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飯的時候,兩個小嬰兒也被帶到了海棠和紮拉豐阿身邊,因為兩個小孩子到現在都沒名字,大家坐在一起商量給他們取乳名,如果可以,把大名也定下。
說起來這兩個孩子還是嬰兒,一般不會早早地起名,因為不知道會不會平安長大,特別是這兩個孩子的生母地位低,更不可能早早有名字。
看著兩個小嬰兒海棠心裏不禁歎息,人生來不平等,百壽沒出生前名字都定好了,但是他們出生幾乎沒收到什麽關注。雖然擁有同一個父親,注定了得到的資源不一樣。海棠把手指放到其中一個孩子的小臉蛋上感受了一下小嬰兒柔嫩的肌膚,就說:“先把大名定下來吧。”
畢竟來到世上一遭,如果因為夭折了,連個名字都沒有豈不是白來一趟。
這次是紮拉豐阿從袖子裏抽出一張紙,百壽的命名權不在他手裏,剩下的這幾個孫子他能參與進去,所以表現得很積極。
海棠接過來看,在炕上玩耍的安康和百壽爬到海棠身邊趴在她的肩膀上一左一右對著紙上的字用小手指點一點。
海棠問百壽:“你認字嗎?”
“不認,可是姐姐點了。”姐姐點他也要跟著點。
海棠笑了笑,展開看了,這上麵的字其實意義一般,因為寓意好的字要留著給各家的嫡子們,這麽分下來好一點的就不多了。
比如現在名單上的字,“珂”像玉的石頭,“瑕”玉石上的斑點,一說“瑕疵”都能知道瑕是什麽意思。海棠看了一圈,也沒找出個好一點的字來,看了一圈就說:“老二叫永璀,老二叫永璨,合一起就是璀璨了。”
璀璨,玉光也,好歹不是像玉的石頭。
倒不是海棠開孫子的玩笑,盡管看上去很像是開玩笑,在海棠看來,這比玦和瑕好聽得多。
既然家主這麽起名,這事兒就定了下來。乳母抱著兩個孩子行禮後退了出去。等著上餐的時候,瑩瑩把聽來的消息說了:“五福晉肚子裏小阿哥名字是永瓚,這事兒跟舅舅說過,舅舅也答應了。”瓚,祭祀時候的酒器之一。
反正這一輩的小阿哥,雍正對出身好的分別給了祭祀時候禮器名字。
這時候外麵開始上菜,海棠對侍女說:“給我盛一碗粥,有什麽清淡點的嗎?這段日子肚子裏油水足,看什麽都膩。”
月娥立即說:“有,有涼菜和拌蒸菜,都放了蒜泥香醋。”
海棠點點頭:“端來吧。”
沒一會送來了兩盤涼菜,一盤涼拌蓮藕,一盤涼拌白蘿卜絲,還有一碟子粉蒸菜。
瑩瑩對這白蘿卜絲頻頻下筷。
海棠就問:“你往後幾日有什麽安排?還是在家歇著?”
瑩瑩一邊吃一邊說:“我去找舅舅和祖母說話去,對了,我明兒搬去找祖母住一陣子。”
海棠也沒當回事,點點頭:“去了別鬧人。”
“誰鬧人啊,我都這麽大了,又不是小孩子。我去找舅舅是有正經話說的,
我今兒聽說戶部的滿尚書是個老固執,簡直是油鹽不進,既然說不通他,我就找舅舅說去。”
你舅舅也是個老頑固。
海棠就說:“你一兩句話是說不通的。”
“所以我才要多住幾日。”
次日一早,她就進宮先去祖母跟前請安,一說要住下來,烏雅氏非常高興,就說:“也不用特意給你收拾,你就住我這裏,咱們睡一張床,晚上也能聊天說話。”
瑩瑩捧著碗點頭:“看來您知道了我白日不在您跟前,您真是料事如神。”
烏雅氏點點瑩瑩的額娘:“你秀華妹妹說了,說你最近和你舅舅們談了好大一筆生意,說不定又是一大筆銀子入賬。我想著對你這種錢迷來說,你最大的生意就在這宮裏,果然你早早地來了,我的卦是不會錯的。”
瑩瑩哈哈笑起來,“我勸我舅舅賣車頭呢,不知道他答應不答應。”
烏雅氏就說:“你中午再去,中午你陪著他一起吃飯。”
“嗯,上午他忙,我懂。”
烏雅氏歎口氣,把筷子放下,頓時沒了胃口。
她身邊的宮女小聲跟瑩瑩說:“這幾日年貴妃病了,起不來身,皇上大部分時間都在她那邊。”
瑩瑩皺眉問:“她還是老毛病?”
