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一過,八旗上下的目光都放在了選秀上。而海棠則是和十一阿哥一起去看縫線機。
這是她第一次踏足造辦處的工坊,造辦處以前也就是幾十人規模,在內務府幹的也就是一些手工活兒,大部分是為了滿足皇帝的要求製作一些精美的金銀器皿和擺件。
如今他們從宮裏搬出來,是個有三萬多工人兩千多學徒的大衙門了。
工作地方自然也不在城內,而是遷到了南苑範圍內。這也是為了避免外人窺視,有保密目的。
十一阿哥帶著海棠去看了樣品機,叫了幾個人給海棠演示一下。
這樣品機真的很粗獷,頗有些傻大笨粗的模樣,這玩意和舂米的踏錐真的很像,光是長長的杠杆看著就覺得誇張。
這玩意隻能說簡陋,海棠圍著看的時候就有人送來了一籮筐的東西,有皮毛棉布絲綢等,還樣做了一半的鞋底子。
就有人端著盒子過來,打開後裏麵有很多針,選了一枚卡在了杠杆另一端下方的卡槽裏。這針也很粗,上麵有孔穿線。
台板下麵是一個輪子一樣的東西,就是這輪子有四分之一的缺口,也有人在上麵穿線繞線。
準備好了之後,有人從筐裏拿出皮毛疊好放在台板上。
十一阿哥說:“姐姐,站遠一點。”
海棠退了一步,一聲號子之後,杠杠那邊的人踩一下踏板,這邊搖著輪子的人轉一下胳膊,彼此合作得很默契,就在呼吸之間,這兩根皮毛縫在了一起。
他們拆了針剪斷線,一邊換針一邊拿來給海棠和十一阿哥看。
十一阿哥說:“縫東西挺快的。”
海棠提著這厚厚的皮毛看了一會,就說:“快是快,就是不夠精細。也不能控製快慢,如果是縫一指長再轉方向呢?”
“這是小事兒,等會讓他們拿棉布或者綢子給您試試。這工具醜是醜了點,還挺好用的。您能說這工具有缺陷,需要的人多,操作起來勞累,但是您不能說它縫東西不好用。”
換了針之後,把兩塊布料縫在一起的人拿出來幾塊木板,挑選了合適的,把碎布放好,用木板固定,機器開動,他轉著台板上輔助的木板,幾下做了個沙包,就是小孩子玩的沙包,是四方體玩具,送來給海棠看。
海棠歎為觀止,說道:“好手藝啊!”
這不是機器的功勞,這機器就是個傻瓜機器,是操作這機器的人手藝好而且選好了工具,要不然高速運行的針隻會紮穿他的手。
海棠看得感慨萬千,創造這一切的都是普通人啊!
她回家的時候帶著這個沙包,讓人抓了一把麥子裝進去,縫住口之後給安康玩兒。
安康早就從四爪著地進化到直立行走,最近在家裏各處亂跑,好在郎惠園足夠大,她兩條小短腿帶著兩隻獅子狗截至現在還沒把整個園子逛一遍。
紮拉豐阿帶著她從海棠手裏接過了沙包,一群侍女領著她到院子裏玩耍。
海棠跟紮拉豐阿說:“你明兒出去一趟,我要在家裏招待人。”
紮拉豐阿也沒問招待誰,就說:“要不奴才明兒帶著孫女出去逛逛?”
弘陽夫妻兩個不在園子裏,月娥回王府住著,她要輔助皇後選秀,說起來這事兒輪不到她,但是因為這些年秀女一年比一年多,皇後領著幾個兒媳婦忙不過來,就把侄兒媳婦也叫了過去。所以這大孫女才跟著海棠夫婦兩個在園子裏居住。
海棠問:“你帶著孩子去哪兒逛?”
