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此樹是我栽、此路是我開,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這話在此時的敏朝,更像是一種事實的陳述,並非是隻屬於山匪的口號。且不提官道上大大小小的稅卡,多少都有點兒留下買路財的味道,就說這些山間的木棧道,它的維修是真真切切要花錢,甚至要冒著生命危險去做的,你不付錢,想要白走那能說得過去嗎?
“約定俗成的規矩,沒重物,外來的貨郎,是不收錢的,本地人誰走得多誰張羅著修。”
這方麵的規矩,按山子說,也並沒有什麽共識,反正他們三個村寨附近的這條棧道,差不多是這樣的規矩,外來的人不收錢——這也很自然,倘若沒有牽牛牽馬,隻是單人走過來,還帶了本村急需的貨物,那村裏人的確不收錢,還會管吃管喝,因為這等於是免去了他們走山路的風險。不過,這樣的貨郎是非常少的,貨郎寧可走江麵的船道也不會走山上的棧道,走船道,隻有船毀人亡的風險,可走棧道的危險可就太多了,不但害怕滑落摔跌,這深山老林,誰知道有什麽猛獸隱藏,就是沒遇到豺狼虎豹,三峽是‘兩岸猿聲啼不住’的地方,遇到了猴群也夠受的。
“沒辦法,要去縣城就隻能走這條路,往西麵走,那裏是夷人的地盤,就更危險了。我們平時打獵都很少去哪一塊。”
若是冒險過去,運氣好也罷了,運氣不好,被抓了娃子,基本也是不能回來的,山子就是最好的例子,這一次,他們也不敢往西走,山子所在的村寨,以及再往下山坳裏,傳說有人居住,但很少和他們山梁村寨通婚的漢人村落,就是此行的終點了。如果李謙之想去夷人的寨子裏傳教,他就不能隻讓山子做向導了,高低得帶一兩個黑夷出身的知識教信徒,否則,一個說不好就是杳無音信的結果,被抓娃子都算是好的了,就怕惹怒了夷人的祭祀,直接被酷刑處死,連死訊都傳不出來。
如果說兩湖道的山中,以喵人為主,漢番之間,關係還算融洽,至少是井水不犯河水的話,那巴蜀深山裏的這些夷人,因為居處隱匿,王化難及,的確要凶蠻多了。他們對漢人的防心也很重,也不會去維護從前秦朝留下的古棧道,棧道這個東西,其實幾十年還是要修一下的,倘若不修,逐漸朽壞坍塌,最後就隻會剩下崖壁上的一點木樁參與,或者連木樁都會跌落,隻留下一個個碗口大小的深洞,表示人類的活動曾經深入到這裏,並且在此處留下了永不磨滅的痕跡。
根據山子的回憶,從西麵繼續走,其實幾百年前大概也有古道,最後是和金牛道連接在一起的,隻是夷人遷居過來之後,他們對外交往的要求更少,也更能翻山,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手藝差,不知道該如何維護棧道,這些棧道最終也都荒廢了。
“但痕跡是留下來了?”李謙之確認。這會兒,他們已經到達了歇腳的窩棚——說是窩棚,其實就是個地窩子,支了兩根木柱子,用竹子編了籬笆,披蓋到地上,上頭覆蓋了有年份的草席,勉強可以給旅人遮風擋雨,窩棚裏還有個石頭壘的灶台,至於鐵鍋,那肯定是沒有的,這樣貴重的東西,怎會出現在窩棚裏,一塊石板覆蓋在灶台上,角落裏還有一個帶足的陶罐,插在灶台上方,可以用來燒水。李謙之抽了抽鼻子,“這附近種了艾草?”
