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是裝太實了!減點,減點!”
“嗐,沒事噻,書生老爺,不妨事的,我們苦力人,吃的就是這口飯,這有啥沉的噻?能挑動的!”
“哎,這——不是——其實不著急——”
“山陰晉陽縣喲——百十裏李家莊喲——”
“再來一鏟子,上肩走了!”
“桂姐生得好喲——十人九拈愛喲——”
“都到這邊來!到這船來——這一灘的碎石子好,說不得一擔能多賣幾個子兒!”
天氣已逐漸要冷下來了,若是以往,川江的航運也隨之進入低潮,尤其是這幾年來,纖夫不斷南下,少人拉纖,在冬季枯水期,航運幾乎成為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江灘兩岸當然也就人跡罕至了,便是賣茶的攤子,也是收歇了尋別的買賣去。
可這個冬天卻不同以往,眼看著水位已經落到了極下方,把石梁都快全露出來了,崆嶺灘兩岸,卻依舊是人聲鼎沸,隨處可見穿著單衣,墊著海綿肩墊的苦力,把著兩個擔子,穿著雨鞋跋涉過淺水灘,把碎石子倒入下方豐水處的船艙裏,接過籌碼,又返回去再挑一擔,口中還高聲喊著川江號子,“出了一個桂姐女——生得好人樣!”
這是川江號子中,廣為流傳的《桂姐捎書》,當然嘍,一幫人扯著破鑼嗓子,高低不一地喊著,聽起來是不算是太入耳,但不要小看這種勞動號子,在拉纖時,它能組織纖夫一起發力,協調腳步,在這樣人挨著人的運輸隊伍之中,它也能起到協調邁步,避免衝撞的作用。
這樣螞蟻一般頭尾相銜的隊伍中,每個人都負重數百斤,如果兩個擔子撞在一起,一個錯勁是可能會讓人的腰椎受到重傷的,甚至就此廢了都不無可能,因此凡是集體勞動,地方有限的話,這些兼職苦力的纖夫們,便自然而然地喊起了號子。“桂姐好風流——梳了個麻花頭——”
“唉,這一擔怕不都要有五百斤了!”在江灘上方,剛才被笑著叫做‘書生老爺’的技術員,卻是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對身邊的幹事低聲抱怨道,“何必呢!大概是估算過的,這些人幹上六小時,一擔子三百斤,差不多也能把這個灘給清完了。明日起自然又去下一灘,如此賣力,節省下來一兩個小時也不夠幹嘛的,反而還會傷到了自己,又是何必?”
“您莫跟他們這些粗人計較,他們沒吃幾天好飯,腦子不靈活,也聽不懂算數,隻是一心想著報效——我們川中漢子便是如此,得了買活軍的好處,就總想著要額外回報,不然心裏怎麽過意得去?”
來自萬州的棒棒軍譚老四,咧著一張大嘴,笑著用還有些口音的官話,回答著剛從專門學校過來實習的技術員,“就讓他們搬吧!除了買地之外,還有誰待這些苦人兒這般慈悲?不賣些力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唉,行吧行吧。”技術員有些無奈地看著井然有序的隊伍,似乎也被這股氣氛感染了,想要下去幫上一把,但掂量了一番,卻也知道自己恐怕適應不了眾人一致的步伐,下去了也是添亂,便隻得還是放下了這個念頭,歎道,“也不是不懂——你莫看俺現在一副讀書人的模樣,也是苦出身!”
他伸出手,給譚老四看了看自己手心還沒有褪去的老繭,“也是握鋤頭握出來的,若不是六姐來了我們泉州這裏,說不得也要被賣成奴才,當時六姐來之前,我們泉州鬧旱災,多少人家都沒有吃的!天下各處的老百姓,都是一樣的苦!”
“我們萬州的棒棒,也是多虧了買活軍,才有個人樣子!現在看著這些兄弟,就如同看著從前的自己一般!”
