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按從園子裏出來,去了隔壁的郎惠園(),園子裏的侍衛看他來了紛紛口稱王爺連聲恭喜。
此時伊都立在前院和紮拉豐阿說話?()_[()]?『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兩人看著太監給前院裏的大槐樹鬆土施肥說著京城裏的消息。侍衛陪著保按進來,伊都立從椅子上站起來笑著說:“呦,王爺來了,奴才給王爺請安。”
保按擺擺手:“快別跟我鬧了,我們家正亂著呢,我剛去給我們家老福晉請安,唉!”
紮拉豐阿請他們坐下,伊都立問:“這麽說您已經去了隔壁?是不是要搬到這裏來奉養老福晉了?”
保按點頭:“嗯,老福晉年紀大了,我們夫妻來這裏侍奉他們。”又問伊都立:“怎麽這會沒見你當差反而來這裏了?”
伊都立說:“前不久求了十三爺出去外放做官,剛得到了準信讓奴才去山西,已經在吏部交割過了,就來跟紮爺告別。”
保按立即說:“恭喜恭喜,你一直在京城為官,這一去將來必然鵬程萬裏,再回京中就可效仿令尊做一回大學士,再見麵就要稱呼您為中堂大人了。”
伊都立趕緊搖頭:“您可別寒磣奴才,奴才可從沒這心思,奴才自己知道斤兩,就是個紈絝,不是國之棟梁。”
保按笑著讓他別這麽想,說笑了一會他站起來說:“姐夫,老伊,你們坐著吧,我這會兒該去禦前謝恩了。”
紮拉豐阿和伊都立把人送走,回來後伊都立就很感慨地說:“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命運這玩意說不透,不到蓋棺定論的那一刻都不敢說一輩子過完了。”
紮拉豐阿說:“你不過是看到了京城這起起落落,說到底這都是宗親,就是跌落塵埃也能保住家小,不過是日子沒以前那麽好罷了。就是保泰保三爺此生再落魄也有奴才侍奉,衣食無憂。保按這位新王爺也會極力照顧老哥哥的日子,外人也不敢對保三爺不敬,這是世祖爺的孫子,外人不敢糟踐他們。就看這三爺夠不夠豁達自己能不能把日子過出來了。
你到外麵看看那些昔日得意的官員,到時候家破人亡,發配關外,感觸比這個更深。”
“哦?”伊都立問:“你是不是有什麽消息?”
紮拉豐阿說:“這壓根不需要消息,你看看當初紅遍江南的三織造,在江南呼風喚雨那麽久,如今呢?孫文成和曹寅都回來了。孫文成回到內務府當差,在慶豐司忙裏忙外。曹寅被抬旗,在禮部當差,他過繼來的兒子如今是二等侍衛,這差事不錯。包衣奴才能有這一天是很多人都不敢想的。再看看李煦,不僅回不來,也不用回來了。”
伊都立歎氣說:“誰不知道李煦是八爺的人,現在保三爺都倒黴了,李煦離倒黴不遠了。他家的人幾次求十三爺高抬貴手,十三爺說得很清楚,哪怕是他們還上一半的錢都好替他們張嘴說情,如今一分錢不還,十三爺自己都找不出饒了他們的理由。”
紮拉豐阿感慨地說:“距離李家倒黴的時候不遠了,爺在京城能看見,你去了山西就未必能看見了。”
()因為山西通火車,當地的貿易發達,晉商又是一群有錢人,時常孝敬,那裏的官職都是肥差。伊都立說:“這有什麽,山西那邊消息靈通,就比您晚幾天知道而已。”()
保按在園子裏等了一會被太監帶進去覲見。
u本作者則美提醒您《成為雍正妹妹之後》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u『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雍正頭都沒抬,跟保按說:“你回去用心侍奉太福晉,多管教子侄,特別是保泰,你派人把他看好了,朕看在伯王的份上不再尋他的事,若是他還糊塗,到時候別怨朕刻薄寡恩。”
保按連連應是,看雍正沒其他的說法了就退了下去。
此時雍正的心情很不好,因為弘暉來信了,其實弘暉的信每幾天送來一次,父子兩個在信裏交流的大部分都是江南的事兒。
江南這個地方,很明顯官老爺們高高在上,管理地方的都是一些灰色團夥,比如說各種幫派。
各個行業有幫派,各個地方也有幫派,這些幫派大部分是良民,但是為了爭奪碼頭大打出手,凡是能做生意的地方,必然是各個幫派搶奪地盤,什麽湖南幫、山西幫、河南幫、下江幫、江西幫、四川幫等,這些人以地域結社,抱團取暖,以極其凶狠的態度爭奪生存空間。
在弘暉看來,這就是各處官府不作為,甚至為了賄賂偏幫某一派,不僅不講道義,還不講律法。
在這種生存狀態下,借貸就成了一種特殊的職業。心不黑手不狠要不回本息,債主會豢養打手,已經成了當地的地頭蛇,近乎□□。因此利息高得嚇人,敢借貸的人幾乎是豁出命一般地去借錢。
弘暉在信裏說:“想要徹底整頓錢莊這個行當,根本問題在於整治吏治。”
吏治腐敗導致朝廷和民間就仿佛是兩個天下,大家雖然照著同樣的太陽,但是社會規則完全不一樣。弘暉前幾年就聽從海棠的吩咐,去接觸京城的三教九流,京城的三教九流因為身處京師,還在官府治下。然而出了京城,他發現真的廟堂高江湖遠,一在雲一在泥。雲端是朝廷諸公言笑晏晏,說著天下乃是一片盛世。泥地上的百姓則是為了爭奪經營地盤大打出手,甚至有人為了同鄉同族慷慨赴死。天下不僅僅是燕趙多義士,天下處處都有義士。
雍正看了之後忍不住歎息:“想治理好天下真是太難了。”光是讓百姓吃飽都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兒,其他的更不用說。就這樣這群當官的還吃相難看,貪婪至極。可最可怕的是,把貪官換下後,上去的極有可能還是個貪官。
說到底還是吏治!
