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玉是沒膽子找弘暉質問,隻能低著頭跟著一起進了書房。隨後大家坐下,海棠問了弘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我們的邊界在哪裏?”
問完這個問題之後,海棠解釋說:“這個邊界不單單是邊界,也是我們施加影響的邊界。”
這個問題聽不明白的人聽著覺得像是在說廢話一樣,但是在場的人大部分都聽明白了。
海棠所問的邊界是兩方麵:實實在在的物理邊界和看不見摸不著的影響力邊界。
前者是國境線,後者是所有來朝貢的藩屬國。
海棠看他們都能聽得明白,直接說:“隻要能明白邊界在哪裏,克製住了貪欲,就知道這件事該怎麽辦了。”
弘暉點頭:“姑媽向來大象無形大音希聲,您說得好呀,隻要能克製住貪欲,做事就知道該放還是該收。”
土地自然是越多越好,但是多到一定規模,帶來的並非輝煌而是崩潰。這就是凡事不能做的太過,如果一味追求國土遼闊,潛藏的風險就特別多,治理成本就變得特別高,所以克製貪欲非常重要。
所以短短幾句話後弘暉連連點頭,在場的這些大臣們也是頻頻點頭。
每個人聽到耳朵裏產生的想法也不一樣。弘暉心裏麵想的是一個皇帝對國家的掌握極限在哪裏邊界就在哪裏。
這一些大臣們都是人精,更是明白對國家的治理和所得到的收益能不能成為正比?一旦成為負比,治理難度加大,那麽整個朝廷就會被拖進泥潭裏,搖搖欲墜,想翻身幾乎很難。
所以盡管大家商量的是南洋問題,然而關於南洋的問題一個都沒說,但是該怎麽做已經在這次簡短的會議上達成了共識。
這種共識不隻是用來處理南洋問題,也可以用來處理其他外事。
弘暉就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姑媽解決不了的難題,她老人家有足夠的經驗和智慧讓人豁然開朗。
要是以往光南洋問題這些大臣們雜七雜八能扯上半個月,如今連半個時辰都不到。這要節省多少時間?節省多少精力?
弘暉對著海棠就是一陣彩虹屁,海棠聽了哭笑不得。
“罷了罷了,皇上別再誇了,再誇我就不好再出來見人了。既然這件事說完了,咱們說說關外的事情吧,關外的事情真千頭萬緒,唉,人多了之後衝突也多了,關鍵是山裏麵的土匪也多了了。在前年,三位將軍已經帶人剿過一遍匪了,如今這些興風作浪的土匪裏麵有的是當年的漏網之魚,有的則是最近一些人想賺到無本的勾當。”
這樣的人太常見了,越是在某個地方欣欣向榮的時候,越是各行各業都在野蠻生長,這種行業裏麵也包括土匪路霸。
有些人還要一點臉,無非是從過路的人身上勒索些好處。有些人那就是手夠黑心也夠黑,直接殺人越貨。
前者勒索錢財這種事兒海棠以前就見識過,無非是當地有錢有勢的家族人多勢大手持棍棒沿路設卡,非要讓交一筆過路費,理由是過的車太多,
壓壞了他們門前路或者是碾壞了他們的莊稼。但是像是關外這麽彪悍到直接殺人越貨的海棠還真是第一次見,仔細論起來無非是關外的山多林子密,他們就算是直接動手殺人了,能逃到山裏麵去躲著,三五年之後又跟沒事人一樣出來了。
這也是海棠不得不趕快回來的原因,她要調集大軍重新剿匪。想要調動大軍,必須有手諭。海棠可以直接派人回來取,但是親自回來說一遍會更好,畢竟軍權這種東西有些時候還是很敏感的。
再加上關外還有一些其他的事情,這種零零碎碎的事情說了一下午,直到外邊天快黑了,百歲出去令那些等著檢查作業的尚書房學生們散了之後又讓人安排宴席。
宴席很快安排好了,百歲進來請大家暫停討論一塊兒去飲宴。
席間弘暉很高興地說:“姑媽今年九月回來了,可以安心在家端坐,讓我們兄弟也給您做回壽。”
海棠並不盼著過生日,聽完之後搖了搖頭:“年紀大了好清靜,不必如此大動幹戈,回頭我在家裏麵擺一桌,咱們親近人一塊吃頓飯就夠了。”
弘暉聽了其實並不樂意讓海棠這麽冷冷清清的過生日,他以前也不想大操大辦,覺得挺麻煩的,可是自從雍正去世之後他倒是生了一種遺憾,因為雍正並沒有活到六十,自然也沒有六十大壽時候的大宴席。這讓康熙的千叟宴就顯得很盛大輝煌,含金量極高。現在再看海棠,一頓飯吃的還沒有費莫氏養的那隻貓多,這就讓弘暉產生了一種恐懼,他覺得如果不給姑媽大辦宴席的話,恐怕以後也沒機會了。
然而弘暉的一腔熱情被海棠拒絕了,海棠隻想安安靜靜吃頓飯,所以無論弘暉怎麽說,海棠都是微笑拒絕。
吃完之後大家散了,弘陽陪著海棠回去,弘陽接著弘暉的話勸海棠:“咱們又不收人家的禮,您不必擔心有人說三道四。再有不隻是大哥、兒子和妹妹想給您風光大辦,咱們家其他人也是這麽想的。
想著大家熱鬧一場,一來是告慰額娘這些年的辛苦,二來也是盼著額娘健康長壽。對了,兒子還親自給您張羅了壽幛。”
海棠聽了之後忍不住說:“人家七八十歲的人過壽值得慶賀,我這才五十多歲,有什麽值得慶祝的。再說了你大哥那人想一出是一出,我看你並沒有這麽執著,不過是被他要求才這會兒來勸我。別說了,我並不想做壽,這事兒就這麽算了吧。”
“大哥是大哥,兒子確實是有這個想法。”
海棠忍不住說:“他一天派一撥人去請我,說什麽要我參加今年的秋圍,我還以為到底是多麽十萬火急的事呢,說到底就是為了把我騙回來過一回大壽是不是?”
