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一年前和小象約好養它耕地的事情終於在今年實現了。
王川弄煉鐵廠的目的就是為了弄出犁頭來。而且弄就直接弄出了曲轅犁來了。曲轅犁比直轅犁省力的道理王川是懂的,在技術合適的情況下,就沒有必要走彎路了。
小象拉慣了車和雪橇,拉起犁頭來也不怎麽排斥。但每次拉完一畝地左右,總會停下來在王川麵前膩歪一會,要吃點東西才會繼續。這是算時薪的工錢,王川給的很痛快,每次都是嫩草薯莨甚至酒糟伺候。
除了小象之外,小犀牛也被套上了韁繩幫忙拉犁。小犀牛就簡單多了,隻要在它額頭前綁一把青草,它就能轟轟轟跑一天不帶停的。
幾頭被部落養了一年的小牛犢子也被拉了出來,用前麵一人牽引,後麵一人扶犁的辦法學著犁地。這些幾乎被部落的孩子和狼狗放了一年的牛也還算聽話,除了而後犯倔,要動用鞭子之後,基本可以滿足使用。
但去年新獵的那些野牛就不行了。那些大家夥牽著不走打著倒退,一上韁繩就騰跳不已,小的又太小了拉不動。王川隻好把那些大的殺了,犒勞春耕的大家。
有時候滄海桑田,真的是瞬息而已。
從地裏刨食,不參與其中,真的讓人很難想象其中的艱辛。
王川十三歲這年,計劃種五百畝水稻,其他的薯莨,葫蘆,紫色,黃麻等作物若幹。結果獵獸訊的人還沒有回來,天便開始下起了綿綿的春雨。造成這一年先澇後旱,計劃種的稻穀種了三百畝不到,就沒有繼續種了,種在低窪處的秧苗全被水泡死了。幸好王川先建的湖泊解決了不少問題,後麵補種了薯莨收成也還不錯,沒有讓部落的人餓著。
這一年的冬天同樣偏暖,結果在王川十四歲這年夏天,鬧了一場不小的蝗災。雖然最後不至於顆粒無收,但這一年擴種了一倍的田地,收獲和去年相差無幾。
好在蝗蟲也是可以吃的,王川把蝗蟲曬幹了當儲備的幹糧,在冬天和魚一起燉,味道和蝦仁差不多,讓部落很多人吃的讚不絕口。
王川十五這年,風調雨順,眼見就要豐收一把了,最後一場遷徙的鳥雀潮降臨到了部落之中……這個冬天大家的主食是各種鳥雀,米飯在集市上的價格依舊是三兩米飯價值一斤肉。
眨眼間到了王川來到這個時代的第五個春節。過完春節他就滿十六歲了。
三年彈指一揮間就過去了。有時候王川難免感慨,這幾年的時間都顧著低頭從地裏刨食了,其他的什麽事情都來不及做。
這三年裏,王川的新發明屈指可數,而且在部落人看來都是可有可無的。
王川用竹子和芒草做出了紙張來。這些紙張是那種泛黃的草紙,脆,不好吃,除了上學的孩子能用就基本沒什麽用了。但這個造紙作坊還占了不少人手。
王川還用鬆煙和皮膠做出了墨,黑漆漆的東西,也不能吃,也是除了學生能用其他地方基本沒用。
算盤,一種用珠子串起來的東西,部落沒幾個人會用的。會用的人無不天天拿在手裏,一副生人勿進的樣子,看著就讓人不喜。
蠟燭,這是個點火的東西,比油燈亮一點。但非常少,河部落就幾個頭頭在用,而且用一點少一點,看著就讓人心疼。
其他的,就基本沒有了。
但這三年,河部落從原來的千多人,發展到了四千人的規模。老寨子擴建了一圈,建得比新寨子還大。在河對岸老頭子住的位置,也新建了一個寨子。這個寨子的規模也不比對麵兩個小。把老頭子的屋子也圈進去了。
於此同時,建在河邊的工業寨子,被填高了地麵之後,也新建了家屬區,裏麵也住了不少人。
部落的軍隊發展到了六百人規模,並且出現了一百脫產的職業軍人。這一百職業軍人歸壯牛統領,主力是大黑這些學生。
