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線建設,除了解決各地工業品緊缺的燃眉之急以外,更大的意義在於,打開了農村通往工廠,農業通往工業的一扇窗戶,讓千百年來紮根於土地之上,本能抵觸遷徙的百姓,見到了新生活的細節,事實勝於雄辯,更勝於宣傳,這是什麽文藝作品都比擬不了的——把工業化的,代表了買地發達地區基本水平的生活,往新占之地的百姓麵前一展覽,幾乎所有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在民間,官吏就天然地擁有了極強的民眾基礎,這是我們本就該爭取到的東西:所有想把日子越過越好的百姓,不分出身,本就應該都是我們的同伴。”
“比起批判、問罪、遷徙的威嚴統治,毫無疑問更該采取的是教化、爭取和寬容,對於一些抵觸新政策,甚至抱團和政策對抗的百姓,要想方設法地瓦解他們的組織,同時也要細心地去了解他們心中抵觸情緒的來源,想方設法地化解,去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讓他們看到更大的利益。
吏目和村民之間本就不存在任何矛盾,都是為了要讓日子越過越好,對於百姓,永遠都要想著把他們轉化為工作上最堅實的依靠,更要看到這些敢於挑頭對抗的百姓所蘊含的潛力,倘若不是為了一己私利,或者說,隻要為的是自己合理合法的權利,而產生的對抗情緒,都不應該以此來作為排擠他們的依據,隻要思想上轉變過來,利益上得到統一,起到帶頭示範作用,對於這樣的百姓要正當地給予褒獎,甚至在某種程度上,給他們一些特別的關照。
因為,不可諱言的是,在如今農村人口的普遍素質對照之下,敢鬧事,能抱團,可以和吏目對抗的農民,的確是有一定才幹的,經過培養能夠成為合格的,可以利用的人才,而這在農村人口中是相當稀缺的人才,至少,本人從工作中得到的認識是,在買地進駐時已經超過二十五歲的農戶,成材率就大大降低了,長年累月的營養不良,或許影響到了他們的智力發育,這些農戶即便吃了幾年的飽飯,麵色紅潤,營養明顯補回來了,但反應速度也普遍仍慢,學習效率低下,似乎難以勝任最基礎體力勞動之外的工作崗位……僅有少數人能突破這樣的限製,並且在艱苦環境、敏朝的慣性之下,依然擁有和吏目對抗的勇氣。”
“譬如說,本人工作的巽山村中,農民王老三,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王老三本來極度抵觸分家政策,理由是有普適性的,即是因為分家將嚴重損害他的利益預期,但在永華縣水泥廠籌建之後,王老三見到了更大的預期利益,便當即飛快調整了自己的態度,改為積極配合政策,主動要求分家,分家後更推動其四個弟弟換戶到附近村落中生活,並把自己的戶口換到水泥廠配套的石灰石礦場,放棄巽山村的配給村田。這樣靈活的改變,在村中是相當少見的,大多數農民難以完成從一個利益目標到另一個利益目標的跳躍,思想較為僵化。”
“對於這樣的情況,不妨就把王老三豎為一個典型,並在小事上予以一定的合理範圍內的幫助。這樣能促使一個地區的農民思想發生轉變,因此本人也為王老三爭取到了礦場力工班的職務,並且鼓勵王老三向力工班班長發展,甚至可以注重發展學曆,爭取成為管理幹部。礦場雖然在草創期,但因為是中樞財政支持,生活條件不差,可住樓房,有澡堂,夥食標準高,同時礦場內部教育條件好於村中,如今王老三已成為巽山村百姓的羨慕對象,同時四個弟弟的婚事也因為他的工作先後得到解決。”
“以王老三為例子進行重點宣傳之後,可以明顯感覺到,新政策的宣傳,工作的開展,遇到的阻力都變小了,而農民的配合度要較以往更高得多,預計分家換戶工作可以提前完成,村中人口組成比例將會更健康,同時女戶、女田以及新婚俗、掃盲工作等一係列新的改變,進展速度還會更快。更可喜的是,村民的‘擁新’熱情更加高漲,對於修路更加迫切,村中公決願意在出力之外,各家捐錢購買建材,以期早日修通前往縣裏和水泥廠的道路……出力不夠,居然還自願出錢嗎……這是真的假的,別不是這個——”
視線調向文章底部,信王挑了挑眉毛,自言自語般說了一句,“別不是這曹小力為了政績,胡吹的吧。不過……話說回來,現在這《吏目參考》也好,《買活周報》也好,陌生的名字是越來越多了。”
“可不是呢,尤其是周報,昔年都是些士林間有名的人物,便是筆名陌生,可那文筆的味兒也還熟悉,如今,《周報》上許多精彩文章,卻是買味十足,再一打聽,作者年紀輕輕、英才秀發,竟全然是買地成長起來的年輕人了——卻是沒想到,買地這裏雖然重理科,但文采飛揚的年輕一代居然還真不少!古駢文、戲曲、今散文、話本,都有新秀萌發,叫人也讚歎不迭!直說這論風流才子,雲縣也不輸金陵分毫呢!”