應和著他的譚老四,現在看起來,也不像是個受苦的人了,這個萬州的前挑夫,早已不用把麻繩勒到胃裏來減輕饑餓,一年多豐富的飲食,讓他的臉頰豐滿了起來,臉上也多了血色,身形更是從瘦弱卻還勉強賣力氣而導致的佝僂,逐漸地挺拔了起來,有了些鐵塔般的端凝樣子,他還留著寸頭,但頭發自然要比還在山城當個餓肚子的棒棒時,要幹淨多了,身上也穿了棉襖,腳下套的是橡膠做的長筒雨靴——這是買地特別支援運送給水利組的物資,專給下水清運碎石的挑夫使用,他們因為也要跋涉過來組織運輸,因此也穿了起來。
這樣一雙雨鞋,市價要達到五兩銀子以上,現在卻被拿來免費給挑夫穿,還有南麵來的海綿幹,也被發了下來,作為肩墊使用,除此之外,還有塗了橡膠的防水布背帶褲,今日因為是淺灘就沒拿出來用,這些都是外頭有價無市的好東西,隻因為心疼挑夫冬日涉水受寒,便免費借給挑夫……這樣的深情厚誼,除了買活軍,天下去尋哪個老爺,哪個衙門有這樣的善心?
別人的善心,不過是災年一碗餓不死人的稀粥罷了,那還是怕百姓活不下去,實在要鬧事,這和買活軍的體貼,能相比嗎?買活軍的善心,是在保證他們吃飽的情況下,還把他們當成人來看待,希望他們能舒適一些,健康一些,活得長久一些……
從來沒被當成人看待的苦力,對於這種尊重是極為敏感的,他們雖然窮,但卻並不傻,他們知道誰是真心實意對他們好,誰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因此,別看這些挑夫苦力,平時有多刁鑽,想方設法偷懶耍賴,可在這件事上,卻是個個用心,恨不得用一腔碧血來證明自己配得上這樣的尊重,偶然有人要作妖鬧事的,便連自己的鍋夥都不容他!
又有白帝城的白杆兵,三不五時地從縣城裏過來勞軍,這崆嶺灘的冬日水利,真可謂是群策群力、眾誌成城,民心上極為可用,工作效率,也讓技術員屢屢吃驚,甚至歎息著錯估了工作量,整個工作計劃都該做出調整呢。
“其實這樣看,我們至少可以少用二十人,勻出一些人手給三珠那邊,”技術員小米,手搭涼棚眺望著遠方的另一處石灘,那處也有一幫隊伍在清理碎石,隻是人數要比這裏更少,“明日再劃分一下吧,二十人是不好分,這兩邊不是一夥,那邊是外地來支援的,自己成一幫,這邊的人加進去,隻怕是聽不慣那邊的號子,若是受傷了,那倒不好了。”
譚老四聽了,不由咧嘴一笑,心中想道,“畢竟是苦人家出身的孩子,這個米技術,老成得倒也是快,才出來獨立幹了幾日,見事便很明白了,那邊是青灘的纖夫兄弟過來,他們自有他們的規矩,貿然加人,說不定反而還誤事呢。”
他所說的青灘,也是三峽的險灘,三峽有名的險灘數不勝數,其中西陵峽這一段,名氣最大的就是青灘、泄灘,還有眼下眾人正在清掃的崆嶺灘,這三灘各有各的險惡,都是不知葬身了多少船家冤魂的所在。
就說崆嶺灘好了,這一段江灘,有三個暗礁堆,名為頭珠、二珠、三珠,品字形排列,平時隱於水下,難以尋覓蹤跡,可若是不知死活地直接開過去,船底立刻觸礁破損。過了這三塊礁石之後,還不算完呢,崆嶺灘中部有一塊大石梁,傳聞中是一頭野豬精在此地渡河未果,淹死之後化為了石梁,因此這石梁又叫‘大珠’,大珠把崆嶺灘分為南北兩漕,各有各的險要,行船其中,航道蜿蜒曲折,若不是多經風浪的老手,真不敢過崆嶺灘的。
便是老手,也屢屢有事故傳出。要過這段路,必須把船頭直直地對著三珠上方的一塊大石,隨後在即將觸石之前,將船身急急轉向,好像把船來個大漂移一樣,這樣才能過彎,如果少有怠慢,那就是船頭撞上三珠,船毀人亡的結局!因此崆嶺灘之險,在川東湘西也是赫赫有名,買活軍在西陵峽疏通航道的第一站,選在此處之後,立刻就引來了各方的關注。
崆嶺灘之險,難道要成為曆史了嗎?
