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本來打算帶兩個兒子到後院見見他們的姨媽,可是想到昨日女兒說的話,覺得還是讓孩子們避諱些比較好,就囑咐兩個兒子在外麵跟著舒祿克在外麵,她自己則是去了後院。
舒祿克帶著兒子去了男客聚集的房間,老阿哥們看到他自然不客氣地笑了起來。
九阿哥高聲問:“十二妹夫,你這是怎麽了?怎麽臉腫了?不會是自己抽的吧?”
虎頭年紀小,立即幫阿瑪解釋:“不是,九舅舅不要張嘴就說,阿瑪這是昨日幫額娘搗她花房的馬蜂窩被蜇了。”
十九阿哥問:“這會還有馬蜂嗎?”
十三阿哥是個厚道人,替舒祿克解圍說:“十九弟,秋天時候沒的那一批是雄蜂,雌的要活到明年秋季。姐姐的花房裏麵暖和,或許還有雌蜂出沒。”
舒祿克趕緊點頭:“是是,花房裏麵暖和,公主說見到了,奴才想著晚上有空就去把馬蜂窩給捅了,就這樣了。”
這事兒算是搪塞了過去,看沒人關注他的腫臉,舒祿克才鬆口氣,和紮拉豐阿挨著坐下。
紮拉豐阿看了旁邊的舒祿克一眼,眼神往老六阿哥那邊看了一眼,老六阿哥對著微笑,兩人是自小的交情,對著笑了一下一切盡在不言中。
桂枝到了後院,看海棠坐在窗下的炕上看著幾個小孩子玩鬧,就和幾位姐妹嫂子打了招呼後坐到了海邊身邊說話。
桂枝問:“姐姐明年有什麽安排嗎?”
海棠把滾到自己身邊的一個繡球扔回去給一個小孩子玩著,就說:“沒有,我想明年去梳理一下進出口商行的賬目,再看看他們的倉庫,他們在北方的倉庫出現了貨物積壓。”
“哦?”
“就是一些白布以前放在江南倉庫,江南那段時間是回南天,沒收好,就白布發黴了,趕緊又送到北方。這批布折價又舍不得,不折價賣不出去,所以下麵的人想辦法要去掉黴斑重新染色賣到外麵去,加上別的貨色有折損,賬麵上就有了呆賬,我要去處理一下。”
“哦。”
“問這個幹嗎?”
“還不是為了英兒,我想著英兒要是在四哥跟前侍奉完出來了,從您這邊給她領個差事。”
海棠說:“不著急,明年後年你再說,就是你不說我也給她留意。”
桂枝聽見姐姐這麽說,就忍不住在心裏感慨:這就是哥哥姐姐至親掌權帶來的風光,什麽事兒都是一句話的事兒,這樣的好日子讓自己都懈怠了,更別說舒祿克了。以前他就是一個普通的駙馬,也沒見識過這滔天權勢,如今看到了自然舍不得,想讓子孫接著富貴下去,盼著這好日子千年萬年。
她心裏歎完氣就沒說話,看著炕上幾個玩鬧的小孩子問:“這都是誰家的孩子?”
海棠說:“哦,三哥四哥五哥七哥家的孫子。”指著旁邊一個穿大紅的胖女孩說:“這是大姐姐的家的重孫女。”
“哦,大姐姐都做太奶奶了。”桂枝很驚奇。
“對啊,大姐姐的年紀最大,這有什麽奇怪的。實話跟你說,我剛才看到的時候也很驚奇呢。”
姐妹兩個對著笑起來。
海棠一連吃了幾天的酒席,幾乎整個臘月都在吃席。雍正看不下去讓宗室裏除了婚喪嫁娶禁止再擺席,理由是鋪張浪費。
同時他也把弘暉這些人從酒席上提溜過來,問他們要今年的年終總結,另外催著把明年的計劃也交上來。
在弘晝的哀嚎聲中,雍正強調:“不許有敷衍,等朕發現你們敷衍有你們後悔的時候!”
他轉頭跟身邊站著的秀英說:“還有英兒,英兒也寫。”
弘曆立即出聲:“姐姐才來幾日,也要寫嗎?”
