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閃爍,也許是王川說到弓箭的事情的刺激,阿母也開始斷斷續續的講起了故事。這回卻不是吃的,而是關於弓箭關於大河以及部落。
“大河,太凶險了,這種……鱷魚……太凶險了……”說到鱷魚這個新詞,她還看了看王川,努力用這種新的說法表達她的意思。“部落剛來的時候,人比現在多,去河邊,死了不少人……被這種吼吼拖下水去,救不了。後來就不讓下河了。河裏有魚,但也不讓下……那時候,我父還有矢,有弧,吃的比現在多,人也多……吼火伢子是好樣的,比我父厲害,不過你們下河還是要小心……”
“阿母,我們部落是從哪來的?”第一次聽到部落的來曆,王川不由追問起來。“那邊。要走很多很多天的地方。”阿母指指北麵。
要走的具體多少天估計阿母就沒有概念了。這個時代,不夠吃會死人,有得吃的話會生很多孩子,之後還是會不夠吃的,接下來就要分家一般讓部落的一部分人去其他地方生存。和後世的外出打工一般。想必部落就是從外麵的大部落分出來的小部落。要不然不會有弓箭這些東西。也不知道部落分出來多久了。不知道原來的部落有多少人。
“那我們的弓箭呢?”王川接著問。
“斷了。沒有了。”
王川無語,敢情好東西都沒有留下來。王川還要問其他,阿母拿了兩根著火的木棍當火把,對他招招手,向岩洞深處走去。
岩洞縱深有幾百平方,深處是阿母存放物品的地方,沒有她允許,誰也不能進去。跟著火光走到裏麵,王川才發現裏麵極為低矮,要低著頭行走。裏麵空氣比較幹燥,岩壁上有黃土做的畫,地上放著些打結的繩子,斷弓,牛角,獸皮等物。王川前兩天弄的龜殼也放在這裏。
阿母將火把插在一邊,指著牆上最邊上的壁畫對王川道:“我父帶領部落來時,有那麽多人,如今到我手裏,隻剩這些人了。”
壁畫很抽象,隻有幾根不規則的線條和圓圈,看不出什麽東西。隻是圖畫下麵放著一堆打滿結的繩子。這些繩子也是用二麻搓成的。阿母說這麽些人的時候,又指了指旁邊,那邊正麵石壁上都畫著簡筆的小人。
王川問:“這些打結的繩子就是當時的人數?這牆壁上畫是現在岩洞的人?”
阿母指著繩結道:“一個結一個人。”又指著那副壁畫道,“這些是現在的人。”
王川數了數,來的時候的繩結是74個,表示有74個人。壁畫上卻是46個小人,這個數目和王川數出來的部落人數相等。
“我們來了多久了?”王川再問。
阿母指著另一塊石頭的一個壁畫,道:“我父來時候,打了這麽多的繩結,然後他就把這些交到了我手裏,我自己又打了這麽多的繩結。一個春秋打一個,雪停了之後,第一朵花開的那天就打。”
這個壁畫上,畫得是一個強壯的男子,他旁邊還有幾副獵殺牛、大蛇的圖案,還畫了一張弓。壁畫下對應的是一堆新的和一堆舊的繩結。王川數了數,一共六十一個。看來部落隻在這裏生活了六十一年。隻是六十年之間,這裏的人數就減少了這麽多,而且可以猜測,剛來的時候這裏應該是青壯為主的,現在部落裏,孩子卻占了小半。同時急劇減少的人數也給這裏的傳承帶來的災難,從這些人會用弓箭到現在隻會追著野獸跑就看得出來了。後世考證這裏有人活動了上萬年到十萬年間的,隻怕不是同一夥人了。
現在人還沒有年的概念,春秋的概念卻是有了。第一朵開的時候打一個結,那就是一年打一個,說不定這就是最早的“華”的由來。
“我父當年會用弧,能殺大牛,是個英雄!”阿母說得很是驕傲,說時還拿起地上的箭給王川看。不過那把箭不知道過去多少年了,依稀看著像弓的樣子。實際上看著和外麵腐爛的彎樹枝也沒什麽區別。
