼園外的方向,輕聲道:“我的熱鬧可不是那麽容易看的。”


    小桃聞此,伏了伏身子,而後當即招呼了幾個小廝去辦事。


    日頭正上,四季園東南兩園的楠木大門正啟,迎貴客。


    那園外眾人見竇府小廝將唱禮的台子布置妥當,紛紛站到了近處。


    今日看的就是這唱禮了。


    貴客之禮將擬成單,念唱於眾人之前,以示慶賀。


    “唉,怎麽那邊也搭了個台子?”


    “唱禮台有兩個?”


    “走走走,去看看。”


    近午時,不斷有車馬從帝京的方向而來,從四方門而入。


    寶駕紛踏,看的人眼花繚亂。


    但縱是這麽多人,唯有來這風華宴的,才會出現在唱禮單中。


    這就是為何那些人要守著這唱禮的台子。


    黑馬寶駕當中,美婦人聽著外麵的嘈雜,掀開了簾子。


    辛黎看著南園外另一處台子聚集了許多的人,遂吩咐馬夫刻意往那繞了繞。


    這一看,她滿眼的驚喜。


    另一輛同行的寶駕,先辛黎一步抵達。


    寶駕之上,男子一襲蒼華輕煙服,鳳眸微眯,看著園外的方向。


    “小姑姑怎得這麽慢?”


    文仆亦是不知地搖了搖頭。


    良久,辛弘文方見到辛黎的車馬緩緩而來。


    馬車剛停穩,便見裏麵的人直接掀開簾幕,提著今日略顯繁重的華裳在侍女的攙扶下下了車馬。


    辛黎眼中帶笑,三步作兩步走向辛弘文。


    “你猜,我在南園外看到了什麽?”


    辛弘文聞此,望了望那個方向,而後搖頭作不知。


    辛黎想到這直接笑出了聲。


    “有人在外開了個賭局,就賭今日竇二姑娘這風華宴的席麵能否請來十位帝京叫得上名的世族。”


    辛弘文聞此微微凝眸。


    “小姑姑,你該不會……”


    “我也下注了!”


    辛黎說得高興,絲毫不覺自己此行有什麽不妥。


    “我看那些人都賭她請不來,這賠率都已經到一賠十了,我反手就押她能請到。”


    辛弘文眉心跳了跳,而後對一旁的文仆道:“去通知一下主家南園外的事。”


    “不用。”


    辛黎開口道。


    “那裏守著的一個侍女我認得,就是那二丫頭的人。”


    “你是說這賭局……”


    辛黎笑道:“多半是她自己開的。”


    說到這,她不由覺得這人說不定還挺對自己的胃口。


    “她這是要真金白銀地教訓那群看熱鬧的,要看她竇二姑娘的笑話可不容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山巍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兩春風穿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兩春風穿堂並收藏青山巍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