烏雅氏點頭,臉色很不好看,實在是雍正不是個毛頭小夥子了,年貴妃也不算太年輕,沒法說雍正這是貪圖美色追求淺顯的魚水之歡。然而年貴妃在後宮一家獨大,雖然如今有弘暉,雍正沒有繼承人壓力,但是年貴妃整日病歪歪,連帶著雍正愁眉苦臉,烏雅氏心裏就很不高興,覺得年貴妃把自己兒子帶的也病了二分。
她就說:“你舅舅身體不好,她那裏到處是病氣,唉。”管不了,兒子都一把年紀了,再說這些沒意思,隻能當自己不知道。
瑩瑩了解她的心思,她就是普天下母親的心情:希望孩子和積極向上的人相處,不要和不健康、脾氣不好的人玩兒。
瑩瑩隻好哄著烏雅氏聊點別的,把一上午的時間消磨過去。到了中午才去找雍-->>
正,雍正這會在養心殿前麵的一排建築裏麵辦公,看到瑩瑩來了說:“咱們舅甥兩個簡單地吃點就好。”
這也真是簡單,兩碗麵條兩盤菜。瑩瑩來這裏也不是為了吃飯,就慫恿舅舅賣火車頭:“您想啊,有新的為什麽要用舊的。”
雍正說:“舅舅也知道新的好,但是好在哪兒啊?你光靠嘴說,你也要讓你十一舅舅把新的做出來讓朕看啊!而且火車不能停,一旦停了,這後果就很嚴重啊。務必有新車頭等著,舊的車頭下能撤下來。不能新的沒有反而把舊的賣了,全國的貨運怎麽辦?”
雍正以前對鐵路的好處隻能想象,盡管他當初在工地上督工,也盡管當初海棠跟他說了不少有火車的好處,他能看到的好處就是吸納了民工,民工有掙錢的地方,運送貨物方便,朝廷有一項進賬。
直到後來的蒙古雪災,用火車送救災物資比傳統的救災辦法快,他才覺得這條路哪怕
是賠本也要修,也要維護下去。再到後來鐵路不斷向西延續,對西南西北的控製不斷加深,他徹底明白,這種東西大動脈是不能斷的,不僅不能斷,為了加深朝廷和地方的聯係,還要多增加車輛。
“……因此車頭咱們自己都不夠用,你還要賣,賣了咱們用什麽?我跟你說,朕打算從湖南修路進入貴州雲南再進入四川。到時候鐵路通車,需要的車頭更多。”
“新車頭的速度更快,用煤更少,”瑩瑩二兩口吃掉自己碗裏的麵條,要給舅舅算一筆賬:“您看,老車頭耗費的煤炭多,跑得慢,越往後維護得越多,對不對?如果全部換成新車頭,咱們算算新車頭比老車頭省多少?又快多少?運送的貨物多了多少?”
她跟蘇培盛說:“蘇公公,拿紙筆來,咱們和舅舅算算這筆賬。”
雍正笑起來,跟蘇培盛說:“聽見了嗎?要跟朕算賬呢,快去。”
蘇培盛把雍正桌上的白紙硯台和毛筆拿來,笑著說:“此賬非彼賬,公主,您慢慢算。”
雍正把盤子裏的菜倒進碗裏,把盤子撤了,給瑩瑩騰出地方。他則是一邊吃麵條一邊看瑩瑩算這裏麵的賬。
下午十一阿哥被叫到宮裏,雍正問他:“你不是弄出了新蒸汽機嗎?新車頭造價幾何?什麽時候能造出來給朕看看實物?”
十一阿哥估算了一下:“樣機最快二月底,不過咱們人手不足,要是大量造車頭就造不了豐收機。”
雍正聽了很不滿:“開春之後各處灌溉,正是要緊的時候,你不造豐收機造什麽?既然人手不足為什麽不多招人手?”