雍正瞪眼:“她就是不寫總結也要寫明年的打算,你少插話!”自己的事兒辦不好還操人家的心,什麽時候才能把自己的事兒幹好。
英兒沒看弘曆,躬身應了一聲。
雍正說:“滾滾滾,都去衙門上差去,再有出來吃席看戲的,朕抓住就打你們板子。”
一群小兄弟們被罵得抱頭鼠竄,弘曆跑出來後突然想到自己就在皇父身邊當差啊,跟著跑什麽?
於是又回到了養心殿,隔著桌子對著對麵的秀英露出了大大的笑臉。
秀英沒理他,轉身打開櫃子,拿出個盒子,裏麵有雍正兩副眼鏡,她把金絲框的眼鏡拿出來,把剩下的放到了櫃子裏,用托盤端著來給雍正,雍正從托盤裏拿起來戴上。
英兒輕輕走到門口,讓宮女送茶進來,端著茶,用熱的換了涼的,把涼茶遞給了外麵的宮女,又回來給雍正磨墨。
雍正說:“英兒,去把朕的印拿來。”
他從荷包裏拿出一把黃銅鑰匙,英兒接了鑰匙到一處玻璃門書櫃前麵打開黃銅鎖,把裏麵螺鈿盒子取出來抱著來到雍正身邊。
此時弘曆把眼神從表姐身上轉到了她懷裏抱著的盒子上。
這裏麵裝的是雍正的一部分印章,眾所周知,印章某種意義上就是代表了權勢。
美色和權勢比起來,弘曆更看重權勢。
英兒把螺鈿盒子放下,轉身去取印泥,打開裝印泥的蓋子,用象牙片把印泥翻起來拌了幾下,送到了雍正身邊。
雍正已經挑出要用的印了,看英兒把印泥放下,就把印放上去再抬起來,隨後蓋在了折子上。他一手把印遞給了英兒,一手把折子收起來。
英兒接過印,趕緊用紙把多餘的印泥擦了,處理幹淨把印放回盒子裏,再把盒子放到櫃子裏,鎖好後把鑰匙還給了雍正。
雍正一邊把鑰匙收起來一邊吩咐:“把這些送出去,讓他們趕緊送走。”
英兒應了一聲,這種體力活兒不是她幹的,門口站著的一個小太監進來抱著折子跟著她出去了。
雍正看著一邊站的弘曆,皺眉說:“你怎麽跟一隻呆頭鵝一樣?”
弘曆剛要辯解,雍正說:“正好朕有差事交給你,你去太仆寺吧。”
“太仆寺?”弘曆的眼睛都忍不住睜大了!
雍正點點頭:“怎麽了?”
“太仆寺養馬。”他委屈地說:“兒子才不想去做馬倌兒。”這一瞬間他很能理解孫猴子,誰想做弼馬溫啊!
雍正說:“朕知道太仆寺養馬啊,不隻是養馬還養駱駝呢。你以為那是養的普通馬嗎?那是養的戰馬!咱們是馬上得天下,雖然現在有汽車,但是比起來養馬的費用反而更少,更實惠。你也是讀了那麽多書的,居安思危你不知道嗎?”
他不想去,別的兄弟都是去六部跟著叔叔當差,他-->>
怎麽就去了兵部下屬的太仆寺!
可是看皇父的表情,他也知道這是非去不可的。立即換了一副受教的模樣一口答應下來,他又很聰明,又說了一通祖宗辛苦,養馬很重要等話。
雍正聽完很滿意,點頭說:“就是這個道理,你做得好了朕不吝嗇賞賜,下次再授予爵位,你有了功績,朕也更容易給你抬一抬爵位,去吧。”
弘曆出來,出來的時候遇到了英兒,剛打招呼:“表姐……”
英兒就說:“慢走,不送。”
弘曆心裏難受,垂頭喪氣出了養心殿,這時候後麵小太監叫他,他轉頭看,看到是剛才跟著英兒的太監,心裏立即充滿了喜悅,想著是表姐有話跟自己說,小太監跑來,手裏捧著紙張,說道:“五爺,這是任命您的文書,您收好。”
他低頭一看,這官職甚至不是太仆寺卿。就問:“沒別的話了?”
