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氏幾乎走不了路,被架著進門。
那拉氏說:“你都這樣你就別出門了,我去跟你商量也是一樣的。”
海棠看看那拉氏,那拉氏這人對其他女人不錯的原因就在於她性子軟,放到別的環境裏說不定已經被人連骨頭帶肉都給吞了。
年氏是個聰明人,主母能和藹可親,她不能飛揚跋扈,所以一直以來都很恭敬。年氏喘息了一會才說:“不敢勞動您大駕,妾來這裏是為了椿兒的婚事,昨日皇上派人說科爾沁草原上達爾罕親王的小王子願意留在京城,妾想了一晚上,覺得如果真的能留在京城也挺好的。然而也要孩子願意才行,就是來和您商量,要不您帶著孩子,讓她偷偷地看看那小王子長什麽模樣?”
那拉氏說:“這也沒什麽,你不再挑一挑了?京城的好孩子也多,依著我的意思,這是他們求咱們,盡量拖一陣子,你也好給孩子比較一下,咱們擇更好的人來配孩子,是不是妹妹?嫂子這主意損是損了點,可姑娘家找婆家再怎麽小心都不為過。”
海棠擠出笑容點頭。
年氏一副明顯被說動了的模樣,雖然她娘家眼看要倒黴了,但是這對她女兒沒什麽影響,公主向來不愁嫁。年氏之所以對蒙古來的小王子特別青睞那是因為蒙古的物質生活不錯,再加上這位小王子十有八九會繼承家業,還留在京城,這就是魚與熊掌兼得,所以相比較而言嫁給他是利益最大化。
然而年氏就一個女兒,也不是全是算計,所以這事就沒有答應,先讓自家孩子看看人家的男孩。聽到那拉氏這麽說,抱著有棗沒棗打三杆子的想法,想著萬一要是遇到了個比蒙古小王子更好的人呢?
這麽一想,年氏也不糾結著先讓女兒見見蒙古小王子了,就說:“這事兒容妾問問外麵哪家的兒郎適齡,再派人打聽一下這些孩子的脾性。”
那拉氏正要說話,就聽見外麵通報:“皇上駕到。”
年氏和海棠都站了起來,弘暉剛進門就說:“坐,坐,姑媽請坐,皇貴太妃也請坐。今兒皇貴太妃大好了嗎?”
那拉氏接話:“她還沒大好呢,是為了你妹妹的事兒來的。”隨後就把先拖著達爾罕親王一家,在京城尋個好人家的事兒說了。
弘暉無所謂,要是放在以前不會這麽慢待蒙古王公,但是最近這些年蒙古武備鬆弛,加上騎兵難敵火炮,蒙古的地位一降再降,從當初重要的盟友變成了重要的附庸,到現在成了需要敲打的附庸。點頭:“也好,隻是皇貴太妃手裏沒什麽可用的人,讓太監去打聽未必能打聽出真相來,這事兒讓弘時給皇貴太妃跑腿,有事兒吩咐他就行了。不過這事兒要秘密著才行,要不然傳得滿城風雨對妹妹名聲不好。”年家幾乎廢了,年氏這會兒指望娘家是指望不上了,指望兒子福沛又太弱,弘暉就讓弘時給她跑腿,畢竟秀椿是妹妹,這事也該弘時去做。
說到名聲,年氏比任何人都在意自己女兒的名聲,連聲答應了下來。看著他們要吃飯,年氏就要告辭離開,那拉氏留了
兩次,年氏堅持要走,那拉氏就派人送她出去。
年氏走了,那拉氏就拉著弘暉問達爾罕親王家的小王子長得怎麽樣?弘暉回答說對方是個魁梧的漢子,長得也板正。那拉氏就很放心,她有種中老年婦女特有的保媒衝動,蠢蠢欲動地想成這樁好事,又覺得或許再等等有更好的姻緣,總之對秀椿的婚事充滿了希望。
吃了一頓飯後海棠去了衙門,晚上順路去了一趟十四家裏,和烏雅氏談了談那拉氏的問題。
“我嫂子就是太閑了,要不然您回去住幾天,把她折騰一圈她就不會想東想西了。()”
???拏?睭??虎n??“祙??恏n????し?葶??????????偛?恏???婐??陙?恏???偛??????恏?鶘?扔?恏?鶘???住靟絙絙葶??膉東纘祙?祙???蝙賞????膉????????????()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老小孩就是這樣的,海棠哄著她說:“好好好,不回去。和我十四弟住得高興嗎?要不跟我去住幾天吧?”