“那石洞肯定都留著的,那可是石頭啊,難道還能壞了——”
山子來來回回地掃蕩著地麵,查看著是否有蟲豸隱匿,同時漫不經心地回答著,“艾草麽,種了,驅蟲,趕獸的草木都種了一些,艾草、青蒿——那是苦楝樹,蟲子多不喜歡它的味道,猴子什麽的也不來,也都知道這是人住的地方,猛獸都是繞道走的,在這山裏,井水不犯河水,你不惹我,我也不來惹你,就是老虎,除非是帶崽子的,不然都不敢輕易吃人。”
山子在窩棚內四處查看,眉頭皺了起來,又掐指算了算了,“怎麽去年秋末也沒人來這兒落腳麽……”
他是如何確定上一批村民在這裏落腳的時間,李謙之不太清楚,大概是從草席的朽壞程度推斷出來的,這草席已經不是太擋雨了,窩棚裏有多處積水陰幹的痕跡,散發著讓人不快的黴味,山子索性麻利地爬上窩棚,把草席暫時掀開,讓窩棚裏散散味兒。他明顯有了心事,“不該的……秋收後,三個村子的人怎麽也會出一家去縣裏做買賣。別的不說,草藥、皮子,這些東西藏不了太久,我就說,剛才那段路怎麽就鬆了一大片……”
這麽看來,村子的確有可能是出事了,而且還不是什麽好事——好事真不敢想,生活在這山裏,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地方,能有什麽好事輪得著他們?李謙之的心也提了起來,他不敢再亂說話,但還是不禁想道:“難道,這些年天候不靖,南洋的亂局引來番族遷徙,也波及到了此處的夷人,夷人們把漢人的地盤占去了,把他們都抓了娃子?”
雖然沒開口,但山子顯然也想到了這個可能,他默不作聲地在灶台邊蹲了一會,長出一口氣,突然又站起身,若無其事地去收集柴火了。李謙之想要措辭安慰他,山子卻很淡然,甚至幾乎可以說是冷酷地道,“明天看了再說,大不了一個死,熊什麽?”
話聲一落,他似乎就再不以親人的性命為念了,重新和李謙之說笑了起來,還好奇地問他,為什麽要問棧道的痕跡,兩人一邊聊天一邊準備吃晚飯,山子還張羅著要拆一包快速麵吃,卻被李謙之製止了:他們是帶了一提油紙包的快速麵,還有一些幹餅子,但一路上都以餅子為主,麵是沒有煮過的。李謙之是想著,這麽好的東西,拿來傳教不比說上百句廢話來得強?山子那邊沒吭聲,先還以為是舍得吃苦,現在李謙之懂得了,原來是想著給老家村裏人留著。
看來,窩棚的異樣,到底是影響到了山子的情緒,李謙之也很理解,關鍵現在天色已黑,怎麽著急都得等明天清晨再趕路動身,急也沒用。他道,“快速麵山裏可不敢吃,太香了,引來猴子怎麽辦?還是吃餅子吧,早點吃完早點睡,明早起來一看就知道了。”
山子也覺得有理,“也是,這附近還有花熊,剛才我好像聞到熊糞的味道了,這東西雖然溫順,但卻也貪吃,若是聞了味兒過來,咱們還真不容易周旋。”
“你說的是黑白熊?那可是瑞獸,六姐都說了不許捕獵的。還以為都在巴中深山,沒想到此處也有呢?”
“不多,但也聽說過有幾頭經過,那東西能爬樹,皮糙肉厚的,老獵人也不敢輕易招惹,不過他們是隨著竹子遷徙,也不久留。”
這附近被選做窩棚,自然是因為周圍有水源,山子去收集了一些泉水來,用明礬澄清了,再淘洗了陶罐,兩人忙忙碌碌小一個時辰,終於把火升起來了,當下燒水吃餅子,圍著灶台打掃出宿處來,又燒水要洗腳挑水泡,等明早再重新紮綁腿,一邊忙活,一邊心不在焉地閑聊著,山子又問李謙之為何要問棧道的遺痕,李謙之笑道,“那肯定是為了修路了,不然還有什麽別的用處?痕跡還在,那就是古人已經選好路線了,直接就能連綴起來的,豈不是省卻了勘察定線的功夫?”