在他對麵坐著的王肖乾,也是嘖嘖讚歎了起來,很顯然,他這一陣子正為某個買地新秀的作品著迷,信王這一句話,倒是勾動了他的情腸,換出了這麽一長串的感慨來,說到這裏,猶自不足,拍著報紙歎道,“就說這楊愛小先生,她執筆的《鶯兒傳》,文筆雅馴、用典精深,卻偏偏深入淺出絲毫也不晦澀,情節跌宕,繪畫人情有《金瓶詞話》白描功力,那山巒起伏、草蛇灰線,文主遇難成祥的手筆,又深得如今坊間那些低俗泛濫話本的三昧,也難怪《周報》破例連載,更收有這樣大的反響了,雖說還有生澀之處,不好和《紅樓》相比,但此子年歲尚淺,未來不可限量啊!更好在何處?在這買地,便光靠寫話本,已經足夠一輩子衣食無憂了!也不愁她一曲絕唱,了無蹤跡,還能盼著她再出新作呢!”
他說的《鶯兒傳》,信王自然也看過,寫的確實有趣,是以《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為引,又有《牡丹亭還魂記》的影子,寫那崔鶯鶯和張生分離之後,日夜思念張生,一日忽然生魂離體,飄飄蕩蕩,來到一處瓊樓玉宇,充斥著不可方物的仙器的所在,見到此處‘樓高四層,悉做方形,內藏萬物,更有書生無數’——似乎描繪的是羊城港的大圖書館,崔鶯鶯在這裏看到桌上放了一個小薄冊子,上書《鶯鶯傳》,便取來翻閱——這裏又明顯受了《紅樓夢》裏夢遊警幻仙境的影響。
崔鶯鶯翻閱文章之後,見其中故事竟寫的是自己,卻偏又和自己的經曆大相徑庭,一時不由大駭,不知不覺,仿佛進入書中,隻見自己雖然仍然是舊時麵貌,但身上衣著已經大換,妝容也大為改移,身邊仆從的稱呼又有諸多不同,似乎回到了《鶯鶯傳》的糖時風貌。
這裏有許多介紹糖時稱呼、用具、禮儀的筆墨,經作者妙筆描述,趣味盎然,崔鶯鶯提心吊膽如履薄冰,生怕露出馬腳的段落,令王肖乾這些舊式文人津津樂道,更驚歎‘楊愛’知識之廣博,在考據經典上深有造詣,譬如對於詩文乃至四書五經,在糖時所用的版本,和敏朝便是不同,最是這種細節上的考據,叫他們如癡如醉的,而對於一般百姓來說,也頗是深入淺出的曆史課本,叫他們知道了糖代科舉、法規和敏朝乃至買地的不同。
而之後,崔鶯鶯逐漸發現和她往來的‘張生’,原來是糖代文人元稹,於是詳詢元稹,《鶯鶯傳》是否以張生自寓,是不是專門寫這一個故事來罵自己,乃至女子是否真為禍國殃民的罪魁等等,由此又引發了出蒲州往洛陽、長安遊曆,與白居易、李泌等天下俊才相識,又考證楊貴妃生死,去馬嵬坡一遊,還親眼所見各地節度使割據,糖代宦官專政等等諸多民生。