三年之間,壯牛真正長成了一個彪形大漢。他比比虎還要高半個頭,身材跟嘭卜啦不相上下。武力值是年輕一輩裏的第一人。
這三年之間,王川也長成了一個棒小夥。他比比虎矮些,身材苗條精壯。但根據他自己的說法,他還能再長一點。這讓比虎很不滿意。
小象和小犀牛都長大了一圈。小犀牛基本變成大犀牛了,身長五米,頭上的尖角就有半米長,一旦被它頂到,連牛也會穿腸破肚。等閑沒人敢靠近它。但它卻變得越發收斂,很少頂人了。因為王川給它尖角上掛了一塊鐵盾牌。
倒是小象還是老樣子,身材大了一圈之後,性情還和孩子一般。它的牙終於長出來了,也有半米長了,但它依舊不會自己覓食,有人喂到嘴裏就不會自己撿。好在它每年春耕冬撈幫部落出了不少力,部落的人寵它得很,因此就算它懶出了格調,依舊不怕沒東西吃的。
部落的狼狗產出的第二代也長大了。狼婷數學不錯,但也沒有想到十幾隻母狼狗在沒有限製的情況下會產多少隻小狼狗出來。現在部落裏三個寨子之間,幾十上百隻狼狗整天亂竄,惹得整個世界不得安寧。於是王川發現部落有人悄悄吃起了沒有蹄的羊肉……
棲回去之後,王川以為她會在秋天再來一次。結果沒有。王川讓人去跟西牛部的人打聽,他們也說獸潮裏還有徙人,但沒有夷人那一波了。這一年王川忙著抗旱,沒有時間多想。
第二年秋,棲也沒有來。夷人還是沒有出現在獸潮裏。王川擔心他們被人在半路劫殺了,讓人去獸潮裏跟別的徙人打聽。也沒人知道他們的消息。
第三年秋也一樣。
這可愁死樹皮,小鷹和阿母了。
撚青走時,已經有身孕了。樹皮留不住她,隻能讓她回去。但誰想一別三年,一點音訊沒有?
小鷹在棲走後,就被王川嚴加看管起來。雖然現在它長到了一米高,但依舊壞念那個溫暖的懷抱。
阿母愁,則是因為王川到了成親的年紀了。
王川弄煉鐵廠的目的就是為了弄出犁頭來。而且弄就直接弄出了曲轅犁來了。曲轅犁比直轅犁省力的道理王川是懂的,在技術合適的情況下,就沒有必要走彎路了。
小象拉慣了車和雪橇,拉起犁頭來也不怎麽排斥。但每次拉完一畝地左右,總會停下來在王川麵前膩歪一會,要吃點東西才會繼續。這是算時薪的工錢,王川給的很痛快,每次都是嫩草薯莨甚至酒糟伺候。
除了小象之外,小犀牛也被套上了韁繩幫忙拉犁。小犀牛就簡單多了,隻要在它額頭前綁一把青草,它就能轟轟轟跑一天不帶停的。
幾頭被部落養了一年的小牛犢子也被拉了出來,用前麵一人牽引,後麵一人扶犁的辦法學著犁地。這些幾乎被部落的孩子和狼狗放了一年的牛也還算聽話,除了而後犯倔,要動用鞭子之後,基本可以滿足使用。
但去年新獵的那些野牛就不行了。那些大家夥牽著不走打著倒退,一上韁繩就騰跳不已,小的又太小了拉不動。王川隻好把那些大的殺了,犒勞春耕的大家。
有時候滄海桑田,真的是瞬息而已。
從地裏刨食,不參與其中,真的讓人很難想象其中的艱辛。
王川十三歲這年,計劃種五百畝水稻,其他的薯莨,葫蘆,紫色,黃麻等作物若幹。結果獵獸訊的人還沒有回來,天便開始下起了綿綿的春雨。造成這一年先澇後旱,計劃種的稻穀種了三百畝不到,就沒有繼續種了,種在低窪處的秧苗全被水泡死了。幸好王川先建的湖泊解決了不少問題,後麵補種了薯莨收成也還不錯,沒有讓部落的人餓著。
這一年的冬天同樣偏暖,結果在王川十四歲這年夏天,鬧了一場不小的蝗災。雖然最後不至於顆粒無收,但這一年擴種了一倍的田地,收獲和去年相差無幾。
好在蝗蟲也是可以吃的,王川把蝗蟲曬幹了當儲備的幹糧,在冬天和魚一起燉,味道和蝦仁差不多,讓部落很多人吃的讚不絕口。