弘陽表情很不自然,海棠忍不住冷哼一聲,就知道自己說中這件事了。“你們兄弟幾個天天搗鬼!這事還是算了吧,別說了。”
車到了園子裏,百壽過來打開門,扶著海棠下車。
“祖母您回來了,瑪法回來好一會兒了,在後院等著您呢。”
海棠忍不住說:“好孩子,你這
是長高長壯了,看著身段已經有了大人的模樣了。”
百壽忍不住笑起來,“都這麽說。”
海棠扶著他的手往後院去,旁邊跟著弘陽。海棠就忍不住跟弘陽說:“這孩子長得可真快,我看見他就覺得陌生,我印象裏他還是以前小時候的模樣,就感覺一陣風吹過來他一下子長大了的。”
弘陽說:“是啊,感覺昨天還在蹣跚學步,今天就是個大小夥子了。”
海棠忍不住接了一句:“小孩子長大了,我也老了。時間過得就這麽快,感覺一眨眼十幾年二十幾年就這麽過去了。”
弘陽心裏還盤算著過壽的事情,就說:“所以像大壽這樣的事兒,還是要慶賀的,畢竟……”
“畢竟過一年少一年,是不是?”
“額娘,您知道兒子並沒有這意思,兒子是誠心誠意盼著您健康。”
海棠沒有再搭理他,已經進屋子裏去了。弘陽忍不住苦笑一聲也跟著進了屋子。
紮拉豐阿看海棠回來的時候臉上仍有慍色,忍不住問:“格格這是怎麽了?難道談得不順利?”
紮拉豐阿就是這樣想的,朝廷裏麵天天吵吵嚷嚷,在他看來跟外邊的菜市場沒什麽區別,隻不過一群人站在金碧輝煌的宮殿裏討價還價,而一群人則站在攤位處討價還價。
海棠搖了搖頭坐下來:“並沒有,今天討論得還算順利。”說完跟撲上來的永琦說:“你都是大孩子了,咱們站好了說話。”
永琦開始扭著撒嬌,鬧著讓海棠抱抱,海棠隻能摟著他抱了抱。
紮拉豐阿就說:“咱們以後是大孩子了,可不能再讓抱抱了。”嘴上這麽說,還是把小孫子拉來在身邊坐下。
海棠他們吃過飯了,紮拉豐阿為了等海棠還沒吃,此時就坐下吃飯。
廚房那邊送了一碗麵過來,海棠就動手剝了一瓣蒜遞給了紮拉豐阿。
旁邊坐著弘陽,就和紮拉豐阿說給海棠過壽的事。
紮拉豐阿讚成給海棠過大壽,卻不是今年,而是盼著給海棠過六十大壽。
實際上紮拉豐阿比海棠年紀大,今年已經六十萬了。海棠就說:“弘陽,你要是有空不妨給你阿瑪慶賀一下,我還沒到時候呢。”
弘陽聽了笑著說:“您放心,兒子有準備,夏天時候妹妹回來我們兄妹兩個說過這件事,妹妹還說讓兒子出力她出錢。為了這件事,我們還爭了好長一段時間,最後商量是各出一半錢。俗是俗了點兒,但是我們想孝敬阿瑪的心是一樣的。”
紮拉豐阿樂的整個人都飛揚起來,嘴上卻說:“哎呀,不必如此,隻要咱們家的人團團圓圓平平安安,阿瑪心裏比什麽都高興。”
海棠就說:“既然這樣,今年就給你阿瑪過壽吧,過幾年再說我的事兒。你回頭也勸勸你大哥,別總是折騰那些不著調的,今年我可沒少聽說關於他的事兒,百歲成親這件事兒他差一點兒把一池子的水給攪渾了。算了,也不指望你了,回頭我去說。”
海棠說完
對紮拉豐阿講:“你十月過壽,回頭我們從圍場回來,咱們回京城裏給你慶祝。這麽多年你也辛苦了,該享受一回了。”
“奴才有什麽辛苦的,往年家裏麵都是慶過的。”
海棠微笑了一下沒說話。
弘陽-->>
心裏忍不住歎口氣。
弘暉心心念念給姑媽祝壽的事兒沒辦成,好在大家一起吃了頓飯。弘暉心想:這次沒成功,到了姑媽六十的時候這事必是要辦的。
隨後行宮中的女眷提前回京,這樣的行程安排和往年一樣,因此紮拉豐阿也先行回京城。
回到京城,王府裏麵已經為他賀壽的事兒準備上了。
他回到王府,裏裏外外重新刷了一遍漆,各處打掃得很幹淨,家裏麵的賬房和幕僚們也全部寫好了請柬,為了顯得鄭重,這些請柬全部是手寫的。
紮拉豐阿從裏麵揀出了幾位好友的請柬親自給人家送去。
他的狐朋狗友現在活著的也沒幾位了,伊都立是其中一個。
伊都立拿著請柬忍不住問:“人家過六十大壽其實是在五十九歲時候辦的,你怎麽在六十這一年辦啊?”
