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單純不單純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事。
“你表姨被你姑老爺嚇住了,就跟著班主任回了學校,但這分了心,怎麽可能對學習成績沒影響,回去也跟不上了,最後好不容易也才考了一普通中學。然後你表姨又跟那男生聯係上了。拿著高中錄取通知書也沒上,直接就跟著那男同學跑了,去了市裏打工,開學了才給家裏寄了一封信,說自己已經找好活了,讓家裏別擔心。”
劉明宣:表姨真趕時髦,還是私奔~
“開學日期都過了,這學也上不成了,你姑老爺也放棄了,就把人叫回來給辦了喜事。”
“剛初中畢業就結婚?”劉明宣震驚了。
劉媽媽被這一歪樓,思路就斷了,話題就跟著轉過來了,“當時上學晚,結婚早,你表姨當時也十八了,不算太早。”
十八還不早啊!
“結婚生孩子,你表姨不到二十就生了倆,你表姨夫也跟著不上了,倆人就一直在外麵打零工賺錢,去年回家還遇到你表姨當時班裏的一個同學,人家上完考中就考了個中專,現在在市裏的中學當老師,那當時成績還不如你表姨呢,你看現在這差距。”劉媽媽左扯右扯終於把話題又轉回來了,順便對比了一下結果,讓孩子有個比較,意識到早戀問題的重要性。
劉明宣聽完就一個感想:果然還是成了表姨夫……
因為發短信的不可或缺性,劉明宣第二天就跑街後去打掃老房子了。
這老房子不是小二樓,是在小二樓之前,家裏蓋的房子。
當時就為了這房子,家裏費了不少的功夫,但就住了一年,他們就搬小二樓了。
好像就在她上三年級的時候,那年下了好大的一場雨,不少人家的房子都滲了水。
老太太當時住的房子得有五十年的房齡了,就建房時間來看,它也必須是漏水那一批的。
再加上老太太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種種原因,老太太就搬了過來。
當時家裏就三間正房,一間廂房,正房:一間是劉奶奶和劉爺爺住,一間是劉爸爸劉媽媽帶著她住,最後一間是客廳,而廂房裏就住著劉明灃跟王銘。
再然後就是廚房,廁所,空的就隻剩就一放煤的小倉庫了,倉庫不能住人,就算能住,也不能讓老太太住,不管怎麽樣,先得把老太太安置好。
劉爸爸跟劉媽媽搬出去了。讓老太太先住。
也不能睡大街啊!就租了村後頭一間老房子。
天天在外麵租房子也不是個事,方不方便它不說,關鍵是沒麵子啊!租房住,這在農村是很沒本事的表現了。
劉爸爸就跟劉爺爺商量,要起新房。
起新房就要宅基地,當時村子裏的政策是一個戶口本給一塊,然後問題就大了,他們家就一戶口本。
不知道是劉爺爺當時疏忽了,還是覺得就一個兒子,沒有必要分家,劉爸爸結婚之後就隻是把劉媽媽的戶口給遷過來了,其他的都沒動,戶主也一直是劉爺爺。
因為這事觸及老人養老,也沒什麽對與錯,大家直接就給含糊過去了。
關鍵問題就是沒有戶口本,沒有戶口本就沒有宅基地,沒有宅基地就蓋不了房,這都是一連串的。
怎麽辦?