“自然是去伊都立他們家啊。”
紮拉豐阿的好哥們伊都立前兩年在山西為官,雍正看他各處不順眼,覺得他為人庸碌,沒什麽成績,把人又給調回京城了,伊都立回到京城後去了太常寺做官,這地方負責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執掌太廟禮儀。
所以這官職一聽就沒什麽油水也沒什麽權利,伊都立和紮拉豐阿抱怨和發配也沒什麽樣了。就是因為在這樣的衙門裏太閑,所以和很閑的紮拉豐阿又開始勾肩搭背,兩人一起到處閑逛,各處吃吃喝喝。
海棠問:“你一說起他,我倒是想起以前的一件事兒,他現在還在外邊拈花惹草嗎?”
“沒有,畢竟一把年紀,這心思也沒了。明兒我們一起去烤雞,奴才想著帶孫女去飽餐一頓。”
海棠哼了一聲,不相信這幾個大老粗從沒下過廚房的大老爺能做出什麽好吃的東西來。她再三強調:“不熟的東西別給安康吃。”
“您放心,奴才不敢喂孩子不熟的東西。”
“聽說午飯不熟,是夾生的。”幾個在儲秀宮的秀女聚在門口的走廊下小聲說話。
有人說:“蘿卜快了不洗泥,這人多了,又不是要緊的人物,禦膳房自然不會管那麽多。北邊那排房子裏住著的都是吃小灶的,人家飯菜和咱們味道-->>
不一樣。”
北麵那一排房子向陽,春日被太陽照著非常舒服,這裏住著的秀女不僅住宿環境非常好,連飲食也是上上等的。
這些小秀女出身不一樣,明顯這幾個說話的是出身不夠好,長相也一般,屬於沒前程的秀女,因此沒什麽心理壓力,就聚在一起聊天。
聊的也就是北邊那一排住戶的身份。
“最中間的那間房裏麵住的是公主家的格格,她白日不在,聽說是在皇後娘娘跟前,吃飯也在那邊。”
“哦,好幾層的大飯盒是給誰送的?”
既然這一批秀女裏麵身份最高的不在這裏吃飯,那麽每天的豪華大餐是給誰送呢。
一個秀女小聲說:“是那邊的富察姑娘,聽說她堂姐是履親王府的嫡福晉。”
大家恍然大悟,這是有親戚罩著,而且出身也不低。
這個小秀女說:“聽說她也是有大前程的。”
另一邊的一個秀女就伶牙俐齒說話:“她這樣的出身還用你說,那肯定是有大前程。”
選秀看的不是相貌,看的是家族勢力。她堂姐既然能做王府的嫡福晉,那麽她的前程也不會低
了。
這會皇後把一塊驢肉夾給英兒:“吃這個,這個好吃。”
費莫氏說:“這醬驢肉的味道好,昨日拿回去了一些,嘉樂和百歲吃了不少。”
皇後說:“孩子愛吃讓他們多吃點,我待會讓人送你們家去。”然後每家分了一些。
皇後一邊看著英兒吃飯一邊說:“我瞧著英兒這段時間瘦了,可憐見的,跟著你舅舅是吃不到肉的。到了舅媽這裏別客氣,逮著肉多吃點。”
雍正吃素,偶爾吃一點葷腥。弘暉的兒子百歲愛吃肉,每次到宮裏都挑食,不管什麽肉來者不拒。
過年的時候在慈寧宮吃飯,烏雅氏就說:“瞧你們祖孫兩個,一個吃素吃的白白胖胖,一個吃肉吃得跟柴火棒一樣。”
雍正就說:“他吃肉多不假,都長個兒了,朕一把年紀不長個兒,隻能長肉。”
此時在皇後這裏說的也是喂養孩子的事,百歲之所以在宮裏挑食,是因為宮裏的長輩都縱著他,在家裏麵不敢挑食,是因為他親爹真的會揍他。
婆媳幾個說話的時候英兒默默地吃完了飯。
下午皇後要忙選秀的事兒,英兒不想久待,提出想回儲秀宮去。
皇後說:“你等會兒,我有話問你。”
等人散了,皇後問英兒:“富察家今年送來了好幾個姑娘,你覺得哪個最好呀?”