烏雅氏聽了很心動,問道:“你這幾日不忙了?”
“也不是,白日讓我兒媳婦侍奉您,晚上我再陪您說話。”
烏雅氏聽了翻了一個白眼,“算啦,還是你十四弟家更舒服,最起碼你兄弟一天都陪著我呢。我們母子兩個商量著吃喝玩樂不知道有多高興,你不在家我跟著孫媳婦兒有什麽意思?我又不是沒人侍奉。”
海棠拿小孩子誘她:“真不去?最近我們家琦兒是最好玩兒的時候,又乖又軟,脾氣好還不鬧人。不去看看?”
烏雅氏搖頭:“不看了,就是看了也沒我閨女小時候招人喜歡,自從看了我閨女,別的孩子都入不了我的眼了。”
海棠聽了忍不住哈哈大笑,摟著她說:“真的啊?”
烏雅氏得意地說:“可不是嘛!我閨女小時候可招人稀罕了,見過的都誇她乖巧可愛。”
海棠故意說:“肯定是人家討好你才這麽說的。”
烏雅氏不屑:“我也不是那笨蛋,還是能分出真話假話的。再說了,我閨女往孩子群裏一站,那是鶴立雞群,長眼睛的都能看出來,不用說話,事實就是我閨女是最好的小孩子。”
海棠聽了感覺很幸福。
烏雅氏拍著海棠說:“回去吧,這會外麵天都黑了,你家裏人等著你呢,你也別操心我,十四這人別的不好,侍奉我的心是真的,我在這裏也很高興。”
海棠點頭,陪著烏雅氏吃了頓飯準備離開。
這邊還沒走,正和十四福晉說話,就聽說安康開車來接她。
十四福晉說:“哎呀,這丫頭會開車?真是出乎我意料啊!一定要出去看看。”
-->>
十四福晉就送海棠到了門口,果然看到安康從駕駛位置鑽了出來,十四福晉連聲讚歎,還問好不好學,將來她也要學。
海棠上車後,十四福晉還趴在駕駛位置上囑咐安康:“慢點啊好孩子,晚上別走太快。”
“嗯
()(),?????噹??”
暏偛扡扡?虎??葶?偛?()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車裏隻有祖孫兩個,安康就問:“十四舅爺家的叔叔們都走了嗎?”
她問的是十四的幾個兒子,這些人知道雍正駕崩弘暉繼位的事情距離事發過去半個月了,又花了半個月回來,參與過葬禮後就陸陸續續離開了。
海棠點頭:“嗯,走了。”
安康一邊開車一邊問:“這些年過去了,這些叔叔在南方經營得怎麽樣了?”
海棠忍不住歎口氣:“屬於不溫不火吧,我看了都著急。你舅爺以前的意思是說京城距離南洋太遠,那個地方必然要放咱們家的人才行,加上那個時候因為太皇太後撮合,為了讓老人家高興,他就給了你十四舅爺一個機會,給他家子孫一個出海為王的時機,能不能抓住就看本事了。如今你舅爺已經不在了,你大伯對這件事沒有明確表態,但是你那幾個叔叔確實是有些不成氣候,想要崛起有些難,在那裏做地頭蛇也有些艱難,畢竟不是當地人。”
安康開車開得很慢,避開了路上好幾波車輛。聽著海棠這麽說她忍不住問:“您覺得我怎麽樣?”
“你?什麽怎麽樣?”
“我去南邊能不能攪得天翻地覆?老話說竊鉤者誅竊國者侯,您說我能不能竊國?”
