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雨水總是磅礴,打更人走過白日裏人聲鼎沸的地段,他手持竹梆,打響黎明前的最後一聲鑼。
雨水打在他的蓑衣上砸砸作響。
轉過街角,他抬眼看到幾人似醉酒般躺在關了門的清風館門前,衣衫盡濕。
他又看了看對街的方向,酒肆的燈火此刻還亮著,他不由歎了口氣。
這年頭兒郎們談風弄月都愛多飲幾杯,每年總能遇到幾個喝倒在路邊的。
他走上前去,喊了幾嗓子。
“喂!小哥兒些,雨天可不興在這睡啊!”
雨聲嘈雜,將他的聲音掩蓋,他不禁走近了些,躬身又喊了幾嗓子,但地上的人卻還是沒有絲毫的動靜。
打更人將蓑衣往後攏了攏,躬身去推了推其中一人。
那張煞白的麵孔當即讓他背脊發涼。
“該,該不會……”
打更人伸著哆嗦地手去探幾人鼻息,手中的鑼當即落地,在雨中砸出一聲生硬的動靜。
這幾人已然沒了生息。
次日一早,府衙與皇城衛的人同時被驚動。
城中清風館外今日一早發現七具屍首,整齊劃一,都是被人一刀抹了脖子。
這七個人常出入清風館的都識得,正是那創立明德堂的幾人,除去不見了蹤影的章明傑,餘下七人便都在此了。
明德堂是天家承認民間結社之權後,成立的第一間民社,在清流當中頗有名聲。
他們立社至今,向朝廷幾番諫言,其中一兩則都被天家納受。
有傳言,明德堂正在策劃,請求天家徹底整改恩科製度,廢除建官製,還天下學子一個公平的前程。
如今立堂的八人中,七死,一人失蹤,眾人心中有所猜測,卻沒人敢宣之於口。
七人被害,而屍首卻丟到了清風館外,這其中威懾之意不言而喻。
清風館也因此今日閉館一日。
館內,一眾清流學子聚集在一起商議對策。
“可有人知曉章兄如今身在何方?”
“他們既然敢殺了七人,便不可能放過他,今日館前不見他屍首,人如今應當尚無事。”
“他們八人可謂是我等的先驅,定不能讓人將章兄也害了呀。”
這話一出,眾說紛紜。
此時一個人聲音在人群中響起。
“我怎麽覺得咱們這是被人當刀使了呢?”
這話一出,眾人回首,便見到一個頗為麵生的書生。
見眾人都看向他,那書生臉瞬間就紅了,他撇開眼,不敢直視前方的人。
“無妨,我們這裏向來暢所欲言,這位兄台還請直言。”
得了這話,他才繼續開口:
“你們看,雖然天家承認我們結社之權,也納受我們的建議,看似讓清流學子有了一展抱負的前路。”
“但朝廷可沒有承認我們有諫言的權力,那明德堂幾人也未有正式的官職。”
“他們對我們隻有利用,讓我們衝在最前頭。”
那書生頓了頓,“那個沈大人,靠著我們得了聖上的歡心,如今更是仕途敞亮。”
“他拿著我們的命,在換自己的前程,換自己的野心。”
這書生的三兩句便讓堂中眾人沉默了,他們思慮了半晌,卻得不到一句足以反駁他的言語。
畢竟從事實來看,便是與他所說分毫不差。
此時,人群中有一人幾乎是咬著牙地呼道:“定要讓那沈自軫付出代價!”
此言一出,人群當中當即有附和之聲,一聲、兩聲,最後至群情激憤。
為首幾人看著憤怒不堪的眾人,欲出言平息,但出口的聲音當即被眾人的怒言怒語所吞沒。
他們看著幾近失控的堂內眾人,心中隱隱有著不安。
玲瓏館內,阿笙與管事作別,遂登上了馬車返程。
現在阿笙須得每三日巡視各行,甚是勞累。
剛上馬車,紗簾一放,她便忍不住地打哈欠,惹來小桃好生笑話。
阿笙倒也沒理她,低頭看著管事們整理上報的東西。
馬車行至中城未半便停了下來。
馬夫道前麵有官差在查案,看熱鬧的人將路都堵死了。
阿笙掀開紗簾往外看了看,隻遠遠看到一群人圍在那,看方向是清風館。
清風館出了命案,阿笙一大早便得知了這個消息,如今皇城司聯合刑部在偵辦此事,聽聞皇帝震怒,要求七日內必須得出一個結果。
但人死在雨夜,身上的一應痕跡全都被大雨洗刷了個幹淨,唯有傷口可查出些許線索,不過也不多。
想來這案子是難辦,但朝廷的態度得有。
如今清流文士因這件事也少了集會。
“繞行吧。”
得了阿笙這話,馬夫便調轉了馬車。
約莫又行過幾條街道,馬車又緩緩停了下來。
馬夫頗為為難,“姑娘,看來這條道也走不通。”
阿笙遙遙望去,便見一群文士模樣的人,激憤地朝著沈府那緊閉的大門吼罵。
阿笙側耳,細細聽著那些人究竟在說什麽。
“好像是在罵沈大人。”
小桃聽了半晌,也沒聽出個究竟。
阿笙神色淺淡地睨著那群人,就在幾日前,這些人還在歌頌沈自軫為寒門清流所作所為,今日便在此擲地有聲地討伐他。
“姑娘,可要再回中城?”