吏治!吏治!
雍正連連歎息,就問十三阿哥:“追查官員虧空如何了?”
十三阿哥隻能說:“能追回來的都已經追回來了,其他的不太好說。”
有錢的一旦接到通知,立即補上了虧空,這些官員以京官居多,外放的以權貴子弟居多,因為家族實力雄厚,有家族兜底,所以都很積極地補上了。但是很多官員是補不上的,也有一些官員在弄歪門邪道,比如說想在錢糧大戰裏撈一筆的已經血本無歸。有些想要對治下百姓巧取豪奪的都已經下手。有那
()用歪門邪道的辦法(),也有人賣家產補上虧空?()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總是從裏麵能看出人生百態來。
十三阿哥此人有些心軟,對那些老臣特別是要賣家產補虧空的看著心酸,就悄悄地回稟雍正,若是這些人的金額少就免除了,別到時候把人逼的下葬都沒棺材。
十三阿哥覺得,如果是官員家貧,沒有魚肉百姓,沒有主動索要賄賂,這錢挪用到養家能理解。這種養家不是大魚大肉鋪張浪費,不是美妾寶馬,是維持一家人的生計,他願意免除這份虧空,因為官員的俸祿實在太少。這樣的官員實際上並不多。
雍正不樂意,但是這是親弟弟說的,再加上追虧空這事兒確實太得罪人了,他為了十三阿哥著想,不想讓十三阿哥出門被唾罵,就答應了下來。
這就是李煦的兒子們一遍遍上門求十三阿哥的原因,十三阿哥把一些本就家貧的官員免除了債務,又敲打了一通,這些人非常感激。李家也想著能找十三阿哥免除這龐大的債務,為了打動十三阿哥,他們甚至在十三福晉的娘家下功夫,想要通過給十三阿哥的小舅子送禮來走通關係。
十三阿哥的小舅子年輕不假,兆佳氏是個大家族,聚族而居,而且是早早創辦宗學的滿人族群之一。族裏人都勸說他別和李家來往,眼看李煦家是破鼓萬人錘了,這時候交好沒好處。
這時候雍正的粘杆處在查閱曆年來康熙和心腹們的來往信件和密折,江南的秘密信件以三織造為主,還有很多官員的信件。三織造中以曹寅的最多,因為曹寅負責監管江南的官場和民間,幾乎是每日都有折子送到京師,從雨水米價到官場扯皮,每日都有涉及。
李煦報告的是蘇州的事情,孫文成報告的是杭州的事情,康熙經常把三織造所報告的事情給放一起對比,避免偏聽偏信。李煦和孫文成的信件加起來大概有一千餘封。孫文成的內容大都是給康熙請安做開頭,然後秘密報告杭州的動態,信的末尾吹捧一下主子爺就完事了。
李煦信中的內容就野得多,粘杆處從中找出李煦給康熙寫過的所有信件,一百多份是對雍正含沙射影,還有三百多份為八阿哥搖旗呐喊。
這些信件送到了雍正跟前,這下雍正忍不了。
朕有你說得這麽不堪嗎?在老爺子跟前說朕的壞話!在老父親數落他兒子醜行!李煦你還是個人嗎?李煦你在胡編亂造!朕才沒做醜事,朕壓根不近女色!