紮拉豐阿說:“這不是連著好幾年都是國喪嗎?今年過壽是出了太皇太後的孝期,去年過壽那就是大不敬”。
伊都立聽了之後立即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是我昏了頭了,如今不在官場人也糊塗了。正是這個道理,守孝二十七個月,算算時間,你過壽的時候正好避開了孝期。趁著這個機會大家也一起樂一樂,你們家請什麽戲班子?要排幾日的筵席?”
紮拉豐阿說:“三天宴席,請的是京城裏有名的三個戲班,我也不太懂,我們王府主管倒是說了一遍,我沒記住,回頭你來看看吧。”
伊都立嚷嚷:“才三天,有點短。壽宴安排你難道不知道嗎?三天叫請,兩天是叫,一天是提來。三天不說失禮卻有點兒湊合……不如再多加幾天。”
紮拉豐阿搖頭:“還是算了,本來是預定的八天,實在是太吵鬧了,我們格格最近一段時間喜歡清靜,還是三天吧。”
“你瞧你這人!我都沒法說你,誰喜歡清靜啊,大家都喜歡熱熱鬧鬧的。你們家格格說這話的時候肯定心情不好,正好趁著這回家裏麵辦宴席唱戲,這麽多親朋好友都在,一塊兒陪著說說話排解鬱悶,家裏麵冷冷清清隻會越來越冷清,還是熱鬧一點好。”
紮拉豐阿覺得他說得有道理,就回去跟王府總管說按照八日來排宴席。
此時海棠在木蘭圍場,按照往年規矩,大家剛見麵都是先聯絡感情。以前都是賽馬喝酒,現在又增加了一項賽車。海棠就跟著一起去看這些王公們賽車,敏銳地察覺到今年騎馬的人變少了。
大家在看台上用單筒望遠鏡觀察著場上的幾輛汽車,海棠和老六阿哥坐在一起,老六阿哥看著新奇,嘴裏給其中一輛車叫好,看到高興的時候也沒有忘記妹妹,把望遠鏡讓給海棠:“妹妹你看,喀爾喀部的車子剛才跑得快,現在輪子陷到泥坑裏麵了,看樣
子出來也要落後一圈。”
海棠對這樣的比賽不感興趣,就把望遠鏡往老哥哥身邊推了推:“您瞧吧,我能看得清。”
“我忘了妹妹你眼神好,你們射箭的眼神比人家看得都遠。你這點比哥哥強多了,哥哥現在都已經開始老花眼了。”
老六阿哥說著拿望遠鏡又看了起來,在周圍叫好聲中,海棠輕輕地問:“六哥,你說他們的馬是不是少了?”
周圍嘈雜的聲音太多,老六阿哥沒聽清。手裏捧著望遠鏡轉頭問:“妹妹你說什麽?”
海棠側過臉去,在老哥哥耳邊說:“他們的馬是不是比以前少多了?”
老六阿哥點了點頭:“是啊,他們現在養的羊多了,草原上的草都是有數的,羊多了馬自然就少了。而且現在有了車,坐車雖然顛簸,但是騎馬也顛簸呀!”
