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二哈去世,雍正的心情一直不好,弘曆暫時不敢跟他說換人的事兒。倒是弘時想了個辦法讓皇父開心:二哈和花花有很多小崽子,不如從裏麵選個像二哈的送來。


    弘時就有一本送狗子的記錄,他回家翻箱倒櫃地找,他媳婦董鄂氏就問:“爺找什麽呢?”


    弘時回答:“找昔年的一個本子。”


    他媳婦就說:“去書房找啊,誰家的本子在臥室。”


    “你別管,找到了。”弘時從衣櫃裏翻出一個本子來,笑著跟媳婦說:“懶婆娘,櫃子裏有什麽你都不知道,可見平時都沒翻過。”


    他媳婦心想有下人呢,自己幹嗎翻衣櫃。也不和他多說,就問:“這是什麽本子,怎麽放在這裏?”


    “羊毛防潮,爺是怕這本子遇濕發黴放在羊毛衣服裏。”他打開本子,董鄂氏做走過去看,看到上麵寫了時間,後麵寫了人名,還綴上了“公”“母”。


    董鄂氏看了皺眉問:“您怎麽在爺們後麵寫個‘母’字?傳出去多不好聽啊!”


    “你懂什麽,這是爺把花花的孩子送出去的本子,花花的崽子到誰家去了爺要心裏有數,免得送重了。”


    董鄂氏看他像看神經病!


    弘時翻了一下,就說:“就是這本,你在家待著吧,爺出門一趟。”


    董鄂氏立即追著出門:“爺去哪兒?什麽時候回來?”


    “你別管了,爺不回來吃飯。”


    弘時一連跑了好幾家,二哈和花花的孩子倒是有些模樣毛色像二哈,但是到了第三代,二哈的痕跡很少了,第四代身上幾乎沒二哈的痕跡了。


    二哈和花花的子女壽命隻能算普通,遠遠沒有鹽寶和二哈壽命長,二三代大都不在了,弘時找了幾天,沒找出一個像二哈的,大部分都是醜醜的串串狗。


    倒是十阿哥說了一句:“這種狗子咱們這裏不常見,北方有,叔叔見過它們冰天雪地拉雪橇,和二哈一模一樣。你等哪天叔叔再出遠門給你弄回來一隻一樣的。”


    弘時謝了他,回去告訴雍正。


    雍正歎口氣,背了一段《西遊記》裏麵的詞兒:“色色原無色,空空亦非空。靜喧語默本來同,夢裏何勞說夢。二哈好就好在是二哈,再來一個那還是二哈嗎?你著相了啊!”


    弘時默默無語。


    雍正給弘暉的超厚家書星夜送往洞庭湖。而海棠也在這時候回到了洞庭湖。


    她已經把湖北的事兒辦完了,和十三阿哥見麵寒暄了幾句,就問弘暉:“寶慶那邊怎麽樣?”


    弘暉說:“有人偷賣,聽您的,對他們都是聽之任之,暫時還沒處理。”


    前不久海棠就下令水泥專賣,因為可以建房修城牆還可以加固堤壩,把這種東西的地位一度提到和鹽鐵相同。對這個規定大家都理解,這玩意確實好用,見過的都說是好東西,某種意義上是國之重器。因為難買,所以用水泥造的房子才很貴。


    既然有稀缺性,那麽就有


    人鋌而走險弄一些去販賣獲利,這就是海棠放下的魚餌。前麵再三強調這東西重要,要朝廷專營,誰敢私賣就是犯罪,犯罪就要抄家,不抄家從哪兒弄銀子!


    經過弘暉的講述,九阿哥總結就是:“外麵那群老鼠給你這隻胖貓攢食兒呢!那群碩鼠還在洋洋得意。”


    海棠就趁著這個機會把計劃講給十三阿哥聽。現在安置棚民的錢是借的,想還錢就從賣房和抄家下手。


    弘明此時問:“可是抄家的錢該入國庫啊!”


    海棠說:“對啊,國庫也沒給我撥錢啊!”