雖然信筆由疆,似乎是從自己瀏覽文獻中所得而作,讀到哪裏就寫到哪裏,但卻勝在筆觸生動,也免去讀者皓首窮經親自翻閱文獻的功夫,因此廣受好評,公推文字錦繡,是近年來所有話本中頗為值得注意的一本——須要知道,這個評價是不低的,如今的話本早已不再是民間取樂所用,一味低俗豔情之作,其流傳之廣,獲利之豐,正兒八經是吸引了一批文化大家來寫,甚至很多人都謠傳南士林領袖錢受之也化名寫了一本話本,正是流傳的《紅樓又夢三生岸》,是這位讀了《紅樓夢》之後,實在著迷,又看不到結尾,於是品讀警幻仙境中所讀的十二金釵定場詩詞,考證敷衍而成的一篇續作。
此事真假,不得而知,不過《三生岸》在紅迷之中是飽受抨擊的,因為結局慘烈,到末了真是‘白茫茫大地真幹淨’,竟無一人有個結果,偏偏文筆又好,讀者看了以後,潸然淚下,而半月不能忘懷,思及便心情沉鬱,還有人揚言,倘若考據出‘牧齋先生’的真身,要登門把他打一頓才能消氣。料想即便真是錢受之所作,他也不敢承認。信王自己倒是挺喜歡這篇續作的,認為比《鶯兒傳》更適合刊登在《買活周報》上,不過,這牧齋先生明顯藏頭露尾,不願被人議論,選擇放棄報刊連載,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鶯兒傳》的作者倒是大大方方的,用的也是真名,文人圈子裏很快就流傳開來,說此人是一名年少的女學生,正在買活大學法律係就讀,考據曆史是業餘愛好,研讀前人筆記有所得,隨意敷衍出了一篇文章雲雲。王肖乾對這楊愛,便更加推崇備至,認為這是個少年天才,也是有幸生在買地,得以脫穎而出,否則,倘在敏朝,便是才華滿腹,又能施展出幾分來?更談不上如今的文法雙修了!
他在雲縣住得久了,滿腦子都是這些風花雪月、吃喝玩樂的事情,《吏目參考》都久已不看了,信王就是想和他談談曹小力寫的這篇《巽山村治理的思考和反芻》,也談不起來,索性也就把報紙擱到一邊,預備一會兒再寫信給兄長探討買地這‘小三線建設’的利弊,從懷中掏出手機,走到船尾窗前,推開了舷窗,笑道,“已經快到碼頭了?得拍點素材——他們攝錄部的人上次還找我,讓我來羊城港時多拍一點,他們剪宣傳片的時候能用上呢。”
“哎,這也是該當的,您這一手運鏡的功夫,如今也是世上少有!”
王肖乾也從對《鶯兒傳》的狂熱中清醒過來,立刻不失時機地拍起了馬屁,同時從桌上取過信王剛才在讀的《吏目參考》,這位也是狀元之才,文思極度敏捷,一目十行,隻掃了幾眼,便把報告的核心思想給提取了出來,走到信王身後,和他繼續閑談道,“這買地的城建,也的確是沒話說的,羊城港是他們的新都,經曆五年,終於建成雛形——這巽山村的村民,倘若能來羊城港看一眼,怕不是對軍主早已視若神明,再不敢興起絲毫反抗的念頭了!”
