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玉在呂綺家呆到很晚才回到自己的窩。回到家裏,才想起自己還有一篇稿子沒完成,看看時間,已經快十一點了。於是她給自己定了鬧鈴,決定明早早些到辦公室去。
這套房子是父母留給她的,當年她和安國旗離婚是淨身出戶,隻帶了自己的衣服和書籍便離開了安家,連結婚婆家給她買的首飾都沒帶。很多人說她傻,她確實傻,目的是徹底斬斷那段帶給她無盡傷害的婚姻。她認為自己有工資,足以養活自己了。父母有工資,也不需要她經濟上的贍養,要那些身外之物幹嘛?
父母這套房子是老三室,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建築麵積有八十個平,說是三室一廳,其實客廳根本就是個過道而已。好在隻住她一人,足夠用了。
這麽多年了,除了上班,徐德玉就生活在這個空間裏,她一直占著她姑娘時所用的那間陰麵最小的臥室,哥哥去世後的屋子父母不讓動,書架上至今還留著哥哥的課本和參考書。父母走了後她又不想動父母留下的一切……每次走進他們曾經生活過的屋子,似乎他們隻是出門了,還會回來……她反複讀過楊絳先生的《我們仨》,裏麵有一句話總在刺痛著她:我們仨走散了……
她想,我們四個人也在人生的旅途上走散了。每次對著牆上全家的合影,她就有流淚的衝動,每次都說服自己,爸爸媽媽和哥哥不過是去了另一個世界,他們在那裏等著她團聚呢。可能再過三十年,或者二十年,她就會回到他們身邊。這個時間,取決於她。最後一位親人離開後,她曾選擇過自盡,她認為自己在這個冰冷的世界上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她不眷戀這個殘酷世界。她平靜地選擇離開這個世界的方式,所有的方法都是從書中學來的,但實際使用卻不是那麽簡單,割腕她下不了手,懸梁她找不到係繩子的地方,最後決定用煤氣。那天是個周六,她認真洗了澡,換上了特意買來的衣服,關緊門窗,靜靜地等待另一個世界的通行證。她在迷迷糊糊中,看見了病危中的母親,仍躺在那間屋子裏,骨瘦如柴的母親拉著她的手對她說,小玉,你要好好地活下去,不然我死不瞑目……然後她就聽見了敲門聲,她以為是死神在敲門,她沒有動,依舊在床上躺著,但敲門聲不停不歇,最終把他喊了起來,是鄰居王伯的孫子,粉團似的一個男孩,“阿姨,奶奶讓我給你送排骨,你怎麽大白天睡覺呀……
她覺得那個男孩就是母親的化身,是母親來阻止她,一下子就令她打消了死誌。事後檢查,她廚房的木製窗戶太舊了,關不緊,大概逸出的煤氣因氣壓的關係都被抽到屋外了。
這件事是徐德玉永久的秘密。除了有點頭疼外,她沒有收獲任何東西。星期一她照常上班了,沒有人知道曾經發生的事。
她的辦公室在二號樓的三樓,麵對著廣場,北麵就是公司核心權力部門所在的三號樓,沒事的時候,她總是從窗子裏往外望,看那些進進出出的人群,琢磨他們的目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目標,或為名,或為利,太史公說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但太史公這句話對於她不適用,她活著,她工作,她掙那份微薄的工資,既不為利,更不為名。她最大的苦惱就是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活著。