買活軍若是能疏通開來,自然是皆大歡喜、名垂千古的大功德,可若是亂來的話,會不會把崆嶺灘這裏徹底堵住,反而釀成水患呢?
這樣的大事,對於鄉情的震動當然是巨大的,有已經去買地安身的川蜀漢子,辭工回鄉幫忙——這肯定是家裏有人命喪險灘,現在來向三峽‘複仇’了,也有崆嶺灘這一段附近的父老鄉親,合資牽了牛羊來要慰勞水利組的。
本地縣城鄉村裏的大小地主,也都主動派了家丁來幫忙打下手——不管是有沒有刺探消息、示好買軍的用意,其中自然也有為家鄉出力的真誠在,還有些祖籍川蜀的敏朝官僚仕宦,也紛紛放下架子,願意過來幫手,這是積極的一麵,但質疑的聲音卻也不是沒有,主要是擔憂炸藥疏通航道的後果,害怕擁堵了崆嶺灘,反而讓這裏航道變得更亂更險,完全無法通行,還要用一批新的人命,去探索新航道的。
至於說什麽,‘險灘沒了,會不會壞了三峽的風水,天下龍脈’,又或者‘險灘沒了,會不會使得川人喪失血性’這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言論,當然不可能出在川蜀本地,這是用屁股都能想明白的道理:如此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言論,注定是隻有生活在京城、江南,和川江航運完全無關,又毫無良心和共情能力的人,才能說得出口的。
凡是活在川江流域的百姓,不論貧富,都深受險要航道之苦,這種話不會激起他們的擔憂,倒會讓他們想把這種人綁在大珠上方,那塊用紅漆漆著‘對我來’這三個觸目驚心大字的大石頭上方,讓他們明白三峽到底有多危險,讓他們學會閉嘴,幫不上忙也就罷了,至少別來掃興,平添百姓的擔憂。
經過一年的醞釀和論證,隨著灩澦堆被炸毀,在這個枯水期,西陵峽的疏通也進入實戰階段,焦急等待了半年的川中父老,終於可以實實在在地看到這個計劃的結果了。這幾日,不但江灘邊上擠滿了運石頭的苦力,便連碼頭邊也多是來慰勞挑夫們的百姓。
譚老四看了遠方一眼,見碼頭前方,那攪拌水泥的機器還在隆隆響著,也是暗暗點頭:這些炸出來的碎石,曬幹之後便可立刻拌了水泥前來鋪路,若是要買回家中做碎石子水泥路,也是可以的,使錢來買就行了,如此,碎石的處理反而是變廢為寶,不再需要在這塊花太多錢。買活軍做事的巧妙之處,真是隨便一個細節都能見得分明,他在幫辦此事的過程中,也自感自己學到了許多,再非從前那懵懂挑夫了。?“頭珠、二珠、三珠,炸毀得還是很輕鬆,現在航道切深,這塊的水流已經明顯沒那麽湍急古怪了,不過,這還不是重頭戲……下遊處理完了,就該輪到大珠了……”
譚老四的眼神,移向了遠方那塊青灰色的大石梁,眼中也閃過了不易察覺的擔憂:“灩澦灘我沒有見過,大珠規模巨大,下連江灘,這麽大一塊石頭……真的能用藥火完全炸開嗎?若隻是炸成數段,對此地的水文隻怕是沒有太大幫助。這米技術員初出茅廬,藥量什麽的,他真的能算得準嗎……”:,,
“嗐,沒事噻,書生老爺,不妨事的,我們苦力人,吃的就是這口飯,這有啥沉的噻?能挑動的!”