阿笙淺應了一聲,這群人如今看著十分激動,還是遠離得好。
因此,這馬車又掉頭再次往中城走。
小桃見阿笙見過那群人之後便眉頭微蹙,不由問道:
“姑娘可是被他們給嚇到了?”
阿笙搖了搖頭,她隻是擔心。
如今朝廷之上的人道沈自軫蠱惑皇帝,而市井之間又罵他利用清流謀自身高位,而這一切背後的軒帝卻無人提及。
那人究竟有什麽打算?
“那不是沈大人的車駕麽?”
小桃驚訝地呼出了聲。
阿笙一把掀開紗簾,便見北嶺街的轉角,十多名文士模樣的人正將一輛樸素的車駕圍在其中。
駕車的阿四手持馬鞭,嚇得眾人不敢上前,但這些人卻也不肯退後。
車架之上,紗簾被風所撩動,其內的人似乎也不好奇外麵究竟是怎麽一番嘈雜,就連一眼的張望也沒有。
那群人見馬車之上的人遲遲不肯露麵,便越發激動了起來,甚至有欲爬上馬車的,但幸好阿四眼疾手快,一鞭子結實地抽了下去。
這一鞭子倒是將人抽得老實了,原本還有幾個欲動手的,都撤回了扒車的動作,下意識退開了幾步。
阿笙蹙緊了眉,正欲下去,便見不遠處,一隊皇城衛手持長刀出現在北嶺街上。
見皇城衛出現,阿笙複又坐了回去,靜靜地看著遠處的動靜。
那群原本還圍著沈自軫車駕的清流文士當下嚇得沒了聲勢,本欲四處逃竄,卻很快被皇城衛的人全部抓了起來。
阿笙見皇城衛中,為首的那人將掛在腰上的長刀往身後挪了挪,唯恐衝撞了馬車之上的人。
而後恭敬地說了幾句,臉上討好的笑始終未褪去。
有皇城衛開道,誰人敢阻攔。
沈自軫那輛樸素的馬車就這般在皇城衛的護衛下,往沈府的方向而去。
市井之間人來人往,不少旁觀之人見到這最後一幕,紛紛唾棄了一句“佞臣”。
不過數日時間,沈自軫便從清流名臣變成了為求上位而不擇手段的佞臣,但他卻連一句解釋都沒有。
雨水打在他的蓑衣上砸砸作響。
轉過街角,他抬眼看到幾人似醉酒般躺在關了門的清風館門前,衣衫盡濕。
他又看了看對街的方向,酒肆的燈火此刻還亮著,他不由歎了口氣。
這年頭兒郎們談風弄月都愛多飲幾杯,每年總能遇到幾個喝倒在路邊的。
他走上前去,喊了幾嗓子。
“喂!小哥兒些,雨天可不興在這睡啊!”
雨聲嘈雜,將他的聲音掩蓋,他不禁走近了些,躬身又喊了幾嗓子,但地上的人卻還是沒有絲毫的動靜。
打更人將蓑衣往後攏了攏,躬身去推了推其中一人。
那張煞白的麵孔當即讓他背脊發涼。
“該,該不會……”
打更人伸著哆嗦地手去探幾人鼻息,手中的鑼當即落地,在雨中砸出一聲生硬的動靜。
這幾人已然沒了生息。
次日一早,府衙與皇城衛的人同時被驚動。
城中清風館外今日一早發現七具屍首,整齊劃一,都是被人一刀抹了脖子。
這七個人常出入清風館的都識得,正是那創立明德堂的幾人,除去不見了蹤影的章明傑,餘下七人便都在此了。
明德堂是天家承認民間結社之權後,成立的第一間民社,在清流當中頗有名聲。
他們立社至今,向朝廷幾番諫言,其中一兩則都被天家納受。
有傳言,明德堂正在策劃,請求天家徹底整改恩科製度,廢除建官製,還天下學子一個公平的前程。
如今立堂的八人中,七死,一人失蹤,眾人心中有所猜測,卻沒人敢宣之於口。
七人被害,而屍首卻丟到了清風館外,這其中威懾之意不言而喻。
清風館也因此今日閉館一日。
館內,一眾清流學子聚集在一起商議對策。
“可有人知曉章兄如今身在何方?”
“他們既然敢殺了七人,便不可能放過他,今日館前不見他屍首,人如今應當尚無事。”
“他們八人可謂是我等的先驅,定不能讓人將章兄也害了呀。”
這話一出,眾說紛紜。
此時一個人聲音在人群中響起。
“我怎麽覺得咱們這是被人當刀使了呢?”