哲學有三個終極命題,你是誰?你從哪兒來?你要到哪兒去?她除了能回答自己叫徐德玉,出身於1973年9月之外,其他都答不上來。徐德玉三個字不過是父母留給她辨識他人的一個符號而已,並不能真正代表她。她查了網絡,有很多人使用著和她完全相同的名字,他們有著不同的身份:公司法定代表人、律師、婦科專家,甚至還有逃犯。如果世界上少了一個叫徐德玉的女人,不會起任何的波瀾。有本書上這樣說,對於我們的親人,他們活著,是因為我們活著,當我們死去,他們也就一並死去了。書中還講,我們來過這個世界唯一的證據就是孩子。但是對於她很殘酷。關心她在意她的人都走了,她的哥哥,她的父母。她也不會給這個世界上留下任何證明她存在的證據了,她沒那個能力。
這天晚上徐德玉睡的很不好,睡前她看了一段剛借的《長篇小說增刊》6月號方方的《武昌城》,看進去了。方方是她喜歡的作家,最早認識方方是借助了她的《風景》,那時她還小,但方方的敘事風格卻給了她極深的印象。但她合上雜誌睡覺時,睡意卻沒有了,他開始想李素藝,認為李素藝的選擇就是她的選擇,追尋凶手將其繩之以法比獲得經濟賠償更為重要。她能體會到李素藝所承受的悲傷和刻骨的仇恨,那種仇恨曾是她所經曆過的,那時她恨不得親手殺了那幾個混蛋。但是,她知道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她連魚都不會殺。父母在的時候,李素藝的丈夫曾送來一條從水庫釣來的鯰魚,那是一種生命力非常強的魚類,離開水很久都不會死,送來的時候魚兒還是活碰亂跳的,她竟然下不去手殺魚,最後把魚裝在一個袋子裏吊在廚房裏,兩天後才證明魚死了,但魚兒已經不新鮮了。那個場景非常記憶深刻,從魚兒又想到了哥哥,徐德玉發現,哥哥的印象已經很模糊了,她已經很久沒有在夢裏見到哥哥了。
不知道熬到幾點鍾,她總算睡著了,卻總被一個接一個的夢所纏繞。夢裏她總在尋找母親,似乎她還很小。她有過走失的經曆,她在六歲時跟母親去過燕京,從長城上下來後就與母親走散了,她害怕得直哭,又對關心她的遊客說不清母親的所在。直到母親找到了她,劈麵抽了個耳光給她,她捂著火辣辣的臉頰,心裏卻是甜蜜。夢境裏她就在尋找母親,在迷宮般的小巷裏穿行,腳下是濕漉漉的石板路,就像她所喜歡的戴望舒雨巷裏描寫的那樣,她卻不是那個有著丁香花般愁怨的姑娘,而是一個蓬頭垢麵的醜丫頭。後來遇到一個男人,是哥哥,她就放了心,緊緊地牽住了哥哥的手,再也不敢放開……場景變換為一個有著幽藍顏色的湖邊,那個男人卻不是哥哥了,而化成了一個長了大胡子的男人。他的目光幽深恐怖,直直地看著她,一直在說著什麽,她卻一句也聽不清……
被鬧鈴驚醒的徐德玉突然意識到夢中的男人就是陶唐!除了多了黑森森的胡須,眉眼就是那個昨天下午見過的人。怎麽回事?她迷惑了,我怎麽會牽了他的手去傾聽他的敘述?
第二天早上七點鍾徐德玉就去了辦公室。部裏挨了陶總批評後,廠報醞釀著改版。崔部長和尤本玲都講了陶總的要求,部裏討論,準備開辟兩個專欄,一個是質量整頓專欄,一個是一線模範專欄。除了負責通稿外,崔健部長把建立質量整頓專欄的任務交給了她。自13分廠質量現場會後,已經收到了質量部、技術部、十一分廠、十三分廠及五分廠的七八篇關於質量整頓的投稿,這一期的廠報就要刊登至少兩篇來自基層的稿件,她已經遴選了其中兩篇,一篇是呂綺老公範永誠寫的學習陶總講話的心得,雖然有拍馬屁之嫌,但她認為寫的不錯。第二篇是十一分廠副廠長仝正傑寫的《我們的差距在哪裏?》,是解剖分析十一分廠的質量狀況的,很有深度。除此之外,她還需要寫一篇編者按,刊登在專刊抬頭的地方,這也是慣例了。
徐德玉的工作是嚴謹認真的,她不是因為覺悟高,更不是為了得到領導的欣賞。她完成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消磨時間,在專注於工作的時候,時間總是流逝的格外快。
她今天提早來到辦公室,就是為了完成那篇必須完成的編者按。
她不懂質量管理,但那天十三分廠的質量現場會她被崔健叫去了,還用錄音筆錄下了陶唐的指示。回來後她把陶唐的講話整理了出來,崔部長要走了整理稿,不知是不是要發增刊。最近崔部長很緊張,工作也比平常抓了嚴了許多,好幾個同事挨了批評,搞得一向散漫舒服的宣傳部人員跟著緊張了起來。她是擔心崔部長上班會要編者按看,所以她必須在上班前搞出來。