海棠失笑:“這種事兒不好說,有的時候隻能感慨一句時也命也,隻能盡人事聽天命。怎麽有這樣的想法?”
“就是突然之間有的。”
“有這樣的想法倒是其次,重要的是要有本事,很多事情都是厚積薄發,你自己沒有那麽多的積累,很難支撐你走得遠,所以不管將來如何,現在多學點不是錯的,而且活到老學到老,古往今來,這些功成名就的人都是用畢生在學,所以你也要這樣。”
“嗯!放心吧,我讀書是很用功的。就是……就是很多時候很難開竅,明明都已經背了一百二十遍了,有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都讀了一百二十遍,背了一百二遍,到最後還是不理解。”
“那是你讀得少,我意思是說你的閱曆少。有的事兒我小時候也不懂,等我長大了知道了一些事情之後,再回頭去看發現當初不懂的事情發現是因為我在某一方麵還沒入門。”
安康又說:“祖母,我想去遊學,我想行萬裏。”
海棠忍不住笑起來:“這是不是剛冒出來的想法?”
“您是不是也覺得我想一出是一出?”
“有一點兒,你想行萬裏是想見識各地的風土人情?叫我說你也別好高騖遠,你先把京城這周圍的風土人情給了解一遍,京城這裏以前叫燕國,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你把燕趙了解透徹了,再往外邊走就等於有基礎了,那個時候別說行萬裏,就是行千萬裏也等於有了錨。”
安康點頭:“您說得對!”
心裏麵已經打定主意要開始寫日記,家裏隻有瑩瑩一個人寫日記,這是她出洋幾年留下的習慣,與其說是日記,不如說是對白天發生事情的複盤以及對風土人情的感悟。
()現在安康也打算寫日記了。
回到家,海棠先是笑著問紮拉豐阿:“今天下午去取車,沒出什麽幺蛾子吧?”
紮拉豐阿把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一樣:“沒有,安康開車可穩了。”就是穩得跟蝸牛一樣,前幾天是風馳電掣這幾天是慢如牛車。
他突然想起一件事:“格格,今兒下午遇到了達爾罕親王,他那人熱情,說是要幫咱們家瑩瑩介紹一戶好人家。”
海棠聽了之後,立即把臉拉了下來:“瑩瑩是咱們倆的閨女,又不是咱們倆養的貓貓狗狗,就是我養鹽寶也沒有幫她找過……那口子。”
得了,這事不高興了。
然而瑩瑩的年紀確實有些大了,以紮拉豐阿的想法,人到了一定年齡還是要有親人的。
他就跟海棠說:“等以後咱們不在了,她雖然有侄兒有兄長,但是仍然孤孤零零……想到這裏,我心裏麵忍不住難受。”
海棠就說:“我沒有說不讓孩子成家,我的意思一直是聽她的,她願意嫁給誰就嫁給誰,人這一輩子隻走一條路,但是能選的路有很多,到老了的時候,十有八九是要後悔,因為人永遠不滿足,總覺得錯過的才是最好的,我隻是不想讓她把錯栽在咱們頭上,覺得咱們逼著她怎麽了讓她沒辦成事。你心裏麵這樣想不用跟我說,我是不會幫你勸她回頭,你勸吧,你要是能把人勸得聽你的倒也罷了,要是勸不動也別抱怨。”
紮拉豐阿左右無法,他就是個普通人,情感上依附於海棠,思想上又認為女兒該成親。
為了這件事兒坐了半晚上,海棠都已經睡了,半夢半醒看他還坐著思考這件事兒就忍不住說:“這有什麽好糾結的,過年回來你和她聊聊不就行了嗎?”
“您說她會聽我的嗎?”
“意誌堅定的人往往能成大事,這樣的都又不是輕易能說動的。你比如這一次廢奴籍,沒人能勸得動皇上。所以天下事十有八九是不如意的。睡吧,天冷了夜裏寒涼,一把年紀早不年輕了,別瞎折騰了。”
紮拉豐阿歎口氣,躺下貼著海棠兩個人相擁睡著了。!