他立即下令逮捕李煦。
京城的欽差坐船直撲蘇州,包圍了織造府,把李煦的親眷二百餘人全部逮捕。
從李煦的父親李士楨開始,一個鍾鳴鼎食的簪纓望族,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將近百年,轉眼間便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幹淨。
把人押解到蘇州大牢後開始抄家,受到李家庇護的薑姓族人立即收拾東西趕緊投親靠友連夜出逃,薑姓人家有很多產業在蘇州,這些人讓家奴代為處理家產,沒一個願意出來為李煦一家奔走的,更沒一個願意為李家的婦孺打點一番。
畢竟這是秋季了,越來越冷,這大牢裏麵的人需
()要厚衣服,送衣服的人都沒有。李佛經營了半生名聲,幫助了無數人,到頭來沒一個人在小事上對他和他的家人伸出援手。
李家的家產開始封存,大片土地被舒宜爾哈用進出口商行的名義買走租給百姓。因為前幾個月已經拍賣了一波錢莊東家的收藏,盡管不少人對李煦的收藏感興趣,然而朝廷的開價實在是太貴了。
雍正的目的是用李煦的家產填補虧空,因此李煦的家產標價都很高,想撿漏是不可能的。有些有價值的、碰到有富商喜歡的也有人願意出錢,但是大部分都留在了官府的庫房裏。按照官府的標價,虧-->>
空用家產標識出的價格抵扣後還有三十八萬的漏洞,雍正就下令在蘇州發賣李家婦孺。
然而賣了半個月都賣不掉,一來李煦是昔日先帝的寵臣,是包衣旗人。哪怕是包衣,也是旗人,江南大部分是漢人,誰敢使喚旗人?二來是怕惹禍上身,江南有不少旗人為官,就怕李煦的事情牽連到自己,個個避之不及,怎麽敢主動去買他家的人。三來就是要價太貴,李家的女孩們很多富商想買來做妾,畢竟這些姑娘以前是官家小姐,人家的婚配對象都是京城豪門,以往是這些富商們想都不敢想的,現在隻要有錢就能買。一些青樓楚館也是想買來當頭牌,但是打聽後立即搖頭,這錢花出去壓根賺不回來。
眼看賣了半個月沒有賣出一個,雍正打算讓人把李家人帶回京城發賣。最終李煦的舊主正白旗李家湊錢把女孩們買了帶回京城,李家現在不缺錢,實在是丟不起這人,李煦哪怕不是他家的血脈,但是姓李,都知道他父子是從正白旗李家出去的,因此把這些女孩帶回去免得流落到各處壞了自家女孩的名聲。
曹寅等這些故舊湊錢把一些男孩子買了,因為十五以上的男丁不發賣,因此把男孩買下安置到京城,先養著,日後再說。
給李家男孩買下院落房舍的是園子裏的密太妃,她把自己這些年的金銀細軟收拾了讓太監拿出去換錢,結果在出暢春園的是被侍衛扣下,以為是太監偷盜財物,最後皇後把十五福晉叫到宮裏,十五福晉和十六福晉一起替婆婆出錢把事兒辦了。
親朋故友這兩撥人出手惹得雍正大怒,下令不許賣了,要把李家剩下的婦孺帶回京城分配下去給權貴人家為奴。還把正白旗的李氏當家人叫到園子裏罵了一回,曹寅也被他罵得一頭吐沫星子。最終靠著十三阿哥把這事兒給抹平了。
十三阿哥說:“李家的虧空也就剩下二十餘萬……”
雍正斜眼看著他:“你也好意思說得出來,大部分家產都砸在手裏了,都是賬本上的浮財,真金白銀壓根沒看見,這叫抵消了?曹李二人能買到人口,都是你給他們開了方便之門。”
雍正的性格就是逮著青蛙也要攥出團粉來,這虧空還有個大窟窿沒補,心火旺盛,逮著誰都看不順眼,二哈都被他在腦門上拍了幾巴掌。
說完了十三阿哥,他歎口氣:“罷了,這事兒與你無關,朕這心裏不舒服,不該對你大呼小叫。”
十三阿哥倒是沒放在心上,畢竟雍正
發火的原因是虧空沒了著落,這錢是進國庫的,不是進內帑的,他和廢太子一拍兩散的原因就是他看不慣廢太子什麽都往自己懷裏扒拉,雍正這樣他一點都不介意,反而對這位哥哥很愛戴。
十三阿哥陪著他聊了一會,問對李煦的安排。
“李煦父子自然是要被發配流放,至於李家的婦孺,因為是內務府奴才,交給內務府安排差事吧。”
這意思就是李煦父子流放,李家婦孺服苦役。十三阿哥沒再爭取,這結果已經很不錯了,畢竟沒死人。根據他對四哥的了解,這是個愛欲其生恨欲其死的性格,李家落到這田地真是他網開一麵了。
海棠帶著八旗回京城的時候,就遇到了李煦父子被發配到盛京。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趕緊下馬來到路邊和他們說話,兩人又安排打點差役讓李煦父子這一路能輕鬆一些。
李煦此時也認命了,他被發配的時候,曹寅孫文成等人帶著他的孫子們和一個小兒子來送別,一家人抱頭痛哭。曹寅跟李煦講,李煦的小女兒湘雲到時候嫁入曹家,讓他放心。
李煦哭著謝了大家,他此時也不問妻妾的下落,隻問孩子們,得知沒有遭遇意外死亡的,沒有流落到外地的,才大步跟著差役走了。他幾個兒子哭哭啼啼,止不住地抱怨。
路遇了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之後,李煦求他們二位將來對留在京城的兒孫多照顧一些,數十年後若是還記得就賞給他們一個差事。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都答應下來,李煦又上路了。可是沒幾日,想收拾八阿哥的雍正又找到了李煦和八阿哥之間的關鍵證據,李煦這個因虧空被判為貪官的人立即成了逆賊!
