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帶著人回到部落的時候,天色將黒。一路上小象心情不好,王川淨顧著安撫它了,所以走得慢些。
回去先把逃奴關了起來,留著改日再處理。然後王川找阿母複命。
阿母怒氣衝衝,就要讓人砍殺了這兩個逃奴。對阿母來說,王川才征戰回來,到家都沒有休息,就被這點事情弄得出去又出去跑了兩天,還差點連小象都弄丟了,這兩個逃奴罪不可赦。其他人也是一點用都沒有的,事事都要讓王川親力親為,有責任的人也該責罰。要不然要這些光輝吃飯不做事的人有什麽用?
聽到王川說不現在砍殺了那兩個逃奴,阿母忍著怒氣問:“你要怎麽對待他們?”
王川幫阿母捶著肩膀道:“殺肯定是要殺的,但就這麽殺了顯示不出我們規矩的厲害。等過幾天大家都回來了,我們再弄一個審判大會,當著大家的麵殺。我要讓所有人都記住,死不算什麽,河部落的刑罰比死還可怕。”
阿母問:“還有什麽刑罰比死可怕?”
淩遲,點天燈,剝皮充草等等,阿母自然是沒有聽聞過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方法王川從史書上知道的太多了。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血腥史,想必於後人,史前的這些人實在是天真單純太多了。
王川不想現在告訴阿母,隻說等人回齊了再說。
阿母知道這個孩子從沒有讓人失望過,於是拍拍王川的手,表示聽他的。
部落從幾十人眨眼變成了千人規模。阿母前期還能跟得上部落的發展的步伐。現在她也漸漸覺得吃力了。千人部落什麽的,她別說見了,她之前連想都沒有想過。麵對千人的部落,不說如何管理,隻是想到要喂飽這麽多人的肚子,阿母就完全無計可施。
她也曾擔心過人越來越多,吃的不夠了怎麽辦。為了這個問題,她也曾失眠白發,憂心忡忡。
但她發現這些對王川來說完全不算什麽問題,圍獵山林,部落有山神打鼓。趕獵獸訊,王川弄出了牛鼻環,和蓄養的本事。不但從遠處把牛牽回部落不怎麽費力,連保管肉食也不用怎麽擔心了。他還弄出了大船,通往浩蕩的太江打漁,也可以幾日來回……有了這些手段,吃的還算什麽?
她知道,隻要有王川在,這些他都會處理好,完全不用她擔心什麽。不管做什麽,她隻要聽王川的就好。
她現在每天做的就是,在她的老夥伴荊和幾個半大孩子的陪同下,四處去看部落人勞作的情況。如同獸王巡視自己的領地一般。看看有沒有人偷懶,看看有沒有人違反規矩,有沒有人不聽王川的話。其他事情她並不多過問。
在王川看來,阿母這些做法非常聰明。王川也樂得她這樣做。在部落裏,唯一一個完全信服王川的人應該隻有阿母一人。她這樣做,幾乎就等於是王川眼睛和耳朵的延伸,很多他看不到,他聽不到的東西,阿母會幫她監督到位。
而阿母掌握了部落的監督和執法大權,也等於把部落穩穩掌握在了自己手裏。這也讓她在部落的威望越發隆重。
現在部落的人四下外出了,人並不齊,審判大會什麽的,自然還是等人齊回來再說。
秋日如畫,秋收並不等人。王川回來之後,把兩個逃奴關起來,讓人每天送飯便不管了。自己帶著人忙起秋收來。
稻穀,菰米,桐子,野菜,黃麻,竹筍甚至是幹草,都是收割的對象。
部落大概剩下三百來人,幾個作坊的人不調動,值守的人不調動,王川還可以調動二百人。
發生了逃奴的事情,外出獵象就不用奴隸去了。騎鹿帶著三十人負責獵象,王川讓他在稀林通道和大河交匯的地方設伏。在那裏獵了象之後,用船把象運回來。這樣可以減少不少人力,也能減少象群對部落的威脅。
奴隸不外出,則在烈和望等人的帶領下,開始部落寨子西麵的一公裏外,平整土地,建立第二個寨子。王川把大概的構想和當工頭的嘭卜啦說了一下便放手不管了。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嘭卜啦參與了部落寨子的建設整個過程,對建築更有心得。從選址,到寨子的規劃,道路的規劃等他都能說得頭頭是道。寨子在他的帶領下建起來,不一定比王川參與建設的差。
如此一來,秋收的工作主要交給孩子和女人。
部落隻有幾十人的時候,生活在這片森林裏,幾乎與一群野獸無異,對環境的改造少得可憐。部落發展到幾百人之後,加上鐵器的使用,幾乎把部落周圍都改造了一遍。