“這種東西不是一上手就能會的,想要培養一個熟練學徒,最少也要兩二年。要是碰見那笨的,十來年都未必能上手。”
雍正就說:“豐收機絕不能停,車頭也不能停,先把你造汽車的事兒放一放。”
十一阿哥不樂意:“汽車那是收過錢的,您的豐收機和車頭到現在都沒調撥銀子……”
瑩瑩趕緊說:“那豐收機的銀子再過半個月就押送到京城了,”她趕緊給雍正解釋:“商行在年底結算,所以要先封賬再撥錢。”
雍正點頭,實際上他不知道進出口商行為了避免今年的報表出現一處大虧損,要把賬做到明年去,明年上半年給錢換新機,下半年就把一部分老機器賣到外麵去,以此抵消這筆款子,避免賬上難看。沒想到朝廷裏麵大家對賣老抽水機的事兒不太感興趣,瑩瑩隻能把銀子放在結算後運來,反正為了國內的灌溉收割所在商行是年年虧損,明年也就是虧得更多而已。
十一嘟嘟囔囔:“就算是豐收機的錢到了,為了收糧緊趕慢趕是應該的,可是……”
雍正發現了,這就是個死要錢,就說:“朕讓戶部調撥銀子,如果你的新車頭好用,朕先定二百輛,如何?你也知道,這些鐵路上能容納的車頭不隻是二百,做得好了後麵還有。”
“哎喲!這好說!”
反正汽車用的蒸汽機已經有二百多部了,年後把製造蒸汽機的工坊騰出來製造車頭用的蒸汽機就行。
十一阿哥一副見錢眼開的模樣:“這好說,二月底保證有樣機,您看是先造車頭還是先造豐收機?”
“自然是先造豐收機!天下這麽大片的農田等著用呢。”
瑩瑩忍了又忍沒敢反對,從經濟方麵考慮,豐收機真不著急,畢竟有老機器撐著,這時候給火車升級換代利潤更大,就算是全國豐收,那點賣糧食的錢能和賣車頭的錢比嗎?
工業掙的錢比農業多多了。
然而這舅舅一門心思種田,不隻是他,就是全國上下也是一門心思種田,這年頭過年要放假,收糧的時候也要放假。每到收糧的時候,城裏的鋪子都關門了,門上都貼了掌櫃和夥計們回鄉收莊稼的告示。從權貴到百姓,都在關注收糧,畢竟民以食為天啊!
所以在種糧收糧這件事上,所有事兒都要給它們讓路,百姓們代代相傳的技能就是種地,這是刻在骨子裏的,再有錢也要種,不種心裏慌。!
則美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
:,
:,
希望你也喜歡
說起來這兩個孩子還是嬰兒,一般不會早早地起名,因為不知道會不會平安長大,特別是這兩個孩子的生母地位低,更不可能早早有名字。
看著兩個小嬰兒海棠心裏不禁歎息,人生來不平等,百壽沒出生前名字都定好了,但是他們出生幾乎沒收到什麽關注。雖然擁有同一個父親,注定了得到的資源不一樣。海棠把手指放到其中一個孩子的小臉蛋上感受了一下小嬰兒柔嫩的肌膚,就說:“先把大名定下來吧。”
畢竟來到世上一遭,如果因為夭折了,連個名字都沒有豈不是白來一趟。
這次是紮拉豐阿從袖子裏抽出一張紙,百壽的命名權不在他手裏,剩下的這幾個孫子他能參與進去,所以表現得很積極。
海棠接過來看,在炕上玩耍的安康和百壽爬到海棠身邊趴在她的肩膀上一左一右對著紙上的字用小手指點一點。
海棠問百壽:“你認字嗎?”
“不認,可是姐姐點了。”姐姐點他也要跟著點。
海棠笑了笑,展開看了,這上麵的字其實意義一般,因為寓意好的字要留著給各家的嫡子們,這麽分下來好一點的就不多了。
比如現在名單上的字,“珂”像玉的石頭,“瑕”玉石上的斑點,一說“瑕疵”都能知道瑕是什麽意思。海棠看了一圈,也沒找出個好一點的字來,看了一圈就說:“老二叫永璀,老二叫永璨,合一起就是璀璨了。”
璀璨,玉光也,好歹不是像玉的石頭。
倒不是海棠開孫子的玩笑,盡管看上去很像是開玩笑,在海棠看來,這比玦和瑕好聽得多。
既然家主這麽起名,這事兒就定了下來。乳母抱著兩個孩子行禮後退了出去。等著上餐的時候,瑩瑩把聽來的消息說了:“五福晉肚子裏小阿哥名字是永瓚,這事兒跟舅舅說過,舅舅也答應了。”瓚,祭祀時候的酒器之一。
反正這一輩的小阿哥,雍正對出身好的分別給了祭祀時候禮器名字。
這時候外麵開始上菜,海棠對侍女說:“給我盛一碗粥,有什麽清淡點的嗎?這段日子肚子裏油水足,看什麽都膩。”
月娥立即說:“有,有涼菜和拌蒸菜,都放了蒜泥香醋。”
海棠點點頭:“端來吧。”
沒一會送來了兩盤涼菜,一盤涼拌蓮藕,一盤涼拌白蘿卜絲,還有一碟子粉蒸菜。
瑩瑩對這白蘿卜絲頻頻下筷。
海棠就問:“你往後幾日有什麽安排?還是在家歇著?”