因此對他和他家人的處置也改了,把他們父子發配到了打牲烏拉這等苦寒之地,家眷中年紀幼小的兒孫和女孩們出旗為民,女眷一部分在內務府辛者庫一部分發配到權貴家裏為奴。
然而此時沒人關注李煦了,因為新一輪風暴在京城上空盤旋著,老四和老八這一對冤家的恩怨到了關鍵時刻。
海棠回來後遇到了老六阿哥,他和海棠說:“四哥最近眼睛都是紅的,你別摻和這事兒。”
海棠才不摻和在裏麵,她從木蘭回來後就給了雍正折子,詳細說明八旗要換個方式訓練了。然而此時雍正也實話實說:“妹妹,哥哥現在無論做什麽都不能靜心,這事兒咱們年底再說。”
眼下是十月,康熙駕崩的日子是農曆十一月十三。海棠把折子讓秀楠收好,就說:“放到年底不算晚,這事兒明年執行,在明年夏天前安排好就行。妹妹這幾日先休息一陣子,眼看著到了汗阿瑪的祭辰了,您是怎麽安排的?到時候我跟著一起參與。”
雍正的想法就是在老爺子祭辰後再動手,就說:“到時候咱們去景陵親自祭祀汗阿瑪。”
海棠點頭。
雍正想說立儲的事兒,想想自己的心態很不好,這種大事等日後再說吧。
海棠就去暢春園見烏雅氏,這裏顯得冷冷清清的。海棠就問:“往日您這裏很熱鬧,如今怎麽冷清起來
了。”
烏雅氏說:“丫丫和百歲不來了,年氏身邊的阿哥病了,你二十五弟前幾日得了風寒,這幾日在屋子裏避風呢。”
海棠哦了一聲:“您也出去走走,多走走身體好,我看著您比以前更富態了些,就是多吃少動導致的,回頭叫人進來陪您打牌,或者找人陪您出去散步。”
烏雅氏等著閨女問丫丫和百歲為什麽不來,結果這閨女也不問,這幾個孩子除了十四都是一肚子心眼。她沒好氣地說:“我和她們打牌打了一輩子,現在不想打牌了。我都做了太後,還不許我好吃懶做?我不想出去走動。我都知道你們現在嫌棄我,把我一個人扔在這裏,也不問更不管。”說著表現得很委屈,嘴裏嘟囔著:“我這日子過的還不如那些出宮跟著兒子的老冤家們。”
海棠故意問:“您也想出宮住著?這樣吧,我接你去我那園子裏住一陣子,這幾天我休息,正好侍奉您。”
“真的?”烏雅氏立即來精神了:“這樣也行。”
她興致勃勃地去叫宮女收拾東西,又派人跟皇後說一聲。皇後急匆匆地來了,進門就跟海棠說:“來晚了來晚了,該來和妹妹說說話,老三又病了,我剛才去看老三了。”
海棠趕緊問:“弘昀怎麽了?”
皇後歎口氣:“都是齊妃作妖,月底是你四哥的聖壽,她問幾個兒子準備了什麽壽禮,弘昀和弘昐哥倆都說寫一幅字祝阿瑪長壽,結果發現禮物準備得一樣。本就是一件小事,孩子們都不當回事,結果齊妃生氣了,埋怨兒媳婦們提前不說好,又說沒把兒子侍奉好,又讓秀琳給幾個弟弟尋摸好人家的姑娘做側福晉,把秀琳氣得甩下東西出園子了。
兩個兒媳就委屈,回去哭起來,弘昀跟他額娘講理被罵了一頓,說什麽兒媳婦就是娶進門侍奉額娘的,三個兒媳婦都木楞不討喜,娘家身份低,說了一堆,把弘昀氣得當時就把外麵的厚衣服脫了,非要穿著單衣回去,結果這天氣凍出毛病了,現在躺著發燒喘不上氣,又不讓治,說把命還給齊妃。
齊妃一開始瞞著,這下沒招了求我過去,你四哥這陣子看誰都不順眼,百歲都被他摁著屁股打了幾巴掌,令你侄兒媳婦好好教養不許慣著他。我隻能趕緊去看看弘昀,別真的弄出什麽事兒來。”
烏雅氏說:“他還不許丫丫和百歲來我跟前鬧。”
海棠看了一眼老額娘:“您這是跟著添亂呢!”
她和皇後說:“我今兒把額娘接走,嫂子你也不容易,這宮裏的事兒一大堆,還有兒孫要照顧,我四哥脾氣又古怪,真是辛苦你了。”
皇後說:“妹妹說這話都見外了,這都是咱們自家的事兒。”她看著烏雅氏:“皇額娘是怎麽想的?”
烏雅氏自然是想跟著閨女住幾日,就說:“我去你妹妹那裏,你也少操一份心。”
二哈從外麵跑來,從門檻上跳過,搖著尾巴跑到皇後身邊拿頭蹭她。皇後手上護甲又尖又長,就說:“二哈,我不給你撓癢癢。”
二哈就跑到海棠跟前,抬著下巴兩隻眼珠子炯炯有神地看著海棠。
海棠伸手撓撓它下巴,二哈高興的尾巴都甩成了風車。
雍正進門,一輪見禮後他坐下說:“您去妹妹家住幾日也行,兒子過幾日接您回來。”
烏雅氏說:“知道你心裏惦記弘昀,別管我了,你們兩口子去看看他吧。讓百歲替你們盡孝,送我過去吧。”
雍正皺眉:“他那麽小……您別想了,不行讓老六送,他閑著沒事兒都快長毛了。”
烏雅氏拉下臉:“走吧走吧,別在我跟前了。”
雍正拉著海棠交代了一番,急匆匆地走了,皇後親自看著收拾,送烏雅氏和海棠上車。
烏雅氏這會興致勃勃地說:“明兒把那些老冤家叫來,我也顯擺顯擺。”
海棠笑著答應了:“放心,有我在,保證額娘明日賺足了她們羨慕。”
她心裏在想:救命啊!該怎麽辦才能讓老太太成明日的逼王?!