那拉氏說:“你都這樣你就別出門了,我去跟你商量也是一樣的。”
海棠看看那拉氏,那拉氏這人對其他女人不錯的原因就在於她性子軟,放到別的環境裏說不定已經被人連骨頭帶肉都給吞了。
年氏是個聰明人,主母能和藹可親,她不能飛揚跋扈,所以一直以來都很恭敬。年氏喘息了一會才說:“不敢勞動您大駕,妾來這裏是為了椿兒的婚事,昨日皇上派人說科爾沁草原上達爾罕親王的小王子願意留在京城,妾想了一晚上,覺得如果真的能留在京城也挺好的。然而也要孩子願意才行,就是來和您商量,要不您帶著孩子,讓她偷偷地看看那小王子長什麽模樣?”
那拉氏說:“這也沒什麽,你不再挑一挑了?京城的好孩子也多,依著我的意思,這是他們求咱們,盡量拖一陣子,你也好給孩子比較一下,咱們擇更好的人來配孩子,是不是妹妹?嫂子這主意損是損了點,可姑娘家找婆家再怎麽小心都不為過。”
海棠擠出笑容點頭。
年氏一副明顯被說動了的模樣,雖然她娘家眼看要倒黴了,但是這對她女兒沒什麽影響,公主向來不愁嫁。年氏之所以對蒙古來的小王子特別青睞那是因為蒙古的物質生活不錯,再加上這位小王子十有八九會繼承家業,還留在京城,這就是魚與熊掌兼得,所以相比較而言嫁給他是利益最大化。
然而年氏就一個女兒,也不是全是算計,所以這事就沒有答應,先讓自家孩子看看人家的男孩。聽到那拉氏這麽說,抱著有棗沒棗打三杆子的想法,想著萬一要是遇到了個比蒙古小王子更好的人呢?
這麽一想,年氏也不糾結著先讓女兒見見蒙古小王子了,就說:“這事兒容妾問問外麵哪家的兒郎適齡,再派人打聽一下這些孩子的脾性。”
那拉氏正要說話,就聽見外麵通報:“皇上駕到。”
年氏和海棠都站了起來,弘暉剛進門就說:“坐,坐,姑媽請坐,皇貴太妃也請坐。今兒皇貴太妃大好了嗎?”
那拉氏接話:“她還沒大好呢,是為了你妹妹的事兒來的。”隨後就把先拖著達爾罕親王一家,在京城尋個好人家的事兒說了。
弘暉無所謂,要是放在以前不會這麽慢待蒙古王公,但是最近這些年蒙古武備鬆弛,加上騎兵難敵火炮,蒙古的地位一降再降,從當初重要的盟友變成了重要的附庸,到現在成了需要敲打的附庸。點頭:“也好,隻是皇貴太妃手裏沒什麽可用的人,讓太監去打聽未必能打聽出真相來,這事兒讓弘時給皇貴太妃跑腿,有事兒吩咐他就行了。不過這事兒要秘密著才行,要不然傳得滿城風雨對妹妹名聲不好。”年家幾乎廢了,年氏這會兒指望娘家是指望不上了,指望兒子福沛又太弱,弘暉就讓弘時給她跑腿,畢竟秀椿是妹妹,這事也該弘時去做。
說到名聲,年氏比任何人都在意自己女兒的名聲,連聲答應了下來。看著他們要吃飯,年氏就要告辭離開,那拉氏留了
兩次,年氏堅持要走,那拉氏就派人送她出去。
年氏走了,那拉氏就拉著弘暉問達爾罕親王家的小王子長得怎麽樣?弘暉回答說對方是個魁梧的漢子,長得也板正。那拉氏就很放心,她有種中老年婦女特有的保媒衝動,蠢蠢欲動地想成這樁好事,又覺得或許再等等有更好的姻緣,總之對秀椿的婚事充滿了希望。
吃了一頓飯後海棠去了衙門,晚上順路去了一趟十四家裏,和烏雅氏談了談那拉氏的問題。
“我嫂子就是太閑了,要不然您回去住幾天,把她折騰一圈她就不會想東想西了。()”
???拏?睭??虎n??“祙??恏n????し?葶??????????偛?恏???婐??陙?恏???偛??????恏?鶘?扔?恏?鶘???住靟絙絙葶??膉東纘祙?祙???蝙賞????膉????????????()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老小孩就是這樣的,海棠哄著她說:“好好好,不回去。和我十四弟住得高興嗎?要不跟我去住幾天吧?”
