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見那些管事對箱子裏的東西好奇,偷著咧了咧嘴,而後對一旁的仆從道。


    “這東西都抬院裏去吧,免得擋了各位的道。”


    小桃笑著看那些人巴巴地望著那箱子被人抬走,恨不能生了透視的眼能將其洞穿般。


    此時,小桃似無意般走到其中一人的身前,恭敬道:“周敬之周掌事,請吧。”


    那周姓的掌櫃白著一張臉走了進去。


    這笙姑娘身邊的侍女都能一眼認出各個掌事,看來是將他們當真查了個徹底。


    這一下,眾人心中不免慌了起來。


    “慌什麽?”


    其中一人低聲道:“咱們隻要不漏口風,誰能查得到這麽多年的陳年舊事。”


    這一聲得到一旁人的附和,眾人皆稱是這個道理。


    此前守在館內的那名管事聽聞這話卻是如泄了氣一般,緩聲道:“可她連二爺這些年的產業和送禮的禮單都能全數查出來……”


    這句話引得這十幾名管事紛紛側目,眾人皺緊的眉頭都能夾死蒼蠅。


    此時,那第一個走進去的周管事已經出來了,他煞白著一張臉,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樣。


    旁人趕緊上前去問到底這笙姑娘問了些什麽,卻見他隻是一個勁搖頭,半晌沒能蹦個字出來。


    小桃看著眾人的心已經提到了嗓子眼,複才適時說道。


    “我們姑娘一向寬厚,她說做生意的誰沒點小心思,她不是容不得。”


    “她要的是諸位的態度,若是在這些先生查出來之前能坦白的,她定能寬待。”


    “可若是被先生們算出來的,便隻能交由官府查辦了。”


    見眾人微微垂首,也不吭聲,小桃繼續道。


    “姑娘知道眾人是在忌憚什麽,但諸位想好了,那位怎麽也是竇氏的子孫,老爺子不一定會動他,但可不會保你們。”


    這些人跟著竇知進多年,倒是想著舊主,念著竇知進可能會保他們。


    “他若當真想著你們的好,去了糧行可見帶著你們?”


    小桃這離間的話仿似燎原的火,一把燒著了一片。


    她見這些人神情緊繃,不再多言,而後又請了一位進去。


    未多久,這人卻是喜笑顏開地出來的。


    眾人上前詢問,那人說自己與姑娘坦白,並未被計較。


    見這模樣,其餘人心中倒是有數了。


    這第一個進去的周管事,定然是什麽都沒說,但卻被這笙姑娘查出來了,所以才那般失魂落魄;


    而這第二個人,是老實交待了,得了些好處,這才這般笑得臉上褶子都出來了。


    小桃站在屋門之外,見著這些人進進出出,或喜或悲的模樣,不由在心中讚歎阿笙的主意。


    其實那一箱子寫著管事名字的文紙裏麵都是阿笙讓人抄的書,根本沒有這些人的信息。


    而那第一個和第二個進去的管事都是大房的人,陪著阿笙演這出戲給其餘的人看。


    按阿笙的話說,廣寒樓的信息可不便宜,拿來買這些管事的那些破落事,可不劃算。


    大房的人還告訴了阿笙不少隱秘的事,阿笙拿著這些詐其他的人,倒是詐出來不少事。


    這一下午的功夫,該交代的,不該交代的,都交代全了。


    兩名文仆將今日這些管事說的事全部一一做了記錄。


    這些年竇知進帶著這一群大小管事,從布行撈了不少油水,對外一直打著生意慘淡的名聲,其實錢都進了他們的口袋。


    拿錢這種事,倒不是最緊要的。


    最緊要的,是阿笙從其中一名管事口中得知,這些年,竇知進拿著竇氏布行的錢,在京南開了一家青館。


    日常招待一些京中的官員。


    阿笙隨即讓人從箱子裏將那青館的信息文冊翻了出來,其中有一份常客的名單。


    這地方雖在京郊,倒是頗有人氣,這裏的常客多與竇知進日常送禮往來的禮單大部分重合。


    文臣武將皆有之。


    阿笙細細地翻著這上麵的人名,而後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


    汪旭陽。


    她不禁斂了斂眉目,汪旭陽入朝為官不久,出身也不高,哪裏值得竇知進去籠絡,但他去那的頻次可不低。


    阿笙又翻了翻那文冊,看了看汪旭陽出入當日館內接待的名單。


    她留意到夏利川等邊關守將回京述職時也去過那青館,汪旭陽倒是次次都在。


    他的到館記錄最早可以追溯到恩科之前。


    她當即詢問管事這汪旭陽與竇知進的關係。


    卻得知汪旭陽與竇知進是在鑒賞會認識。


    汪旭陽當日鑒寶有功,得了竇知進的賞識。


    這才與竇知進牽上了關係。


    “鑒寶?”


    但阿笙記得汪旭陽自稱家中並不富裕,如何能有這等眼力。


    阿笙聽著總覺得怪異。


    “小桃。”


    小桃聞聲進來,便聽阿笙道。


    “去找十二,我要一個人的信息。”阿笙頓了頓,“新進恩科甲榜第二,汪旭陽。”


    小桃得了令便要往外走,卻被阿笙叫停,“對了,不止是他,讓十二幫我往上查他三代人的消息。”


    小桃欠了欠身,當即離開了玲瓏館。


    阿笙微微蹙眉,這汪旭陽與刑部前主司汪澤海相似的眉目,不知為何,讓她心中隱隱有些猜測。


    讓阿笙未想到的是,不過兩柱香的功夫,小桃便返回了。


    她一同帶回來的,還有一個小竹筒。


    “十二姑娘說,廣寒樓掌握的關於此人的消息就隻有這麽點。”


    阿笙微微一愣,打開那竹筒,裏麵寥寥兩行字。


    汪旭陽,南平人士,恩科甲榜第二,同年朝堂聽封,任司政編纂。


    家中經營著一家豆腐店,無兄弟姊妹,有些務農的遠房親戚,走得也不近。


    “就這麽點?”


    阿笙此前要查竇氏布行,廣寒樓花了兩日功夫,要查辛家,至今消息還未整理完整,而要查這汪旭陽,便就這會兒功夫?


    “十二姑娘說,廣寒樓沒有此人兩代以上的消息。”


    聞此,阿笙神色頓時凝了下來。


    哪有人家是憑空出現、無祖輩的?


    阿笙知曉,廣寒樓提供真實的消息,卻不提供無憑據的猜測。


    若是廣寒樓都查不到更多的信息,莫非汪旭陽這個身份有假?


    但朝廷封官定然會查戶籍、背景的,顯然汪旭陽這些都沒問題。


    小桃此時複才想起了什麽。


    “哦,對了,十二姑娘說,這些隻是央國境內能查到的消息,其他的她便無權售賣了。”


    阿笙聞此,拿著竹筒的手頓了頓,她斂了眉目,將文紙塞了進去。


    十二這話到底還是說到位了。


    廣寒樓探子滿天下,哪裏有他們不知道的,隻不過是有些事他們不會去碰。


    例如軍報,尤其是別國的軍報。


    否則廣寒樓的探子便會被各國以細作之名打殺。


    但十二這不賣的態度,還是讓阿笙心中定了幾分猜測。


    這汪旭陽的身份不簡單,竇知進這一次,怕是沾了不該沾染的東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山巍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兩春風穿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兩春風穿堂並收藏青山巍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