    弘明不懂看著大家,弘暉就解釋:“安置棚民是不是要花錢?假如說貪官被抄家,錢入了國庫,等安置棚民的時候,還要再從國庫拿錢,這時候就直接用了,不用那麽麻煩。當然了,來往的公函是要補上的。”


    弘明就是拐不過這個彎兒,抄家就是抄家,安置就是安置,怎麽能拿抄家補安置呢?


    他拐不過這個彎兒,十三阿哥能理解。他擔心賣房和抄家的錢不夠還賬,就問:“抄家才能抄出來多少?夠還錢莊的錢嗎?”別弄到最後姐姐一世英名就這麽敗壞了!他可不想讓姐姐留下個類似“債台高築”的典故。


    海棠說:“抄家的錢忽略不計,那就是蒼蠅腿上的肉,有沒有都行。抄家不是目的,改土歸流才是!一般的土財主弄這些回去蓋房子,三車五車就夠了,這點水泥才能落下多少好處?違反我三令五申弄水泥自然是有人大量需要,如果是土司買回去修築城寨呢?”


    十三阿哥歎口氣:是水泥堅固還是火炮鋒利,就看接下來的比試了。


    十三阿哥還是擔心錢,他焦心地問:“目前這錢夠嗎?”


    九阿哥負責賬目,點頭說:“目前兩湖的錢是夠的,還完之後尚有盈利。”


    海棠提醒他:“你要把稅算上。”


    九阿哥不滿意地說:“朝廷賣宅子從不上稅。”


    海棠點頭:“也對,這盈利就是稅。”


    九阿哥睜大眼睛,立即說:“上稅,當然上稅了!”好歹給大家分點啊!最起碼要給大家開工錢啊!


    海棠沒管他那小九九,跟十三阿哥說:“我接下來就要去安徽,浙江,福建,江西這四地,等這四地處理完就要年底了,如果年底還有時間,我就去四川,四川處理完就去陝西,您回去告訴四哥,準備大量官員,我入川的時候就是改土歸流的時候,這些官員不是今年就是明年,我必要用上他們。”


    隨後又說起了木蘭訓練,因為十三阿哥去年參與過,知道流程,交流起來也很順暢。海棠在君山島休息了兩天就準備動身去浙江,浙江的商業發達,處理辦法和這邊不一樣,這裏需要房地產拉動,但是浙江就需要真金白銀去投資,江浙一帶缺少的是做工機會。這裏的盈利海棠要拿去在浙江安徽投資興建實業,這也就是為什麽要先在兩湖動手,因為兩湖這裏一旦啟動就有足夠多的資金操盤接下來幾省棚民安置。


    當十三問到接下來在其他幾省怎麽操作的時候,


    海棠說:“雍正元年,浙閩總督滿保奏請修海塘,因為四哥覺得很多官員假借修塘冒領錢財,所以隻讓挑沙疏通,去年沿海有台風,海浪衝壞民居無數,四哥允許當地截留稅銀修海塘,但是去年秋季派人去看,修的是土堤壩,幾個月時間經過海水衝刷,有的地方連潰七十裏。四哥讓用石頭修築一勞永逸,調撥銀子十五萬兩,但是合適的石頭難買,到如今有的地方是石子修築,我去了之後就用水泥覆蓋堤壩,現在去加固還來得及,水泥幹得快,還能抵禦今年的台風。”


    十三阿哥一直在點頭,九阿哥趕快問:“你的意思是你走了,留我一個人在這裏了?”


    海棠反問:“你的差事沒幹完就要走嗎?這房子還沒全賣出去呢,做事要善始善終啊!”