老六阿哥也是身在中樞多年,心裏麵知道妹妹的盤算,通過羊毛生意減少馬匹的存在,從而減少騎兵。削弱對方騎兵這一條不僅僅是海棠在堅持,弘暉也在堅持。弘暉甚至已經開始主動削弱自家騎兵,這除了麻痹蒙古親戚外,實際上弘暉已經開始扭轉八旗綠營的組成部分了。
弘暉是有計劃的改革,而蒙古草原上則是為錢減少馬匹,他們之中不是沒有有識之士,然而火炮實在是威力太大,在火炮麵前就算是保持了一支強大的騎兵也很難突破屏障進入中原。打草穀的年代一去不複返,哪怕天將白災,也隻能老老實實等待著朝廷來賑災。
所以現在的蒙古王公在海棠和弘暉這一對姑侄麵前個個眉清目秀。
沒一會兒比賽決出了勝負,得勝的車輛環繞著場地一圈,周圍的叫好聲猶如雷動。這時候弘暉也來了,四麵八方都是萬歲的呼喊聲,在熱烈的氣氛中弘暉坐上得勝的汽車環繞全場,還獎勵了車主一輛皇家專用的車輛。
快樂的時光總會過去,等到比賽結束大家紛紛從簡易看台上下來,這個看台也是三層階梯,他們就在第二層上坐著,老六阿哥先跳下來,頓時覺得小腿震得酸麻,心裏麵想著不服老是不行了,趕緊跟海棠說:“妹妹你慢點兒,哥哥扶著你,這架子陡,你小心點兒。”
這些年來老六阿哥也發福了不少,剛來那天看到連綿不斷的草地,當時就想坐地上感受一下草地的鬆軟。結果一屁股坐下去,他自己站不起來了,他爬了好幾下,那樣子不僅笨拙,還顯得特別無助。
就這身體狀態的老哥哥海棠不敢讓他扶著。
“沒事,我能下來,您往旁邊站。”
“哥哥扶著你。”
“有旁人呢,您往旁邊站一站”。
看台上坐的都是人,他們老兄妹兩個一個非要扶著,一個非不讓扶,大家都站著等海棠下去呢,沒一個人敢開口催。周圍圍了一圈人,都無聲地伸出手去準備扶著海棠。
這個時候距離最近的一個青年侍衛趕快說:“王爺,奴才來扶您。”
老六阿哥看了一眼,覺得這小夥子挺壯實的,就說:“行啊,你扶著。”
這侍衛把馬蹄袖翻下來伸出手腕舉著,海棠扶著他的手腕跳下來。
老六阿哥趕緊問:“腿麻不麻?”
海棠搖頭,拉著老哥哥往前走了幾步給後麵的人騰出位置來,就叫那個侍衛:“你過來一下。”
這侍衛立即低著頭來到海棠跟前:“奴才雲泰叩見兩位王爺。”
老六阿哥說:“你小子剛才機靈,爺都記下了,回頭賞你”。
這侍衛立即謝賞,老六阿哥以為事完了,拉了一把妹妹:“妹妹走吧。”
海棠說:“不急。”
她對著這個侍衛看了看,從頭到腳打量了一番,長得不算好看,隻能說是周正而已。個子倒是挺高,挺壯實的一個小夥子。
“你叫雲泰?哪裏的人?在哪裏當差?”
這侍衛立即說:“奴才祖籍喀爾喀部,隻是祖上隨著世祖爺入關已在京城定居。奴才現在理藩院翻譯科當差,因為蒙古房這裏缺人手,被拉來頂一陣子。”
海棠說:“還真是巧了。”
老六阿哥看了一眼海棠,又看了看這小侍衛。
海棠說:“最近幾天有不少蒙古王公來本王跟前請安,本王身邊缺個翻譯,待會兒本王打發個人去理藩院那邊說一聲,借你過來,在木蘭的日子你先在本王身邊當差,如何?”
“奴才聽您吩咐。”
海棠笑了笑拉著老六阿哥的胳膊走了。
走遠了之後老六阿哥問:“這是什麽意思呀?那小侍衛你認識?”
海棠說:“原本不認識,他跟著瑩瑩出了一趟遠門,結果我們家安康對他有些好感,我回家之後兒媳婦抹著眼淚,求著我想辦法把這件事兒給攪黃了。我心想這種事兒堵不如疏,這時候拆散他們,安康或許覺得人家小夥子真的是個良配,後來卻生生錯開了,所以先放到身邊看看。如果這小夥子在我挑剔的眼光裏表現得好,能說明他有那兩三分本事。如果表現得不好,回頭跟孩子說明白了,這事兒就過去了,誰還沒個年輕的時候呢?”
老六阿哥回頭想看一眼那小侍衛,結果人早不見了。
“這種事你看不行,不全麵。不如把這件事托給桂枝。”
海棠笑著說:“剛回到熱河的時候我和桂芝見了一麵,就說過這件事,她答應替我打聽。”
老六阿哥點頭:“我一直覺得桂枝這本事用在給人家說沒相親這方麵挺有用的。”
老六阿哥不是不知道桂枝的作用,但是老六阿哥覺得桂枝摻和得太深了,如果小妹妹到處打聽東家的女郎西家的小夥子,給人家湊成一對,能說這是愛好,而且讓人湊成一對組成家庭,這樣帶來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就很高。如果成為一個密探,打聽的全是一些黑暗的見不得光的事情,久而久之人就變得偏執了,這已經成了差事,沒有絲毫快樂可言。
老六阿哥皺著眉頭:“額娘去世的時候我在,他跟我說四哥不在了,我就是長子,要照顧好弟弟妹妹。你就是太拚了,十四如今也乖了,一直看著穩穩當當的桂枝反而是我最操心的。這種事我也和她聊過,也勸過她,唉!”
說完之後忍不住搖了搖頭,兄妹兩人聊天的結果不太好。桂枝如今已經成了兒孫的奴隸,總想在晚年給兒孫們多撈點好處。
想到這裏老六阿哥就忍不住說:“給孩子們挑選丈夫的時候,除了考慮人品能力這些,也要看看這個人是不是喜歡鑽營,畢竟是一個鍋裏吃飯的兩口子,久而久之,一個庸俗的人,把一個高雅的人也帶得庸俗了。”
所以在老六阿哥看來小妹妹變成這樣罪魁禍首還是她的丈夫!!
