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竇府收到了魏氏的正式拜帖。


    阿笙最近是個懶睡的,這日一早,竇晨曦便將阿笙喚了起來,說是那魏徵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阿笙打了個哈欠,道:“阿姊,左右他是來拜訪舅父的,你也見不著。”


    這話剛說完,她便省起竇晨曦為何來叫她了。


    “難不成阿姊是想偷偷看看?”


    竇晨曦默了默,道:“母親說得對,我與這魏徵並無什麽年少的感情,將來能圖個和睦就好,我當然要知道未來的相公是不是一個好相與的。”


    阿笙自覺她這話對,複起身讓小桃為自己梳洗。


    今日,竇升平在乘風堂見魏徵,乘風堂後堂是竇升平的書舍,所以她二人疏通了文仆便躲在那書舍內,聽著前堂的動靜。


    竇升平一手持卷端坐堂內,文仆為其點上了一柱禪香,未久,便見一個身影自外闊步走來。


    竇升平見那人身姿挺拔,眉目俊朗如山嶽,唇邊揚起的笑帶著幾分肆意,不愧是在震懾南蠻多年的安南關生長的兒郎。


    魏徵上前躬身禮拜,“見過竇伯伯。”


    竇升平放下手中的卷軸,趕緊將人扶了起來,“當真是一表人才,這次在京中多待些時日,讓你竇伯伯盡一盡地主之誼。”


    魏徵笑道:“奉聖命入京,大概會待七日左右。”


    後堂,阿笙聽聞此話,垂了垂眼眸,她看向一旁的竇晨曦。


    這後堂的簾幕可微微見前堂人的身影,竇晨曦此刻對這魏徵正是好奇,並未留意到這話到底有什麽不妥的地方。


    這片刻的功夫,竇升平便已經問到了魏徵的打算,果如阿笙猜測的。


    戰場上光明正大為民戍邊的兒郎想得永遠都是那一片疆土,魏徵此次聽賞是想向皇帝求個軍中職務,並不打算留京做官。


    竇升平聞此,默了默,提到:“伯父與中樞閣的趙大人有些走動,前日裏提起你要進京,趙大人道下次席麵將你叫上……”


    竇升平話未說完,魏徵神色斂了斂,他畢竟是個聰明的,知曉竇升平這話便是要為自己引薦。


    但若隻是一個邊關守將需要與中樞閣之人認識麽?竇升平這是希望他能在京中留下。


    “伯父,我知你好意,但我選擇在戰場上自己掙個前程,便是不想靠著這些關係。”


    魏徵拒絕得很幹脆,竇升平一時也不知這話該如何繼續下去。


    但傅榮華交待再三,一定要讓魏徵首肯才行。


    阿笙抬眼看向竇晨曦,她眉目中有些許的失落,阿笙招來小桃,與她低語兩句,複讓她繞去前堂。


    魏徵正與竇升平說著話,便見一個侍女模樣的人自外走來,她低低朝二人見禮。


    小桃垂首,對竇升平道:“姑娘有話想告訴魏家郎君。”


    未免人誤會,小桃又加了一句,“我家姑娘是大爺的次女。”


    魏徵愣了愣,這竇家次女他隻是聽家裏祖母說過,是近日接回來的華清齋高徒,其他的倒是不熟悉。


    “魏公子,我家姑娘原話如下,阿姊這人生性溫婉,喜歡朝月樓的鳳凰酥,小飛角的傲來香,平日裏最愛的是與姊姊妹妹些遊園賞花,最愛的花是春日的靈霄花,這種花生在沃土,須仔細澆灌。”


    “阿姊知三鄉孩童無書可念,便與朋友三兩在鄉鎮開了個幾間免費的書塾,請的都是頂好的先生,每月她都會親自去看看情況。”


    小桃這話說得沒來由,但魏徵卻從她的話中窺得了未來妻子,一個真正養在世家的貴女,她的生活都圍繞著京都的一切,她便如那春日的靈霄花一般,須得沃土好好嬌養。


    “我家姑娘說,阿姊是個不怕吃苦的性子,但常聽長輩說,夫妻之道若要相處長久,須得相互謙讓。魏公子在戰場掙前程是少見的英勇之人,但若是結了親,還需顧念一下妻子,和未來的孩子。”


    阿笙今日這話是逾舉了,若非她看著竇升平拿魏徵無法,也不會讓小桃出麵。


    魏徵聽完小桃的話,默了默,後堂的竇晨曦看著不禁蹙緊了眉,她在看魏徵的態度,魏徵的回答決定了此後她要相處一輩子的人是否是個體貼的。


    片刻後,魏徵抬首,對竇升平道:“伯父,此前來,祖母也曾與我提過,此前我並未想到那麽多,今日得二姑娘一言,倒是點醒了我。”


    他微微歎了口氣,“如今南邊不算太平,現在要轉到京中並非最好的時候,但我會求聖上許我在帝京落府,成親之後,定不讓晨曦去邊關與我受苦。”


    竇升平作為父親,得了魏徵這話定然是足夠了,


    話到這裏,小桃又低首見了見禮,道:“姑娘說,若是魏公子應承在京中落府,即便如今不急著入京,也請魏公子撥冗與大爺去見一見京中的人,也能為未來疏通下關係。”


    聞此,魏徵抿了抿嘴,而後還是應承了。


    竇晨曦看得出魏徵的應承是因為自己,尚未成親便讓他為自己妥協,她心中有些愧疚。


    話聽到這裏,阿笙牽了牽竇晨曦,二人方才離開了後堂。


    四日後朝堂之上,皇帝賜封,魏徵獲封長騎校尉,另賜帝京落府之權,當作皇帝為其訂親送去的賀禮。


    皇極殿內,軒帝左右尋思著這魏徵所求之事,神色微凝,而後看向一旁的辛欒。


    “你說寧安侯府會不會知道孤欲動他們,才會將幼子送到帝京來表決心?”


    辛欒低聲道:“我們的探子守在燕城,一應來往信件都需經過我們的人才能入得寧安侯府,這些時日,竇府的老夫人去了信,與寧安侯夫人講了希望魏徵在帝京落府的事。”


    “魏徵這人常年在邊關粗糙慣了,竇氏的女兒畢竟養在帝京,嬌貴得緊,竇家也不願自家女兒去那種地方吃苦,這也合情理。”


    “而且,聽說竇家的人已經帶著魏徵出席一些席麵,看樣子將來是想入京為官的。”


    軒帝拿著手中的奏折敲了敲案幾,“早聽說這小子跟家裏不和,由著他吧。”


    辛欒聞此,低首道:“聖上仁慈。”


    “寧安侯府的事可有進展?”


    “已經找到了魏長鳴的幼子及魏氏旁支共三十人,其餘的還在摸尋。趙煥城那邊已經搜羅到了這些年寧安侯府與官員勾連的證據,還有那魏長鳴早年間走販私鹽的證據,其餘的還在摸查。”


    如今的世家大族哪家是經得起細查的,不過是天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罷了,如今要算賬了,自然能查的便多了。


    軒帝將手中的奏折一放,緩聲道:“不用太多,夠定罪就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山巍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兩春風穿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兩春風穿堂並收藏青山巍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