信王也不是第一次來羊城港了,他雖然是使節團的成員,也有點人質的味道,但隨著買、敏關係的發展變化,以及他本人的意願,如今在買地這裏,他也頗為活躍,經常有離開雲縣東奔西走的機會,不過,上一次來羊城港,是為了見證下南洋的艦隊回歸的盛景,那時候羊城港還沒有大規模翻建,而這一次再來,卻是因為定都在即,大量中書衙門搬遷,使館也正式搬了過來。作為使節團的一份子,信王自然也是隨海船南下,以後就要定居在這天氣更為渥熱的羊城港了。
雖然才是二月出頭,在雲縣上船時,還要穿著厚襖子,把窗戶關得嚴嚴實實,來抵禦濕冷的海風,可僅僅隻是七八日的航程,如今在羊城港外,推開窗戶,撲麵而來的已經是暖洋洋的氣息,透過玻璃窗打在身上的陽光,更是讓人穿不住夾襖,甲板上的水手,白天已經有人穿起短袖幹活了。信王用鏡頭記錄著這些極富生活氣息而又有趣的畫麵,一邊和王肖乾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雖然這道理也不假,可總不能讓所有人都跑到羊城港來見世麵,這三線工程雖然耗費巨資,而且當時鋪開的時候,我就感覺似乎給工人的生活標準設得太高了些,難免有靡費錢財的顧慮,但今日看了這報道,才知道小三線建設原來還有如此深意,也就難怪要給生活區建設得那樣完備,那樣花團錦簇了,這是中樞給地方打的樣啊,那真是花多少錢都不虧的……”
其實,對於這篇文章他還有很多話想說,不過,此時船行逐漸放緩,並開始更改航向,很明顯是即將到岸的表現,兩人也就忙活了起來,顧不得說這些,王肖乾也告辭回了自己的艙室去收拾行囊。他不比信王,雜事自有閹人操心,找角度拍視頻就行了。
過不得多久,隻見海麵上伸出一條長長的廊道,直連到海麵之中,下方是水泥柱子打的橋墩兒,遠處還能見到大石塊拿水泥糊起的防波堤,堤內大小船隻攢動著,如遊魚一般隨著浪麵起伏——這是大港的標配,若是有千裏眼,再往遠處看,還能看到碼頭附近的船廠呢,買活軍搞城建的時候就喜歡這麽布局,隻要見到這樣的港口,遊子就打從心底泛起親切感來,他們知道,這是自己的地盤到了。
“到了!”
信王也是精神一振,推門走上甲板,雙指縮放著尋找好的拍攝角度,不過,想要從這個距離拍清城市,這是不容易的,他很快就放棄地收起了手機,隻是默然而期待地望著遠方碼頭上的小點,暗想道:“巽山村還苦於水泥的不易得,整個永華縣也沒有一座水泥屋,可瞧瞧這羊城港,簡直就是一座水泥都市!地區發展之詫異,竟至於此!此處是六姐定下的新都,必然是她鍾愛之地,也不知道經過這五年時間,悉心建設,到底是建成什麽模樣了呢……”,
“比起批判、問罪、遷徙的威嚴統治,毫無疑問更該采取的是教化、爭取和寬容,對於一些抵觸新政策,甚至抱團和政策對抗的百姓,要想方設法地瓦解他們的組織,同時也要細心地去了解他們心中抵觸情緒的來源,想方設法地化解,去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讓他們看到更大的利益。
吏目和村民之間本就不存在任何矛盾,都是為了要讓日子越過越好,對於百姓,永遠都要想著把他們轉化為工作上最堅實的依靠,更要看到這些敢於挑頭對抗的百姓所蘊含的潛力,倘若不是為了一己私利,或者說,隻要為的是自己合理合法的權利,而產生的對抗情緒,都不應該以此來作為排擠他們的依據,隻要思想上轉變過來,利益上得到統一,起到帶頭示範作用,對於這樣的百姓要正當地給予褒獎,甚至在某種程度上,給他們一些特別的關照。