很多時候,領導們的講話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又是空洞無物的廢話。但陶唐那篇關於質量管理思路的講話不是。稿子是她親手整理的,幾乎不需要做文字的潤色,隻需照著講話錄出來就可以了。她承認人家講的好,特別是關於精品的理念和質量體係的作用,算是給她普及了一次質量管理知識。她的編者按就必須照著陶唐講話的思路寫了,徐德玉在起床後便開始打腹稿,打開電腦後,一麵回憶那篇講話,一麵敲擊鍵盤,當上班的鈴聲響起,她這篇700字的稿子已經完成了,沒有理會同事們跟她打招呼,認真修改潤色一遍,然後打印了出來。
這時候尤本玲進來,“徐姐,開會,馬上。”
徐德玉把稿子夾進筆記本,去了宣傳部的會議室。她一眼就看見陶唐坐在那裏跟崔健及副部長薛會民說著什麽。
像往常一樣,徐德玉找了個角落坐下了。
“同誌們,請安靜,我們臨時開個會。”崔健清清嗓子,“最近陶總連續對宣傳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今天陶總親自來我們部,大家歡迎陶總為我們做指示……”
“指示談不上,就是想見見宣傳部的同誌們,說說我對宣傳工作的一些想法……”陶唐開講了。
徐德玉飛速地在筆記本上記錄著陶唐的講話,她有一手出色的速記功夫,隻要不是過於專業,她可以一字不落地記下來。但今天她的心和手完全脫節了,筆在記錄著,心思去飛走了。幾次抬頭去看侃侃而談的陶唐,特別注意了他的麵頰,沒有一根胡子……正在講話的陶唐陽光燦爛,絕不是夢境中的幽深恐怖。
直到掌聲響起,她的心思才收回來。發現自己根本就沒聽清陶總講了些什麽。
“哪位同誌具體負責廠報?”陶唐問。
“是徐德玉同誌。小徐,你站起來……”崔健不滿地看著她。
徐德玉有些緊張。
“哦,是你……”陶唐微笑著點點頭,“好像是美玲的同學吧?回去才想起來。”
她點點頭,坐下了。確實和陶美玲是中學同學,但彼此已經沒什麽來往了,跟所有的同學都沒什麽來往了。
“廠報要改變風格,要關注一線,報導一線,不過不要急,慢慢來。關鍵是要深入基層,自己去淘新聞回來,不要吃過水麵,那沒什麽味道……”
“請陶總放心,崔部長已經組織研究了兩次,決定對廠報做徹底的改版。最近準備開兩個專欄……”薛副部長匯報道。
會議開了約半小時,陶唐走了。
徐德玉把自己審定的兩篇基層來稿和自己起草的編者按交給了崔健,崔健在上午下班前就退回了稿子,批示同意。稿子很幹淨,基本沒什麽改動,隻是增添了幾處陶唐的講話原話。
“純屬畫蛇添足。”徐德玉想。但無妨,沒人會推敲這種文章。
徐德玉沒想到,晚上陶唐和孫德全相跟著來到了她的蝸居。
“陶總?孫哥?”她深為意外。
“德玉,敦全說了你的事,早就想來看看你,實在是不好意思,直到現在才來……”陶唐對徐德玉說,“你哥曾經是我們共同的朋友,他比我們都優秀……可惜……德玉,我向你道歉,對不住你,更對不住你父母……”
“都過去多少年了,別提了……”徐德玉拚命忍著淚。
“啊,”陶唐凝視著照片上徐德光燦爛的笑容,“德玉,我沒別的意思,就是來看看你。”他環視著家裏簡陋之極的陳設,“德玉,如果生活或者工作上有需要我幫助的,盡管開口。隻要我能辦到的,一定盡力去辦。千萬別客氣。”
“沒有。我不需要幫助,我挺好的……”她隻希望他們快點走。
陶唐似乎看出了她的冷淡,隻坐了不到五分鍾便告辭走了。
這套房子是父母留給她的,當年她和安國旗離婚是淨身出戶,隻帶了自己的衣服和書籍便離開了安家,連結婚婆家給她買的首飾都沒帶。很多人說她傻,她確實傻,目的是徹底斬斷那段帶給她無盡傷害的婚姻。她認為自己有工資,足以養活自己了。父母有工資,也不需要她經濟上的贍養,要那些身外之物幹嘛?
