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的最終結果會牽扯出一本《大義覺迷錄》來!


    海棠看著還在盛怒中的雍正,一時半會不知道該說什麽合適。


    雍正已經生氣地嚷嚷讓嶽鍾琪把曾靜和張熙送往京城!


    嶽鍾琪在陝西做官,火車直通西安,送兩個犯人進京實在方便。


    幾日後曾靜和張熙被送到了京城,雍正推開一切事情特意見了曾靜。


    因為隨著犯人而來的還有對犯人的身份背景介紹。


    和那些名滿天下一呼百應的大儒不一樣,曾靜僅僅是個縣學生員,平時以開私塾教授學生為生,他做出這件大事的時候已經五十餘歲,總體而言,這是一個沒人脈沒名聲的窮老讀書人。


    這樣普通一個人是怎麽生出勸降嶽鍾琪這樣的心思呢?為什麽一把年紀要出來反清複明呢?


    拋開這些疑問,隨同犯人而來的還有一些犯人的言辭。


    以往外邊的傳言說雍正毒殺了父親,這僅僅是猜測而已。盡管外邊的故事講得繪聲繪色,但是和實際情況完全不一樣,甚至有些故事經不起推敲,一旦推敲其細節,就會發現這毫無邏輯可言。


    比如外麵說聖旨注明“傳位十四阿哥”,被改成了“傳位於四阿哥”。這種猛一聽覺得很有道理,但是隻要看過朝廷文書的就知道這完全就是胡說八道的傳言也是甚囂塵上。這種重要的文書必然是滿蒙漢三種文字記錄,三處對照一致才生效。再有就是某阿哥是口語,落到了字麵上必然是“某皇子”或者是“皇某子”,傳位詔書這樣重要的文書,必然是慎之又慎,不會隨意寫成某阿哥。


    所以就是外麵編撰,也隻能增加茶餘飯後的談資,外麵的人壓根不知道皇家的生活是什麽樣的,權力中樞是怎麽運轉的。


    然而曾靜和張熙給嶽鍾琪講述了雍正毒殺皇父的事情,這裏麵有很多就是發生在暢春園的事實。


    雍正更好奇是誰把這一切告訴了這個沒人脈沒錢財和官場一輩子沒聯係的老生員。聖祖駕崩前後的事情他是怎麽知道的?無論怎麽解釋,他都不該知道暢春園裏麵發生過的事情。以曾靜的出身和過去五十年的人生軌跡,他永遠不可能和皇家有交集。


    綜合所有的問題,雍正決定見見曾靜。


    曾靜披枷戴鎖被送到圓明園,雍正問他:“你是如何得知朕毒殺了先帝?”他一邊問一邊看送來的紙張,上麵記錄:聖祖爺病重,醒來後發現四皇子胤禛立在床邊,他厲聲喝問四皇子是如何進入寢宮,然而四皇子笑而不答。聖祖爺急呼左右近侍,許久不見人來,大聲罵道:“皇九女誤朕!”隨後有人送毒參湯進寢宮,四皇子親自把毒參湯灌入皇父口中,不到一刻鍾聖祖斃命。


    當然,以上部分是所有供詞裏麵僅有的胡編的一段。剩下的全是真的,連同在靈前的爭執,十四阿哥當時脫口而出的話都被記錄在紙上。更是把聖祖爺去世後諸位皇子的舉動複述了起來,這裏麵就包括十七阿哥西直門夜奔。


    曾靜回答說:“昔日八王


    爺的屬下發配到雷州,路過我的家鄉,我從他們嘴裏聽說的。”


    雍正覺得這真是除惡不盡留下的後果!


    當初就該把老八的人全部送下去見他!


    這個案子也在朝廷上引起軒然大波,雖然具體細節不知道,但是一些不太重要的內容被傳得到處都是。


    海棠聽下麵人講,曾靜派遣弟子張熙去勸嶽鍾琪反叛,嶽鍾琪當時就把張熙拿下拷打,然而這張熙在拷打之下居然挺了下來,還不斷勸說嶽鍾琪,還說他們的人在江南已經成勢,隻要嶽鍾琪答應反叛,到時南方傳檄而定,趕走滿人就在須臾之間。


    嶽鍾琪看他死活不願意供出同夥就換了法子,假意答應了張熙,張熙也確實天真,就相信了嶽鍾琪,隨後寫信把曾靜請來。


    嶽鍾琪這才發現自己是真的兜不住這件事了,急忙報給雍正。


    對這件事關注的人比較多,幾乎是朝廷上下都在關注這件事。


    雍正和曾靜聊過後讓人把他關押了起來,隨後在近親和子女跟前說:“他不過是一個鄉野村夫,認得幾個字,沒出過家鄉,更沒來過京師,又有幾分迂腐呆性在,崇尚俠義。江南呂留良著述在江南盛行,他拿來讀了受此荼毒,也能理解。”


    雍正認為曾靜隻是個迂腐書生的原因是曾靜隻想著反清複明,反了之後呢?他沒想過。雍正問他嶽鍾琪真的反叛了,大軍會跟著一起反叛嗎?就算反叛了,這支大軍怎麽養?問他算過養一支大軍需要多少糧草嗎?曾靜的回答是取陝西養軍,至於怎麽養,民計民生如何安排,他也不知道。-->>


    所以雍正覺得這老頭不成氣候。這恐怕是開天辟地以來頭一回有皇帝替反賊說話,別說眾位皇子了,就算是老六阿哥這樣的親兄弟也忍不住目瞪口呆。


    老六阿哥說:“四哥,那人是個反賊,反賊呀!”