山子是買活軍的正丁,素質不可能差了,也是心裏有事,一下才沒反應過來,此時猛然醒悟,“是了!再是深山也沒有不修路的道理——一般實在修不了路的,都會把人帶到山下去,甚至連番族都不住在不通路的深山中了……”
在買地這點的確不假,仔細想想,人都不傻,哪怕是土番,讓他下山去平地種田,過上買活軍的活死人那樣的日子,除了頭人又有誰不願意?買活軍又不歧視土番,各種政策一視同仁,有下山的機會為什麽不去?現在買地的人口越來越多,但山區人口反而是變少了,多為在官道周圍聚居,不像是從前,哪怕是深山老林都有人住。那時候是人口多了,田地不夠分,隻好人隨田走,哪裏有田去哪裏,先把肚子填飽再論其他。可現在,南洋占城港、雞籠島、呂宋島,這三處新開辟了多少良田?隻要敢闖,根本不用進山也是大把田種,收成好、產出多,更不必說種田之外那大把大把的工作崗位了。
“當然,從兩湖道入蜀,水路正在疏通,但陸路也一定要修造的,這都不用六姐發話,是必然的事情。”
別看李謙之混不上買活軍正丁,但畢竟也是知識教祭司,政治上的見識也是有的,山子也是豁然開朗,“是了,木棧道愛朽壞,過不得重物,自古以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但我們買活軍也不同別人——我們有藥火呀!”
“就是這個理了,今兒我來的時候,走那一段路,我就尋思,其實可以就按石洞來定線,直接把那塊的山壁炸出個凹槽來,硬生生地修一條路——再怎麽說,那是石路啊,再給埋幾根石柱子,水泥硬化一下,可不就比現在要好多了,就算再難爬,起碼沒有生命危險不是?”
李謙之絮絮叨叨,把自己心中的想頭都給說出來了,還比劃給山子看,“當時我下山去雲縣的時候,修路隊就在我們那裏的木棧道上勘測,說是比起修盤山道,這樣直接炸開,做成個‘老虎嘴’的樣式,還更省工省料,那都是幾年前的事情,現在這個修路技術也早已成熟了吧?”
他這幾句話,就勾勒出了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從木棧道變為石路,別看隻是幾段路數百米,對本地居民來說卻是有太大的不同了!至少從此出行將不再是有生命危險的壯舉,隻要是當年的小夥子大姑娘,禁得住跋涉之苦,都擁有了出行的自由!山子的呼吸一下就粗重了起來,但很快又化為了一聲歎息,他對這個話題也失去了興致,“嗯……早點睡吧!明兒還得早起呢!”
李謙之能明白他的惦記,也跟著閉上了眼睛,不過,不論村子是否還安好,這條路其實倒都是必修的,衙門必須要維持一條通過三峽的陸路,以免水路被封鎖之後,無法抵達錦官城,蜀中關起門來成一統,久攻難下……
不過,走陸路也繞不開劍門關,就不知道現在劍門關局勢如何,那裏的守將又做什麽想法了,但有一點是極好的,或許可以避免硬仗,那就是衙門在敘州早已有了布局,這巴蜀是否可以不戰而下、傳檄而定,主要就看敘州衙門,這幾年在蜀中發展得如何了……
灶台中燒過的草木灰,掏出來做了兩人的鋪墊,帶來了融融暖意,在寒冷的山中,這份熱源是十足寶貴的,跋涉了一日,又經過幾番驚險,李謙之便是再想思考太多,也沒了心力,轉眼間沉沉睡去,也顧不得留心山子是否輾轉反側,久久未曾入眠。反正第二日侵晨,他起身時山子是已經在洗漱了,兩人就著昨夜的溫水,草草吃了早飯,當即起身趕路,一路上聽得周圍深山中鳥叫淒切,又有悉悉索索的聲音,還跟從他們有一陣子方才消失,再加上濃霧蓋日,隻覺得山中淒離,仿佛天地間除了他們兩人之外,便再沒有其餘人跡,全都是心懷叵測的野獸窺伺一般。
如此走了兩個時辰,眼看著山路開始周旋往下了,山子的臉色卻越來越難看,對李謙之說道,“昨天我們在窩棚處生了火,如果有人,當可以看到煙,會出來等候,看看旅客的來路的……”