講完阿母的父親,阿母開始給王川講部落的小人壁畫。這些都是三筆兩筆的簡筆畫,有些像後世孩子的塗鴉。這些畫像分上下層的,上麵的人像大些,下麵的人像小些,對應的畫像下麵也各有繩結。個別畫像旁邊還有些捕獵采集的畫麵。
從阿母的講解當中,王川知道,下麵的繩結是他們的年紀,旁邊有其他畫麵的是他們做的突出事件的記錄。上下層之間的是對應的父母子女關係。
阿母自己的畫像是一個長手的樣子,她現在身形佝僂,手腳變得很長。她身邊的圖畫是一副縮小的岩洞口的樣子,這表示她掌管部落,她對應的繩結很難想象隻有四十三個。那個嘴裏露出一個大板牙像鬆鼠形象的是王川的父親寬,他旁邊沒有其他標注圖案,對應是繩結是二十五。光看圖像,王川沒有從壁畫上找出自己,不過他在寬下麵看到了一大一小兩個圖像,阿母說大的是他,然後他的圖像邊上塗滿了火,筐,繩子,網等。阿母在講這是他的時候,正拿著黃土要在旁邊畫石矛和鱷魚,表示他殺過鱷魚。範圍不夠大,阿母就用唾沫把旁邊那家人給抹掉了,另一邊重畫。王川數了數,自己的繩結是十一個。
阿母解說道:“父母與孩子,不能成親。同一個父母的,不能夠成親,要讓他們分開,或者從別的部落換。他們如果死了,如果沒有大的作為,就從要從這裏抹去,誰生了,就要加上來。每過一個春秋,雪後第一朵花開,就結一個結。”
王川點點頭表示明白。這應該就是流傳到後世的祖宗牌位的由來和身份證明了。
部落文明的延續,不是會不會用火,不是吃不吃得飽,不是會不會打磨石器使用陷阱,也不是有沒有學會穿衣或者說話,而是這些壁畫或者符號。它讓人區分人倫,懂得祖宗,才能讓血脈純淨的延續。
而這些,正是文明傳承的起點。
看到這些,部落在王川在王川眼中,變得有所不同了。這裏不再是野人的聚集地,而是文明的傳承點。
征得了阿母的同意,他在石壁上寫下:“元年中秋,殺鱷。”然後以八月十五為起點,在後麵寫下了一副農曆的日曆。
“大河,太凶險了,這種……鱷魚……太凶險了……”說到鱷魚這個新詞,她還看了看王川,努力用這種新的說法表達她的意思。“部落剛來的時候,人比現在多,去河邊,死了不少人……被這種吼吼拖下水去,救不了。後來就不讓下河了。河裏有魚,但也不讓下……那時候,我父還有矢,有弧,吃的比現在多,人也多……吼火伢子是好樣的,比我父厲害,不過你們下河還是要小心……”
“阿母,我們部落是從哪來的?”第一次聽到部落的來曆,王川不由追問起來。“那邊。要走很多很多天的地方。”阿母指指北麵。
要走的具體多少天估計阿母就沒有概念了。這個時代,不夠吃會死人,有得吃的話會生很多孩子,之後還是會不夠吃的,接下來就要分家一般讓部落的一部分人去其他地方生存。和後世的外出打工一般。想必部落就是從外麵的大部落分出來的小部落。要不然不會有弓箭這些東西。也不知道部落分出來多久了。不知道原來的部落有多少人。
“那我們的弓箭呢?”王川接著問。
“斷了。沒有了。”
王川無語,敢情好東西都沒有留下來。王川還要問其他,阿母拿了兩根著火的木棍當火把,對他招招手,向岩洞深處走去。
岩洞縱深有幾百平方,深處是阿母存放物品的地方,沒有她允許,誰也不能進去。跟著火光走到裏麵,王川才發現裏麵極為低矮,要低著頭行走。裏麵空氣比較幹燥,岩壁上有黃土做的畫,地上放著些打結的繩子,斷弓,牛角,獸皮等物。王川前兩天弄的龜殼也放在這裏。
阿母將火把插在一邊,指著牆上最邊上的壁畫對王川道:“我父帶領部落來時,有那麽多人,如今到我手裏,隻剩這些人了。”
壁畫很抽象,隻有幾根不規則的線條和圓圈,看不出什麽東西。隻是圖畫下麵放著一堆打滿結的繩子。這些繩子也是用二麻搓成的。阿母說這麽些人的時候,又指了指旁邊,那邊正麵石壁上都畫著簡筆的小人。
王川問:“這些打結的繩子就是當時的人數?這牆壁上畫是現在岩洞的人?”