    雍正點頭:“他雖然是個反賊,然而心思單純。如今已經被押送到京城,不算是咱們的心腹之患,心腹之患還在於呂留良身上。”


    弘時說:“呂留良都死了幾十年了!”


    雍正立即說:“但是他那反賊言論還在。”


    海棠立即說:“這件事簡單,去江南把一些書籍收繳了焚毀就行。”海棠不想讓這件事情鬧大。


    弘曆立即說:“姑媽,光燒了書還不行,必須把這件事兒的根兒給鏟除幹淨。呂家人和呂氏弟子一概不能饒了。”


    海棠說:“曾靜也說了,他派人去呂家,想要拜讀呂留良的大作。呂家後人把所有的書籍一股腦地給他們了。如今呂家裏裏外外幹幹淨淨,人家也是踏踏實實過日子。如果這個時候斬盡殺絕,到時候天下會怎麽想?江南會怎麽想?”


    弘曆說:“這個時候就該殺雞儆猴,讀呂留良書籍的人那麽多,江南受此荼毒有此心思的人更多。這個時候若是不殺雞儆猴,到時候烽煙四起想攔都攔不住。”


    兩個人說得都有道理,宗親們更讚成弘曆的辦法。


    弘曆問弘暉:“大哥,你覺得呢?”


    弘暉就知道這小子故意不讓自己躲(),他也沒藏著掖著?()?[()]『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和雍正說:“皇阿瑪,兒子的意思和姑媽的一樣。這件事收繳書籍就算完事兒了,如果不放心,那就限製呂家和他家弟子們的後人三代五代不能科舉不能出仕。至於江南百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咱們現在和當年入關的時候不一樣,那個時候最著急的事情是坐穩天下,如今坐天下這麽多年了,不能再和當年一樣的心態了。”


    雍正點頭:“你說得也有幾分道理。畢竟咱們家已經有三代人在這裏治理天下,你瑪法坐江山有六十一年,世祖章皇帝和朕都算上,也是快百年了。眼下哪怕是一些耄耋老人也和明朝無關。這些人都是朕的子民……”


    眼看著他的語氣越來越傾向於大哥,弘曆忍不住說:“皇阿瑪?如果一味縱容,天下有變,想彈壓是很難的。”


    雍正擺擺手:“朕一貫奉行‘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曾經親手書寫這兩句掛在書房,如今朕想向百姓們解釋當年的事兒。讓百姓們都知道,朕就是這樣的漢子。”


    大家都驚呆了,海棠心裏尖叫,嘴上問道:“解釋?什麽解釋?”


    “朕打算公布當年汗阿瑪去世前後的事情,批駁如今的流言蜚語,告訴百姓們朕沒有對聖祖爺下手,朕想孝順他都找不到機會,朕也沒和妃母有染,瓜爾佳氏如今好好地過日子。二哥是病逝的,老八是當年他給汗阿瑪送斃鷹的時候死活不吃藥留下的病根,朕就算沒關著他,他也活不長久。”


    此時在場的人都覺得天雷滾滾,這意思是他不僅想把老爺子去世前後的事給抖摟出來,還想把斃鷹這件事也給抖摟出來。牽扯到廢太子的時候是不是還要把兩廢太子的事情給抖摟出來?


    天啊!


    老六阿哥說:“四哥,您也不必如此認真,這種事兒還是不要說了吧,就算是普通人家也沒有把自家家事攤出來讓大家點評的。”


    弘時也說:“關鍵是咱們說出來他們信嗎?”


    弘晝說:“您一旦把的一些事說了,弄得咱們家跟戲子一樣,把家裏麵的這點兒事當成大戲給大家看了。”


    在場的人都反對,沒一個讚成他把這件事宣揚出去的


    海棠就說:“你何必自證,將來必有公論。”


    但是雍正不這樣想,他覺得開誠布公告訴百姓們事實真相會更好。某種時候他也是一個意誌堅定的人,意誌不堅定也不會推行改革,意誌不堅定做不出和朝臣宗親對抗的事兒來,所以這個時候很多人反對,他還是堅持向百姓解釋,這場禦前會議算是不歡而散。


    犯罪剛剛押送到京城,這裏麵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用來審問定性,所以這件事暫時擱置。


    眼看著雍正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要去做這件事,海棠唯一的要求就是你解釋的時候別帶上我!


    請把我刪了!


    這話她暫時沒法說,海棠還想再努力一下,試圖讓哥哥遠離黑曆史,但是目前來看,很難啊!!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為雍正妹妹之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則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則美並收藏成為雍正妹妹之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