但走到現在,連人都沒有,看來村子裏的確是出事了,李謙之緊閉雙唇,和山子一起加快腳步,又走了小半個時辰,果然見到半山腰上有一處平緩之地,其中隱約還能見到田間阡陌,隻是如今已長滿了荒草,又有土屋十數,有些卻已成倒塌之相,兩人對視一眼,都是加快腳步,山子幾乎是奔跑到了村子裏,李謙之走到的時候,他正從一間屋子裏出來,麵有惘然之色,對李謙之搖了搖頭,“沒人了,都走了……”
李謙之心底也是一沉,正要措辭安慰山子,環繞院子裏忽然又覺得有點不對,轉悠了一圈,對山子道,“確實沒人了——可你看,連蓑衣、鬥笠都沒有了,車也沒了,門窗卻都還在,沒有被拆卸的痕跡——”
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因為如果是人被掠走了,這些東西必然來不及帶走,當然也留不到這會兒,後續勝利者會來搜掠,甚至連門窗都不會放過,必然要拆卸下來,這都是費細工的東西,門板可以當挑子運貨,而窗戶更不必說了,整扇拆下來,到家安上就能用,不能用當劈柴也是好的。如今門窗都安然無恙,甚至屋內的桌子和床都還在,隻是細軟不見了,可見村人雖然已經離開了,但多數是自行離去,並不倉促,留下的都是不好走山路搬運長久的大件家什。
山子的眼睛也亮了起來,很顯然,他剛才也注意到了這點,隻是不敢抱有太大希望,這才沒有點出,他也跟著轉悠了一圈,又提出了一個疑問,“但,人呢?我們是從縣裏過來的,沒聽說村裏有人遷出來啊——”
從村裏到外頭,兩個方向有路,往東的道路必然經過山子和李謙之的,往西則要經過夷人的地盤,基本是走不通的,那這些人去了何處呢?李謙之和山子對視了一眼,很快下了決定,“去其它兩個村子看看!”
兩日後,疑惑的兩人再次站在了山子老家村口:另外兩個村子,也呈現出荒廢姿態,這也解釋了棧道的失修,都沒人住了,可不就沒人照管了嗎?隻是這些大活人都遷去了哪裏?就算是經過夷人的地盤下山去了,那些夷人為什麽不來搜刮一下遺留物,或者把漢人的熟田接手過來打理呢?
疑問一個接著一個,全都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他們的任務倒是一個都沒完成,山子和李謙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道是誰先起的頭,或者,兩人都是膽大包天,同時泛起了一個非常冒險的想法。
“要不……我們悄悄去夷人的山頭看看,看看那邊的夷人,又在搞什麽東西……?”:,,
“約定俗成的規矩,沒重物,外來的貨郎,是不收錢的,本地人誰走得多誰張羅著修。”
這方麵的規矩,按山子說,也並沒有什麽共識,反正他們三個村寨附近的這條棧道,差不多是這樣的規矩,外來的人不收錢——這也很自然,倘若沒有牽牛牽馬,隻是單人走過來,還帶了本村急需的貨物,那村裏人的確不收錢,還會管吃管喝,因為這等於是免去了他們走山路的風險。不過,這樣的貨郎是非常少的,貨郎寧可走江麵的船道也不會走山上的棧道,走船道,隻有船毀人亡的風險,可走棧道的危險可就太多了,不但害怕滑落摔跌,這深山老林,誰知道有什麽猛獸隱藏,就是沒遇到豺狼虎豹,三峽是‘兩岸猿聲啼不住’的地方,遇到了猴群也夠受的。
“沒辦法,要去縣城就隻能走這條路,往西麵走,那裏是夷人的地盤,就更危險了。我們平時打獵都很少去哪一塊。”
若是冒險過去,運氣好也罷了,運氣不好,被抓了娃子,基本也是不能回來的,山子就是最好的例子,這一次,他們也不敢往西走,山子所在的村寨,以及再往下山坳裏,傳說有人居住,但很少和他們山梁村寨通婚的漢人村落,就是此行的終點了。如果李謙之想去夷人的寨子裏傳教,他就不能隻讓山子做向導了,高低得帶一兩個黑夷出身的知識教信徒,否則,一個說不好就是杳無音信的結果,被抓娃子都算是好的了,就怕惹怒了夷人的祭祀,直接被酷刑處死,連死訊都傳不出來。