父母這套房子是老三室,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建築麵積有八十個平,說是三室一廳,其實客廳根本就是個過道而已。好在隻住她一人,足夠用了。
這麽多年了,除了上班,徐德玉就生活在這個空間裏,她一直占著她姑娘時所用的那間陰麵最小的臥室,哥哥去世後的屋子父母不讓動,書架上至今還留著哥哥的課本和參考書。父母走了後她又不想動父母留下的一切……每次走進他們曾經生活過的屋子,似乎他們隻是出門了,還會回來……她反複讀過楊絳先生的《我們仨》,裏麵有一句話總在刺痛著她:我們仨走散了……
她想,我們四個人也在人生的旅途上走散了。每次對著牆上全家的合影,她就有流淚的衝動,每次都說服自己,爸爸媽媽和哥哥不過是去了另一個世界,他們在那裏等著她團聚呢。可能再過三十年,或者二十年,她就會回到他們身邊。這個時間,取決於她。最後一位親人離開後,她曾選擇過自盡,她認為自己在這個冰冷的世界上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她不眷戀這個殘酷世界。她平靜地選擇離開這個世界的方式,所有的方法都是從書中學來的,但實際使用卻不是那麽簡單,割腕她下不了手,懸梁她找不到係繩子的地方,最後決定用煤氣。那天是個周六,她認真洗了澡,換上了特意買來的衣服,關緊門窗,靜靜地等待另一個世界的通行證。她在迷迷糊糊中,看見了病危中的母親,仍躺在那間屋子裏,骨瘦如柴的母親拉著她的手對她說,小玉,你要好好地活下去,不然我死不瞑目……然後她就聽見了敲門聲,她以為是死神在敲門,她沒有動,依舊在床上躺著,但敲門聲不停不歇,最終把他喊了起來,是鄰居王伯的孫子,粉團似的一個男孩,“阿姨,奶奶讓我給你送排骨,你怎麽大白天睡覺呀……
她覺得那個男孩就是母親的化身,是母親來阻止她,一下子就令她打消了死誌。事後檢查,她廚房的木製窗戶太舊了,關不緊,大概逸出的煤氣因氣壓的關係都被抽到屋外了。
這件事是徐德玉永久的秘密。除了有點頭疼外,她沒有收獲任何東西。星期一她照常上班了,沒有人知道曾經發生的事。
她的辦公室在二號樓的三樓,麵對著廣場,北麵就是公司核心權力部門所在的三號樓,沒事的時候,她總是從窗子裏往外望,看那些進進出出的人群,琢磨他們的目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目標,或為名,或為利,太史公說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但太史公這句話對於她不適用,她活著,她工作,她掙那份微薄的工資,既不為利,更不為名。她最大的苦惱就是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活著。
哲學有三個終極命題,你是誰?你從哪兒來?你要到哪兒去?她除了能回答自己叫徐德玉,出身於1973年9月之外,其他都答不上來。徐德玉三個字不過是父母留給她辨識他人的一個符號而已,並不能真正代表她。她查了網絡,有很多人使用著和她完全相同的名字,他們有著不同的身份:公司法定代表人、律師、婦科專家,甚至還有逃犯。如果世界上少了一個叫徐德玉的女人,不會起任何的波瀾。有本書上這樣說,對於我們的親人,他們活著,是因為我們活著,當我們死去,他們也就一並死去了。書中還講,我們來過這個世界唯一的證據就是孩子。但是對於她很殘酷。關心她在意她的人都走了,她的哥哥,她的父母。她也不會給這個世界上留下任何證明她存在的證據了,她沒那個能力。