跑人情啊!村子裏的事都沒有那麽的橫平豎直,說不準就不準,都是有鬆動的餘地的,再說了,他們這屬於特殊情況,四代同堂,房子不夠住,不是故意要占用耕地的。
剛開始的時候是打算另開戶頭,分家,結果去了村委一說,村委就倆字,沒門。
把主要負責人,拖裙帶關係請了一頓酒,把政策消息就給摸清了,真的就是沒門,當時不知道是個什麽情況,就是嚴打,風聲特別嚴,是跟超生一樣的兩項死標準之一。
不能批怎麽辦?又陷入僵局了。
正在這時老太太又不同意了,看自己孫子一家為了給自己騰地方跑出去租房子了,老人心裏受不了了。非要搬回去,但老太太住那房子真就是危房了,大家都不同意。
老太太扛不過眾人,拐了個彎,說要在廚房旁邊加一偏房,到時候她就住那。
但那一年就很寸,突然又傳出來要劃街道舊村改造。
舊村改造簡單點說就兩項,賣地和平房換樓房,前者為後者服務,村委找地產開發商,把村子裏的住房用地給賣了,然後開發商就在這住宅用地上建樓,除了要給每家每戶分房子,其他的就是地產商的商品房。
當然了,這隻是個傳言,也是個萬年不填的大坑,一直到她工作,他們村還是一片小平房。
但在當時這就是一件嚴肅到明天就要成功的大事了,大家都沉浸在換樓房的喜悅中,沒有人以為這是個假消息。
喜悅完了就開始在家裏捯飭了,當時換房的標準就是評估,評估主要有兩點,一點是建築麵積,一點是裝修成本。
為了努力提高自家房子的附加值,大家就開始為自家房子添磚加瓦了,建築麵積可以亂搭亂建,裝修成本可以貼牆紙,吊頂。
當十家有八家在搞工程的時候,街道村委意識到問題了,趕緊嚴打。
到他們這要加偏房的時候,家裏修個廁所都要打報告了,更不用說加偏房了,這是典型的亂搭亂建增加住宅麵積啊。
所以打報告沒有通過,劉明宣自以為啊,這宅基地跟戶口的事跟這舊村改造也是有關係的。
有戶口就有宅基地,有宅基地就可以建房,建房就能換樓房,這都是一條線上的。
最後還是村裏管戶口那負責人給出了個主意,打報告,純蓋房。
簡而言之就是這房子是養老房,到時候換房的時候不參與住宅麵積的計算,按成本賠錢。
這樣一來所以的問題都解決了,不用戶口本就能批宅基地,可以加偏房。
但這是不是有點太虧了,劉爸爸覺得這麽幹有點傻。
那負責人喝的醉眼朦朧,紅著臉笑著來了一句,到時候的事到時候再說。
劉爸爸一下就樂了。沒猶豫,偏房,新房都蓋,這不光是不夠住的問題了,這也算個投資啊!
但很遺憾,新房子都等成老房子了,這個投資都還沒有一點要回報的意思。
因為涉及換房,這房子蓋的還不小,兩個院子,三間正房,兩間廂房,靠北一間偏房。
門還是那種雙合頁的大鐵門,她抱著那體積不小的鎖頭狠命的戳。
除了過年來掃掃地,基本就處於閑置狀態,沒人來,這鎖頭都上鏽了。
掰的她手通紅,這門才打開。
“你表姨被你姑老爺嚇住了,就跟著班主任回了學校,但這分了心,怎麽可能對學習成績沒影響,回去也跟不上了,最後好不容易也才考了一普通中學。然後你表姨又跟那男生聯係上了。拿著高中錄取通知書也沒上,直接就跟著那男同學跑了,去了市裏打工,開學了才給家裏寄了一封信,說自己已經找好活了,讓家裏別擔心。”
劉明宣:表姨真趕時髦,還是私奔~
“開學日期都過了,這學也上不成了,你姑老爺也放棄了,就把人叫回來給辦了喜事。”
“剛初中畢業就結婚?”劉明宣震驚了。
劉媽媽被這一歪樓,思路就斷了,話題就跟著轉過來了,“當時上學晚,結婚早,你表姨當時也十八了,不算太早。”
十八還不早啊!
“結婚生孩子,你表姨不到二十就生了倆,你表姨夫也跟著不上了,倆人就一直在外麵打零工賺錢,去年回家還遇到你表姨當時班裏的一個同學,人家上完考中就考了個中專,現在在市裏的中學當老師,那當時成績還不如你表姨呢,你看現在這差距。”劉媽媽左扯右扯終於把話題又轉回來了,順便對比了一下結果,讓孩子有個比較,意識到早戀問題的重要性。
劉明宣聽完就一個感想:果然還是成了表姨夫……
因為發短信的不可或缺性,劉明宣第二天就跑街後去打掃老房子了。
這老房子不是小二樓,是在小二樓之前,家裏蓋的房子。
當時就為了這房子,家裏費了不少的功夫,但就住了一年,他們就搬小二樓了。
好像就在她上三年級的時候,那年下了好大的一場雨,不少人家的房子都滲了水。
老太太當時住的房子得有五十年的房齡了,就建房時間來看,它也必須是漏水那一批的。
再加上老太太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種種原因,老太太就搬了過來。
當時家裏就三間正房,一間廂房,正房:一間是劉奶奶和劉爺爺住,一間是劉爸爸劉媽媽帶著她住,最後一間是客廳,而廂房裏就住著劉明灃跟王銘。
再然後就是廚房,廁所,空的就隻剩就一放煤的小倉庫了,倉庫不能住人,就算能住,也不能讓老太太住,不管怎麽樣,先得把老太太安置好。
劉爸爸跟劉媽媽搬出去了。讓老太太先住。
也不能睡大街啊!就租了村後頭一間老房子。
天天在外麵租房子也不是個事,方不方便它不說,關鍵是沒麵子啊!租房住,這在農村是很沒本事的表現了。
劉爸爸就跟劉爺爺商量,要起新房。
起新房就要宅基地,當時村子裏的政策是一個戶口本給一塊,然後問題就大了,他們家就一戶口本。
不知道是劉爺爺當時疏忽了,還是覺得就一個兒子,沒有必要分家,劉爸爸結婚之後就隻是把劉媽媽的戶口給遷過來了,其他的都沒動,戶主也一直是劉爺爺。
因為這事觸及老人養老,也沒什麽對與錯,大家直接就給含糊過去了。
關鍵問題就是沒有戶口本,沒有戶口本就沒有宅基地,沒有宅基地就蓋不了房,這都是一連串的。
怎麽辦?