瑩瑩一邊吃一邊說:“我去找舅舅和祖母說話去,對了,我明兒搬去找祖母住一陣子。”
海棠也沒當回事,點點頭:“去了別鬧人。”
“誰鬧人啊,我都這麽大了,又不是小孩子。我去找舅舅是有正經話說的,
我今兒聽說戶部的滿尚書是個老固執,簡直是油鹽不進,既然說不通他,我就找舅舅說去。”
你舅舅也是個老頑固。
海棠就說:“你一兩句話是說不通的。”
“所以我才要多住幾日。”
次日一早,她就進宮先去祖母跟前請安,一說要住下來,烏雅氏非常高興,就說:“也不用特意給你收拾,你就住我這裏,咱們睡一張床,晚上也能聊天說話。”
瑩瑩捧著碗點頭:“看來您知道了我白日不在您跟前,您真是料事如神。”
烏雅氏點點瑩瑩的額娘:“你秀華妹妹說了,說你最近和你舅舅們談了好大一筆生意,說不定又是一大筆銀子入賬。我想著對你這種錢迷來說,你最大的生意就在這宮裏,果然你早早地來了,我的卦是不會錯的。”
瑩瑩哈哈笑起來,“我勸我舅舅賣車頭呢,不知道他答應不答應。”
烏雅氏就說:“你中午再去,中午你陪著他一起吃飯。”
“嗯,上午他忙,我懂。”
烏雅氏歎口氣,把筷子放下,頓時沒了胃口。
她身邊的宮女小聲跟瑩瑩說:“這幾日年貴妃病了,起不來身,皇上大部分時間都在她那邊。”
瑩瑩皺眉問:“她還是老毛病?”
烏雅氏點頭,臉色很不好看,實在是雍正不是個毛頭小夥子了,年貴妃也不算太年輕,沒法說雍正這是貪圖美色追求淺顯的魚水之歡。然而年貴妃在後宮一家獨大,雖然如今有弘暉,雍正沒有繼承人壓力,但是年貴妃整日病歪歪,連帶著雍正愁眉苦臉,烏雅氏心裏就很不高興,覺得年貴妃把自己兒子帶的也病了二分。
她就說:“你舅舅身體不好,她那裏到處是病氣,唉。”管不了,兒子都一把年紀了,再說這些沒意思,隻能當自己不知道。
瑩瑩了解她的心思,她就是普天下母親的心情:希望孩子和積極向上的人相處,不要和不健康、脾氣不好的人玩兒。
瑩瑩隻好哄著烏雅氏聊點別的,把一上午的時間消磨過去。到了中午才去找雍-->>
正,雍正這會在養心殿前麵的一排建築裏麵辦公,看到瑩瑩來了說:“咱們舅甥兩個簡單地吃點就好。”
這也真是簡單,兩碗麵條兩盤菜。瑩瑩來這裏也不是為了吃飯,就慫恿舅舅賣火車頭:“您想啊,有新的為什麽要用舊的。”
雍正說:“舅舅也知道新的好,但是好在哪兒啊?你光靠嘴說,你也要讓你十一舅舅把新的做出來讓朕看啊!而且火車不能停,一旦停了,這後果就很嚴重啊。務必有新車頭等著,舊的車頭下能撤下來。不能新的沒有反而把舊的賣了,全國的貨運怎麽辦?”