太監搖頭。
弘曆心情更不好了。
他今天注定要遭遇打擊,去了太仆寺,太仆寺上下都很熱情,他正想著這太仆寺雖然不如六部,好歹也是數得著的衙門,想想也是不錯的衙門,正想在這裏大展拳腳的時候,得知大哥弘暉被任命為兵部侍郎,也在今日走馬上任。
這誰都看得出來,弘暉這是太子來鍍金來了,這位爺在兵部待不長。因此兵部的各級官員紛紛去請安拉關係。消息傳到太仆寺,太仆寺的官員也想去請安,雖然太仆寺目前看著是獨立衙門,但是他們很多差事都是受到兵部的節製,都默認是兵部的下屬衙門了,這麽積極的原因在這裏,想和將來的皇帝拉近關係。
弘曆忍著到了從衙門散值時間,就歎口氣回宮,又不想那麽早回去,想到這裏距離平王府比較近,他想拉著自己的伴讀福彭一起去太仆寺,畢竟伴讀是天然的同盟,安全且可信,因此就跟自己的太監們說:“去平王府。”
平王府哪怕是在下午也是人來人往,一些皇商家的太太坐車來到王府門前等著拜見平王福晉。還有得到消息的商人爭著給平王家遞冊子,又給門子塞銀子,讓門子把這冊子送到裏麵給福晉瞧瞧。
弘曆下車的時候就看到有人和門子推搡,看著兩人把一本冊子推來推去,就問:“這是什麽?”
這商人一看這小爺能隨意進平王就愛的門,而且這小爺的衣服料子是上品,就說:“這是布料,爺您看看。”
商人趕緊把冊子
打開,每頁上貼著一塊巴掌大的布料,原來是個布商。
門子說:“你別來了,我們福晉用也是用皇商家的料子。”
商人低聲說:“他們就是有個皇商的名頭,哪有我們的價錢好啊!大家手藝都是一樣的,都是一樣的機器,都是二等手藝。一等一的是專供皇家的,二等的手藝才敢往王府跟前送,小人敢來就敢保證自家的手藝也好!”
門子就說:“你也別說手藝好價錢好,王府缺這仨瓜倆棗嗎?你別在門口鬧了,去吧去吧。”把商人推了出去,立即點頭哈腰地請弘曆進去。
這商人還不死心,門子看著弘曆進去了,跟這商人說:“你說你怎麽就沒點眼色呢,這也是小爺好說話,要不然把你拉出去打一頓有你好受的。”
商人還要說話,門子立即說:“你也別嚷,看在你剛才給銀子的份上給你指一條路,我們主子斷然不會買你們這些來路不明的東西……你別說話,你家的東西或許是好,但是我們主子這是給世子爺定親選東西呢,你們家的東西就是再好,也是來曆不明的,既然來路不明就拿不出手,有沒有那層皇商名頭很要緊!
你看裏麵那一家,那是公主的別院,如今公主一家都在,你去,或許公主看在你家東西好的份上讓你賺點。”
“公主就是過年采購,也就是十幾匹。罷了,有總比沒有強!”
“誒,你這麽想就是對的。實話跟你說,明年京城選秀,這京城有閨女的人家都要給孩子置辦行頭,你能不能賺錢就看自己本事了。”
這商人謝了王府的門子就去隔壁推銷,桂枝家需要準備嫁妝,雖然桂枝是個受寵的公主,但是他們夫妻的家底沒法和隔壁平王府比,平王府富貴了幾代人了,在王府世子婚事上舍得花錢,桂枝手裏的錢要安置三個孩子自然不會一擲千金。再說她也不好意思拿老額娘的私房錢給自己女兒置辦嫁妝,更沒臉從內務府搬哥哥的東西到自己家,因此比起隔壁那種隻買貴的做法比,她手裏的錢要分成三份算計著花。
嬤嬤把冊子拿進去,過了一會出來在二門吩咐了門子。門子出來跟商人說:“你明兒打發你家婆娘悄悄地去公主府,別張揚。”
商人一下子明白了,說道:“是是是,明兒一準去。”
轉身出去的時候路過平王家,垂頭喪氣地跟門子拱手,算是謝了他指點。門子因為看到商人垂頭喪氣,也不知道他這生意成了沒有。
弘曆一路上看著王府的管事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又看到外麵那一排商人家的車,就問福彭:“你們家這是忙什麽呢?”