跑人情啊!村子裏的事都沒有那麽的橫平豎直,說不準就不準,都是有鬆動的餘地的,再說了,他們這屬於特殊情況,四代同堂,房子不夠住,不是故意要占用耕地的。
剛開始的時候是打算另開戶頭,分家,結果去了村委一說,村委就倆字,沒門。
把主要負責人,拖裙帶關係請了一頓酒,把政策消息就給摸清了,真的就是沒門,當時不知道是個什麽情況,就是嚴打,風聲特別嚴,是跟超生一樣的兩項死標準之一。
不能批怎麽辦?又陷入僵局了。
正在這時老太太又不同意了,看自己孫子一家為了給自己騰地方跑出去租房子了,老人心裏受不了了。非要搬回去,但老太太住那房子真就是危房了,大家都不同意。
老太太扛不過眾人,拐了個彎,說要在廚房旁邊加一偏房,到時候她就住那。
但那一年就很寸,突然又傳出來要劃街道舊村改造。
舊村改造簡單點說就兩項,賣地和平房換樓房,前者為後者服務,村委找地產開發商,把村子裏的住房用地給賣了,然後開發商就在這住宅用地上建樓,除了要給每家每戶分房子,其他的就是地產商的商品房。
當然了,這隻是個傳言,也是個萬年不填的大坑,一直到她工作,他們村還是一片小平房。
但在當時這就是一件嚴肅到明天就要成功的大事了,大家都沉浸在換樓房的喜悅中,沒有人以為這是個假消息。
喜悅完了就開始在家裏捯飭了,當時換房的標準就是評估,評估主要有兩點,一點是建築麵積,一點是裝修成本。
為了努力提高自家房子的附加值,大家就開始為自家房子添磚加瓦了,建築麵積可以亂搭亂建,裝修成本可以貼牆紙,吊頂。
當十家有八家在搞工程的時候,街道村委意識到問題了,趕緊嚴打。
到他們這要加偏房的時候,家裏修個廁所都要打報告了,更不用說加偏房了,這是典型的亂搭亂建增加住宅麵積啊。
所以打報告沒有通過,劉明宣自以為啊,這宅基地跟戶口的事跟這舊村改造也是有關係的。
有戶口就有宅基地,有宅基地就可以建房,建房就能換樓房,這都是一條線上的。
最後還是村裏管戶口那負責人給出了個主意,打報告,純蓋房。
簡而言之就是這房子是養老房,到時候換房的時候不參與住宅麵積的計算,按成本賠錢。
這樣一來所以的問題都解決了,不用戶口本就能批宅基地,可以加偏房。
但這是不是有點太虧了,劉爸爸覺得這麽幹有點傻。
那負責人喝的醉眼朦朧,紅著臉笑著來了一句,到時候的事到時候再說。
劉爸爸一下就樂了。沒猶豫,偏房,新房都蓋,這不光是不夠住的問題了,這也算個投資啊!
但很遺憾,新房子都等成老房子了,這個投資都還沒有一點要回報的意思。
因為涉及換房,這房子蓋的還不小,兩個院子,三間正房,兩間廂房,靠北一間偏房。
門還是那種雙合頁的大鐵門,她抱著那體積不小的鎖頭狠命的戳。
除了過年來掃掃地,基本就處於閑置狀態,沒人來,這鎖頭都上鏽了。
掰的她手通紅,這門才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