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戰場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因為這是一場數十萬人的大混戰。
明軍雖然大獲全勝,但也付出了一定的傷亡。
不過跟全殲清軍比起來,確實就不算什麽了。
更讓人感到欣慰的是,尚可喜、耿繼茂、施琅全部被生擒。
李來亨等人不敢擅自決定,第一時間派人把這三個賊人押送去南京,交由聖天子裁決。
所有人都很清楚此戰過後大明北伐的絆腳石便被清除了。
李來亨甚至還想乘勝進軍福建、廣東,將兩地收複。
當然這一切得等天子的旨意。
馮雙禮浪戰被降爵的例子就擺在那裏,他們可不想步馮雙禮的後塵。
再說休整一番也不是什麽壞事。將士們剛剛經曆了一場血戰,極需要時間恢複。
畢竟大夥兒可以憑著一口氣打一場硬仗,卻不能憑著一口氣連著打數場硬仗吧。
就這場戰鬥將士們表現出來的精氣神,李來亨還是很滿意的,將士們越打越有信心,許多幾年前不敢做的動作現在手到擒來,完全憑的是本能。
照著這個勢頭下去,北伐應該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當今天子真是聖主啊。
李來亨在心中暗自慨歎。
大明偏居西南一隅還能逆境翻盤,和天子的指揮絕對是分不開的。
沒有天子的攻打湖廣的計劃,如今大明還是苟延殘喘的狀態!
李來亨現在很慶幸當時做出的聯明抗清的決定。
畢竟誰也不想和這麽一個英明神武的皇帝做對手。
他隻希望可以憑借立下的這些汗馬功勞,將來有朝一日能夠把名字寫進淩煙閣裏名垂青史。
至於袁宗第就有些遺憾了。
這一戰他雖然完美的充當了誘餌的作用,誘騙尚可喜和耿繼茂攻城,但並沒有表現的像李來亨那般出彩。
皇帝陛下肯定是要論功行賞的。這樣一來袁宗第算是吃了虧。
但也沒有辦法,一應計劃都是提前做好的,袁宗第當時也同意了。
寄希望於皇帝陛下一碗水端平肯定是不可能了,袁宗第隻希望弟兄們吃肉的時候能夠給他留一點湯喝。
張勇倒是顯得很義氣,表示會在奏疏裏替袁宗第美言幾句。畢竟若不是袁宗第勾引的這麽徹底,耿繼茂、尚可喜也不會這麽輕易的上鉤。
明軍能夠這麽輕鬆的拿下二人,和袁宗第的付出是分不開的。
袁宗第對此是不怎麽信的。
張勇畢竟是西營的人,自家陣營功勞還不夠分呢,怎麽會想到袁宗第這個外家人。
這種場麵話聽聽就好。
按照兵部的規定,大戰之後是按照首級核定軍功的。
故而明軍戰後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清點首級,然後經過一些簡單的防腐處理,派人送到南京去。
由於斬殺的清兵實在太多,這個工程可謂是浩大。
看著一枚枚首級被堆在牛車上拉走,確實十分的震撼。
之後便是挖萬人坑填埋清兵的屍體了。
為了防止疫病的出現,及時處理這些屍體是必須的。
李來亨可不想釀成大禍。
...
...