富察家送來的姑娘多,但是能配皇子的隻有一個。其餘的都是庶出,再或者是庶子家嫡出的姑娘,皇後問的是誰不言而喻。
英兒想了想說:“我和那姑娘來往不多,就是剛來的那一天大家串門的時候說了幾句話,我瞧著她是一個溫和的人。”
她猶豫了一下又說:“舅媽,我沒什麽見識,就是說錯了您別往心裏去。那位姑娘我看著倒是有幾分大嫂子的模樣。”
她說的大嫂子就是弘暉的嫡福晉費莫氏,對於這個兒媳婦,皇後是有話說的。
費莫氏的出身隻能是一般,他家的頂梁柱溫達從筆帖式幹起,一直做到了文華殿大學士。然而這頂梁柱後來去世了,因此剛和弘暉成親的費莫氏是不自信的,整個人有些畏畏縮縮。直到後來雍正做了皇帝,弘暉的地位飛一般地得到提升,又因為兒女雙全,丈夫敬愛,在這種環境裏她不得不學習改變,才有了如今的氣度。
但是富察家的姑娘在娘家就能養出這樣的氣度,皇後聽了點頭不語。最後說:“還是你弘曆弟弟有福氣。”
英兒點頭附和。
因為弘曆弘晝要成親,他們的生母也回宮了,兩人都睜大了眼睛要從秀女裏麵挑出最合適的人來。
弘晝的生母耿氏沒什麽多餘的想法,覺得找個能和她兒子一起過日子的就成。
弘曆的生母鈕祜祿氏想得就多,把自己身邊的人都派出去暗地裏觀察那些秀女的舉止。特別是富察家的小姐,她知道其中一個極有可能是兒媳。
然而她對這小姐不是很滿意,然而兒子喜歡,也就沒說什麽。
就是她派的人多了,讓皇後給趕了回來。
皇後和英兒說話的時候鈕祜祿氏來請罪,皇後就跟英兒說:“你先回去睡一會兒。晚上我打發人接你來吃晚飯。晚上你嫂子她們都走,咱們娘倆能安安靜靜地吃一頓。”
英兒應了,出門的時候遇到鈕祜祿氏,客客氣氣地問安。
鈕祜祿氏看著英兒的背影,多看了幾眼才收回目光,跟著宮女進去了坤寧宮。!
這是她第一次踏足造辦處的工坊,造辦處以前也就是幾十人規模,在內務府幹的也就是一些手工活兒,大部分是為了滿足皇帝的要求製作一些精美的金銀器皿和擺件。
如今他們從宮裏搬出來,是個有三萬多工人兩千多學徒的大衙門了。
工作地方自然也不在城內,而是遷到了南苑範圍內。這也是為了避免外人窺視,有保密目的。
十一阿哥帶著海棠去看了樣品機,叫了幾個人給海棠演示一下。
這樣品機真的很粗獷,頗有些傻大笨粗的模樣,這玩意和舂米的踏錐真的很像,光是長長的杠杆看著就覺得誇張。
這玩意隻能說簡陋,海棠圍著看的時候就有人送來了一籮筐的東西,有皮毛棉布絲綢等,還樣做了一半的鞋底子。
就有人端著盒子過來,打開後裏麵有很多針,選了一枚卡在了杠杆另一端下方的卡槽裏。這針也很粗,上麵有孔穿線。
台板下麵是一個輪子一樣的東西,就是這輪子有四分之一的缺口,也有人在上麵穿線繞線。
準備好了之後,有人從筐裏拿出皮毛疊好放在台板上。
十一阿哥說:“姐姐,站遠一點。”
海棠退了一步,一聲號子之後,杠杠那邊的人踩一下踏板,這邊搖著輪子的人轉一下胳膊,彼此合作得很默契,就在呼吸之間,這兩根皮毛縫在了一起。
他們拆了針剪斷線,一邊換針一邊拿來給海棠和十一阿哥看。
十一阿哥說:“縫東西挺快的。”
海棠提著這厚厚的皮毛看了一會,就說:“快是快,就是不夠精細。也不能控製快慢,如果是縫一指長再轉方向呢?”