沒經驗啊!!
則美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
:,
:,
希望你也喜歡
此時伊都立在前院和紮拉豐阿說話?()_[()]?『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兩人看著太監給前院裏的大槐樹鬆土施肥說著京城裏的消息。侍衛陪著保按進來,伊都立從椅子上站起來笑著說:“呦,王爺來了,奴才給王爺請安。”
保按擺擺手:“快別跟我鬧了,我們家正亂著呢,我剛去給我們家老福晉請安,唉!”
紮拉豐阿請他們坐下,伊都立問:“這麽說您已經去了隔壁?是不是要搬到這裏來奉養老福晉了?”
保按點頭:“嗯,老福晉年紀大了,我們夫妻來這裏侍奉他們。”又問伊都立:“怎麽這會沒見你當差反而來這裏了?”
伊都立說:“前不久求了十三爺出去外放做官,剛得到了準信讓奴才去山西,已經在吏部交割過了,就來跟紮爺告別。”
保按立即說:“恭喜恭喜,你一直在京城為官,這一去將來必然鵬程萬裏,再回京中就可效仿令尊做一回大學士,再見麵就要稱呼您為中堂大人了。”
伊都立趕緊搖頭:“您可別寒磣奴才,奴才可從沒這心思,奴才自己知道斤兩,就是個紈絝,不是國之棟梁。”
保按笑著讓他別這麽想,說笑了一會他站起來說:“姐夫,老伊,你們坐著吧,我這會兒該去禦前謝恩了。”
紮拉豐阿和伊都立把人送走,回來後伊都立就很感慨地說:“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命運這玩意說不透,不到蓋棺定論的那一刻都不敢說一輩子過完了。”
紮拉豐阿說:“你不過是看到了京城這起起落落,說到底這都是宗親,就是跌落塵埃也能保住家小,不過是日子沒以前那麽好罷了。就是保泰保三爺此生再落魄也有奴才侍奉,衣食無憂。保按這位新王爺也會極力照顧老哥哥的日子,外人也不敢對保三爺不敬,這是世祖爺的孫子,外人不敢糟踐他們。就看這三爺夠不夠豁達自己能不能把日子過出來了。
你到外麵看看那些昔日得意的官員,到時候家破人亡,發配關外,感觸比這個更深。”
“哦?”伊都立問:“你是不是有什麽消息?”
紮拉豐阿說:“這壓根不需要消息,你看看當初紅遍江南的三織造,在江南呼風喚雨那麽久,如今呢?孫文成和曹寅都回來了。孫文成回到內務府當差,在慶豐司忙裏忙外。曹寅被抬旗,在禮部當差,他過繼來的兒子如今是二等侍衛,這差事不錯。包衣奴才能有這一天是很多人都不敢想的。再看看李煦,不僅回不來,也不用回來了。”
伊都立歎氣說:“誰不知道李煦是八爺的人,現在保三爺都倒黴了,李煦離倒黴不遠了。他家的人幾次求十三爺高抬貴手,十三爺說得很清楚,哪怕是他們還上一半的錢都好替他們張嘴說情,如今一分錢不還,十三爺自己都找不出饒了他們的理由。”
紮拉豐阿感慨地說:“距離李家倒黴的時候不遠了,爺在京城能看見,你去了山西就未必能看見了。”
()因為山西通火車,當地的貿易發達,晉商又是一群有錢人,時常孝敬,那裏的官職都是肥差。伊都立說:“這有什麽,山西那邊消息靈通,就比您晚幾天知道而已。”()
保按在園子裏等了一會被太監帶進去覲見。
u本作者則美提醒您《成為雍正妹妹之後》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u『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雍正頭都沒抬,跟保按說:“你回去用心侍奉太福晉,多管教子侄,特別是保泰,你派人把他看好了,朕看在伯王的份上不再尋他的事,若是他還糊塗,到時候別怨朕刻薄寡恩。”
保按連連應是,看雍正沒其他的說法了就退了下去。
此時雍正的心情很不好,因為弘暉來信了,其實弘暉的信每幾天送來一次,父子兩個在信裏交流的大部分都是江南的事兒。
江南這個地方,很明顯官老爺們高高在上,管理地方的都是一些灰色團夥,比如說各種幫派。
各個行業有幫派,各個地方也有幫派,這些幫派大部分是良民,但是為了爭奪碼頭大打出手,凡是能做生意的地方,必然是各個幫派搶奪地盤,什麽湖南幫、山西幫、河南幫、下江幫、江西幫、四川幫等,這些人以地域結社,抱團取暖,以極其凶狠的態度爭奪生存空間。
在弘暉看來,這就是各處官府不作為,甚至為了賄賂偏幫某一派,不僅不講道義,還不講律法。
在這種生存狀態下,借貸就成了一種特殊的職業。心不黑手不狠要不回本息,債主會豢養打手,已經成了當地的地頭蛇,近乎□□。因此利息高得嚇人,敢借貸的人幾乎是豁出命一般地去借錢。
弘暉在信裏說:“想要徹底整頓錢莊這個行當,根本問題在於整治吏治。”
吏治腐敗導致朝廷和民間就仿佛是兩個天下,大家雖然照著同樣的太陽,但是社會規則完全不一樣。弘暉前幾年就聽從海棠的吩咐,去接觸京城的三教九流,京城的三教九流因為身處京師,還在官府治下。然而出了京城,他發現真的廟堂高江湖遠,一在雲一在泥。雲端是朝廷諸公言笑晏晏,說著天下乃是一片盛世。泥地上的百姓則是為了爭奪經營地盤大打出手,甚至有人為了同鄉同族慷慨赴死。天下不僅僅是燕趙多義士,天下處處都有義士。
雍正看了之後忍不住歎息:“想治理好天下真是太難了。”光是讓百姓吃飽都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兒,其他的更不用說。就這樣這群當官的還吃相難看,貪婪至極。可最可怕的是,把貪官換下後,上去的極有可能還是個貪官。
說到底還是吏治!
