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質的車輪滾過出城的石頭路,又在城郊緩緩停了下來,侍女探出頭來,便見前方有不少車馬都是往城郊去。


    侍女放下簾幕,笑著恭維道:“今日天兒好,定然都是去南郊看看的,昨兒可是連謝家主都誇讚了姑娘做事妥帖。”


    如今江淮水患的後續處理已經接近尾聲,也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


    老一輩的倒也不在意這些虛名,但年輕一輩正是搏名聲的時候,因此幾家合計著擬了名目遞與寒城府,向帝京正式請賞。


    車駕內,女子一襲月明寒煙服,端正地坐著,聽得侍女的誇讚也不過是低斂著笑意,微垂了眉目。


    她抬眼看向車駕之外,樹影氤氳在紗簾之上緩緩而過,神色卻是淺淡。


    縱使這些年得了這許多誇讚,卻依舊得不來那人一個眉眼。


    念及此,她眼中的三分柔光也瞬間散了個幹淨。


    此時,車駕又緩緩啟程,速度也快了許多。


    侍女好奇為何這般快便通行了,據她所知出城到南郊的這段路可不好走。


    但主子未發話,她不得隨意動作,因而隻能靜默地候著。


    良久,車駕才緩緩駛停,侍女掀開簾幕,卻不見剛才那熱鬧的景象,南郊外的馬道上隻停了三兩馬車,其中一輛還是莊家拉物資所用。


    難道那些車馬並非往南郊來?


    下了馬車的莊翎月也略有些疑惑,寒城郊這個季節也沒什麽值得一去的了。


    “莊姐姐!”


    莊翎月聽聞這聲便見謝琳琅嬉笑著朝自己走來,她上前就拉住莊翎月的手,左右看了看。


    “我聽說了,阿笙在西郊建了學舍,居然將無名區那裏的孩子拉去念書。”


    “那個地方的人,念書?我聽著都覺得稀奇。”


    “我本是想去看看,但兄長道那地方醃臢,並非我等貴女該去的,家裏的馬夫根本不敢違抗他的話。”


    “但你看阿笙也去了不是?”


    謝琳琅往前走了半步,小聲道:“好姐姐,你帶我去吧,我今兒一早就來這等你了。”


    說著又用小鹿般的眼神祈求著,莊翎月神色微眯,眼眸中的異樣隻是一瞬便不見了蹤跡。


    她端起莊家大姑娘的作派,淺笑著對謝琳琅道:


    “今日我來南郊還有事務要忙,不若這樣,你坐我的馬車去,晌午前回來就行。”


    得了她這話,謝琳琅規矩地欠了欠身,而後三步並作兩步,踩上馬夫還未來得及收的馬凳上便登了車,帶著侍女就這般洋洋灑灑往西郊而去。


    莊家侍女此時臉色慘白,她在馬車中的話讓她此刻如芒在背,正欲找補,卻見莊翎月清冷的眼掃了過來,當即不敢多言,規矩地跟在莊翎月身後往南郊的營地而去。


    西郊雲生的學舍外此刻停了不少馬車,這裏麵有一些是阿笙請來的城內各商鋪的掌櫃。


    今日請他們來是為了一堂課。


    未久眾人便見那些穿著不算周正的孩子們從學舍裏走了出來,他們手裏拿著的是這些天他們通過撿拾林中的枯木,一件換一件,最終換得的東西。


    今日,學舍的先生是要讓他們知曉,何為價值。


    但這些孩子從前向城中人討要東西,多少都是挨過打的,麵對這些人,他們難免還是有些害怕。


    一個年紀稍大的孩子終是鼓起勇氣,怯生生地走到一位掌櫃麵前,拿出自己懷裏抱著的一支陶壺,心一橫遞了出去。


    他死咬著嘴,良久方才開口道:“你要嗎?”


    這一聲仿似從嗓子眼擠出來的,未得片刻,卻聽得那掌櫃道:“我家出售的多是精品良器,此壺粗糙,我不需要。”


    得了拒絕,那孩子臉色並不好看,他手足無措地回頭看向剩下的夥伴們,還有不遠處的先生。


    得到先生鼓勵的眼神,他遂繼續往下一個人去試,一次次嚐試,一次次被拒絕,終於在他心中木然的時候,得了一句別的話。


    “我家中尚缺一個醬菜的壺,我看這個正好。”


    說話的是一名微胖的婦人,她鋪子是做醬菜的生意。


    孩子得了她這一句話,眼中瞬間有了光。


    婦人從腰間拿出兩枚錢幣,放在孩子的手上,而後將壺拿走,這個過程他都是愣愣的,這是他此生第一次明白,不用討要,不用挨打,便能獲得錢財。


    是堂堂正正地獲得錢財。


    那些孩子見到他的成功,瞬間全都一擁而上,拿出自己這些天想方設法換來的東西,一一上前兜售。


    阿笙就站在不遠處的地方看著,她並不上前,是不願山坳的人失了對她的懼怕,因為隻有那些人明白她並非“善人”,才不敢將諢賴的手段再用在雲生的場地上。


    阿笙回頭對管事細細吩咐道:“你們著人留意著山坳裏,他們越臨近搬遷便越需要錢財,我怕那些人將主意打到孩子的身上,尤其是一些女娃。”


    阿笙所言便是一些人牙子的買賣,在這個世道不少孩童都是年幼時被發賣為奴,不少青樓女子都是這般的出身。


    在溫飽難有的日子裏,對一些人來說,父母愛子並非天經地義。


    管事得了話,當即吩咐了下去。


    當日夜裏,侍女拿了一冊從西郊得來的文冊,一路小跑往莊翎月的明月園去,彼時嬤嬤正在為莊翎月拆掉繁重的發髻,得聞人回來了,遂將侍女召了進去。


    嬤嬤為她梳理著如瀑的長發,而後規整在身後,用錦帶係上。


    靜女其姝,於臥房之內亦應端正有禮。


    莊翎月掃了一眼銅鏡中自己的模樣,得她點頭後,嬤嬤方才躬身離開。


    她接過侍女遞上來的文冊隨手翻了翻,這裏麵的東西與《謙德》有些相似,卻顯然經過他人的編纂。


    未翻兩頁,她便丟到了一旁,如棄糟粕。


    “將這東西送去燕城,請裴氏族內過一過目。”


    擅自改編經典,在老一輩學究的眼中是對聖賢智慧的侮辱,更是假借聖賢之名,行歪門邪道的證據。


    莊翎月不知為何裴鈺對此女會這般縱容,在她眼中,竇長笙此舉不過是拿那些醃臢之人來為自己賺得名聲罷了。


    《謙德》乃是裴氏先祖的大成之作,容不得她一個在學識之上毫無建樹的商人這般玷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山巍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兩春風穿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兩春風穿堂並收藏青山巍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