雍正以前對鐵路的好處隻能想象,盡管他當初在工地上督工,也盡管當初海棠跟他說了不少有火車的好處,他能看到的好處就是吸納了民工,民工有掙錢的地方,運送貨物方便,朝廷有一項進賬。
直到後來的蒙古雪災,用火車送救災物資比傳統的救災辦法快,他才覺得這條路哪怕
是賠本也要修,也要維護下去。再到後來鐵路不斷向西延續,對西南西北的控製不斷加深,他徹底明白,這種東西大動脈是不能斷的,不僅不能斷,為了加深朝廷和地方的聯係,還要多增加車輛。
“……因此車頭咱們自己都不夠用,你還要賣,賣了咱們用什麽?我跟你說,朕打算從湖南修路進入貴州雲南再進入四川。到時候鐵路通車,需要的車頭更多。”
“新車頭的速度更快,用煤更少,”瑩瑩二兩口吃掉自己碗裏的麵條,要給舅舅算一筆賬:“您看,老車頭耗費的煤炭多,跑得慢,越往後維護得越多,對不對?如果全部換成新車頭,咱們算算新車頭比老車頭省多少?又快多少?運送的貨物多了多少?”
她跟蘇培盛說:“蘇公公,拿紙筆來,咱們和舅舅算算這筆賬。”
雍正笑起來,跟蘇培盛說:“聽見了嗎?要跟朕算賬呢,快去。”
蘇培盛把雍正桌上的白紙硯台和毛筆拿來,笑著說:“此賬非彼賬,公主,您慢慢算。”
雍正把盤子裏的菜倒進碗裏,把盤子撤了,給瑩瑩騰出地方。他則是一邊吃麵條一邊看瑩瑩算這裏麵的賬。
下午十一阿哥被叫到宮裏,雍正問他:“你不是弄出了新蒸汽機嗎?新車頭造價幾何?什麽時候能造出來給朕看看實物?”
十一阿哥估算了一下:“樣機最快二月底,不過咱們人手不足,要是大量造車頭就造不了豐收機。”
雍正聽了很不滿:“開春之後各處灌溉,正是要緊的時候,你不造豐收機造什麽?既然人手不足為什麽不多招人手?”
“這種東西不是一上手就能會的,想要培養一個熟練學徒,最少也要兩二年。要是碰見那笨的,十來年都未必能上手。”
雍正就說:“豐收機絕不能停,車頭也不能停,先把你造汽車的事兒放一放。”
十一阿哥不樂意:“汽車那是收過錢的,您的豐收機和車頭到現在都沒調撥銀子……”
瑩瑩趕緊說:“那豐收機的銀子再過半個月就押送到京城了,”她趕緊給雍正解釋:“商行在年底結算,所以要先封賬再撥錢。”
雍正點頭,實際上他不知道進出口商行為了避免今年的報表出現一處大虧損,要把賬做到明年去,明年上半年給錢換新機,下半年就把一部分老機器賣到外麵去,以此抵消這筆款子,避免賬上難看。沒想到朝廷裏麵大家對賣老抽水機的事兒不太感興趣,瑩瑩隻能把銀子放在結算後運來,反正為了國內的灌溉收割所在商行是年年虧損,明年也就是虧得更多而已。
十一嘟嘟囔囔:“就算是豐收機的錢到了,為了收糧緊趕慢趕是應該的,可是……”
雍正發現了,這就是個死要錢,就說:“朕讓戶部調撥銀子,如果你的新車頭好用,朕先定二百輛,如何?你也知道,這些鐵路上能容納的車頭不隻是二百,做得好了後麵還有。”
“哎喲!這好說!”
反正汽車用的蒸汽機已經有二百多部了,年後把製造蒸汽機的工坊騰出來製造車頭用的蒸汽機就行。
十一阿哥一副見錢眼開的模樣:“這好說,二月底保證有樣機,您看是先造車頭還是先造豐收機?”
“自然是先造豐收機!天下這麽大片的農田等著用呢。”
瑩瑩忍了又忍沒敢反對,從經濟方麵考慮,豐收機真不著急,畢竟有老機器撐著,這時候給火車升級換代利潤更大,就算是全國豐收,那點賣糧食的錢能和賣車頭的錢比嗎?
工業掙的錢比農業多多了。
然而這舅舅一門心思種田,不隻是他,就是全國上下也是一門心思種田,這年頭過年要放假,收糧的時候也要放假。每到收糧的時候,城裏的鋪子都關門了,門上都貼了掌櫃和夥計們回鄉收莊稼的告示。從權貴到百姓,都在關注收糧,畢竟民以食為天啊!
所以在種糧收糧這件事上,所有事兒都要給它們讓路,百姓們代代相傳的技能就是種地,這是刻在骨子裏的,再有錢也要種,不種心裏慌。!
則美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
:,
:,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