吏治!吏治!
雍正連連歎息,就問十三阿哥:“追查官員虧空如何了?”
十三阿哥隻能說:“能追回來的都已經追回來了,其他的不太好說。”
有錢的一旦接到通知,立即補上了虧空,這些官員以京官居多,外放的以權貴子弟居多,因為家族實力雄厚,有家族兜底,所以都很積極地補上了。但是很多官員是補不上的,也有一些官員在弄歪門邪道,比如說想在錢糧大戰裏撈一筆的已經血本無歸。有些想要對治下百姓巧取豪奪的都已經下手。有那
()用歪門邪道的辦法(),也有人賣家產補上虧空?()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總是從裏麵能看出人生百態來。
十三阿哥此人有些心軟,對那些老臣特別是要賣家產補虧空的看著心酸,就悄悄地回稟雍正,若是這些人的金額少就免除了,別到時候把人逼的下葬都沒棺材。
十三阿哥覺得,如果是官員家貧,沒有魚肉百姓,沒有主動索要賄賂,這錢挪用到養家能理解。這種養家不是大魚大肉鋪張浪費,不是美妾寶馬,是維持一家人的生計,他願意免除這份虧空,因為官員的俸祿實在太少。這樣的官員實際上並不多。
雍正不樂意,但是這是親弟弟說的,再加上追虧空這事兒確實太得罪人了,他為了十三阿哥著想,不想讓十三阿哥出門被唾罵,就答應了下來。
這就是李煦的兒子們一遍遍上門求十三阿哥的原因,十三阿哥把一些本就家貧的官員免除了債務,又敲打了一通,這些人非常感激。李家也想著能找十三阿哥免除這龐大的債務,為了打動十三阿哥,他們甚至在十三福晉的娘家下功夫,想要通過給十三阿哥的小舅子送禮來走通關係。
十三阿哥的小舅子年輕不假,兆佳氏是個大家族,聚族而居,而且是早早創辦宗學的滿人族群之一。族裏人都勸說他別和李家來往,眼看李煦家是破鼓萬人錘了,這時候交好沒好處。
這時候雍正的粘杆處在查閱曆年來康熙和心腹們的來往信件和密折,江南的秘密信件以三織造為主,還有很多官員的信件。三織造中以曹寅的最多,因為曹寅負責監管江南的官場和民間,幾乎是每日都有折子送到京師,從雨水米價到官場扯皮,每日都有涉及。
李煦報告的是蘇州的事情,孫文成報告的是杭州的事情,康熙經常把三織造所報告的事情給放一起對比,避免偏聽偏信。李煦和孫文成的信件加起來大概有一千餘封。孫文成的內容大都是給康熙請安做開頭,然後秘密報告杭州的動態,信的末尾吹捧一下主子爺就完事了。
李煦信中的內容就野得多,粘杆處從中找出李煦給康熙寫過的所有信件,一百多份是對雍正含沙射影,還有三百多份為八阿哥搖旗呐喊。
這些信件送到了雍正跟前,這下雍正忍不了。
朕有你說得這麽不堪嗎?在老爺子跟前說朕的壞話!在老父親數落他兒子醜行!李煦你還是個人嗎?李煦你在胡編亂造!朕才沒做醜事,朕壓根不近女色!