    九阿哥頓時顯出悶悶不樂來。


    十三阿哥在這裏待了十幾天該回去了,這次回去費莫氏帶著女兒和百歲一起走,弘暉的孩子不能生在外地,百歲最遲年底要去尚書房讀書,所以費莫氏必要回京。


    弘暉把妻兒送上船後才收到了雍正的信,他摸著信封的厚度心裏還在想是什麽要緊事,結果打開信紙之後發現信紙上麵全是淚斑,再一看內容,原來是二哈走了。


    弘暉瞬間覺得心裏堵得慌,眼淚也掉了下來,忍不住連連歎息。隨著二哈的離開,他快樂的童年也隨之遠離,再沒有一隻叫二哈的狗到處橫衝直闖,讓他各處賠禮道歉到處丟人現眼。


    二哈怎麽就不能再多活幾十年呢?


    弘暉頭一次對死亡開始思考,問自己怎麽做才能對得起這一輩子。


    十三阿哥帶著人和幾船貨物回京,進了圓明園就發現這裏的窗戶居然換成了玻璃。


    他忍不住感慨:“真是時不我待啊!”幾日不在就有大變化,變化之快有些目不暇接。


    雍正戴著一副檀木鏡框,此時眼鏡已經滑到了鼻梁上,他看了一眼十三驚喜地問:“回來了?坐坐坐。這一路感覺如何?”


    十三阿哥笑著請安,被雍正摁著坐下去,十三阿哥說:“真是大開眼界啊,您是想象不出來洞庭湖有多熱鬧,整個湖邊的民夫有四十餘萬,每天上工各處有條不紊,每次看了弟弟都是感慨萬千。”


    “說得朕都想去看看了。”


    十三阿哥把海棠等人的信件拿出來,雍正接過來看著。


    烏雅氏這裏也很熱鬧,費莫氏帶了很多禮物回來,送到了烏雅氏這裏大家分一分。


    烏雅氏就說:“你回來的正是時候,聽說這個時候的南方又熱又悶,你在那邊住著肯定不舒服,到時候又孕吐又悶熱可怎麽的了?你回來好歹有你皇額娘照顧你,孩子你也不必費心,我幫你看著,你隻管養胎,比跟著爺們兒在外麵奔波強多了。”


    費莫氏笑著應了。


    烏雅氏就摟著百歲親熱地問:“好孩子,你想不想我呀?”


    百歲想實話說不想,在一大群人的注視一下違心說了句“想”。


    烏雅氏對這個重孫子真的喜歡,就抱著他和大


    >


    />


    家說起話來。一群女人說的也就是家長裏短(),百歲並不愛聽。而且百歲自認為自己是個大孩子?()?『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被老祖宗抱著已經很沒麵子了,就鬧著說要去給瑪法磕頭請安。


    烏雅氏就說:“你也別跟著鬧了,我聽說你快讀書了,你要去讀書就該有個大名兒。你瑪法說給你起好大名了,可一直不說,等會我叫他來,咱們一起說話,順便再問問你的大名。”


    前麵雍正和十三阿哥一起在書房裏談論兩湖對棚民的安置。雍正此時有個疑問:“既然賣房子的錢能夠安置大批棚民,為什麽你姐姐不在江浙一帶用這個辦法?”


    自然是這主意不能輕易用,好用的辦法因為來錢快極容易有成癮性。習慣了掙快錢的人就不想去掙慢錢,可正兒八經掙慢錢才是長久之策。掙快錢這種事情一旦有了路徑依賴,不管做什麽事都想這麽弄一下。所以像這樣的辦法是盡量少用,做人還應該踏踏實實,朝廷更應該如此。


    十三的回答是:“我姐姐說江浙一帶賺錢的機會多,這些百姓隻是缺一個賺錢的機會,隻要他們有了這個機會,掙錢蓋房早晚都能辦到。而兩湖的百姓因為種地的多,很少有機會去賺別的錢,當地雖然有茶葉生絲桐油等買賣,但是參與進去的人少,所以要讓棚民有房子住,他們住上了房子,就覺得這是一個家,才心裏麵踏實,願意找各種出路。沒有房子沒有家才會居無定所四處漂泊。”


    雍正覺得這話說得也對。


    這個時候外麵的太監來請他們到太後跟前,雍正就說:“你回來還沒有給皇額娘請安呢,咱們兩個一塊兒過去吧。”