因為,不可諱言的是,在如今農村人口的普遍素質對照之下,敢鬧事,能抱團,可以和吏目對抗的農民,的確是有一定才幹的,經過培養能夠成為合格的,可以利用的人才,而這在農村人口中是相當稀缺的人才,至少,本人從工作中得到的認識是,在買地進駐時已經超過二十五歲的農戶,成材率就大大降低了,長年累月的營養不良,或許影響到了他們的智力發育,這些農戶即便吃了幾年的飽飯,麵色紅潤,營養明顯補回來了,但反應速度也普遍仍慢,學習效率低下,似乎難以勝任最基礎體力勞動之外的工作崗位……僅有少數人能突破這樣的限製,並且在艱苦環境、敏朝的慣性之下,依然擁有和吏目對抗的勇氣。”
“譬如說,本人工作的巽山村中,農民王老三,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王老三本來極度抵觸分家政策,理由是有普適性的,即是因為分家將嚴重損害他的利益預期,但在永華縣水泥廠籌建之後,王老三見到了更大的預期利益,便當即飛快調整了自己的態度,改為積極配合政策,主動要求分家,分家後更推動其四個弟弟換戶到附近村落中生活,並把自己的戶口換到水泥廠配套的石灰石礦場,放棄巽山村的配給村田。這樣靈活的改變,在村中是相當少見的,大多數農民難以完成從一個利益目標到另一個利益目標的跳躍,思想較為僵化。”
“對於這樣的情況,不妨就把王老三豎為一個典型,並在小事上予以一定的合理範圍內的幫助。這樣能促使一個地區的農民思想發生轉變,因此本人也為王老三爭取到了礦場力工班的職務,並且鼓勵王老三向力工班班長發展,甚至可以注重發展學曆,爭取成為管理幹部。礦場雖然在草創期,但因為是中樞財政支持,生活條件不差,可住樓房,有澡堂,夥食標準高,同時礦場內部教育條件好於村中,如今王老三已成為巽山村百姓的羨慕對象,同時四個弟弟的婚事也因為他的工作先後得到解決。”
“以王老三為例子進行重點宣傳之後,可以明顯感覺到,新政策的宣傳,工作的開展,遇到的阻力都變小了,而農民的配合度要較以往更高得多,預計分家換戶工作可以提前完成,村中人口組成比例將會更健康,同時女戶、女田以及新婚俗、掃盲工作等一係列新的改變,進展速度還會更快。更可喜的是,村民的‘擁新’熱情更加高漲,對於修路更加迫切,村中公決願意在出力之外,各家捐錢購買建材,以期早日修通前往縣裏和水泥廠的道路……出力不夠,居然還自願出錢嗎……這是真的假的,別不是這個——”
視線調向文章底部,信王挑了挑眉毛,自言自語般說了一句,“別不是這曹小力為了政績,胡吹的吧。不過……話說回來,現在這《吏目參考》也好,《買活周報》也好,陌生的名字是越來越多了。”
“可不是呢,尤其是周報,昔年都是些士林間有名的人物,便是筆名陌生,可那文筆的味兒也還熟悉,如今,《周報》上許多精彩文章,卻是買味十足,再一打聽,作者年紀輕輕、英才秀發,竟全然是買地成長起來的年輕人了——卻是沒想到,買地這裏雖然重理科,但文采飛揚的年輕一代居然還真不少!古駢文、戲曲、今散文、話本,都有新秀萌發,叫人也讚歎不迭!直說這論風流才子,雲縣也不輸金陵分毫呢!”
在他對麵坐著的王肖乾,也是嘖嘖讚歎了起來,很顯然,他這一陣子正為某個買地新秀的作品著迷,信王這一句話,倒是勾動了他的情腸,換出了這麽一長串的感慨來,說到這裏,猶自不足,拍著報紙歎道,“就說這楊愛小先生,她執筆的《鶯兒傳》,文筆雅馴、用典精深,卻偏偏深入淺出絲毫也不晦澀,情節跌宕,繪畫人情有《金瓶詞話》白描功力,那山巒起伏、草蛇灰線,文主遇難成祥的手筆,又深得如今坊間那些低俗泛濫話本的三昧,也難怪《周報》破例連載,更收有這樣大的反響了,雖說還有生澀之處,不好和《紅樓》相比,但此子年歲尚淺,未來不可限量啊!更好在何處?在這買地,便光靠寫話本,已經足夠一輩子衣食無憂了!也不愁她一曲絕唱,了無蹤跡,還能盼著她再出新作呢!”