現在大河兩岸幾公裏範圍裏,孩子們就敢拿著弩箭,劃著獨木舟去割草和收割菰米。
近幾個月來大規模的砍樹,早把附近的野獸驚走了。去年的菰米大家隻弄了一點嚐了嚐,今年孩子們把河的兩岸上下幾公裏的全都收割了回來,足足有上千斤。這讓王川很是滿意。這東西普通人想吃都不分給他們吃。正好給部落的老人孩子孕婦補身體用,或者用來犒賞功臣。
王川自己就是孩子,對部落也還算有功,這些東西自然留著慢慢吃了。
路知道長滿梧桐樹的小山穀,王川給了他二十個人,讓他帶人去采摘梧桐子。王川對他的要求很簡單,有多少弄多少回來。每天有船過去運載梧桐子,等把那個山穀的梧桐子都采摘完了,他就可以回來了。
這其實是對路的懲罰或者說保護。他在管理奴隸的時候發生了逃奴的事情,王川雖然在阿母麵前把事情壓下來了,但他要是天天在阿母麵前轉,萬一阿母怒火再起,從其他地方挑他的錯處怎麽辦。阿母要處罰他無所謂,把阿母氣著了可不好了。
野菜和竹筍基本是冬天唯一的維生素來源了。這些東西也是要準備好的。
野菜和竹筍弄回來後弄醃製的醃製,醃製不下的就曬幹。冬天的肉湯裏放一點這些,滋味更好不說,光是提振食欲就很有幫助。
黃麻一捆捆砍回來,這些就交給女人處理了。王川之前還想部落沒有熟練的織女,準備入秋後去火神部落換些女人來負責紡織的。但後來發現從魚人氏等換來的人中,就有不少女人據說是會紡織的。這麽一來,隻要把這些女人挑出來就行。火神部落之行,還是等大家回來後再說吧。
所有的收割當中,王川最關心的是稻穀的收割。這是他帶著人親自做的。收割的時候,把稻杆幾乎齊跟割了下來。還沒有脫穀機,大家就在粗樹枝上把穀粒拍打下來。
穀子晾曬的時候,讓孩子們在邊上看著防止被鳥啄食是免不了的。稻草也就地曬幹,然後在竹叢下的小院子裏單獨壘成一個草塔。這些是為小象準備的零食,除了小犀牛能偶爾吃一點,其他牛羊隻能吃其他孩子割回來的野草。
其他孩子割回來的野草裏連芒草都有,其他的各種毒草想來也多少摻雜了些。芒草曬幹後極為割口,可不能把小象的嘴巴割傷了。至於毒草,那肯定是不能讓小象碰的。其他牛羊吃倒是無所謂,它們毒死了大不了宰了吃肉,沒什麽問題的。
回去先把逃奴關了起來,留著改日再處理。然後王川找阿母複命。
阿母怒氣衝衝,就要讓人砍殺了這兩個逃奴。對阿母來說,王川才征戰回來,到家都沒有休息,就被這點事情弄得出去又出去跑了兩天,還差點連小象都弄丟了,這兩個逃奴罪不可赦。其他人也是一點用都沒有的,事事都要讓王川親力親為,有責任的人也該責罰。要不然要這些光輝吃飯不做事的人有什麽用?
聽到王川說不現在砍殺了那兩個逃奴,阿母忍著怒氣問:“你要怎麽對待他們?”
王川幫阿母捶著肩膀道:“殺肯定是要殺的,但就這麽殺了顯示不出我們規矩的厲害。等過幾天大家都回來了,我們再弄一個審判大會,當著大家的麵殺。我要讓所有人都記住,死不算什麽,河部落的刑罰比死還可怕。”
阿母問:“還有什麽刑罰比死可怕?”
淩遲,點天燈,剝皮充草等等,阿母自然是沒有聽聞過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方法王川從史書上知道的太多了。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血腥史,想必於後人,史前的這些人實在是天真單純太多了。
王川不想現在告訴阿母,隻說等人回齊了再說。
阿母知道這個孩子從沒有讓人失望過,於是拍拍王川的手,表示聽他的。
部落從幾十人眨眼變成了千人規模。阿母前期還能跟得上部落的發展的步伐。現在她也漸漸覺得吃力了。千人部落什麽的,她別說見了,她之前連想都沒有想過。麵對千人的部落,不說如何管理,隻是想到要喂飽這麽多人的肚子,阿母就完全無計可施。
她也曾擔心過人越來越多,吃的不夠了怎麽辦。為了這個問題,她也曾失眠白發,憂心忡忡。
但她發現這些對王川來說完全不算什麽問題,圍獵山林,部落有山神打鼓。趕獵獸訊,王川弄出了牛鼻環,和蓄養的本事。不但從遠處把牛牽回部落不怎麽費力,連保管肉食也不用怎麽擔心了。他還弄出了大船,通往浩蕩的太江打漁,也可以幾日來回……有了這些手段,吃的還算什麽?