“這是小事兒,等會讓他們拿棉布或者綢子給您試試。這工具醜是醜了點,還挺好用的。您能說這工具有缺陷,需要的人多,操作起來勞累,但是您不能說它縫東西不好用。”
換了針之後,把兩塊布料縫在一起的人拿出來幾塊木板,挑選了合適的,把碎布放好,用木板固定,機器開動,他轉著台板上輔助的木板,幾下做了個沙包,就是小孩子玩的沙包,是四方體玩具,送來給海棠看。
海棠歎為觀止,說道:“好手藝啊!”
這不是機器的功勞,這機器就是個傻瓜機器,是操作這機器的人手藝好而且選好了工具,要不然高速運行的針隻會紮穿他的手。
海棠看得感慨萬千,創造這一切的都是普通人啊!
她回家的時候帶著這個沙包,讓人抓了一把麥子裝進去,縫住口之後給安康玩兒。
安康早就從四爪著地進化到直立行走,最近在家裏各處亂跑,好在郎惠園足夠大,她兩條小短腿帶著兩隻獅子狗截至現在還沒把整個園子逛一遍。
紮拉豐阿帶著她從海棠手裏接過了沙包,一群侍女領著她到院子裏玩耍。
海棠跟紮拉豐阿說:“你明兒出去一趟,我要在家裏招待人。”
紮拉豐阿也沒問招待誰,就說:“要不奴才明兒帶著孫女出去逛逛?”
弘陽夫妻兩個不在園子裏,月娥回王府住著,她要輔助皇後選秀,說起來這事兒輪不到她,但是因為這些年秀女一年比一年多,皇後領著幾個兒媳婦忙不過來,就把侄兒媳婦也叫了過去。所以這大孫女才跟著海棠夫婦兩個在園子裏居住。
海棠問:“你帶著孩子去哪兒逛?”
“自然是去伊都立他們家啊。”
紮拉豐阿的好哥們伊都立前兩年在山西為官,雍正看他各處不順眼,覺得他為人庸碌,沒什麽成績,把人又給調回京城了,伊都立回到京城後去了太常寺做官,這地方負責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執掌太廟禮儀。
所以這官職一聽就沒什麽油水也沒什麽權利,伊都立和紮拉豐阿抱怨和發配也沒什麽樣了。就是因為在這樣的衙門裏太閑,所以和很閑的紮拉豐阿又開始勾肩搭背,兩人一起到處閑逛,各處吃吃喝喝。
海棠問:“你一說起他,我倒是想起以前的一件事兒,他現在還在外邊拈花惹草嗎?”
“沒有,畢竟一把年紀,這心思也沒了。明兒我們一起去烤雞,奴才想著帶孫女去飽餐一頓。”
海棠哼了一聲,不相信這幾個大老粗從沒下過廚房的大老爺能做出什麽好吃的東西來。她再三強調:“不熟的東西別給安康吃。”
“您放心,奴才不敢喂孩子不熟的東西。”
“聽說午飯不熟,是夾生的。”幾個在儲秀宮的秀女聚在門口的走廊下小聲說話。
有人說:“蘿卜快了不洗泥,這人多了,又不是要緊的人物,禦膳房自然不會管那麽多。北邊那排房子裏住著的都是吃小灶的,人家飯菜和咱們味道-->>
不一樣。”
北麵那一排房子向陽,春日被太陽照著非常舒服,這裏住著的秀女不僅住宿環境非常好,連飲食也是上上等的。
這些小秀女出身不一樣,明顯這幾個說話的是出身不夠好,長相也一般,屬於沒前程的秀女,因此沒什麽心理壓力,就聚在一起聊天。
聊的也就是北邊那一排住戶的身份。
“最中間的那間房裏麵住的是公主家的格格,她白日不在,聽說是在皇後娘娘跟前,吃飯也在那邊。”
“哦,好幾層的大飯盒是給誰送的?”