“哎,這——不是——其實不著急——”
“山陰晉陽縣喲——百十裏李家莊喲——”
“再來一鏟子,上肩走了!”
“桂姐生得好喲——十人九拈愛喲——”
“都到這邊來!到這船來——這一灘的碎石子好,說不得一擔能多賣幾個子兒!”
天氣已逐漸要冷下來了,若是以往,川江的航運也隨之進入低潮,尤其是這幾年來,纖夫不斷南下,少人拉纖,在冬季枯水期,航運幾乎成為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江灘兩岸當然也就人跡罕至了,便是賣茶的攤子,也是收歇了尋別的買賣去。
可這個冬天卻不同以往,眼看著水位已經落到了極下方,把石梁都快全露出來了,崆嶺灘兩岸,卻依舊是人聲鼎沸,隨處可見穿著單衣,墊著海綿肩墊的苦力,把著兩個擔子,穿著雨鞋跋涉過淺水灘,把碎石子倒入下方豐水處的船艙裏,接過籌碼,又返回去再挑一擔,口中還高聲喊著川江號子,“出了一個桂姐女——生得好人樣!”
這是川江號子中,廣為流傳的《桂姐捎書》,當然嘍,一幫人扯著破鑼嗓子,高低不一地喊著,聽起來是不算是太入耳,但不要小看這種勞動號子,在拉纖時,它能組織纖夫一起發力,協調腳步,在這樣人挨著人的運輸隊伍之中,它也能起到協調邁步,避免衝撞的作用。
這樣螞蟻一般頭尾相銜的隊伍中,每個人都負重數百斤,如果兩個擔子撞在一起,一個錯勁是可能會讓人的腰椎受到重傷的,甚至就此廢了都不無可能,因此凡是集體勞動,地方有限的話,這些兼職苦力的纖夫們,便自然而然地喊起了號子。“桂姐好風流——梳了個麻花頭——”
“唉,這一擔怕不都要有五百斤了!”在江灘上方,剛才被笑著叫做‘書生老爺’的技術員,卻是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對身邊的幹事低聲抱怨道,“何必呢!大概是估算過的,這些人幹上六小時,一擔子三百斤,差不多也能把這個灘給清完了。明日起自然又去下一灘,如此賣力,節省下來一兩個小時也不夠幹嘛的,反而還會傷到了自己,又是何必?”
“您莫跟他們這些粗人計較,他們沒吃幾天好飯,腦子不靈活,也聽不懂算數,隻是一心想著報效——我們川中漢子便是如此,得了買活軍的好處,就總想著要額外回報,不然心裏怎麽過意得去?”
來自萬州的棒棒軍譚老四,咧著一張大嘴,笑著用還有些口音的官話,回答著剛從專門學校過來實習的技術員,“就讓他們搬吧!除了買地之外,還有誰待這些苦人兒這般慈悲?不賣些力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唉,行吧行吧。”技術員有些無奈地看著井然有序的隊伍,似乎也被這股氣氛感染了,想要下去幫上一把,但掂量了一番,卻也知道自己恐怕適應不了眾人一致的步伐,下去了也是添亂,便隻得還是放下了這個念頭,歎道,“也不是不懂——你莫看俺現在一副讀書人的模樣,也是苦出身!”
他伸出手,給譚老四看了看自己手心還沒有褪去的老繭,“也是握鋤頭握出來的,若不是六姐來了我們泉州這裏,說不得也要被賣成奴才,當時六姐來之前,我們泉州鬧旱災,多少人家都沒有吃的!天下各處的老百姓,都是一樣的苦!”
“我們萬州的棒棒,也是多虧了買活軍,才有個人樣子!現在看著這些兄弟,就如同看著從前的自己一般!”