江西距離南京並不遠,又因為報捷的士兵是一人三馬換著騎,很快就把消息帶到了南京。
朱由榔得知江西大捷後直是狂喜不已。
耿繼茂、尚可喜,果然讓朕給算到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就憑你二人也想和大明爭天下。
這下倒好天下沒爭到把自己也給搭進去了吧。
但對大明來說這絕對可以算是好事了。
如果真的按照奏報上說的那樣李來亨等人全殲清軍,那大明完全可以趁著這波勢頭南下奪取福建、廣東。
當然一切得等首級運到南京清點之後再行決斷。
不能李來亨他們說什麽朱由榔就信什麽嘛。
再說了,士兵們也需要一段時間休息,正好可以調整一下狀態。
按照奏報中說的,尚可喜、耿繼茂、施琅等人也被生擒,正在押送南京的途中。
對此朱由榔十分滿意。
要是放跑了其中任意一人,都是後患無窮。
畢竟三人都有相當的號召力,回到廣東福建後隨便高呼一聲都能拉起一支軍隊出來。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哪怕廣東、福建方麵還能動員出軍隊,但沒有領頭的也是一盤散沙。
隻要明軍大軍壓至應該可以很輕鬆的拿下。
呼,朱由榔長吐出一口氣來,暗道真的不容易啊。
能夠走到今天,朱由榔是沒想到的。
他原本以為隻是盡可能的拯救一些漢家兒郎,讓大明衣冠不至於泯滅於曆史長河之中。
誰曾想努力努力著竟然改變了天下局勢,甚至有了一統天下的勢頭。
這真的是太難了。
經次一戰後大明氣勢如虹,確實有了一統天下的資本。
隻要穩紮穩打一步步來,朱由榔覺得機會是很大的。
這些時日他一直和張煌言等人商議北伐,擬定出一個十分詳盡的計劃。
朱由榔的計劃中,北伐是分三個主要方向的。
其中一麵就是從四川攻打漢中,然後進軍關中。
另一處就是從湖廣進攻河南。這一麵也是明軍進攻的主力方向。
除此之外就是從淮安、徐州進攻山東了。
清軍在山東囤積了重兵,又有蘇克薩哈坐鎮,可以說是最困難的一路。
不過朱由榔也會給出足夠多的資源,不怕骨頭難啃,隻要將士們用命,再硬的骨頭也能夠啃的下來。
至於海路的話隻能作為輔助,不能作為主攻方向。
時不時的通過水師對山東乃至天津沿海進行襲擾,或許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刨除這些其實還有一步暗棋。
作為藩屬國,朝鮮已經派來使者向朱由榔表忠心,並表示會在合適的時候進攻遼東替明軍爭取空間,吸引清軍的注意力。
什麽時候是合適的時機?
自然是明軍大舉北伐的時候。
既然有朝鮮這個小弟爭著搶著做舔狗,朱由榔自然是樂得看到的。
唯一的隱患恐怕就是吳三桂了。
此人奪得雲南之後一直不顯山不露水,但朱由榔很清楚吳三桂是個狠角色。
他雖然不像是尚可喜、耿繼茂那樣衝動,但一有機會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咬上大明一口。
...
...
因為這是一場數十萬人的大混戰。
明軍雖然大獲全勝,但也付出了一定的傷亡。
不過跟全殲清軍比起來,確實就不算什麽了。
更讓人感到欣慰的是,尚可喜、耿繼茂、施琅全部被生擒。
李來亨等人不敢擅自決定,第一時間派人把這三個賊人押送去南京,交由聖天子裁決。
所有人都很清楚此戰過後大明北伐的絆腳石便被清除了。
李來亨甚至還想乘勝進軍福建、廣東,將兩地收複。
當然這一切得等天子的旨意。
馮雙禮浪戰被降爵的例子就擺在那裏,他們可不想步馮雙禮的後塵。
再說休整一番也不是什麽壞事。將士們剛剛經曆了一場血戰,極需要時間恢複。
畢竟大夥兒可以憑著一口氣打一場硬仗,卻不能憑著一口氣連著打數場硬仗吧。
就這場戰鬥將士們表現出來的精氣神,李來亨還是很滿意的,將士們越打越有信心,許多幾年前不敢做的動作現在手到擒來,完全憑的是本能。
照著這個勢頭下去,北伐應該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當今天子真是聖主啊。
李來亨在心中暗自慨歎。
大明偏居西南一隅還能逆境翻盤,和天子的指揮絕對是分不開的。
沒有天子的攻打湖廣的計劃,如今大明還是苟延殘喘的狀態!