自然是為了福彭成婚修繕王府準備聘禮。
福彭隻說了一半實話:“明年選秀,宮裏必然要給奴才指婚,奴才的阿瑪說年前想各處查看,年後趁著天氣好了翻修王府。奴才額娘也說早點采買,要不然明年成親的人家多,人一多好多東西就不好買了,提前預備著。”
弘曆立即笑著摟福彭的肩膀說:“哎呀,原來如此,恭喜恭喜啊!”他小聲地說:“你喜歡誰家的格格?我去跟皇額娘說一聲。”
福彭笑著:“這事兒任憑皇上指了。”
兩人說笑了一陣,弘曆正想和福彭說跟自己去太仆寺當差,就聽說十四阿哥來了,平王請福彭出去拜見十四。
弘曆自然跟著去,十四也沒什麽保密意識,看福彭進門就說:“福彭,快來敬酒,你要謝謝你十四爺爺這個大媒。”
按著輩分,平王要叫十四一聲叔叔,福彭自然要稱呼一聲叔祖。福彭立即端酒說:“多謝您了。”
弘曆問:“十四叔,什麽大媒?您給福彭做媒了?”
十四點頭:“是啊,也不是別人,是你英兒姐姐,往後福彭是你表姐夫了。哎呀,這輩分真是樂死我了。”
弘曆瞬間變了臉色,一瞬間又笑了:“這真是大喜啊!”
平王也說:“這是喜上加喜,真沒想到還有這樣的緣分,這鄰居原本就是親戚,現在變成了親家。”
十四說道:“主要是知根知底。”
平王點頭,確實是知根知底,隔壁的英兒是個好孩子,公主夫妻兩個也不是那多事兒的人,整個王府都很滿意這門婚事,所以王府三代福晉都忙起來了。
弘曆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出的王府大門,車子回到宮裏,他才回過神來。
他回過神來反思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麽?!
舒祿克帶著兒子去了男客聚集的房間,老阿哥們看到他自然不客氣地笑了起來。
九阿哥高聲問:“十二妹夫,你這是怎麽了?怎麽臉腫了?不會是自己抽的吧?”
虎頭年紀小,立即幫阿瑪解釋:“不是,九舅舅不要張嘴就說,阿瑪這是昨日幫額娘搗她花房的馬蜂窩被蜇了。”
十九阿哥問:“這會還有馬蜂嗎?”
十三阿哥是個厚道人,替舒祿克解圍說:“十九弟,秋天時候沒的那一批是雄蜂,雌的要活到明年秋季。姐姐的花房裏麵暖和,或許還有雌蜂出沒。”
舒祿克趕緊點頭:“是是,花房裏麵暖和,公主說見到了,奴才想著晚上有空就去把馬蜂窩給捅了,就這樣了。”
這事兒算是搪塞了過去,看沒人關注他的腫臉,舒祿克才鬆口氣,和紮拉豐阿挨著坐下。
紮拉豐阿看了旁邊的舒祿克一眼,眼神往老六阿哥那邊看了一眼,老六阿哥對著微笑,兩人是自小的交情,對著笑了一下一切盡在不言中。
桂枝到了後院,看海棠坐在窗下的炕上看著幾個小孩子玩鬧,就和幾位姐妹嫂子打了招呼後坐到了海邊身邊說話。
桂枝問:“姐姐明年有什麽安排嗎?”
海棠把滾到自己身邊的一個繡球扔回去給一個小孩子玩著,就說:“沒有,我想明年去梳理一下進出口商行的賬目,再看看他們的倉庫,他們在北方的倉庫出現了貨物積壓。”
“哦?”
“就是一些白布以前放在江南倉庫,江南那段時間是回南天,沒收好,就白布發黴了,趕緊又送到北方。這批布折價又舍不得,不折價賣不出去,所以下麵的人想辦法要去掉黴斑重新染色賣到外麵去,加上別的貨色有折損,賬麵上就有了呆賬,我要去處理一下。”
“哦。”
“問這個幹嗎?”