這天晚上徐德玉睡的很不好,睡前她看了一段剛借的《長篇小說增刊》6月號方方的《武昌城》,看進去了。方方是她喜歡的作家,最早認識方方是借助了她的《風景》,那時她還小,但方方的敘事風格卻給了她極深的印象。但她合上雜誌睡覺時,睡意卻沒有了,他開始想李素藝,認為李素藝的選擇就是她的選擇,追尋凶手將其繩之以法比獲得經濟賠償更為重要。她能體會到李素藝所承受的悲傷和刻骨的仇恨,那種仇恨曾是她所經曆過的,那時她恨不得親手殺了那幾個混蛋。但是,她知道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她連魚都不會殺。父母在的時候,李素藝的丈夫曾送來一條從水庫釣來的鯰魚,那是一種生命力非常強的魚類,離開水很久都不會死,送來的時候魚兒還是活碰亂跳的,她竟然下不去手殺魚,最後把魚裝在一個袋子裏吊在廚房裏,兩天後才證明魚死了,但魚兒已經不新鮮了。那個場景非常記憶深刻,從魚兒又想到了哥哥,徐德玉發現,哥哥的印象已經很模糊了,她已經很久沒有在夢裏見到哥哥了。
不知道熬到幾點鍾,她總算睡著了,卻總被一個接一個的夢所纏繞。夢裏她總在尋找母親,似乎她還很小。她有過走失的經曆,她在六歲時跟母親去過燕京,從長城上下來後就與母親走散了,她害怕得直哭,又對關心她的遊客說不清母親的所在。直到母親找到了她,劈麵抽了個耳光給她,她捂著火辣辣的臉頰,心裏卻是甜蜜。夢境裏她就在尋找母親,在迷宮般的小巷裏穿行,腳下是濕漉漉的石板路,就像她所喜歡的戴望舒雨巷裏描寫的那樣,她卻不是那個有著丁香花般愁怨的姑娘,而是一個蓬頭垢麵的醜丫頭。後來遇到一個男人,是哥哥,她就放了心,緊緊地牽住了哥哥的手,再也不敢放開……場景變換為一個有著幽藍顏色的湖邊,那個男人卻不是哥哥了,而化成了一個長了大胡子的男人。他的目光幽深恐怖,直直地看著她,一直在說著什麽,她卻一句也聽不清……
被鬧鈴驚醒的徐德玉突然意識到夢中的男人就是陶唐!除了多了黑森森的胡須,眉眼就是那個昨天下午見過的人。怎麽回事?她迷惑了,我怎麽會牽了他的手去傾聽他的敘述?
第二天早上七點鍾徐德玉就去了辦公室。部裏挨了陶總批評後,廠報醞釀著改版。崔部長和尤本玲都講了陶總的要求,部裏討論,準備開辟兩個專欄,一個是質量整頓專欄,一個是一線模範專欄。除了負責通稿外,崔健部長把建立質量整頓專欄的任務交給了她。自13分廠質量現場會後,已經收到了質量部、技術部、十一分廠、十三分廠及五分廠的七八篇關於質量整頓的投稿,這一期的廠報就要刊登至少兩篇來自基層的稿件,她已經遴選了其中兩篇,一篇是呂綺老公範永誠寫的學習陶總講話的心得,雖然有拍馬屁之嫌,但她認為寫的不錯。第二篇是十一分廠副廠長仝正傑寫的《我們的差距在哪裏?》,是解剖分析十一分廠的質量狀況的,很有深度。除此之外,她還需要寫一篇編者按,刊登在專刊抬頭的地方,這也是慣例了。
徐德玉的工作是嚴謹認真的,她不是因為覺悟高,更不是為了得到領導的欣賞。她完成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消磨時間,在專注於工作的時候,時間總是流逝的格外快。
她今天提早來到辦公室,就是為了完成那篇必須完成的編者按。
她不懂質量管理,但那天十三分廠的質量現場會她被崔健叫去了,還用錄音筆錄下了陶唐的指示。回來後她把陶唐的講話整理了出來,崔部長要走了整理稿,不知是不是要發增刊。最近崔部長很緊張,工作也比平常抓了嚴了許多,好幾個同事挨了批評,搞得一向散漫舒服的宣傳部人員跟著緊張了起來。她是擔心崔部長上班會要編者按看,所以她必須在上班前搞出來。