既然這一批秀女裏麵身份最高的不在這裏吃飯,那麽每天的豪華大餐是給誰送呢。
一個秀女小聲說:“是那邊的富察姑娘,聽說她堂姐是履親王府的嫡福晉。”
大家恍然大悟,這是有親戚罩著,而且出身也不低。
這個小秀女說:“聽說她也是有大前程的。”
另一邊的一個秀女就伶牙俐齒說話:“她這樣的出身還用你說,那肯定是有大前程。”
選秀看的不是相貌,看的是家族勢力。她堂姐既然能做王府的嫡福晉,那麽她的前程也不會低
了。
這會皇後把一塊驢肉夾給英兒:“吃這個,這個好吃。”
費莫氏說:“這醬驢肉的味道好,昨日拿回去了一些,嘉樂和百歲吃了不少。”
皇後說:“孩子愛吃讓他們多吃點,我待會讓人送你們家去。”然後每家分了一些。
皇後一邊看著英兒吃飯一邊說:“我瞧著英兒這段時間瘦了,可憐見的,跟著你舅舅是吃不到肉的。到了舅媽這裏別客氣,逮著肉多吃點。”
雍正吃素,偶爾吃一點葷腥。弘暉的兒子百歲愛吃肉,每次到宮裏都挑食,不管什麽肉來者不拒。
過年的時候在慈寧宮吃飯,烏雅氏就說:“瞧你們祖孫兩個,一個吃素吃的白白胖胖,一個吃肉吃得跟柴火棒一樣。”
雍正就說:“他吃肉多不假,都長個兒了,朕一把年紀不長個兒,隻能長肉。”
此時在皇後這裏說的也是喂養孩子的事,百歲之所以在宮裏挑食,是因為宮裏的長輩都縱著他,在家裏麵不敢挑食,是因為他親爹真的會揍他。
婆媳幾個說話的時候英兒默默地吃完了飯。
下午皇後要忙選秀的事兒,英兒不想久待,提出想回儲秀宮去。
皇後說:“你等會兒,我有話問你。”
等人散了,皇後問英兒:“富察家今年送來了好幾個姑娘,你覺得哪個最好呀?”
富察家送來的姑娘多,但是能配皇子的隻有一個。其餘的都是庶出,再或者是庶子家嫡出的姑娘,皇後問的是誰不言而喻。
英兒想了想說:“我和那姑娘來往不多,就是剛來的那一天大家串門的時候說了幾句話,我瞧著她是一個溫和的人。”
她猶豫了一下又說:“舅媽,我沒什麽見識,就是說錯了您別往心裏去。那位姑娘我看著倒是有幾分大嫂子的模樣。”
她說的大嫂子就是弘暉的嫡福晉費莫氏,對於這個兒媳婦,皇後是有話說的。
費莫氏的出身隻能是一般,他家的頂梁柱溫達從筆帖式幹起,一直做到了文華殿大學士。然而這頂梁柱後來去世了,因此剛和弘暉成親的費莫氏是不自信的,整個人有些畏畏縮縮。直到後來雍正做了皇帝,弘暉的地位飛一般地得到提升,又因為兒女雙全,丈夫敬愛,在這種環境裏她不得不學習改變,才有了如今的氣度。
但是富察家的姑娘在娘家就能養出這樣的氣度,皇後聽了點頭不語。最後說:“還是你弘曆弟弟有福氣。”
英兒點頭附和。
因為弘曆弘晝要成親,他們的生母也回宮了,兩人都睜大了眼睛要從秀女裏麵挑出最合適的人來。
弘晝的生母耿氏沒什麽多餘的想法,覺得找個能和她兒子一起過日子的就成。
弘曆的生母鈕祜祿氏想得就多,把自己身邊的人都派出去暗地裏觀察那些秀女的舉止。特別是富察家的小姐,她知道其中一個極有可能是兒媳。
然而她對這小姐不是很滿意,然而兒子喜歡,也就沒說什麽。
就是她派的人多了,讓皇後給趕了回來。
皇後和英兒說話的時候鈕祜祿氏來請罪,皇後就跟英兒說:“你先回去睡一會兒。晚上我打發人接你來吃晚飯。晚上你嫂子她們都走,咱們娘倆能安安靜靜地吃一頓。”
英兒應了,出門的時候遇到鈕祜祿氏,客客氣氣地問安。
鈕祜祿氏看著英兒的背影,多看了幾眼才收回目光,跟著宮女進去了坤寧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