李來亨現在很慶幸當時做出的聯明抗清的決定。
畢竟誰也不想和這麽一個英明神武的皇帝做對手。
他隻希望可以憑借立下的這些汗馬功勞,將來有朝一日能夠把名字寫進淩煙閣裏名垂青史。
至於袁宗第就有些遺憾了。
這一戰他雖然完美的充當了誘餌的作用,誘騙尚可喜和耿繼茂攻城,但並沒有表現的像李來亨那般出彩。
皇帝陛下肯定是要論功行賞的。這樣一來袁宗第算是吃了虧。
但也沒有辦法,一應計劃都是提前做好的,袁宗第當時也同意了。
寄希望於皇帝陛下一碗水端平肯定是不可能了,袁宗第隻希望弟兄們吃肉的時候能夠給他留一點湯喝。
張勇倒是顯得很義氣,表示會在奏疏裏替袁宗第美言幾句。畢竟若不是袁宗第勾引的這麽徹底,耿繼茂、尚可喜也不會這麽輕易的上鉤。
明軍能夠這麽輕鬆的拿下二人,和袁宗第的付出是分不開的。
袁宗第對此是不怎麽信的。
張勇畢竟是西營的人,自家陣營功勞還不夠分呢,怎麽會想到袁宗第這個外家人。
這種場麵話聽聽就好。
按照兵部的規定,大戰之後是按照首級核定軍功的。
故而明軍戰後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清點首級,然後經過一些簡單的防腐處理,派人送到南京去。
由於斬殺的清兵實在太多,這個工程可謂是浩大。
看著一枚枚首級被堆在牛車上拉走,確實十分的震撼。
之後便是挖萬人坑填埋清兵的屍體了。
為了防止疫病的出現,及時處理這些屍體是必須的。
李來亨可不想釀成大禍。
...
...
江西距離南京並不遠,又因為報捷的士兵是一人三馬換著騎,很快就把消息帶到了南京。
朱由榔得知江西大捷後直是狂喜不已。
耿繼茂、尚可喜,果然讓朕給算到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就憑你二人也想和大明爭天下。
這下倒好天下沒爭到把自己也給搭進去了吧。
但對大明來說這絕對可以算是好事了。
如果真的按照奏報上說的那樣李來亨等人全殲清軍,那大明完全可以趁著這波勢頭南下奪取福建、廣東。
當然一切得等首級運到南京清點之後再行決斷。
不能李來亨他們說什麽朱由榔就信什麽嘛。
再說了,士兵們也需要一段時間休息,正好可以調整一下狀態。
按照奏報中說的,尚可喜、耿繼茂、施琅等人也被生擒,正在押送南京的途中。
對此朱由榔十分滿意。
要是放跑了其中任意一人,都是後患無窮。
畢竟三人都有相當的號召力,回到廣東福建後隨便高呼一聲都能拉起一支軍隊出來。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哪怕廣東、福建方麵還能動員出軍隊,但沒有領頭的也是一盤散沙。
隻要明軍大軍壓至應該可以很輕鬆的拿下。
呼,朱由榔長吐出一口氣來,暗道真的不容易啊。
能夠走到今天,朱由榔是沒想到的。
他原本以為隻是盡可能的拯救一些漢家兒郎,讓大明衣冠不至於泯滅於曆史長河之中。
誰曾想努力努力著竟然改變了天下局勢,甚至有了一統天下的勢頭。
這真的是太難了。
經次一戰後大明氣勢如虹,確實有了一統天下的資本。
隻要穩紮穩打一步步來,朱由榔覺得機會是很大的。
這些時日他一直和張煌言等人商議北伐,擬定出一個十分詳盡的計劃。
朱由榔的計劃中,北伐是分三個主要方向的。
其中一麵就是從四川攻打漢中,然後進軍關中。
另一處就是從湖廣進攻河南。這一麵也是明軍進攻的主力方向。
除此之外就是從淮安、徐州進攻山東了。
清軍在山東囤積了重兵,又有蘇克薩哈坐鎮,可以說是最困難的一路。
不過朱由榔也會給出足夠多的資源,不怕骨頭難啃,隻要將士們用命,再硬的骨頭也能夠啃的下來。
至於海路的話隻能作為輔助,不能作為主攻方向。
時不時的通過水師對山東乃至天津沿海進行襲擾,或許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刨除這些其實還有一步暗棋。
作為藩屬國,朝鮮已經派來使者向朱由榔表忠心,並表示會在合適的時候進攻遼東替明軍爭取空間,吸引清軍的注意力。
什麽時候是合適的時機?
自然是明軍大舉北伐的時候。
既然有朝鮮這個小弟爭著搶著做舔狗,朱由榔自然是樂得看到的。
唯一的隱患恐怕就是吳三桂了。
此人奪得雲南之後一直不顯山不露水,但朱由榔很清楚吳三桂是個狠角色。
他雖然不像是尚可喜、耿繼茂那樣衝動,但一有機會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咬上大明一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