烏雅氏聽了很心動,問道:“你這幾日不忙了?”
“也不是,白日讓我兒媳婦侍奉您,晚上我再陪您說話。”
烏雅氏聽了翻了一個白眼,“算啦,還是你十四弟家更舒服,最起碼你兄弟一天都陪著我呢。我們母子兩個商量著吃喝玩樂不知道有多高興,你不在家我跟著孫媳婦兒有什麽意思?我又不是沒人侍奉。”
海棠拿小孩子誘她:“真不去?最近我們家琦兒是最好玩兒的時候,又乖又軟,脾氣好還不鬧人。不去看看?”
烏雅氏搖頭:“不看了,就是看了也沒我閨女小時候招人喜歡,自從看了我閨女,別的孩子都入不了我的眼了。”
海棠聽了忍不住哈哈大笑,摟著她說:“真的啊?”
烏雅氏得意地說:“可不是嘛!我閨女小時候可招人稀罕了,見過的都誇她乖巧可愛。”
海棠故意說:“肯定是人家討好你才這麽說的。”
烏雅氏不屑:“我也不是那笨蛋,還是能分出真話假話的。再說了,我閨女往孩子群裏一站,那是鶴立雞群,長眼睛的都能看出來,不用說話,事實就是我閨女是最好的小孩子。”
海棠聽了感覺很幸福。
烏雅氏拍著海棠說:“回去吧,這會外麵天都黑了,你家裏人等著你呢,你也別操心我,十四這人別的不好,侍奉我的心是真的,我在這裏也很高興。”
海棠點頭,陪著烏雅氏吃了頓飯準備離開。
這邊還沒走,正和十四福晉說話,就聽說安康開車來接她。
十四福晉說:“哎呀,這丫頭會開車?真是出乎我意料啊!一定要出去看看。”
-->>
十四福晉就送海棠到了門口,果然看到安康從駕駛位置鑽了出來,十四福晉連聲讚歎,還問好不好學,將來她也要學。
海棠上車後,十四福晉還趴在駕駛位置上囑咐安康:“慢點啊好孩子,晚上別走太快。”
“嗯
()(),?????噹??”
暏偛扡扡?虎??葶?偛?()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車裏隻有祖孫兩個,安康就問:“十四舅爺家的叔叔們都走了嗎?”
她問的是十四的幾個兒子,這些人知道雍正駕崩弘暉繼位的事情距離事發過去半個月了,又花了半個月回來,參與過葬禮後就陸陸續續離開了。
海棠點頭:“嗯,走了。”
安康一邊開車一邊問:“這些年過去了,這些叔叔在南方經營得怎麽樣了?”
海棠忍不住歎口氣:“屬於不溫不火吧,我看了都著急。你舅爺以前的意思是說京城距離南洋太遠,那個地方必然要放咱們家的人才行,加上那個時候因為太皇太後撮合,為了讓老人家高興,他就給了你十四舅爺一個機會,給他家子孫一個出海為王的時機,能不能抓住就看本事了。如今你舅爺已經不在了,你大伯對這件事沒有明確表態,但是你那幾個叔叔確實是有些不成氣候,想要崛起有些難,在那裏做地頭蛇也有些艱難,畢竟不是當地人。”
安康開車開得很慢,避開了路上好幾波車輛。聽著海棠這麽說她忍不住問:“您覺得我怎麽樣?”
“你?什麽怎麽樣?”
“我去南邊能不能攪得天翻地覆?老話說竊鉤者誅竊國者侯,您說我能不能竊國?”