很多時候,領導們的講話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又是空洞無物的廢話。但陶唐那篇關於質量管理思路的講話不是。稿子是她親手整理的,幾乎不需要做文字的潤色,隻需照著講話錄出來就可以了。她承認人家講的好,特別是關於精品的理念和質量體係的作用,算是給她普及了一次質量管理知識。她的編者按就必須照著陶唐講話的思路寫了,徐德玉在起床後便開始打腹稿,打開電腦後,一麵回憶那篇講話,一麵敲擊鍵盤,當上班的鈴聲響起,她這篇700字的稿子已經完成了,沒有理會同事們跟她打招呼,認真修改潤色一遍,然後打印了出來。
這時候尤本玲進來,“徐姐,開會,馬上。”
徐德玉把稿子夾進筆記本,去了宣傳部的會議室。她一眼就看見陶唐坐在那裏跟崔健及副部長薛會民說著什麽。
像往常一樣,徐德玉找了個角落坐下了。
“同誌們,請安靜,我們臨時開個會。”崔健清清嗓子,“最近陶總連續對宣傳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今天陶總親自來我們部,大家歡迎陶總為我們做指示……”
“指示談不上,就是想見見宣傳部的同誌們,說說我對宣傳工作的一些想法……”陶唐開講了。
徐德玉飛速地在筆記本上記錄著陶唐的講話,她有一手出色的速記功夫,隻要不是過於專業,她可以一字不落地記下來。但今天她的心和手完全脫節了,筆在記錄著,心思去飛走了。幾次抬頭去看侃侃而談的陶唐,特別注意了他的麵頰,沒有一根胡子……正在講話的陶唐陽光燦爛,絕不是夢境中的幽深恐怖。
直到掌聲響起,她的心思才收回來。發現自己根本就沒聽清陶總講了些什麽。
“哪位同誌具體負責廠報?”陶唐問。
“是徐德玉同誌。小徐,你站起來……”崔健不滿地看著她。
徐德玉有些緊張。
“哦,是你……”陶唐微笑著點點頭,“好像是美玲的同學吧?回去才想起來。”
她點點頭,坐下了。確實和陶美玲是中學同學,但彼此已經沒什麽來往了,跟所有的同學都沒什麽來往了。
“廠報要改變風格,要關注一線,報導一線,不過不要急,慢慢來。關鍵是要深入基層,自己去淘新聞回來,不要吃過水麵,那沒什麽味道……”
“請陶總放心,崔部長已經組織研究了兩次,決定對廠報做徹底的改版。最近準備開兩個專欄……”薛副部長匯報道。
會議開了約半小時,陶唐走了。
徐德玉把自己審定的兩篇基層來稿和自己起草的編者按交給了崔健,崔健在上午下班前就退回了稿子,批示同意。稿子很幹淨,基本沒什麽改動,隻是增添了幾處陶唐的講話原話。
“純屬畫蛇添足。”徐德玉想。但無妨,沒人會推敲這種文章。
徐德玉沒想到,晚上陶唐和孫德全相跟著來到了她的蝸居。
“陶總?孫哥?”她深為意外。
“德玉,敦全說了你的事,早就想來看看你,實在是不好意思,直到現在才來……”陶唐對徐德玉說,“你哥曾經是我們共同的朋友,他比我們都優秀……可惜……德玉,我向你道歉,對不住你,更對不住你父母……”
“都過去多少年了,別提了……”徐德玉拚命忍著淚。
“啊,”陶唐凝視著照片上徐德光燦爛的笑容,“德玉,我沒別的意思,就是來看看你。”他環視著家裏簡陋之極的陳設,“德玉,如果生活或者工作上有需要我幫助的,盡管開口。隻要我能辦到的,一定盡力去辦。千萬別客氣。”
“沒有。我不需要幫助,我挺好的……”她隻希望他們快點走。
陶唐似乎看出了她的冷淡,隻坐了不到五分鍾便告辭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