“還不是為了英兒,我想著英兒要是在四哥跟前侍奉完出來了,從您這邊給她領個差事。”
海棠說:“不著急,明年後年你再說,就是你不說我也給她留意。”
桂枝聽見姐姐這麽說,就忍不住在心裏感慨:這就是哥哥姐姐至親掌權帶來的風光,什麽事兒都是一句話的事兒,這樣的好日子讓自己都懈怠了,更別說舒祿克了。以前他就是一個普通的駙馬,也沒見識過這滔天權勢,如今看到了自然舍不得,想讓子孫接著富貴下去,盼著這好日子千年萬年。
她心裏歎完氣就沒說話,看著炕上幾個玩鬧的小孩子問:“這都是誰家的孩子?”
海棠說:“哦,三哥四哥五哥七哥家的孫子。”指著旁邊一個穿大紅的胖女孩說:“這是大姐姐的家的重孫女。”
“哦,大姐姐都做太奶奶了。”桂枝很驚奇。
“對啊,大姐姐的年紀最大,這有什麽奇怪的。實話跟你說,我剛才看到的時候也很驚奇呢。”
姐妹兩個對著笑起來。
海棠一連吃了幾天的酒席,幾乎整個臘月都在吃席。雍正看不下去讓宗室裏除了婚喪嫁娶禁止再擺席,理由是鋪張浪費。
同時他也把弘暉這些人從酒席上提溜過來,問他們要今年的年終總結,另外催著把明年的計劃也交上來。
在弘晝的哀嚎聲中,雍正強調:“不許有敷衍,等朕發現你們敷衍有你們後悔的時候!”
他轉頭跟身邊站著的秀英說:“還有英兒,英兒也寫。”
弘曆立即出聲:“姐姐才來幾日,也要寫嗎?”
雍正瞪眼:“她就是不寫總結也要寫明年的打算,你少插話!”自己的事兒辦不好還操人家的心,什麽時候才能把自己的事兒幹好。
英兒沒看弘曆,躬身應了一聲。
雍正說:“滾滾滾,都去衙門上差去,再有出來吃席看戲的,朕抓住就打你們板子。”
一群小兄弟們被罵得抱頭鼠竄,弘曆跑出來後突然想到自己就在皇父身邊當差啊,跟著跑什麽?
於是又回到了養心殿,隔著桌子對著對麵的秀英露出了大大的笑臉。
秀英沒理他,轉身打開櫃子,拿出個盒子,裏麵有雍正兩副眼鏡,她把金絲框的眼鏡拿出來,把剩下的放到了櫃子裏,用托盤端著來給雍正,雍正從托盤裏拿起來戴上。
英兒輕輕走到門口,讓宮女送茶進來,端著茶,用熱的換了涼的,把涼茶遞給了外麵的宮女,又回來給雍正磨墨。
雍正說:“英兒,去把朕的印拿來。”
他從荷包裏拿出一把黃銅鑰匙,英兒接了鑰匙到一處玻璃門書櫃前麵打開黃銅鎖,把裏麵螺鈿盒子取出來抱著來到雍正身邊。
此時弘曆把眼神從表姐身上轉到了她懷裏抱著的盒子上。
這裏麵裝的是雍正的一部分印章,眾所周知,印章某種意義上就是代表了權勢。
美色和權勢比起來,弘曆更看重權勢。
英兒把螺鈿盒子放下,轉身去取印泥,打開裝印泥的蓋子,用象牙片把印泥翻起來拌了幾下,送到了雍正身邊。
雍正已經挑出要用的印了,看英兒把印泥放下,就把印放上去再抬起來,隨後蓋在了折子上。他一手把印遞給了英兒,一手把折子收起來。
英兒接過印,趕緊用紙把多餘的印泥擦了,處理幹淨把印放回盒子裏,再把盒子放到櫃子裏,鎖好後把鑰匙還給了雍正。
雍正一邊把鑰匙收起來一邊吩咐:“把這些送出去,讓他們趕緊送走。”
英兒應了一聲,這種體力活兒不是她幹的,門口站著的一個小太監進來抱著折子跟著她出去了。
雍正看著一邊站的弘曆,皺眉說:“你怎麽跟一隻呆頭鵝一樣?”