她知道,隻要有王川在,這些他都會處理好,完全不用她擔心什麽。不管做什麽,她隻要聽王川的就好。
她現在每天做的就是,在她的老夥伴荊和幾個半大孩子的陪同下,四處去看部落人勞作的情況。如同獸王巡視自己的領地一般。看看有沒有人偷懶,看看有沒有人違反規矩,有沒有人不聽王川的話。其他事情她並不多過問。
在王川看來,阿母這些做法非常聰明。王川也樂得她這樣做。在部落裏,唯一一個完全信服王川的人應該隻有阿母一人。她這樣做,幾乎就等於是王川眼睛和耳朵的延伸,很多他看不到,他聽不到的東西,阿母會幫她監督到位。
而阿母掌握了部落的監督和執法大權,也等於把部落穩穩掌握在了自己手裏。這也讓她在部落的威望越發隆重。
現在部落的人四下外出了,人並不齊,審判大會什麽的,自然還是等人齊回來再說。
秋日如畫,秋收並不等人。王川回來之後,把兩個逃奴關起來,讓人每天送飯便不管了。自己帶著人忙起秋收來。
稻穀,菰米,桐子,野菜,黃麻,竹筍甚至是幹草,都是收割的對象。
部落大概剩下三百來人,幾個作坊的人不調動,值守的人不調動,王川還可以調動二百人。
發生了逃奴的事情,外出獵象就不用奴隸去了。騎鹿帶著三十人負責獵象,王川讓他在稀林通道和大河交匯的地方設伏。在那裏獵了象之後,用船把象運回來。這樣可以減少不少人力,也能減少象群對部落的威脅。
奴隸不外出,則在烈和望等人的帶領下,開始部落寨子西麵的一公裏外,平整土地,建立第二個寨子。王川把大概的構想和當工頭的嘭卜啦說了一下便放手不管了。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嘭卜啦參與了部落寨子的建設整個過程,對建築更有心得。從選址,到寨子的規劃,道路的規劃等他都能說得頭頭是道。寨子在他的帶領下建起來,不一定比王川參與建設的差。
如此一來,秋收的工作主要交給孩子和女人。
部落隻有幾十人的時候,生活在這片森林裏,幾乎與一群野獸無異,對環境的改造少得可憐。部落發展到幾百人之後,加上鐵器的使用,幾乎把部落周圍都改造了一遍。
現在大河兩岸幾公裏範圍裏,孩子們就敢拿著弩箭,劃著獨木舟去割草和收割菰米。
近幾個月來大規模的砍樹,早把附近的野獸驚走了。去年的菰米大家隻弄了一點嚐了嚐,今年孩子們把河的兩岸上下幾公裏的全都收割了回來,足足有上千斤。這讓王川很是滿意。這東西普通人想吃都不分給他們吃。正好給部落的老人孩子孕婦補身體用,或者用來犒賞功臣。
王川自己就是孩子,對部落也還算有功,這些東西自然留著慢慢吃了。
路知道長滿梧桐樹的小山穀,王川給了他二十個人,讓他帶人去采摘梧桐子。王川對他的要求很簡單,有多少弄多少回來。每天有船過去運載梧桐子,等把那個山穀的梧桐子都采摘完了,他就可以回來了。
這其實是對路的懲罰或者說保護。他在管理奴隸的時候發生了逃奴的事情,王川雖然在阿母麵前把事情壓下來了,但他要是天天在阿母麵前轉,萬一阿母怒火再起,從其他地方挑他的錯處怎麽辦。阿母要處罰他無所謂,把阿母氣著了可不好了。
野菜和竹筍基本是冬天唯一的維生素來源了。這些東西也是要準備好的。
野菜和竹筍弄回來後弄醃製的醃製,醃製不下的就曬幹。冬天的肉湯裏放一點這些,滋味更好不說,光是提振食欲就很有幫助。
黃麻一捆捆砍回來,這些就交給女人處理了。王川之前還想部落沒有熟練的織女,準備入秋後去火神部落換些女人來負責紡織的。但後來發現從魚人氏等換來的人中,就有不少女人據說是會紡織的。這麽一來,隻要把這些女人挑出來就行。火神部落之行,還是等大家回來後再說吧。
所有的收割當中,王川最關心的是稻穀的收割。這是他帶著人親自做的。收割的時候,把稻杆幾乎齊跟割了下來。還沒有脫穀機,大家就在粗樹枝上把穀粒拍打下來。
穀子晾曬的時候,讓孩子們在邊上看著防止被鳥啄食是免不了的。稻草也就地曬幹,然後在竹叢下的小院子裏單獨壘成一個草塔。這些是為小象準備的零食,除了小犀牛能偶爾吃一點,其他牛羊隻能吃其他孩子割回來的野草。
其他孩子割回來的野草裏連芒草都有,其他的各種毒草想來也多少摻雜了些。芒草曬幹後極為割口,可不能把小象的嘴巴割傷了。至於毒草,那肯定是不能讓小象碰的。其他牛羊吃倒是無所謂,它們毒死了大不了宰了吃肉,沒什麽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