他立即下令逮捕李煦。
京城的欽差坐船直撲蘇州,包圍了織造府,把李煦的親眷二百餘人全部逮捕。
從李煦的父親李士楨開始,一個鍾鳴鼎食的簪纓望族,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將近百年,轉眼間便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幹淨。
把人押解到蘇州大牢後開始抄家,受到李家庇護的薑姓族人立即收拾東西趕緊投親靠友連夜出逃,薑姓人家有很多產業在蘇州,這些人讓家奴代為處理家產,沒一個願意出來為李煦一家奔走的,更沒一個願意為李家的婦孺打點一番。
畢竟這是秋季了,越來越冷,這大牢裏麵的人需
()要厚衣服,送衣服的人都沒有。李佛經營了半生名聲,幫助了無數人,到頭來沒一個人在小事上對他和他的家人伸出援手。
李家的家產開始封存,大片土地被舒宜爾哈用進出口商行的名義買走租給百姓。因為前幾個月已經拍賣了一波錢莊東家的收藏,盡管不少人對李煦的收藏感興趣,然而朝廷的開價實在是太貴了。
雍正的目的是用李煦的家產填補虧空,因此李煦的家產標價都很高,想撿漏是不可能的。有些有價值的、碰到有富商喜歡的也有人願意出錢,但是大部分都留在了官府的庫房裏。按照官府的標價,虧-->>
空用家產標識出的價格抵扣後還有三十八萬的漏洞,雍正就下令在蘇州發賣李家婦孺。
然而賣了半個月都賣不掉,一來李煦是昔日先帝的寵臣,是包衣旗人。哪怕是包衣,也是旗人,江南大部分是漢人,誰敢使喚旗人?二來是怕惹禍上身,江南有不少旗人為官,就怕李煦的事情牽連到自己,個個避之不及,怎麽敢主動去買他家的人。三來就是要價太貴,李家的女孩們很多富商想買來做妾,畢竟這些姑娘以前是官家小姐,人家的婚配對象都是京城豪門,以往是這些富商們想都不敢想的,現在隻要有錢就能買。一些青樓楚館也是想買來當頭牌,但是打聽後立即搖頭,這錢花出去壓根賺不回來。
眼看賣了半個月沒有賣出一個,雍正打算讓人把李家人帶回京城發賣。最終李煦的舊主正白旗李家湊錢把女孩們買了帶回京城,李家現在不缺錢,實在是丟不起這人,李煦哪怕不是他家的血脈,但是姓李,都知道他父子是從正白旗李家出去的,因此把這些女孩帶回去免得流落到各處壞了自家女孩的名聲。
曹寅等這些故舊湊錢把一些男孩子買了,因為十五以上的男丁不發賣,因此把男孩買下安置到京城,先養著,日後再說。
給李家男孩買下院落房舍的是園子裏的密太妃,她把自己這些年的金銀細軟收拾了讓太監拿出去換錢,結果在出暢春園的是被侍衛扣下,以為是太監偷盜財物,最後皇後把十五福晉叫到宮裏,十五福晉和十六福晉一起替婆婆出錢把事兒辦了。
親朋故友這兩撥人出手惹得雍正大怒,下令不許賣了,要把李家剩下的婦孺帶回京城分配下去給權貴人家為奴。還把正白旗的李氏當家人叫到園子裏罵了一回,曹寅也被他罵得一頭吐沫星子。最終靠著十三阿哥把這事兒給抹平了。
十三阿哥說:“李家的虧空也就剩下二十餘萬……”
雍正斜眼看著他:“你也好意思說得出來,大部分家產都砸在手裏了,都是賬本上的浮財,真金白銀壓根沒看見,這叫抵消了?曹李二人能買到人口,都是你給他們開了方便之門。”
雍正的性格就是逮著青蛙也要攥出團粉來,這虧空還有個大窟窿沒補,心火旺盛,逮著誰都看不順眼,二哈都被他在腦門上拍了幾巴掌。
說完了十三阿哥,他歎口氣:“罷了,這事兒與你無關,朕這心裏不舒服,不該對你大呼小叫。”
十三阿哥倒是沒放在心上,畢竟雍正
發火的原因是虧空沒了著落,這錢是進國庫的,不是進內帑的,他和廢太子一拍兩散的原因就是他看不慣廢太子什麽都往自己懷裏扒拉,雍正這樣他一點都不介意,反而對這位哥哥很愛戴。
十三阿哥陪著他聊了一會,問對李煦的安排。
“李煦父子自然是要被發配流放,至於李家的婦孺,因為是內務府奴才,交給內務府安排差事吧。”
這意思就是李煦父子流放,李家婦孺服苦役。十三阿哥沒再爭取,這結果已經很不錯了,畢竟沒死人。根據他對四哥的了解,這是個愛欲其生恨欲其死的性格,李家落到這田地真是他網開一麵了。
海棠帶著八旗回京城的時候,就遇到了李煦父子被發配到盛京。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趕緊下馬來到路邊和他們說話,兩人又安排打點差役讓李煦父子這一路能輕鬆一些。
李煦此時也認命了,他被發配的時候,曹寅孫文成等人帶著他的孫子們和一個小兒子來送別,一家人抱頭痛哭。曹寅跟李煦講,李煦的小女兒湘雲到時候嫁入曹家,讓他放心。
李煦哭著謝了大家,他此時也不問妻妾的下落,隻問孩子們,得知沒有遭遇意外死亡的,沒有流落到外地的,才大步跟著差役走了。他幾個兒子哭哭啼啼,止不住地抱怨。
路遇了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之後,李煦求他們二位將來對留在京城的兒孫多照顧一些,數十年後若是還記得就賞給他們一個差事。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都答應下來,李煦又上路了。可是沒幾日,想收拾八阿哥的雍正又找到了李煦和八阿哥之間的關鍵證據,李煦這個因虧空被判為貪官的人立即成了逆賊!