弘曆剛要辯解,雍正說:“正好朕有差事交給你,你去太仆寺吧。”
“太仆寺?”弘曆的眼睛都忍不住睜大了!
雍正點點頭:“怎麽了?”
“太仆寺養馬。”他委屈地說:“兒子才不想去做馬倌兒。”這一瞬間他很能理解孫猴子,誰想做弼馬溫啊!
雍正說:“朕知道太仆寺養馬啊,不隻是養馬還養駱駝呢。你以為那是養的普通馬嗎?那是養的戰馬!咱們是馬上得天下,雖然現在有汽車,但是比起來養馬的費用反而更少,更實惠。你也是讀了那麽多書的,居安思危你不知道嗎?”
他不想去,別的兄弟都是去六部跟著叔叔當差,他-->>
怎麽就去了兵部下屬的太仆寺!
可是看皇父的表情,他也知道這是非去不可的。立即換了一副受教的模樣一口答應下來,他又很聰明,又說了一通祖宗辛苦,養馬很重要等話。
雍正聽完很滿意,點頭說:“就是這個道理,你做得好了朕不吝嗇賞賜,下次再授予爵位,你有了功績,朕也更容易給你抬一抬爵位,去吧。”
弘曆出來,出來的時候遇到了英兒,剛打招呼:“表姐……”
英兒就說:“慢走,不送。”
弘曆心裏難受,垂頭喪氣出了養心殿,這時候後麵小太監叫他,他轉頭看,看到是剛才跟著英兒的太監,心裏立即充滿了喜悅,想著是表姐有話跟自己說,小太監跑來,手裏捧著紙張,說道:“五爺,這是任命您的文書,您收好。”
他低頭一看,這官職甚至不是太仆寺卿。就問:“沒別的話了?”
太監搖頭。
弘曆心情更不好了。
他今天注定要遭遇打擊,去了太仆寺,太仆寺上下都很熱情,他正想著這太仆寺雖然不如六部,好歹也是數得著的衙門,想想也是不錯的衙門,正想在這裏大展拳腳的時候,得知大哥弘暉被任命為兵部侍郎,也在今日走馬上任。
這誰都看得出來,弘暉這是太子來鍍金來了,這位爺在兵部待不長。因此兵部的各級官員紛紛去請安拉關係。消息傳到太仆寺,太仆寺的官員也想去請安,雖然太仆寺目前看著是獨立衙門,但是他們很多差事都是受到兵部的節製,都默認是兵部的下屬衙門了,這麽積極的原因在這裏,想和將來的皇帝拉近關係。
弘曆忍著到了從衙門散值時間,就歎口氣回宮,又不想那麽早回去,想到這裏距離平王府比較近,他想拉著自己的伴讀福彭一起去太仆寺,畢竟伴讀是天然的同盟,安全且可信,因此就跟自己的太監們說:“去平王府。”
平王府哪怕是在下午也是人來人往,一些皇商家的太太坐車來到王府門前等著拜見平王福晉。還有得到消息的商人爭著給平王家遞冊子,又給門子塞銀子,讓門子把這冊子送到裏麵給福晉瞧瞧。
弘曆下車的時候就看到有人和門子推搡,看著兩人把一本冊子推來推去,就問:“這是什麽?”
這商人一看這小爺能隨意進平王就愛的門,而且這小爺的衣服料子是上品,就說:“這是布料,爺您看看。”
商人趕緊把冊子
打開,每頁上貼著一塊巴掌大的布料,原來是個布商。
門子說:“你別來了,我們福晉用也是用皇商家的料子。”
商人低聲說:“他們就是有個皇商的名頭,哪有我們的價錢好啊!大家手藝都是一樣的,都是一樣的機器,都是二等手藝。一等一的是專供皇家的,二等的手藝才敢往王府跟前送,小人敢來就敢保證自家的手藝也好!”