海棠失笑:“這種事兒不好說,有的時候隻能感慨一句時也命也,隻能盡人事聽天命。怎麽有這樣的想法?”
“就是突然之間有的。”
“有這樣的想法倒是其次,重要的是要有本事,很多事情都是厚積薄發,你自己沒有那麽多的積累,很難支撐你走得遠,所以不管將來如何,現在多學點不是錯的,而且活到老學到老,古往今來,這些功成名就的人都是用畢生在學,所以你也要這樣。”
“嗯!放心吧,我讀書是很用功的。就是……就是很多時候很難開竅,明明都已經背了一百二十遍了,有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都讀了一百二十遍,背了一百二遍,到最後還是不理解。”
“那是你讀得少,我意思是說你的閱曆少。有的事兒我小時候也不懂,等我長大了知道了一些事情之後,再回頭去看發現當初不懂的事情發現是因為我在某一方麵還沒入門。”
安康又說:“祖母,我想去遊學,我想行萬裏。”
海棠忍不住笑起來:“這是不是剛冒出來的想法?”
“您是不是也覺得我想一出是一出?”
“有一點兒,你想行萬裏是想見識各地的風土人情?叫我說你也別好高騖遠,你先把京城這周圍的風土人情給了解一遍,京城這裏以前叫燕國,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你把燕趙了解透徹了,再往外邊走就等於有基礎了,那個時候別說行萬裏,就是行千萬裏也等於有了錨。”
安康點頭:“您說得對!”
心裏麵已經打定主意要開始寫日記,家裏隻有瑩瑩一個人寫日記,這是她出洋幾年留下的習慣,與其說是日記,不如說是對白天發生事情的複盤以及對風土人情的感悟。
()現在安康也打算寫日記了。
回到家,海棠先是笑著問紮拉豐阿:“今天下午去取車,沒出什麽幺蛾子吧?”
紮拉豐阿把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一樣:“沒有,安康開車可穩了。”就是穩得跟蝸牛一樣,前幾天是風馳電掣這幾天是慢如牛車。
他突然想起一件事:“格格,今兒下午遇到了達爾罕親王,他那人熱情,說是要幫咱們家瑩瑩介紹一戶好人家。”
海棠聽了之後,立即把臉拉了下來:“瑩瑩是咱們倆的閨女,又不是咱們倆養的貓貓狗狗,就是我養鹽寶也沒有幫她找過……那口子。”
得了,這事不高興了。
然而瑩瑩的年紀確實有些大了,以紮拉豐阿的想法,人到了一定年齡還是要有親人的。
他就跟海棠說:“等以後咱們不在了,她雖然有侄兒有兄長,但是仍然孤孤零零……想到這裏,我心裏麵忍不住難受。”
海棠就說:“我沒有說不讓孩子成家,我的意思一直是聽她的,她願意嫁給誰就嫁給誰,人這一輩子隻走一條路,但是能選的路有很多,到老了的時候,十有八九是要後悔,因為人永遠不滿足,總覺得錯過的才是最好的,我隻是不想讓她把錯栽在咱們頭上,覺得咱們逼著她怎麽了讓她沒辦成事。你心裏麵這樣想不用跟我說,我是不會幫你勸她回頭,你勸吧,你要是能把人勸得聽你的倒也罷了,要是勸不動也別抱怨。”
紮拉豐阿左右無法,他就是個普通人,情感上依附於海棠,思想上又認為女兒該成親。
為了這件事兒坐了半晚上,海棠都已經睡了,半夢半醒看他還坐著思考這件事兒就忍不住說:“這有什麽好糾結的,過年回來你和她聊聊不就行了嗎?”
“您說她會聽我的嗎?”
“意誌堅定的人往往能成大事,這樣的都又不是輕易能說動的。你比如這一次廢奴籍,沒人能勸得動皇上。所以天下事十有八九是不如意的。睡吧,天冷了夜裏寒涼,一把年紀早不年輕了,別瞎折騰了。”
紮拉豐阿歎口氣,躺下貼著海棠兩個人相擁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