問完這個問題之後,海棠解釋說:“這個邊界不單單是邊界,也是我們施加影響的邊界。”
這個問題聽不明白的人聽著覺得像是在說廢話一樣,但是在場的人大部分都聽明白了。
海棠所問的邊界是兩方麵:實實在在的物理邊界和看不見摸不著的影響力邊界。
前者是國境線,後者是所有來朝貢的藩屬國。
海棠看他們都能聽得明白,直接說:“隻要能明白邊界在哪裏,克製住了貪欲,就知道這件事該怎麽辦了。”
弘暉點頭:“姑媽向來大象無形大音希聲,您說得好呀,隻要能克製住貪欲,做事就知道該放還是該收。”
土地自然是越多越好,但是多到一定規模,帶來的並非輝煌而是崩潰。這就是凡事不能做的太過,如果一味追求國土遼闊,潛藏的風險就特別多,治理成本就變得特別高,所以克製貪欲非常重要。
所以短短幾句話後弘暉連連點頭,在場的這些大臣們也是頻頻點頭。
每個人聽到耳朵裏產生的想法也不一樣。弘暉心裏麵想的是一個皇帝對國家的掌握極限在哪裏邊界就在哪裏。
這一些大臣們都是人精,更是明白對國家的治理和所得到的收益能不能成為正比?一旦成為負比,治理難度加大,那麽整個朝廷就會被拖進泥潭裏,搖搖欲墜,想翻身幾乎很難。
所以盡管大家商量的是南洋問題,然而關於南洋的問題一個都沒說,但是該怎麽做已經在這次簡短的會議上達成了共識。
這種共識不隻是用來處理南洋問題,也可以用來處理其他外事。
弘暉就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姑媽解決不了的難題,她老人家有足夠的經驗和智慧讓人豁然開朗。
要是以往光南洋問題這些大臣們雜七雜八能扯上半個月,如今連半個時辰都不到。這要節省多少時間?節省多少精力?
弘暉對著海棠就是一陣彩虹屁,海棠聽了哭笑不得。
“罷了罷了,皇上別再誇了,再誇我就不好再出來見人了。既然這件事說完了,咱們說說關外的事情吧,關外的事情真千頭萬緒,唉,人多了之後衝突也多了,關鍵是山裏麵的土匪也多了了。在前年,三位將軍已經帶人剿過一遍匪了,如今這些興風作浪的土匪裏麵有的是當年的漏網之魚,有的則是最近一些人想賺到無本的勾當。”
這樣的人太常見了,越是在某個地方欣欣向榮的時候,越是各行各業都在野蠻生長,這種行業裏麵也包括土匪路霸。
有些人還要一點臉,無非是從過路的人身上勒索些好處。有些人那就是手夠黑心也夠黑,直接殺人越貨。
前者勒索錢財這種事兒海棠以前就見識過,無非是當地有錢有勢的家族人多勢大手持棍棒沿路設卡,非要讓交一筆過路費,理由是過的車太多,
壓壞了他們門前路或者是碾壞了他們的莊稼。但是像是關外這麽彪悍到直接殺人越貨的海棠還真是第一次見,仔細論起來無非是關外的山多林子密,他們就算是直接動手殺人了,能逃到山裏麵去躲著,三五年之後又跟沒事人一樣出來了。
這也是海棠不得不趕快回來的原因,她要調集大軍重新剿匪。想要調動大軍,必須有手諭。海棠可以直接派人回來取,但是親自回來說一遍會更好,畢竟軍權這種東西有些時候還是很敏感的。
再加上關外還有一些其他的事情,這種零零碎碎的事情說了一下午,直到外邊天快黑了,百歲出去令那些等著檢查作業的尚書房學生們散了之後又讓人安排宴席。
宴席很快安排好了,百歲進來請大家暫停討論一塊兒去飲宴。
席間弘暉很高興地說:“姑媽今年九月回來了,可以安心在家端坐,讓我們兄弟也給您做回壽。”
海棠並不盼著過生日,聽完之後搖了搖頭:“年紀大了好清靜,不必如此大動幹戈,回頭我在家裏麵擺一桌,咱們親近人一塊吃頓飯就夠了。”
弘暉聽了其實並不樂意讓海棠這麽冷冷清清的過生日,他以前也不想大操大辦,覺得挺麻煩的,可是自從雍正去世之後他倒是生了一種遺憾,因為雍正並沒有活到六十,自然也沒有六十大壽時候的大宴席。這讓康熙的千叟宴就顯得很盛大輝煌,含金量極高。現在再看海棠,一頓飯吃的還沒有費莫氏養的那隻貓多,這就讓弘暉產生了一種恐懼,他覺得如果不給姑媽大辦宴席的話,恐怕以後也沒機會了。
然而弘暉的一腔熱情被海棠拒絕了,海棠隻想安安靜靜吃頓飯,所以無論弘暉怎麽說,海棠都是微笑拒絕。
吃完之後大家散了,弘陽陪著海棠回去,弘陽接著弘暉的話勸海棠:“咱們又不收人家的禮,您不必擔心有人說三道四。再有不隻是大哥、兒子和妹妹想給您風光大辦,咱們家其他人也是這麽想的。
想著大家熱鬧一場,一來是告慰額娘這些年的辛苦,二來也是盼著額娘健康長壽。對了,兒子還親自給您張羅了壽幛。”
海棠聽了之後忍不住說:“人家七八十歲的人過壽值得慶賀,我這才五十多歲,有什麽值得慶祝的。再說了你大哥那人想一出是一出,我看你並沒有這麽執著,不過是被他要求才這會兒來勸我。別說了,我並不想做壽,這事兒就這麽算了吧。”
“大哥是大哥,兒子確實是有這個想法。”
海棠忍不住說:“他一天派一撥人去請我,說什麽要我參加今年的秋圍,我還以為到底是多麽十萬火急的事呢,說到底就是為了把我騙回來過一回大壽是不是?”
