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李明洋回到名揚娛樂,把財務的賬本全部看了一遍,算了一遍。


    花束娛樂現在賬上隻剩下4000多萬。


    而名揚娛樂賬上也沒多少錢,600多萬。


    想搶占市場,就必須燒錢,不燒錢,那就要錯過先機。


    其實,還有一筆超大額的進項。


    就是趙老板連環計中計,下場捅華藝的代價——王常田幫他簽的那些合同。


    奔跑吧兄弟的錢,華策上市就給,總共4000萬,第二季的總導演費用,和第三季的總導演預付金。


    一次性到位……看著多,實際上扣完稅,就2200萬。


    李明洋可以把45的個稅,搞到35。


    但趙老板不建議這麽做,而是讓他在杭州開個公司,用杭州的公司交稅,納稅多,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趙老板心狠手辣歸心狠手辣,但在資本運作方麵,真的走在時代的前沿。


    有地方政府撐腰的底氣。


    李明洋算是看出來了,華策片酬給的高歸高,最後還是要給政府。


    銀行掏錢,他納稅給回去一部分,錢又回銀行了……


    這一大圈子,真就是……不可說。


    “錢還是不夠啊……”


    李明洋抬頭望著天花板,在想從哪再搞一大筆錢。


    光線股份他不能賣。


    王常田負債累累,也沒賣優酷股票,一直在跟銀行借錢……


    景恬……她的錢,不能動,免得嶽父又出來了。


    蜜蜜?她還想著從他這裏借錢,去買房呢。


    蜜蜜搞投資,就一個套路,炒房。


    師師……算了。


    譚鬆昀也喜歡買房,還要買瀾花語岸的房子。


    “太窮了……”


    李明洋掏出手機,給蔡重信打電話借錢。


    “喂,蔡總,我最近手頭有點緊,你能不能幫我搞個貸款。”


    “多少?”


    “一個億。”


    “夠不夠?我聽人說你搞直播砸了不少錢,還在魔都全款買了一棟酒店公寓。”


    “應該夠的。”


    “一億就別從銀行走了,那個利息可不低,你在杭州有公司嗎?”


    “正打算注冊一個。”


    “魔都、燕北的都行,我用雲鋒基金注資。”


    “那就注資到花束直播吧,我把花束直播整體搬遷到了魔都。”


    “嗯,你急用,還是分批。”


    “三個月內全部到賬就行。”


    蔡重信表示沒問題後,又詢問了一下你的名字過審情況。


    你的名字,阿裏真金白銀掏了不少讚助費。


    因此淘寶出現的頻率可不低,甚至男主一些辦公場地的戲份,就是直接在阿裏杭州總部拍的。


    李明洋表示已經送審,下個月中旬就能接到通知。


    拍電影最怕的就是過不了審了。


    不過這方麵阿裏可沒有能力擺平,也隻能等消息。


    “阿裏的財神爺,竟然能管傑克馬的雲鋒基金……不愧是傑克馬最信任的人。”


    李明洋打了個響指,錢的事情搞定了。


    雖然用了一次人情,但用在蔡重信身上,總比找傑克馬借錢強。


    傑克馬是你借一億,他給你兩億,然後要你公司的股份……你還得聽他的話。


    等自以為了解了,就架空你,讓阿裏的人上。


    阿裏不小氣,但你想要權力,那白扯。


    老古後來就是那麽被架空養老的。


    即便是‘內容為王’的電影圈,阿裏也一樣囂張不可一世。


    甚至企圖用大數據拍電影。


    用大數據的統計和分析,的確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甚至可以實現按照觀眾的喜好和習慣量身定做。


    按照這個思路,據此製作出來的電影,就不必為票房發愁了。


    其實不然。


    一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遠不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


    電影既要根植於大眾的期待,讓大眾在影片中找到共鳴,又要超越大眾的想象,提供給大眾新鮮的觀感,這樣的電影才會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能夠賦予電影獨特性的,是情節、表演、特技等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僅依靠精準高效的工具或計算是難以實現的。


    電影充滿了不確定性。


    即使是被公認的得益於海量用戶數據累計和分析的熱播美劇《紙牌屋》,也並非純粹原創,尚需借力翻拍舊作。


    然後奈飛嚐到《紙牌屋》甜頭之後,推出的另一部自製劇《鐵杉樹叢》卻遭冷遇,被譽為“2013年年度最爛美劇”。


    即使是同一個導演、同一個明星、同一類故事,也可能上一部票房大賣,下一部是票房毒藥。


    這就是電影的不確定性,既困擾著全世界的電影人,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電影的魅力。