阿母指著繩結道:“一個結一個人。”又指著那副壁畫道,“這些是現在的人。”
王川數了數,來的時候的繩結是74個,表示有74個人。壁畫上卻是46個小人,這個數目和王川數出來的部落人數相等。
“我們來了多久了?”王川再問。
阿母指著另一塊石頭的一個壁畫,道:“我父來時候,打了這麽多的繩結,然後他就把這些交到了我手裏,我自己又打了這麽多的繩結。一個春秋打一個,雪停了之後,第一朵花開的那天就打。”
這個壁畫上,畫得是一個強壯的男子,他旁邊還有幾副獵殺牛、大蛇的圖案,還畫了一張弓。壁畫下對應的是一堆新的和一堆舊的繩結。王川數了數,一共六十一個。看來部落隻在這裏生活了六十一年。隻是六十年之間,這裏的人數就減少了這麽多,而且可以猜測,剛來的時候這裏應該是青壯為主的,現在部落裏,孩子卻占了小半。同時急劇減少的人數也給這裏的傳承帶來的災難,從這些人會用弓箭到現在隻會追著野獸跑就看得出來了。後世考證這裏有人活動了上萬年到十萬年間的,隻怕不是同一夥人了。
現在人還沒有年的概念,春秋的概念卻是有了。第一朵開的時候打一個結,那就是一年打一個,說不定這就是最早的“華”的由來。
“我父當年會用弧,能殺大牛,是個英雄!”阿母說得很是驕傲,說時還拿起地上的箭給王川看。不過那把箭不知道過去多少年了,依稀看著像弓的樣子。實際上看著和外麵腐爛的彎樹枝也沒什麽區別。
講完阿母的父親,阿母開始給王川講部落的小人壁畫。這些都是三筆兩筆的簡筆畫,有些像後世孩子的塗鴉。這些畫像分上下層的,上麵的人像大些,下麵的人像小些,對應的畫像下麵也各有繩結。個別畫像旁邊還有些捕獵采集的畫麵。
從阿母的講解當中,王川知道,下麵的繩結是他們的年紀,旁邊有其他畫麵的是他們做的突出事件的記錄。上下層之間的是對應的父母子女關係。
阿母自己的畫像是一個長手的樣子,她現在身形佝僂,手腳變得很長。她身邊的圖畫是一副縮小的岩洞口的樣子,這表示她掌管部落,她對應的繩結很難想象隻有四十三個。那個嘴裏露出一個大板牙像鬆鼠形象的是王川的父親寬,他旁邊沒有其他標注圖案,對應是繩結是二十五。光看圖像,王川沒有從壁畫上找出自己,不過他在寬下麵看到了一大一小兩個圖像,阿母說大的是他,然後他的圖像邊上塗滿了火,筐,繩子,網等。阿母在講這是他的時候,正拿著黃土要在旁邊畫石矛和鱷魚,表示他殺過鱷魚。範圍不夠大,阿母就用唾沫把旁邊那家人給抹掉了,另一邊重畫。王川數了數,自己的繩結是十一個。
阿母解說道:“父母與孩子,不能成親。同一個父母的,不能夠成親,要讓他們分開,或者從別的部落換。他們如果死了,如果沒有大的作為,就從要從這裏抹去,誰生了,就要加上來。每過一個春秋,雪後第一朵花開,就結一個結。”
王川點點頭表示明白。這應該就是流傳到後世的祖宗牌位的由來和身份證明了。
部落文明的延續,不是會不會用火,不是吃不吃得飽,不是會不會打磨石器使用陷阱,也不是有沒有學會穿衣或者說話,而是這些壁畫或者符號。它讓人區分人倫,懂得祖宗,才能讓血脈純淨的延續。
而這些,正是文明傳承的起點。
看到這些,部落在王川在王川眼中,變得有所不同了。這裏不再是野人的聚集地,而是文明的傳承點。
征得了阿母的同意,他在石壁上寫下:“元年中秋,殺鱷。”然後以八月十五為起點,在後麵寫下了一副農曆的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