王川十五這年,風調雨順,眼見就要豐收一把了,最後一場遷徙的鳥雀潮降臨到了部落之中……這個冬天大家的主食是各種鳥雀,米飯在集市上的價格依舊是三兩米飯價值一斤肉。
眨眼間到了王川來到這個時代的第五個春節。過完春節他就滿十六歲了。
三年彈指一揮間就過去了。有時候王川難免感慨,這幾年的時間都顧著低頭從地裏刨食了,其他的什麽事情都來不及做。
這三年裏,王川的新發明屈指可數,而且在部落人看來都是可有可無的。
王川用竹子和芒草做出了紙張來。這些紙張是那種泛黃的草紙,脆,不好吃,除了上學的孩子能用就基本沒什麽用了。但這個造紙作坊還占了不少人手。
王川還用鬆煙和皮膠做出了墨,黑漆漆的東西,也不能吃,也是除了學生能用其他地方基本沒用。
算盤,一種用珠子串起來的東西,部落沒幾個人會用的。會用的人無不天天拿在手裏,一副生人勿進的樣子,看著就讓人不喜。
蠟燭,這是個點火的東西,比油燈亮一點。但非常少,河部落就幾個頭頭在用,而且用一點少一點,看著就讓人心疼。
其他的,就基本沒有了。
但這三年,河部落從原來的千多人,發展到了四千人的規模。老寨子擴建了一圈,建得比新寨子還大。在河對岸老頭子住的位置,也新建了一個寨子。這個寨子的規模也不比對麵兩個小。把老頭子的屋子也圈進去了。
於此同時,建在河邊的工業寨子,被填高了地麵之後,也新建了家屬區,裏麵也住了不少人。
部落的軍隊發展到了六百人規模,並且出現了一百脫產的職業軍人。這一百職業軍人歸壯牛統領,主力是大黑這些學生。
三年之間,壯牛真正長成了一個彪形大漢。他比比虎還要高半個頭,身材跟嘭卜啦不相上下。武力值是年輕一輩裏的第一人。
這三年之間,王川也長成了一個棒小夥。他比比虎矮些,身材苗條精壯。但根據他自己的說法,他還能再長一點。這讓比虎很不滿意。
小象和小犀牛都長大了一圈。小犀牛基本變成大犀牛了,身長五米,頭上的尖角就有半米長,一旦被它頂到,連牛也會穿腸破肚。等閑沒人敢靠近它。但它卻變得越發收斂,很少頂人了。因為王川給它尖角上掛了一塊鐵盾牌。
倒是小象還是老樣子,身材大了一圈之後,性情還和孩子一般。它的牙終於長出來了,也有半米長了,但它依舊不會自己覓食,有人喂到嘴裏就不會自己撿。好在它每年春耕冬撈幫部落出了不少力,部落的人寵它得很,因此就算它懶出了格調,依舊不怕沒東西吃的。
部落的狼狗產出的第二代也長大了。狼婷數學不錯,但也沒有想到十幾隻母狼狗在沒有限製的情況下會產多少隻小狼狗出來。現在部落裏三個寨子之間,幾十上百隻狼狗整天亂竄,惹得整個世界不得安寧。於是王川發現部落有人悄悄吃起了沒有蹄的羊肉……
棲回去之後,王川以為她會在秋天再來一次。結果沒有。王川讓人去跟西牛部的人打聽,他們也說獸潮裏還有徙人,但沒有夷人那一波了。這一年王川忙著抗旱,沒有時間多想。
第二年秋,棲也沒有來。夷人還是沒有出現在獸潮裏。王川擔心他們被人在半路劫殺了,讓人去獸潮裏跟別的徙人打聽。也沒人知道他們的消息。
第三年秋也一樣。
這可愁死樹皮,小鷹和阿母了。
撚青走時,已經有身孕了。樹皮留不住她,隻能讓她回去。但誰想一別三年,一點音訊沒有?
小鷹在棲走後,就被王川嚴加看管起來。雖然現在它長到了一米高,但依舊壞念那個溫暖的懷抱。
阿母愁,則是因為王川到了成親的年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