如果說兩湖道的山中,以喵人為主,漢番之間,關係還算融洽,至少是井水不犯河水的話,那巴蜀深山裏的這些夷人,因為居處隱匿,王化難及,的確要凶蠻多了。他們對漢人的防心也很重,也不會去維護從前秦朝留下的古棧道,棧道這個東西,其實幾十年還是要修一下的,倘若不修,逐漸朽壞坍塌,最後就隻會剩下崖壁上的一點木樁參與,或者連木樁都會跌落,隻留下一個個碗口大小的深洞,表示人類的活動曾經深入到這裏,並且在此處留下了永不磨滅的痕跡。
根據山子的回憶,從西麵繼續走,其實幾百年前大概也有古道,最後是和金牛道連接在一起的,隻是夷人遷居過來之後,他們對外交往的要求更少,也更能翻山,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手藝差,不知道該如何維護棧道,這些棧道最終也都荒廢了。
“但痕跡是留下來了?”李謙之確認。這會兒,他們已經到達了歇腳的窩棚——說是窩棚,其實就是個地窩子,支了兩根木柱子,用竹子編了籬笆,披蓋到地上,上頭覆蓋了有年份的草席,勉強可以給旅人遮風擋雨,窩棚裏還有個石頭壘的灶台,至於鐵鍋,那肯定是沒有的,這樣貴重的東西,怎會出現在窩棚裏,一塊石板覆蓋在灶台上,角落裏還有一個帶足的陶罐,插在灶台上方,可以用來燒水。李謙之抽了抽鼻子,“這附近種了艾草?”
“那石洞肯定都留著的,那可是石頭啊,難道還能壞了——”
山子來來回回地掃蕩著地麵,查看著是否有蟲豸隱匿,同時漫不經心地回答著,“艾草麽,種了,驅蟲,趕獸的草木都種了一些,艾草、青蒿——那是苦楝樹,蟲子多不喜歡它的味道,猴子什麽的也不來,也都知道這是人住的地方,猛獸都是繞道走的,在這山裏,井水不犯河水,你不惹我,我也不來惹你,就是老虎,除非是帶崽子的,不然都不敢輕易吃人。”
山子在窩棚內四處查看,眉頭皺了起來,又掐指算了算了,“怎麽去年秋末也沒人來這兒落腳麽……”
他是如何確定上一批村民在這裏落腳的時間,李謙之不太清楚,大概是從草席的朽壞程度推斷出來的,這草席已經不是太擋雨了,窩棚裏有多處積水陰幹的痕跡,散發著讓人不快的黴味,山子索性麻利地爬上窩棚,把草席暫時掀開,讓窩棚裏散散味兒。他明顯有了心事,“不該的……秋收後,三個村子的人怎麽也會出一家去縣裏做買賣。別的不說,草藥、皮子,這些東西藏不了太久,我就說,剛才那段路怎麽就鬆了一大片……”
這麽看來,村子的確有可能是出事了,而且還不是什麽好事——好事真不敢想,生活在這山裏,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地方,能有什麽好事輪得著他們?李謙之的心也提了起來,他不敢再亂說話,但還是不禁想道:“難道,這些年天候不靖,南洋的亂局引來番族遷徙,也波及到了此處的夷人,夷人們把漢人的地盤占去了,把他們都抓了娃子?”
雖然沒開口,但山子顯然也想到了這個可能,他默不作聲地在灶台邊蹲了一會,長出一口氣,突然又站起身,若無其事地去收集柴火了。李謙之想要措辭安慰他,山子卻很淡然,甚至幾乎可以說是冷酷地道,“明天看了再說,大不了一個死,熊什麽?”
話聲一落,他似乎就再不以親人的性命為念了,重新和李謙之說笑了起來,還好奇地問他,為什麽要問棧道的痕跡,兩人一邊聊天一邊準備吃晚飯,山子還張羅著要拆一包快速麵吃,卻被李謙之製止了:他們是帶了一提油紙包的快速麵,還有一些幹餅子,但一路上都以餅子為主,麵是沒有煮過的。李謙之是想著,這麽好的東西,拿來傳教不比說上百句廢話來得強?山子那邊沒吭聲,先還以為是舍得吃苦,現在李謙之懂得了,原來是想著給老家村裏人留著。
看來,窩棚的異樣,到底是影響到了山子的情緒,李謙之也很理解,關鍵現在天色已黑,怎麽著急都得等明天清晨再趕路動身,急也沒用。他道,“快速麵山裏可不敢吃,太香了,引來猴子怎麽辦?還是吃餅子吧,早點吃完早點睡,明早起來一看就知道了。”
山子也覺得有理,“也是,這附近還有花熊,剛才我好像聞到熊糞的味道了,這東西雖然溫順,但卻也貪吃,若是聞了味兒過來,咱們還真不容易周旋。”
“你說的是黑白熊?那可是瑞獸,六姐都說了不許捕獵的。還以為都在巴中深山,沒想到此處也有呢?”