這話一出,眾人回首,便見到一個頗為麵生的書生。
見眾人都看向他,那書生臉瞬間就紅了,他撇開眼,不敢直視前方的人。
“無妨,我們這裏向來暢所欲言,這位兄台還請直言。”
得了這話,他才繼續開口:
“你們看,雖然天家承認我們結社之權,也納受我們的建議,看似讓清流學子有了一展抱負的前路。”
“但朝廷可沒有承認我們有諫言的權力,那明德堂幾人也未有正式的官職。”
“他們對我們隻有利用,讓我們衝在最前頭。”
那書生頓了頓,“那個沈大人,靠著我們得了聖上的歡心,如今更是仕途敞亮。”
“他拿著我們的命,在換自己的前程,換自己的野心。”
這書生的三兩句便讓堂中眾人沉默了,他們思慮了半晌,卻得不到一句足以反駁他的言語。
畢竟從事實來看,便是與他所說分毫不差。
此時,人群中有一人幾乎是咬著牙地呼道:“定要讓那沈自軫付出代價!”
此言一出,人群當中當即有附和之聲,一聲、兩聲,最後至群情激憤。
為首幾人看著憤怒不堪的眾人,欲出言平息,但出口的聲音當即被眾人的怒言怒語所吞沒。
他們看著幾近失控的堂內眾人,心中隱隱有著不安。
玲瓏館內,阿笙與管事作別,遂登上了馬車返程。
現在阿笙須得每三日巡視各行,甚是勞累。
剛上馬車,紗簾一放,她便忍不住地打哈欠,惹來小桃好生笑話。
阿笙倒也沒理她,低頭看著管事們整理上報的東西。
馬車行至中城未半便停了下來。
馬夫道前麵有官差在查案,看熱鬧的人將路都堵死了。
阿笙掀開紗簾往外看了看,隻遠遠看到一群人圍在那,看方向是清風館。
清風館出了命案,阿笙一大早便得知了這個消息,如今皇城司聯合刑部在偵辦此事,聽聞皇帝震怒,要求七日內必須得出一個結果。
但人死在雨夜,身上的一應痕跡全都被大雨洗刷了個幹淨,唯有傷口可查出些許線索,不過也不多。
想來這案子是難辦,但朝廷的態度得有。
如今清流文士因這件事也少了集會。
“繞行吧。”
得了阿笙這話,馬夫便調轉了馬車。
約莫又行過幾條街道,馬車又緩緩停了下來。
馬夫頗為為難,“姑娘,看來這條道也走不通。”
阿笙遙遙望去,便見一群文士模樣的人,激憤地朝著沈府那緊閉的大門吼罵。
阿笙側耳,細細聽著那些人究竟在說什麽。
“好像是在罵沈大人。”
小桃聽了半晌,也沒聽出個究竟。
阿笙神色淺淡地睨著那群人,就在幾日前,這些人還在歌頌沈自軫為寒門清流所作所為,今日便在此擲地有聲地討伐他。
“姑娘,可要再回中城?”
阿笙淺應了一聲,這群人如今看著十分激動,還是遠離得好。
因此,這馬車又掉頭再次往中城走。
小桃見阿笙見過那群人之後便眉頭微蹙,不由問道:
“姑娘可是被他們給嚇到了?”
阿笙搖了搖頭,她隻是擔心。
如今朝廷之上的人道沈自軫蠱惑皇帝,而市井之間又罵他利用清流謀自身高位,而這一切背後的軒帝卻無人提及。
那人究竟有什麽打算?
“那不是沈大人的車駕麽?”
小桃驚訝地呼出了聲。
阿笙一把掀開紗簾,便見北嶺街的轉角,十多名文士模樣的人正將一輛樸素的車駕圍在其中。
駕車的阿四手持馬鞭,嚇得眾人不敢上前,但這些人卻也不肯退後。
車架之上,紗簾被風所撩動,其內的人似乎也不好奇外麵究竟是怎麽一番嘈雜,就連一眼的張望也沒有。
那群人見馬車之上的人遲遲不肯露麵,便越發激動了起來,甚至有欲爬上馬車的,但幸好阿四眼疾手快,一鞭子結實地抽了下去。
這一鞭子倒是將人抽得老實了,原本還有幾個欲動手的,都撤回了扒車的動作,下意識退開了幾步。
阿笙蹙緊了眉,正欲下去,便見不遠處,一隊皇城衛手持長刀出現在北嶺街上。
見皇城衛出現,阿笙複又坐了回去,靜靜地看著遠處的動靜。
那群原本還圍著沈自軫車駕的清流文士當下嚇得沒了聲勢,本欲四處逃竄,卻很快被皇城衛的人全部抓了起來。
阿笙見皇城衛中,為首的那人將掛在腰上的長刀往身後挪了挪,唯恐衝撞了馬車之上的人。
而後恭敬地說了幾句,臉上討好的笑始終未褪去。
有皇城衛開道,誰人敢阻攔。
沈自軫那輛樸素的馬車就這般在皇城衛的護衛下,往沈府的方向而去。
市井之間人來人往,不少旁觀之人見到這最後一幕,紛紛唾棄了一句“佞臣”。
不過數日時間,沈自軫便從清流名臣變成了為求上位而不擇手段的佞臣,但他卻連一句解釋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