因此對他和他家人的處置也改了,把他們父子發配到了打牲烏拉這等苦寒之地,家眷中年紀幼小的兒孫和女孩們出旗為民,女眷一部分在內務府辛者庫一部分發配到權貴家裏為奴。
然而此時沒人關注李煦了,因為新一輪風暴在京城上空盤旋著,老四和老八這一對冤家的恩怨到了關鍵時刻。
海棠回來後遇到了老六阿哥,他和海棠說:“四哥最近眼睛都是紅的,你別摻和這事兒。”
海棠才不摻和在裏麵,她從木蘭回來後就給了雍正折子,詳細說明八旗要換個方式訓練了。然而此時雍正也實話實說:“妹妹,哥哥現在無論做什麽都不能靜心,這事兒咱們年底再說。”
眼下是十月,康熙駕崩的日子是農曆十一月十三。海棠把折子讓秀楠收好,就說:“放到年底不算晚,這事兒明年執行,在明年夏天前安排好就行。妹妹這幾日先休息一陣子,眼看著到了汗阿瑪的祭辰了,您是怎麽安排的?到時候我跟著一起參與。”
雍正的想法就是在老爺子祭辰後再動手,就說:“到時候咱們去景陵親自祭祀汗阿瑪。”
海棠點頭。
雍正想說立儲的事兒,想想自己的心態很不好,這種大事等日後再說吧。
海棠就去暢春園見烏雅氏,這裏顯得冷冷清清的。海棠就問:“往日您這裏很熱鬧,如今怎麽冷清起來
了。”
烏雅氏說:“丫丫和百歲不來了,年氏身邊的阿哥病了,你二十五弟前幾日得了風寒,這幾日在屋子裏避風呢。”
海棠哦了一聲:“您也出去走走,多走走身體好,我看著您比以前更富態了些,就是多吃少動導致的,回頭叫人進來陪您打牌,或者找人陪您出去散步。”
烏雅氏等著閨女問丫丫和百歲為什麽不來,結果這閨女也不問,這幾個孩子除了十四都是一肚子心眼。她沒好氣地說:“我和她們打牌打了一輩子,現在不想打牌了。我都做了太後,還不許我好吃懶做?我不想出去走動。我都知道你們現在嫌棄我,把我一個人扔在這裏,也不問更不管。”說著表現得很委屈,嘴裏嘟囔著:“我這日子過的還不如那些出宮跟著兒子的老冤家們。”
海棠故意問:“您也想出宮住著?這樣吧,我接你去我那園子裏住一陣子,這幾天我休息,正好侍奉您。”
“真的?”烏雅氏立即來精神了:“這樣也行。”
她興致勃勃地去叫宮女收拾東西,又派人跟皇後說一聲。皇後急匆匆地來了,進門就跟海棠說:“來晚了來晚了,該來和妹妹說說話,老三又病了,我剛才去看老三了。”
海棠趕緊問:“弘昀怎麽了?”
皇後歎口氣:“都是齊妃作妖,月底是你四哥的聖壽,她問幾個兒子準備了什麽壽禮,弘昀和弘昐哥倆都說寫一幅字祝阿瑪長壽,結果發現禮物準備得一樣。本就是一件小事,孩子們都不當回事,結果齊妃生氣了,埋怨兒媳婦們提前不說好,又說沒把兒子侍奉好,又讓秀琳給幾個弟弟尋摸好人家的姑娘做側福晉,把秀琳氣得甩下東西出園子了。
兩個兒媳就委屈,回去哭起來,弘昀跟他額娘講理被罵了一頓,說什麽兒媳婦就是娶進門侍奉額娘的,三個兒媳婦都木楞不討喜,娘家身份低,說了一堆,把弘昀氣得當時就把外麵的厚衣服脫了,非要穿著單衣回去,結果這天氣凍出毛病了,現在躺著發燒喘不上氣,又不讓治,說把命還給齊妃。
齊妃一開始瞞著,這下沒招了求我過去,你四哥這陣子看誰都不順眼,百歲都被他摁著屁股打了幾巴掌,令你侄兒媳婦好好教養不許慣著他。我隻能趕緊去看看弘昀,別真的弄出什麽事兒來。”
烏雅氏說:“他還不許丫丫和百歲來我跟前鬧。”
海棠看了一眼老額娘:“您這是跟著添亂呢!”
她和皇後說:“我今兒把額娘接走,嫂子你也不容易,這宮裏的事兒一大堆,還有兒孫要照顧,我四哥脾氣又古怪,真是辛苦你了。”
皇後說:“妹妹說這話都見外了,這都是咱們自家的事兒。”她看著烏雅氏:“皇額娘是怎麽想的?”
烏雅氏自然是想跟著閨女住幾日,就說:“我去你妹妹那裏,你也少操一份心。”
二哈從外麵跑來,從門檻上跳過,搖著尾巴跑到皇後身邊拿頭蹭她。皇後手上護甲又尖又長,就說:“二哈,我不給你撓癢癢。”
二哈就跑到海棠跟前,抬著下巴兩隻眼珠子炯炯有神地看著海棠。
海棠伸手撓撓它下巴,二哈高興的尾巴都甩成了風車。
雍正進門,一輪見禮後他坐下說:“您去妹妹家住幾日也行,兒子過幾日接您回來。”
烏雅氏說:“知道你心裏惦記弘昀,別管我了,你們兩口子去看看他吧。讓百歲替你們盡孝,送我過去吧。”
雍正皺眉:“他那麽小……您別想了,不行讓老六送,他閑著沒事兒都快長毛了。”
烏雅氏拉下臉:“走吧走吧,別在我跟前了。”
雍正拉著海棠交代了一番,急匆匆地走了,皇後親自看著收拾,送烏雅氏和海棠上車。
烏雅氏這會興致勃勃地說:“明兒把那些老冤家叫來,我也顯擺顯擺。”
海棠笑著答應了:“放心,有我在,保證額娘明日賺足了她們羨慕。”
她心裏在想:救命啊!該怎麽辦才能讓老太太成明日的逼王?!
沒經驗啊!!
則美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
:,
:,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