他說的《鶯兒傳》,信王自然也看過,寫的確實有趣,是以《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為引,又有《牡丹亭還魂記》的影子,寫那崔鶯鶯和張生分離之後,日夜思念張生,一日忽然生魂離體,飄飄蕩蕩,來到一處瓊樓玉宇,充斥著不可方物的仙器的所在,見到此處‘樓高四層,悉做方形,內藏萬物,更有書生無數’——似乎描繪的是羊城港的大圖書館,崔鶯鶯在這裏看到桌上放了一個小薄冊子,上書《鶯鶯傳》,便取來翻閱——這裏又明顯受了《紅樓夢》裏夢遊警幻仙境的影響。
崔鶯鶯翻閱文章之後,見其中故事竟寫的是自己,卻偏又和自己的經曆大相徑庭,一時不由大駭,不知不覺,仿佛進入書中,隻見自己雖然仍然是舊時麵貌,但身上衣著已經大換,妝容也大為改移,身邊仆從的稱呼又有諸多不同,似乎回到了《鶯鶯傳》的糖時風貌。
這裏有許多介紹糖時稱呼、用具、禮儀的筆墨,經作者妙筆描述,趣味盎然,崔鶯鶯提心吊膽如履薄冰,生怕露出馬腳的段落,令王肖乾這些舊式文人津津樂道,更驚歎‘楊愛’知識之廣博,在考據經典上深有造詣,譬如對於詩文乃至四書五經,在糖時所用的版本,和敏朝便是不同,最是這種細節上的考據,叫他們如癡如醉的,而對於一般百姓來說,也頗是深入淺出的曆史課本,叫他們知道了糖代科舉、法規和敏朝乃至買地的不同。
而之後,崔鶯鶯逐漸發現和她往來的‘張生’,原來是糖代文人元稹,於是詳詢元稹,《鶯鶯傳》是否以張生自寓,是不是專門寫這一個故事來罵自己,乃至女子是否真為禍國殃民的罪魁等等,由此又引發了出蒲州往洛陽、長安遊曆,與白居易、李泌等天下俊才相識,又考證楊貴妃生死,去馬嵬坡一遊,還親眼所見各地節度使割據,糖代宦官專政等等諸多民生。
雖然信筆由疆,似乎是從自己瀏覽文獻中所得而作,讀到哪裏就寫到哪裏,但卻勝在筆觸生動,也免去讀者皓首窮經親自翻閱文獻的功夫,因此廣受好評,公推文字錦繡,是近年來所有話本中頗為值得注意的一本——須要知道,這個評價是不低的,如今的話本早已不再是民間取樂所用,一味低俗豔情之作,其流傳之廣,獲利之豐,正兒八經是吸引了一批文化大家來寫,甚至很多人都謠傳南士林領袖錢受之也化名寫了一本話本,正是流傳的《紅樓又夢三生岸》,是這位讀了《紅樓夢》之後,實在著迷,又看不到結尾,於是品讀警幻仙境中所讀的十二金釵定場詩詞,考證敷衍而成的一篇續作。
此事真假,不得而知,不過《三生岸》在紅迷之中是飽受抨擊的,因為結局慘烈,到末了真是‘白茫茫大地真幹淨’,竟無一人有個結果,偏偏文筆又好,讀者看了以後,潸然淚下,而半月不能忘懷,思及便心情沉鬱,還有人揚言,倘若考據出‘牧齋先生’的真身,要登門把他打一頓才能消氣。料想即便真是錢受之所作,他也不敢承認。信王自己倒是挺喜歡這篇續作的,認為比《鶯兒傳》更適合刊登在《買活周報》上,不過,這牧齋先生明顯藏頭露尾,不願被人議論,選擇放棄報刊連載,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鶯兒傳》的作者倒是大大方方的,用的也是真名,文人圈子裏很快就流傳開來,說此人是一名年少的女學生,正在買活大學法律係就讀,考據曆史是業餘愛好,研讀前人筆記有所得,隨意敷衍出了一篇文章雲雲。王肖乾對這楊愛,便更加推崇備至,認為這是個少年天才,也是有幸生在買地,得以脫穎而出,否則,倘在敏朝,便是才華滿腹,又能施展出幾分來?更談不上如今的文法雙修了!