門子就說:“你也別說手藝好價錢好,王府缺這仨瓜倆棗嗎?你別在門口鬧了,去吧去吧。”把商人推了出去,立即點頭哈腰地請弘曆進去。
這商人還不死心,門子看著弘曆進去了,跟這商人說:“你說你怎麽就沒點眼色呢,這也是小爺好說話,要不然把你拉出去打一頓有你好受的。”
商人還要說話,門子立即說:“你也別嚷,看在你剛才給銀子的份上給你指一條路,我們主子斷然不會買你們這些來路不明的東西……你別說話,你家的東西或許是好,但是我們主子這是給世子爺定親選東西呢,你們家的東西就是再好,也是來曆不明的,既然來路不明就拿不出手,有沒有那層皇商名頭很要緊!
你看裏麵那一家,那是公主的別院,如今公主一家都在,你去,或許公主看在你家東西好的份上讓你賺點。”
“公主就是過年采購,也就是十幾匹。罷了,有總比沒有強!”
“誒,你這麽想就是對的。實話跟你說,明年京城選秀,這京城有閨女的人家都要給孩子置辦行頭,你能不能賺錢就看自己本事了。”
這商人謝了王府的門子就去隔壁推銷,桂枝家需要準備嫁妝,雖然桂枝是個受寵的公主,但是他們夫妻的家底沒法和隔壁平王府比,平王府富貴了幾代人了,在王府世子婚事上舍得花錢,桂枝手裏的錢要安置三個孩子自然不會一擲千金。再說她也不好意思拿老額娘的私房錢給自己女兒置辦嫁妝,更沒臉從內務府搬哥哥的東西到自己家,因此比起隔壁那種隻買貴的做法比,她手裏的錢要分成三份算計著花。
嬤嬤把冊子拿進去,過了一會出來在二門吩咐了門子。門子出來跟商人說:“你明兒打發你家婆娘悄悄地去公主府,別張揚。”
商人一下子明白了,說道:“是是是,明兒一準去。”
轉身出去的時候路過平王家,垂頭喪氣地跟門子拱手,算是謝了他指點。門子因為看到商人垂頭喪氣,也不知道他這生意成了沒有。
弘曆一路上看著王府的管事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又看到外麵那一排商人家的車,就問福彭:“你們家這是忙什麽呢?”
自然是為了福彭成婚修繕王府準備聘禮。
福彭隻說了一半實話:“明年選秀,宮裏必然要給奴才指婚,奴才的阿瑪說年前想各處查看,年後趁著天氣好了翻修王府。奴才額娘也說早點采買,要不然明年成親的人家多,人一多好多東西就不好買了,提前預備著。”
弘曆立即笑著摟福彭的肩膀說:“哎呀,原來如此,恭喜恭喜啊!”他小聲地說:“你喜歡誰家的格格?我去跟皇額娘說一聲。”
福彭笑著:“這事兒任憑皇上指了。”
兩人說笑了一陣,弘曆正想和福彭說跟自己去太仆寺當差,就聽說十四阿哥來了,平王請福彭出去拜見十四。
弘曆自然跟著去,十四也沒什麽保密意識,看福彭進門就說:“福彭,快來敬酒,你要謝謝你十四爺爺這個大媒。”
按著輩分,平王要叫十四一聲叔叔,福彭自然要稱呼一聲叔祖。福彭立即端酒說:“多謝您了。”
弘曆問:“十四叔,什麽大媒?您給福彭做媒了?”
十四點頭:“是啊,也不是別人,是你英兒姐姐,往後福彭是你表姐夫了。哎呀,這輩分真是樂死我了。”
弘曆瞬間變了臉色,一瞬間又笑了:“這真是大喜啊!”
平王也說:“這是喜上加喜,真沒想到還有這樣的緣分,這鄰居原本就是親戚,現在變成了親家。”
十四說道:“主要是知根知底。”
平王點頭,確實是知根知底,隔壁的英兒是個好孩子,公主夫妻兩個也不是那多事兒的人,整個王府都很滿意這門婚事,所以王府三代福晉都忙起來了。
弘曆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出的王府大門,車子回到宮裏,他才回過神來。
他回過神來反思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