弘陽表情很不自然,海棠忍不住冷哼一聲,就知道自己說中這件事了。“你們兄弟幾個天天搗鬼!這事還是算了吧,別說了。”
車到了園子裏,百壽過來打開門,扶著海棠下車。
“祖母您回來了,瑪法回來好一會兒了,在後院等著您呢。”
海棠忍不住說:“好孩子,你這
是長高長壯了,看著身段已經有了大人的模樣了。”
百壽忍不住笑起來,“都這麽說。”
海棠扶著他的手往後院去,旁邊跟著弘陽。海棠就忍不住跟弘陽說:“這孩子長得可真快,我看見他就覺得陌生,我印象裏他還是以前小時候的模樣,就感覺一陣風吹過來他一下子長大了的。”
弘陽說:“是啊,感覺昨天還在蹣跚學步,今天就是個大小夥子了。”
海棠忍不住接了一句:“小孩子長大了,我也老了。時間過得就這麽快,感覺一眨眼十幾年二十幾年就這麽過去了。”
弘陽心裏還盤算著過壽的事情,就說:“所以像大壽這樣的事兒,還是要慶賀的,畢竟……”
“畢竟過一年少一年,是不是?”
“額娘,您知道兒子並沒有這意思,兒子是誠心誠意盼著您健康。”
海棠沒有再搭理他,已經進屋子裏去了。弘陽忍不住苦笑一聲也跟著進了屋子。
紮拉豐阿看海棠回來的時候臉上仍有慍色,忍不住問:“格格這是怎麽了?難道談得不順利?”
紮拉豐阿就是這樣想的,朝廷裏麵天天吵吵嚷嚷,在他看來跟外邊的菜市場沒什麽區別,隻不過一群人站在金碧輝煌的宮殿裏討價還價,而一群人則站在攤位處討價還價。
海棠搖了搖頭坐下來:“並沒有,今天討論得還算順利。”說完跟撲上來的永琦說:“你都是大孩子了,咱們站好了說話。”
永琦開始扭著撒嬌,鬧著讓海棠抱抱,海棠隻能摟著他抱了抱。
紮拉豐阿就說:“咱們以後是大孩子了,可不能再讓抱抱了。”嘴上這麽說,還是把小孫子拉來在身邊坐下。
海棠他們吃過飯了,紮拉豐阿為了等海棠還沒吃,此時就坐下吃飯。
廚房那邊送了一碗麵過來,海棠就動手剝了一瓣蒜遞給了紮拉豐阿。
旁邊坐著弘陽,就和紮拉豐阿說給海棠過壽的事。
紮拉豐阿讚成給海棠過大壽,卻不是今年,而是盼著給海棠過六十大壽。
實際上紮拉豐阿比海棠年紀大,今年已經六十萬了。海棠就說:“弘陽,你要是有空不妨給你阿瑪慶賀一下,我還沒到時候呢。”
弘陽聽了笑著說:“您放心,兒子有準備,夏天時候妹妹回來我們兄妹兩個說過這件事,妹妹還說讓兒子出力她出錢。為了這件事,我們還爭了好長一段時間,最後商量是各出一半錢。俗是俗了點兒,但是我們想孝敬阿瑪的心是一樣的。”
紮拉豐阿樂的整個人都飛揚起來,嘴上卻說:“哎呀,不必如此,隻要咱們家的人團團圓圓平平安安,阿瑪心裏比什麽都高興。”
海棠就說:“既然這樣,今年就給你阿瑪過壽吧,過幾年再說我的事兒。你回頭也勸勸你大哥,別總是折騰那些不著調的,今年我可沒少聽說關於他的事兒,百歲成親這件事兒他差一點兒把一池子的水給攪渾了。算了,也不指望你了,回頭我去說。”
海棠說完
對紮拉豐阿講:“你十月過壽,回頭我們從圍場回來,咱們回京城裏給你慶祝。這麽多年你也辛苦了,該享受一回了。”
“奴才有什麽辛苦的,往年家裏麵都是慶過的。”
海棠微笑了一下沒說話。
弘陽-->>
心裏忍不住歎口氣。
弘暉心心念念給姑媽祝壽的事兒沒辦成,好在大家一起吃了頓飯。弘暉心想:這次沒成功,到了姑媽六十的時候這事必是要辦的。
隨後行宮中的女眷提前回京,這樣的行程安排和往年一樣,因此紮拉豐阿也先行回京城。
回到京城,王府裏麵已經為他賀壽的事兒準備上了。
他回到王府,裏裏外外重新刷了一遍漆,各處打掃得很幹淨,家裏麵的賬房和幕僚們也全部寫好了請柬,為了顯得鄭重,這些請柬全部是手寫的。
紮拉豐阿從裏麵揀出了幾位好友的請柬親自給人家送去。
他的狐朋狗友現在活著的也沒幾位了,伊都立是其中一個。
伊都立拿著請柬忍不住問:“人家過六十大壽其實是在五十九歲時候辦的,你怎麽在六十這一年辦啊?”