他在雲縣住得久了,滿腦子都是這些風花雪月、吃喝玩樂的事情,《吏目參考》都久已不看了,信王就是想和他談談曹小力寫的這篇《巽山村治理的思考和反芻》,也談不起來,索性也就把報紙擱到一邊,預備一會兒再寫信給兄長探討買地這‘小三線建設’的利弊,從懷中掏出手機,走到船尾窗前,推開了舷窗,笑道,“已經快到碼頭了?得拍點素材——他們攝錄部的人上次還找我,讓我來羊城港時多拍一點,他們剪宣傳片的時候能用上呢。”
“哎,這也是該當的,您這一手運鏡的功夫,如今也是世上少有!”
王肖乾也從對《鶯兒傳》的狂熱中清醒過來,立刻不失時機地拍起了馬屁,同時從桌上取過信王剛才在讀的《吏目參考》,這位也是狀元之才,文思極度敏捷,一目十行,隻掃了幾眼,便把報告的核心思想給提取了出來,走到信王身後,和他繼續閑談道,“這買地的城建,也的確是沒話說的,羊城港是他們的新都,經曆五年,終於建成雛形——這巽山村的村民,倘若能來羊城港看一眼,怕不是對軍主早已視若神明,再不敢興起絲毫反抗的念頭了!”
信王也不是第一次來羊城港了,他雖然是使節團的成員,也有點人質的味道,但隨著買、敏關係的發展變化,以及他本人的意願,如今在買地這裏,他也頗為活躍,經常有離開雲縣東奔西走的機會,不過,上一次來羊城港,是為了見證下南洋的艦隊回歸的盛景,那時候羊城港還沒有大規模翻建,而這一次再來,卻是因為定都在即,大量中書衙門搬遷,使館也正式搬了過來。作為使節團的一份子,信王自然也是隨海船南下,以後就要定居在這天氣更為渥熱的羊城港了。
雖然才是二月出頭,在雲縣上船時,還要穿著厚襖子,把窗戶關得嚴嚴實實,來抵禦濕冷的海風,可僅僅隻是七八日的航程,如今在羊城港外,推開窗戶,撲麵而來的已經是暖洋洋的氣息,透過玻璃窗打在身上的陽光,更是讓人穿不住夾襖,甲板上的水手,白天已經有人穿起短袖幹活了。信王用鏡頭記錄著這些極富生活氣息而又有趣的畫麵,一邊和王肖乾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雖然這道理也不假,可總不能讓所有人都跑到羊城港來見世麵,這三線工程雖然耗費巨資,而且當時鋪開的時候,我就感覺似乎給工人的生活標準設得太高了些,難免有靡費錢財的顧慮,但今日看了這報道,才知道小三線建設原來還有如此深意,也就難怪要給生活區建設得那樣完備,那樣花團錦簇了,這是中樞給地方打的樣啊,那真是花多少錢都不虧的……”
其實,對於這篇文章他還有很多話想說,不過,此時船行逐漸放緩,並開始更改航向,很明顯是即將到岸的表現,兩人也就忙活了起來,顧不得說這些,王肖乾也告辭回了自己的艙室去收拾行囊。他不比信王,雜事自有閹人操心,找角度拍視頻就行了。
過不得多久,隻見海麵上伸出一條長長的廊道,直連到海麵之中,下方是水泥柱子打的橋墩兒,遠處還能見到大石塊拿水泥糊起的防波堤,堤內大小船隻攢動著,如遊魚一般隨著浪麵起伏——這是大港的標配,若是有千裏眼,再往遠處看,還能看到碼頭附近的船廠呢,買活軍搞城建的時候就喜歡這麽布局,隻要見到這樣的港口,遊子就打從心底泛起親切感來,他們知道,這是自己的地盤到了。
“到了!”
信王也是精神一振,推門走上甲板,雙指縮放著尋找好的拍攝角度,不過,想要從這個距離拍清城市,這是不容易的,他很快就放棄地收起了手機,隻是默然而期待地望著遠方碼頭上的小點,暗想道:“巽山村還苦於水泥的不易得,整個永華縣也沒有一座水泥屋,可瞧瞧這羊城港,簡直就是一座水泥都市!地區發展之詫異,竟至於此!此處是六姐定下的新都,必然是她鍾愛之地,也不知道經過這五年時間,悉心建設,到底是建成什麽模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