    電影,永遠是“這一個”,而不是“這一批”,更難保證“下一批”。


    依靠大數據進行的決策,在提高投資效率、降低成本、降低不確定性方麵,的確有成效,但並非化腐朽為神奇的佳片生產機製。


    也就是說,大數據可能帶來商業上的成功,卻不會必然導致優秀影片的出現。


    如果僅僅從商業角度考慮大數據的應用,僅以票房收入來判定路徑的高下,最終傷害的將是整個電影市場。


    比如說,一部《爸爸去哪兒》,僅用了不到一周的拍攝時間,區區數百萬元投資,就輕鬆獲得了7億元票房。


    資本見有利可圖,仿佛狼見了肉。


    紮堆拍,紮堆圈錢,無下限圈錢。


    把電影的製作水準滑落到電視娛樂節目的水平,大批量製造侮辱觀眾智商的綜藝電影。


    都想吃肉。


    觀眾花錢看電影,可不是找侮辱的,最終的結果就是質疑綜藝電影,質疑國內電影,質疑整個電影行業。


    電影為王,可不是簡簡單單的四個字。


    這背後是無數影視公司的血淚史。


    即便是奈飛和迪斯尼也不能幸免。


    ……


    從蔡重信那裏借了一億。


    資金問題暫時解決了。


    至少在你的名字上映前,他不用為了錢發愁。


    目前,名揚娛樂有四大項目。


    花束直播是長期戰爭。


    你的名字正在過審,短時間不用過問。


    甄嬛傳隻需要資金到位就行。


    唯一需要他推動,過問,統籌的隻有一拳超人!


    下午時分,李明洋召集電影部的人開大會,推動一拳超人的網大。


    微電影不做了。


    因為因為他提前開辟了網大賽道,變現能力弱的微電影,愛奇藝和搜狐視頻已經放棄對微電影的扶持了。


    當大家聽到李明洋要做一拳超人的網大,一開始很興奮。


    然而李明洋卻很生氣,劈頭蓋臉把所有參與一拳超人ip製作的人,全給罵了一遍。


    “你們拍了上百部微電影,沒有一部是賺錢的,全是賠錢的。”


    “我實在無法理解你們,到底是在幹什麽。”


    “都快一年了,你們都拍了些什麽,亂七八糟,沒有女人,不談戀愛就不會拍了。”


    “抄漫威,抄都沒抄明白。”


    “葉向東,你們十幾個人,好歹是去了你的名字劇組進修過的,回來就拍了兩個垃圾,點擊量連一百萬都沒有。”


    “你們一天天都在想什麽?”


    去年十月中旬,奔跑吧錄製結束,李明洋跟優酷簽了一個合同,自製微電影,根據點擊量算錢。


    快一年了……


    沒有一個人,能拿出令李明洋滿意的作品。


    上百部微電影,一部點擊量破千萬的都沒有。


    最高的是琦玉,點擊量七百多萬。


    吳誌奎和郭凡一起拍的。


    這個其實算作弊,琦玉是喬山演的,還找來了張若筠……其他人為了節約成本用素人,他兩倒好用上明星了。


    降維打擊。


    拍的極其狗血……兩人都挺瓊瑤……


    罵完了,李明洋從書架上,抽出地獄吹雪的拍攝資料。


    地獄吹雪拍了十幾個版本,全都完犢子。


    “網大就拍地獄吹雪,預算三百萬,周期一個月,向東你負責籌拍,五天時間,我要看倒拍攝計劃書。”


    葉向東嗯嗯點頭,畏畏縮縮的樣子,一看就很沒信心。


    沒辦法,老吳和郭凡在搞李獻計曆險記,下個月拍。


    李明洋不是腦子一熱搞網大。


    而是他和優酷的協議隻有一年,快到期了。


    優酷已經不準備在微電影上投資了,要專注網大和電視劇賽道。


    李明洋前陣子和老古見了一麵,老古勸他別浪費錢搞網劇了。


    直接搞網大。


    微電影幾乎沒有變現能力。


    而網大自從《間諜過家家》橫空出世,開劈網大賽道,所有視頻網站都在主推網大。


    愛奇藝首開付費看網大先河,一塊錢看網大,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搜狐視頻推出高達一億的網大激勵計劃,吸引網大製作公司和人才,最高獎勵500萬。


    國內最大的微電影視頻網站土豆。現在也基本放棄了微電影市場,改道網大,獎勵機製和營銷策略雙管齊下,推陳出新,竟然做的有聲有色。


    畢竟是原來的視頻網站老大,王微還是很有頭腦的,土豆體量也非常大。


    而老古就是個金融野蠻人,投機倒把在行,搞視頻網站不太行。


    心思全放在搞新聞,搞合並,搞市值,拉投資上。


    然後作為第一個吃網大肉的,現在被土豆、愛奇藝、搜狐趕超……


    其他家點擊破億的精大都超十部了。


    而優酷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網大隻有間諜過家家1和2。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都重生了,誰還當演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槍並收藏都重生了,誰還當演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