應和著他的譚老四,現在看起來,也不像是個受苦的人了,這個萬州的前挑夫,早已不用把麻繩勒到胃裏來減輕饑餓,一年多豐富的飲食,讓他的臉頰豐滿了起來,臉上也多了血色,身形更是從瘦弱卻還勉強賣力氣而導致的佝僂,逐漸地挺拔了起來,有了些鐵塔般的端凝樣子,他還留著寸頭,但頭發自然要比還在山城當個餓肚子的棒棒時,要幹淨多了,身上也穿了棉襖,腳下套的是橡膠做的長筒雨靴——這是買地特別支援運送給水利組的物資,專給下水清運碎石的挑夫使用,他們因為也要跋涉過來組織運輸,因此也穿了起來。
這樣一雙雨鞋,市價要達到五兩銀子以上,現在卻被拿來免費給挑夫穿,還有南麵來的海綿幹,也被發了下來,作為肩墊使用,除此之外,還有塗了橡膠的防水布背帶褲,今日因為是淺灘就沒拿出來用,這些都是外頭有價無市的好東西,隻因為心疼挑夫冬日涉水受寒,便免費借給挑夫……這樣的深情厚誼,除了買活軍,天下去尋哪個老爺,哪個衙門有這樣的善心?
別人的善心,不過是災年一碗餓不死人的稀粥罷了,那還是怕百姓活不下去,實在要鬧事,這和買活軍的體貼,能相比嗎?買活軍的善心,是在保證他們吃飽的情況下,還把他們當成人來看待,希望他們能舒適一些,健康一些,活得長久一些……
從來沒被當成人看待的苦力,對於這種尊重是極為敏感的,他們雖然窮,但卻並不傻,他們知道誰是真心實意對他們好,誰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因此,別看這些挑夫苦力,平時有多刁鑽,想方設法偷懶耍賴,可在這件事上,卻是個個用心,恨不得用一腔碧血來證明自己配得上這樣的尊重,偶然有人要作妖鬧事的,便連自己的鍋夥都不容他!
又有白帝城的白杆兵,三不五時地從縣城裏過來勞軍,這崆嶺灘的冬日水利,真可謂是群策群力、眾誌成城,民心上極為可用,工作效率,也讓技術員屢屢吃驚,甚至歎息著錯估了工作量,整個工作計劃都該做出調整呢。
“其實這樣看,我們至少可以少用二十人,勻出一些人手給三珠那邊,”技術員小米,手搭涼棚眺望著遠方的另一處石灘,那處也有一幫隊伍在清理碎石,隻是人數要比這裏更少,“明日再劃分一下吧,二十人是不好分,這兩邊不是一夥,那邊是外地來支援的,自己成一幫,這邊的人加進去,隻怕是聽不慣那邊的號子,若是受傷了,那倒不好了。”
譚老四聽了,不由咧嘴一笑,心中想道,“畢竟是苦人家出身的孩子,這個米技術,老成得倒也是快,才出來獨立幹了幾日,見事便很明白了,那邊是青灘的纖夫兄弟過來,他們自有他們的規矩,貿然加人,說不定反而還誤事呢。”
他所說的青灘,也是三峽的險灘,三峽有名的險灘數不勝數,其中西陵峽這一段,名氣最大的就是青灘、泄灘,還有眼下眾人正在清掃的崆嶺灘,這三灘各有各的險惡,都是不知葬身了多少船家冤魂的所在。
就說崆嶺灘好了,這一段江灘,有三個暗礁堆,名為頭珠、二珠、三珠,品字形排列,平時隱於水下,難以尋覓蹤跡,可若是不知死活地直接開過去,船底立刻觸礁破損。過了這三塊礁石之後,還不算完呢,崆嶺灘中部有一塊大石梁,傳聞中是一頭野豬精在此地渡河未果,淹死之後化為了石梁,因此這石梁又叫‘大珠’,大珠把崆嶺灘分為南北兩漕,各有各的險要,行船其中,航道蜿蜒曲折,若不是多經風浪的老手,真不敢過崆嶺灘的。
便是老手,也屢屢有事故傳出。要過這段路,必須把船頭直直地對著三珠上方的一塊大石,隨後在即將觸石之前,將船身急急轉向,好像把船來個大漂移一樣,這樣才能過彎,如果少有怠慢,那就是船頭撞上三珠,船毀人亡的結局!因此崆嶺灘之險,在川東湘西也是赫赫有名,買活軍在西陵峽疏通航道的第一站,選在此處之後,立刻就引來了各方的關注。
崆嶺灘之險,難道要成為曆史了嗎?