“不多,但也聽說過有幾頭經過,那東西能爬樹,皮糙肉厚的,老獵人也不敢輕易招惹,不過他們是隨著竹子遷徙,也不久留。”
這附近被選做窩棚,自然是因為周圍有水源,山子去收集了一些泉水來,用明礬澄清了,再淘洗了陶罐,兩人忙忙碌碌小一個時辰,終於把火升起來了,當下燒水吃餅子,圍著灶台打掃出宿處來,又燒水要洗腳挑水泡,等明早再重新紮綁腿,一邊忙活,一邊心不在焉地閑聊著,山子又問李謙之為何要問棧道的遺痕,李謙之笑道,“那肯定是為了修路了,不然還有什麽別的用處?痕跡還在,那就是古人已經選好路線了,直接就能連綴起來的,豈不是省卻了勘察定線的功夫?”
山子是買活軍的正丁,素質不可能差了,也是心裏有事,一下才沒反應過來,此時猛然醒悟,“是了!再是深山也沒有不修路的道理——一般實在修不了路的,都會把人帶到山下去,甚至連番族都不住在不通路的深山中了……”
在買地這點的確不假,仔細想想,人都不傻,哪怕是土番,讓他下山去平地種田,過上買活軍的活死人那樣的日子,除了頭人又有誰不願意?買活軍又不歧視土番,各種政策一視同仁,有下山的機會為什麽不去?現在買地的人口越來越多,但山區人口反而是變少了,多為在官道周圍聚居,不像是從前,哪怕是深山老林都有人住。那時候是人口多了,田地不夠分,隻好人隨田走,哪裏有田去哪裏,先把肚子填飽再論其他。可現在,南洋占城港、雞籠島、呂宋島,這三處新開辟了多少良田?隻要敢闖,根本不用進山也是大把田種,收成好、產出多,更不必說種田之外那大把大把的工作崗位了。
“當然,從兩湖道入蜀,水路正在疏通,但陸路也一定要修造的,這都不用六姐發話,是必然的事情。”
別看李謙之混不上買活軍正丁,但畢竟也是知識教祭司,政治上的見識也是有的,山子也是豁然開朗,“是了,木棧道愛朽壞,過不得重物,自古以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但我們買活軍也不同別人——我們有藥火呀!”
“就是這個理了,今兒我來的時候,走那一段路,我就尋思,其實可以就按石洞來定線,直接把那塊的山壁炸出個凹槽來,硬生生地修一條路——再怎麽說,那是石路啊,再給埋幾根石柱子,水泥硬化一下,可不就比現在要好多了,就算再難爬,起碼沒有生命危險不是?”
李謙之絮絮叨叨,把自己心中的想頭都給說出來了,還比劃給山子看,“當時我下山去雲縣的時候,修路隊就在我們那裏的木棧道上勘測,說是比起修盤山道,這樣直接炸開,做成個‘老虎嘴’的樣式,還更省工省料,那都是幾年前的事情,現在這個修路技術也早已成熟了吧?”
他這幾句話,就勾勒出了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從木棧道變為石路,別看隻是幾段路數百米,對本地居民來說卻是有太大的不同了!至少從此出行將不再是有生命危險的壯舉,隻要是當年的小夥子大姑娘,禁得住跋涉之苦,都擁有了出行的自由!山子的呼吸一下就粗重了起來,但很快又化為了一聲歎息,他對這個話題也失去了興致,“嗯……早點睡吧!明兒還得早起呢!”