    十三在進園子的時候就知道二哈不在了,果然進了園子之後在書房沒有看到二哈,也沒有聽到周圍啃東西的聲音。看到這幾天雍正都瘦了,忍不住勸他:“四哥,過去了就過去了,二哈那是去了西方極樂世界,您也別難受。”


    雍正嘴上看得開:“都有這麽一天,就是朕也免不了有辭世的那一日。孝莊文皇後走了,汗阿瑪也走了,你我早晚也會離開,這天地間唯有日月不會改,哪怕是東海也有變桑田的那一日,緣分盡了就散了,強求不得。”


    說完歎口氣。


    到了暢春園,百歲遠遠地跑來,大喊著:“瑪法瑪法,我好想你。”


    雍正看見大孫子頓時眉開眼笑,彎下腰去伸著兩個胳膊要接著跑過來的百歲。百歲是個小胖墩,此人不挑食,什麽都吃,長得胖墩墩的。從遠處跑過來一頭撞進了雍正的懷裏,把雍正撞得人仰馬翻,周圍的太監宮女趕緊扶著。


    雍正被扶起來後沒生氣,反而很高興:“不錯不錯,長得結結實實,你的差事就是讓自己長壯實了。來,讓瑪法抱抱。”


    他蹲下去,使勁抱了一下沒抱動,第二次試的時候旁邊的蘇培盛上去提著百歲,雍正才把大孫子抱了起來。


    雍正抱著百歲往前走,和一邊站著的十三說:“真的力氣不如往年了,往年幹活翻一下午的地不覺得累,前幾天收麥子彎了一會兒腰就覺得受不了,那十幾畝地加上這邊的一塊地,全是


    ()弘陽帶著人幹的。”()


    他也是快五十歲的人了,這年歲在外麵都自稱老夫,人到了這時候不服老是不行的。十三阿哥就說:“您這是久坐的緣故,多起來動動能舒緩筋骨,筋骨被疏散開了幹活才方便。”


    ?則美提醒您《成為雍正妹妹之後》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兩人說著一起進了太後的院子,請安完畢,二十五阿哥跑來拜見兩位哥哥,和百歲玩到一起,兩人牽著手跑院子裏去了。


    女眷們避開,烏雅氏問:“眼看著百歲年紀不小了,你給他起什麽大名?”


    雍正說:“瑚,按照他們的輩分,這一輩是永字輩,永瑚如何?”


    烏雅氏不懂,看著十三:“胤祥,皇額娘沒讀過書,不懂,你說這是什麽意思。”


    十三說:“瑚璉之器,說的是祭祀時候的禮器,以物喻人,是說有立朝執政的才能。”


    烏雅氏點頭:“哦!”聽著這意思不錯,她心裏很滿意。


    “我雖然不懂,既然是皇帝千挑萬選出來的,這個字肯定是好字。永瑚,日後對外麵說孩子就叫永瑚了,百歲這乳名就咱們叫了。”


    雍正笑著說:“正是這個意思,朕給弘陽家的孩子也取好名字了,叫永璉。”


    十三在烏雅氏看來的時候立即說:“剛才那個詞兒,瑚璉之器,瑚璉連在一起說的。”


    烏雅氏點頭:“哦,瑚是哥哥璉是弟弟。”


    十三阿哥點頭。


    弘曆聽說今兒大嫂子帶著侄兒侄女回來就知道皇阿瑪心情好,片刻之間又找不到合適的人,隻得自己硬著頭皮前去找皇父商量。


    進了屋子裏看到大侄女丫丫乖巧地站在皇父身邊仰臉笑著在說話,弘曆請安完畢後,丫丫趕緊給叔叔請安。


    弘曆笑著問:“丫丫剛才說什麽呢?看你說得很高興。”


    丫丫說:“找瑪法討個名字。”


    烏雅氏就笑:“你瑪法起名字不好聽,當初你十二姑祖母出生讓他起名字,憋了半天就憋出來一個桂枝。”


    雍正挽尊:“桂枝是藥材,是個好名字。”