紮拉豐阿說:“這不是連著好幾年都是國喪嗎?今年過壽是出了太皇太後的孝期,去年過壽那就是大不敬”。
伊都立聽了之後立即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是我昏了頭了,如今不在官場人也糊塗了。正是這個道理,守孝二十七個月,算算時間,你過壽的時候正好避開了孝期。趁著這個機會大家也一起樂一樂,你們家請什麽戲班子?要排幾日的筵席?”
紮拉豐阿說:“三天宴席,請的是京城裏有名的三個戲班,我也不太懂,我們王府主管倒是說了一遍,我沒記住,回頭你來看看吧。”
伊都立嚷嚷:“才三天,有點短。壽宴安排你難道不知道嗎?三天叫請,兩天是叫,一天是提來。三天不說失禮卻有點兒湊合……不如再多加幾天。”
紮拉豐阿搖頭:“還是算了,本來是預定的八天,實在是太吵鬧了,我們格格最近一段時間喜歡清靜,還是三天吧。”
“你瞧你這人!我都沒法說你,誰喜歡清靜啊,大家都喜歡熱熱鬧鬧的。你們家格格說這話的時候肯定心情不好,正好趁著這回家裏麵辦宴席唱戲,這麽多親朋好友都在,一塊兒陪著說說話排解鬱悶,家裏麵冷冷清清隻會越來越冷清,還是熱鬧一點好。”
紮拉豐阿覺得他說得有道理,就回去跟王府總管說按照八日來排宴席。
此時海棠在木蘭圍場,按照往年規矩,大家剛見麵都是先聯絡感情。以前都是賽馬喝酒,現在又增加了一項賽車。海棠就跟著一起去看這些王公們賽車,敏銳地察覺到今年騎馬的人變少了。
大家在看台上用單筒望遠鏡觀察著場上的幾輛汽車,海棠和老六阿哥坐在一起,老六阿哥看著新奇,嘴裏給其中一輛車叫好,看到高興的時候也沒有忘記妹妹,把望遠鏡讓給海棠:“妹妹你看,喀爾喀部的車子剛才跑得快,現在輪子陷到泥坑裏麵了,看樣
子出來也要落後一圈。”
海棠對這樣的比賽不感興趣,就把望遠鏡往老哥哥身邊推了推:“您瞧吧,我能看得清。”
“我忘了妹妹你眼神好,你們射箭的眼神比人家看得都遠。你這點比哥哥強多了,哥哥現在都已經開始老花眼了。”
老六阿哥說著拿望遠鏡又看了起來,在周圍叫好聲中,海棠輕輕地問:“六哥,你說他們的馬是不是少了?”
周圍嘈雜的聲音太多,老六阿哥沒聽清。手裏捧著望遠鏡轉頭問:“妹妹你說什麽?”
海棠側過臉去,在老哥哥耳邊說:“他們的馬是不是比以前少多了?”
老六阿哥點了點頭:“是啊,他們現在養的羊多了,草原上的草都是有數的,羊多了馬自然就少了。而且現在有了車,坐車雖然顛簸,但是騎馬也顛簸呀!”