李謙之能明白他的惦記,也跟著閉上了眼睛,不過,不論村子是否還安好,這條路其實倒都是必修的,衙門必須要維持一條通過三峽的陸路,以免水路被封鎖之後,無法抵達錦官城,蜀中關起門來成一統,久攻難下……
不過,走陸路也繞不開劍門關,就不知道現在劍門關局勢如何,那裏的守將又做什麽想法了,但有一點是極好的,或許可以避免硬仗,那就是衙門在敘州早已有了布局,這巴蜀是否可以不戰而下、傳檄而定,主要就看敘州衙門,這幾年在蜀中發展得如何了……
灶台中燒過的草木灰,掏出來做了兩人的鋪墊,帶來了融融暖意,在寒冷的山中,這份熱源是十足寶貴的,跋涉了一日,又經過幾番驚險,李謙之便是再想思考太多,也沒了心力,轉眼間沉沉睡去,也顧不得留心山子是否輾轉反側,久久未曾入眠。反正第二日侵晨,他起身時山子是已經在洗漱了,兩人就著昨夜的溫水,草草吃了早飯,當即起身趕路,一路上聽得周圍深山中鳥叫淒切,又有悉悉索索的聲音,還跟從他們有一陣子方才消失,再加上濃霧蓋日,隻覺得山中淒離,仿佛天地間除了他們兩人之外,便再沒有其餘人跡,全都是心懷叵測的野獸窺伺一般。
如此走了兩個時辰,眼看著山路開始周旋往下了,山子的臉色卻越來越難看,對李謙之說道,“昨天我們在窩棚處生了火,如果有人,當可以看到煙,會出來等候,看看旅客的來路的……”
但走到現在,連人都沒有,看來村子裏的確是出事了,李謙之緊閉雙唇,和山子一起加快腳步,又走了小半個時辰,果然見到半山腰上有一處平緩之地,其中隱約還能見到田間阡陌,隻是如今已長滿了荒草,又有土屋十數,有些卻已成倒塌之相,兩人對視一眼,都是加快腳步,山子幾乎是奔跑到了村子裏,李謙之走到的時候,他正從一間屋子裏出來,麵有惘然之色,對李謙之搖了搖頭,“沒人了,都走了……”
李謙之心底也是一沉,正要措辭安慰山子,環繞院子裏忽然又覺得有點不對,轉悠了一圈,對山子道,“確實沒人了——可你看,連蓑衣、鬥笠都沒有了,車也沒了,門窗卻都還在,沒有被拆卸的痕跡——”
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因為如果是人被掠走了,這些東西必然來不及帶走,當然也留不到這會兒,後續勝利者會來搜掠,甚至連門窗都不會放過,必然要拆卸下來,這都是費細工的東西,門板可以當挑子運貨,而窗戶更不必說了,整扇拆下來,到家安上就能用,不能用當劈柴也是好的。如今門窗都安然無恙,甚至屋內的桌子和床都還在,隻是細軟不見了,可見村人雖然已經離開了,但多數是自行離去,並不倉促,留下的都是不好走山路搬運長久的大件家什。
山子的眼睛也亮了起來,很顯然,他剛才也注意到了這點,隻是不敢抱有太大希望,這才沒有點出,他也跟著轉悠了一圈,又提出了一個疑問,“但,人呢?我們是從縣裏過來的,沒聽說村裏有人遷出來啊——”
從村裏到外頭,兩個方向有路,往東的道路必然經過山子和李謙之的,往西則要經過夷人的地盤,基本是走不通的,那這些人去了何處呢?李謙之和山子對視了一眼,很快下了決定,“去其它兩個村子看看!”
兩日後,疑惑的兩人再次站在了山子老家村口:另外兩個村子,也呈現出荒廢姿態,這也解釋了棧道的失修,都沒人住了,可不就沒人照管了嗎?隻是這些大活人都遷去了哪裏?就算是經過夷人的地盤下山去了,那些夷人為什麽不來搜刮一下遺留物,或者把漢人的熟田接手過來打理呢?
疑問一個接著一個,全都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他們的任務倒是一個都沒完成,山子和李謙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道是誰先起的頭,或者,兩人都是膽大包天,同時泛起了一個非常冒險的想法。
“要不……我們悄悄去夷人的山頭看看,看看那邊的夷人,又在搞什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