    好聽的藥材名字多的是,偏偏選了桂枝!烏雅氏就跟丫丫說:“與其求你瑪法,不如找你額娘。你額娘讀書多讓她回去給你費腦子去,你瑪法給你起名字不是樹啊就是花呀朵呀,脫不了這些俗套。”


    雍正哈哈笑起來,哄著孫女說:“別聽老祖宗的,朕回去好好翻翻書。放心,肯定給你起個好名字。”


    外麵的事兒還有一堆,雍正不可能一直坐著陪老額娘說話。把孫女給打發走了,就跟烏雅氏說:“皇額娘,讓他們陪著您說笑吧,兒子要回前頭去了。”


    十三也跟著站起來,弘曆立即說:“阿瑪,十三叔,弘曆送你們。”


    三人從烏雅氏的院子裏出來,看到不遠處弘晝帶著二十五阿哥和百歲在玩,弘晝把衣服掖進腰帶裏,辮子盤在脖子上,擼著袖子大呼小叫。


    雍正看了之後覺得眼不見為淨扭頭就走,十三阿哥笑著跟上,弘曆小跑著追上他們。


    雍正說:“你


    ()不是給你祖母請安的嗎?送到這裏就行了(),回去陪你祖母說話吧。”


    弘曆笑著回應:“兒子有件事兒求您。前一陣子兒子不是在您這裏領了差事嗎?如今十二叔和馬齊都忙‰[()]‰『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兒子想問您手裏有沒有別的大人派給兒子,讓兒子跟著學習一番?”


    十三阿哥看了他一眼,雍正心想:這也沒傻到家,終於回過味了!


    十二那人沒碰過難事兒,就善於順勢而為。這小子但凡找別人就不是這個結果。


    雍正就抱著教育兒子的心態提點他:“你在辦事情前先想想這件事好辦不好辦?是不是得罪人?是不是要讓很多人吐出來很多好處?像這種難辦的事情要用什麽人?你要提前想好。


    像這種得罪人的事情,首先你要選一個心性堅韌百折不撓敢頂著罵聲幹下去的人。其次,你還要選一個身份地位足以壓得住這件事兒的人。畢竟這次動了很多人的好處,一般的王府還真壓不住他們。朕跟你說了這麽多,你覺得選誰合適?”


    弘曆的眼神放在了十三阿哥身上。


    十三阿哥是能把這事兒辦成,但是他身上的差事有很多。別人是虛假地忙,他是真忙。


    雍正說:“別看你十三叔,你十三叔是合適,唯獨身體不行。”其實是雍正不想讓十三幫著弘曆擦屁股。


    弘曆低頭思考:六叔不行,六叔懶出花樣了。九姑媽倒是行,這京城王府包括八旗各處沒有不服她的,然而九姑媽在外地。


    他開始思考起幾處鐵帽子王府。


    代善一係是皇太極一係後的第二大勢力,主要是因為海棠過分強勢了,把皇太極這一係的鐵帽子王地位給拔高了很多。這些世襲罔替的王府沒法抗衡她,她不在京城,就數代善子孫的實力強大。


    他問雍正:“不如請幾位世襲罔替的王爺出來辦這件事兒,他們更好說話。”


    這個思路是對的,但是弘曆能不能駕馭得了這些老油條們?


    雍正心想:這九九八十一難擺在前麵,把他們請出來才過了第一難。就看你倒在第幾難前麵。


    就說:“你這個想法是對著的,你若是想讓他們出來幫你也簡單,朕把他們叫到跟前吩咐一聲。朕能使喚他們,但是你跟他們出去辦差的時候,他們耍滑動心思就靠你自己處理了。”


    弘曆興奮地答應了一聲。


    十三這次沒出言提醒他,畢竟新瓜蛋子好欺負,這天地之間誰不是柿子揀軟的捏。


    他覺得弘曆太好大喜功了,正經辦差先從小事做起,這孩子一上來就挑個最難的,也不知道這孩子是怎麽想的?!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為雍正妹妹之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則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則美並收藏成為雍正妹妹之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