老六阿哥也是身在中樞多年,心裏麵知道妹妹的盤算,通過羊毛生意減少馬匹的存在,從而減少騎兵。削弱對方騎兵這一條不僅僅是海棠在堅持,弘暉也在堅持。弘暉甚至已經開始主動削弱自家騎兵,這除了麻痹蒙古親戚外,實際上弘暉已經開始扭轉八旗綠營的組成部分了。
弘暉是有計劃的改革,而蒙古草原上則是為錢減少馬匹,他們之中不是沒有有識之士,然而火炮實在是威力太大,在火炮麵前就算是保持了一支強大的騎兵也很難突破屏障進入中原。打草穀的年代一去不複返,哪怕天將白災,也隻能老老實實等待著朝廷來賑災。
所以現在的蒙古王公在海棠和弘暉這一對姑侄麵前個個眉清目秀。
沒一會兒比賽決出了勝負,得勝的車輛環繞著場地一圈,周圍的叫好聲猶如雷動。這時候弘暉也來了,四麵八方都是萬歲的呼喊聲,在熱烈的氣氛中弘暉坐上得勝的汽車環繞全場,還獎勵了車主一輛皇家專用的車輛。
快樂的時光總會過去,等到比賽結束大家紛紛從簡易看台上下來,這個看台也是三層階梯,他們就在第二層上坐著,老六阿哥先跳下來,頓時覺得小腿震得酸麻,心裏麵想著不服老是不行了,趕緊跟海棠說:“妹妹你慢點兒,哥哥扶著你,這架子陡,你小心點兒。”
這些年來老六阿哥也發福了不少,剛來那天看到連綿不斷的草地,當時就想坐地上感受一下草地的鬆軟。結果一屁股坐下去,他自己站不起來了,他爬了好幾下,那樣子不僅笨拙,還顯得特別無助。
就這身體狀態的老哥哥海棠不敢讓他扶著。
“沒事,我能下來,您往旁邊站。”
“哥哥扶著你。”
“有旁人呢,您往旁邊站一站”。
看台上坐的都是人,他們老兄妹兩個一個非要扶著,一個非不讓扶,大家都站著等海棠下去呢,沒一個人敢開口催。周圍圍了一圈人,都無聲地伸出手去準備扶著海棠。
這個時候距離最近的一個青年侍衛趕快說:“王爺,奴才來扶您。”
老六阿哥看了一眼,覺得這小夥子挺壯實的,就說:“行啊,你扶著。”
這侍衛把馬蹄袖翻下來伸出手腕舉著,海棠扶著他的手腕跳下來。
老六阿哥趕緊問:“腿麻不麻?”
海棠搖頭,拉著老哥哥往前走了幾步給後麵的人騰出位置來,就叫那個侍衛:“你過來一下。”
這侍衛立即低著頭來到海棠跟前:“奴才雲泰叩見兩位王爺。”
老六阿哥說:“你小子剛才機靈,爺都記下了,回頭賞你”。
這侍衛立即謝賞,老六阿哥以為事完了,拉了一把妹妹:“妹妹走吧。”
海棠說:“不急。”
她對著這個侍衛看了看,從頭到腳打量了一番,長得不算好看,隻能說是周正而已。個子倒是挺高,挺壯實的一個小夥子。
“你叫雲泰?哪裏的人?在哪裏當差?”
這侍衛立即說:“奴才祖籍喀爾喀部,隻是祖上隨著世祖爺入關已在京城定居。奴才現在理藩院翻譯科當差,因為蒙古房這裏缺人手,被拉來頂一陣子。”
海棠說:“還真是巧了。”
老六阿哥看了一眼海棠,又看了看這小侍衛。
海棠說:“最近幾天有不少蒙古王公來本王跟前請安,本王身邊缺個翻譯,待會兒本王打發個人去理藩院那邊說一聲,借你過來,在木蘭的日子你先在本王身邊當差,如何?”
“奴才聽您吩咐。”
海棠笑了笑拉著老六阿哥的胳膊走了。
走遠了之後老六阿哥問:“這是什麽意思呀?那小侍衛你認識?”
海棠說:“原本不認識,他跟著瑩瑩出了一趟遠門,結果我們家安康對他有些好感,我回家之後兒媳婦抹著眼淚,求著我想辦法把這件事兒給攪黃了。我心想這種事兒堵不如疏,這時候拆散他們,安康或許覺得人家小夥子真的是個良配,後來卻生生錯開了,所以先放到身邊看看。如果這小夥子在我挑剔的眼光裏表現得好,能說明他有那兩三分本事。如果表現得不好,回頭跟孩子說明白了,這事兒就過去了,誰還沒個年輕的時候呢?”
老六阿哥回頭想看一眼那小侍衛,結果人早不見了。
“這種事你看不行,不全麵。不如把這件事托給桂枝。”
海棠笑著說:“剛回到熱河的時候我和桂芝見了一麵,就說過這件事,她答應替我打聽。”
老六阿哥點頭:“我一直覺得桂枝這本事用在給人家說沒相親這方麵挺有用的。”
老六阿哥不是不知道桂枝的作用,但是老六阿哥覺得桂枝摻和得太深了,如果小妹妹到處打聽東家的女郎西家的小夥子,給人家湊成一對,能說這是愛好,而且讓人湊成一對組成家庭,這樣帶來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就很高。如果成為一個密探,打聽的全是一些黑暗的見不得光的事情,久而久之人就變得偏執了,這已經成了差事,沒有絲毫快樂可言。
老六阿哥皺著眉頭:“額娘去世的時候我在,他跟我說四哥不在了,我就是長子,要照顧好弟弟妹妹。你就是太拚了,十四如今也乖了,一直看著穩穩當當的桂枝反而是我最操心的。這種事我也和她聊過,也勸過她,唉!”
說完之後忍不住搖了搖頭,兄妹兩人聊天的結果不太好。桂枝如今已經成了兒孫的奴隸,總想在晚年給兒孫們多撈點好處。
想到這裏老六阿哥就忍不住說:“給孩子們挑選丈夫的時候,除了考慮人品能力這些,也要看看這個人是不是喜歡鑽營,畢竟是一個鍋裏吃飯的兩口子,久而久之,一個庸俗的人,把一個高雅的人也帶得庸俗了。”
所以在老六阿哥看來小妹妹變成這樣罪魁禍首還是她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