買活軍若是能疏通開來,自然是皆大歡喜、名垂千古的大功德,可若是亂來的話,會不會把崆嶺灘這裏徹底堵住,反而釀成水患呢?
這樣的大事,對於鄉情的震動當然是巨大的,有已經去買地安身的川蜀漢子,辭工回鄉幫忙——這肯定是家裏有人命喪險灘,現在來向三峽‘複仇’了,也有崆嶺灘這一段附近的父老鄉親,合資牽了牛羊來要慰勞水利組的。
本地縣城鄉村裏的大小地主,也都主動派了家丁來幫忙打下手——不管是有沒有刺探消息、示好買軍的用意,其中自然也有為家鄉出力的真誠在,還有些祖籍川蜀的敏朝官僚仕宦,也紛紛放下架子,願意過來幫手,這是積極的一麵,但質疑的聲音卻也不是沒有,主要是擔憂炸藥疏通航道的後果,害怕擁堵了崆嶺灘,反而讓這裏航道變得更亂更險,完全無法通行,還要用一批新的人命,去探索新航道的。
至於說什麽,‘險灘沒了,會不會壞了三峽的風水,天下龍脈’,又或者‘險灘沒了,會不會使得川人喪失血性’這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言論,當然不可能出在川蜀本地,這是用屁股都能想明白的道理:如此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言論,注定是隻有生活在京城、江南,和川江航運完全無關,又毫無良心和共情能力的人,才能說得出口的。
凡是活在川江流域的百姓,不論貧富,都深受險要航道之苦,這種話不會激起他們的擔憂,倒會讓他們想把這種人綁在大珠上方,那塊用紅漆漆著‘對我來’這三個觸目驚心大字的大石頭上方,讓他們明白三峽到底有多危險,讓他們學會閉嘴,幫不上忙也就罷了,至少別來掃興,平添百姓的擔憂。
經過一年的醞釀和論證,隨著灩澦堆被炸毀,在這個枯水期,西陵峽的疏通也進入實戰階段,焦急等待了半年的川中父老,終於可以實實在在地看到這個計劃的結果了。這幾日,不但江灘邊上擠滿了運石頭的苦力,便連碼頭邊也多是來慰勞挑夫們的百姓。
譚老四看了遠方一眼,見碼頭前方,那攪拌水泥的機器還在隆隆響著,也是暗暗點頭:這些炸出來的碎石,曬幹之後便可立刻拌了水泥前來鋪路,若是要買回家中做碎石子水泥路,也是可以的,使錢來買就行了,如此,碎石的處理反而是變廢為寶,不再需要在這塊花太多錢。買活軍做事的巧妙之處,真是隨便一個細節都能見得分明,他在幫辦此事的過程中,也自感自己學到了許多,再非從前那懵懂挑夫了。?“頭珠、二珠、三珠,炸毀得還是很輕鬆,現在航道切深,這塊的水流已經明顯沒那麽湍急古怪了,不過,這還不是重頭戲……下遊處理完了,就該輪到大珠了……”
譚老四的眼神,移向了遠方那塊青灰色的大石梁,眼中也閃過了不易察覺的擔憂:“灩澦灘我沒有見過,大珠規模巨大,下連江灘,這麽大一塊石頭……真的能用藥火完全炸開嗎?若隻是炸成數段,對此地的水文隻怕是沒有太大幫助。這米技術員初出茅廬,藥量什麽的,他真的能算得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