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東來因為與年兄的友誼,實在不忍聞此慘聲,所以躲到後衙,讓眾師爺和各屬官把這些積年舊案都給一一審清楚。想求情的人進不了後衙,也沒本事把未東來從後衙拖出來。
未大人在此地十數年,沒有積下一門親眷。他妻兒都在老家,同門同鄉都在各地為官,想求年家的人發現本地找不著廟門,去外地又頗費時間,被關進大牢的年家人日日提審,很快看不出人樣了。
還有人提起之前未公子就在本地!是一個極為善良好說話的人,但再一打聽,未公子早就叫未大人送出去拜訪親友了,據說是擔心衙門裏要審案子,慘叫聲嚇壞了公子才送走的。
想替年家求情的人和年家還在外麵的人像一群沒頭蒼蠅,圍著衙門轉來轉去,就是束手無策。
大牢裏的年兄倒是很快就招認了,年兄的叔伯兄弟有案情在身的,也都在刀筆吏的日日關懷下紛紛吐口。
案情很快審結,但人並沒有放出來,隻是不必再日日過審,這已是僥天之幸了!
未東來未大人這才出門,與關心此事的親友們詳述,道此案既已審結,我也不欲多生事端,這就封了案卷,上遞到州府,等上頭的大人審結後,確實無誤,年兄等人就可以放出來了。
這個時間短則三五個月,半年可期,長則三五年也說不準。但我既與年兄有舊,必定會好生照顧他與家人,還望諸位勿怪,我這也是一心為公,不敢徇私。
年家親友以及關心此事的本地大姓,見未大人如雷霆般的一擊,就將年家打了個粉碎,但是卻也並沒有滅年家一門,此後年家還是可以慢慢休養生息,慢慢恢複過來的。隻是不知道是幾代之後的事了。
再細究此事源頭,竟然是為了幾個不值錢的桑林!
得知此事後,眾人皆大罵!好個不識相的年家!幾片桑林罷了,值幾個錢?值得你帶著人跑去問大人的罪過嗎?蠢得要升天了!漫說是一群衙差路過砍的,就算真是大人讓人砍的,可能大人就是想砍些柴燒火用呢,你就應該早早把柴砍好了送給大人,還勞動大人自己動手。
年家此事成了城中新的大笑話。
“不過一片桑林……”
“年家好威風啊!直指未大人,說是未大人指使的……就算真是未大人指使的,也沒有為了幾片林子得罪大人的道理,何況還未必是!”
“一群衙差並幾個浪蕩子做下的事,非要冠到未大人頭上,年家實在可惡,可恨,可笑!”
至於年家在這一回中死了一批新蠶,釋出許多年輕的絲娘,這就是小事了。
年家這回的損失何止是一批新蠶、幾片桑林和一群年輕的絲娘呢?主支旁支皆折進去不少人,家聲破敗,許多族中年輕子弟都被書院退了回來,實在是有辱斯文。
少了年家一戶,城中也並沒有受影響。文會仍是日日開著,書院也是一片朗朗書聲,街上的小商小販、田間的百姓,也都照常生活。
年家賣了不少田舍,似乎是打算分家了。自然有人找到未東來,詢問未大人可有在此地置產的意思,他們可居中做保,不叫大人費心。
未東來未大人生就一副文氣衝天的相貌,斯文俊美,在此地多年隻跟諸家做泛泛之交,不肯在這裏新添一門妻妾,一看就是品德高尚之人。
未大人不置產,對年家的事唏噓不已。未大人道,他隻擔心年家敗後,本地明年的稅賦可就要欠一塊了,他倒是願意舍了臉麵去州府求情,可是也不能從此就少一大筆錢。
未大人的意思透出來,各家回去算一算賬,把年家的田舍生意雇奴吞了之後,各家都能肥上一年,未大人又說明年可以代為求情,但後年可能這錢就必須補上了。
未大人既然願意容讓他們明年白賺一年,他們又怎麽好叫大人為難呢。
幾家商量過後,請未大人赴宴,都道今年晚了,明年隻怕不好說,但後年一定可以緩過來,稅賦之事,不會叫大人擔心。
未東來親自敬了諸位一杯水酒:“有諸位助我,此地安矣。”
前前後後折騰了月餘,未東來終於把公事給辦完了,轉頭就思念起了兒子,他不能出城,就寫了親筆長信,讓未硯送過去。
未東來:“那邊風沙大,你叫寧兒早些回來吧。再過一個月,這邊的魚就肥了,我還想帶他去釣魚呢。”
未硯帶著信起程,前往六十裏外的鳳凰前關。
未起寧在鳳凰前關這裏已經住了有一個月了。
鳳凰關,鳳凰前關,鳳凰後關,是三個城關。他從家裏出來,路過的是鳳凰關,沒想到這又見到了鳳凰前關。
鳳凰前關這裏是傅朋舉的大伯,傅州道的地盤。
傅州道年約五旬,生就一副獅子麵,須發怒張,乍一看有些凶惡,但見到未起寧卻很溫和。他好穿白衫,好讀書,好棋,好書畫,雖然有些嚴厲,但是未起寧覺得他有點像二叔,天生就帶一股親熱味。
傅州道:“怪畫叟?我這裏收著他的幾幅書畫。”
擺出來後,有畫蝦鶴花魚的幾幅被傅州道說過於匠氣,失了靈性,題了詞畫的是家中軒窗怪石的一幅,卻被傅州道掛在書桌前,時常賞玩。
未起寧一看就認出了,蝦鶴花魚的那幾幅都是別院的景致,軒窗怪石的那一幅就是家裏的花間亭,他還和楚顏在那裏說悄悄話呢。
看到畫就讓他想起了家,想起了楚氏和楚顏。
他好想顏顏,他有好多話想跟她說。
爹是個好人,他對娘是有心的。
鳳凰前關這裏時有風沙,天氣還熱,在這裏的人個個都曬得膚黑,這邊的和尚都比別處黑。
未起寧在路上看到和尚黑黑的光腦袋,就想回去要告訴楚顏這個事,原來曬黑是會曬到頭皮的,原來和尚光頭也會曬黑!
他想起就笑,妹妹知道了一定也會笑。
傅州道在此地已經有三十年了。他離家前未成親,在此地也沒有娶妻,傅家曾經打算替他娶了,再把他妻子送來,被他拒絕了,等傅州道雙親去世後,傅家送信來讓他自專,或是請老師、上峰作媒,或是自己聽到哪裏有心儀的淑女自己求娶,家中全都支持。
但傅州道就是一直沒娶。
他總覺得自己不會在這裏當一輩子的官,一定可以換到溫暖香軟的地方,到了那裏再娶就行了。
結果這一等就是三十年,他自己都快放棄了。
等見到未家的小輩後,他突然發現,如果他當年在家鄉娶了妻子,或是聽父母之命,那他的孩子應該比未起寧更大幾歲。
現在卻仍是膝下空空。
傅州道對父母離去後的傅家已經越來越陌生了。傅朋舉的父親是他堂弟,因為他身在外鄉,家鄉的事就由堂弟一家主持。
這麽多年,他也聽過家中許多荒唐事。對堂弟也是越來越失望。
未起寧對傅家的了解也不多,他出外求學多年,跟傅朋舉還是他這次回家後才變得更熟的。
他就對傅州道說傅朋舉,說他熱心、善良、好公義,對朋友尤其好,在城中的朋友最多。
傅州道就嘲笑道:“四處灑錢,的確能得到不少好朋友。”
未起寧就很尷尬,他本意是想誇傅朋舉的,他以前也不知道傅大人才是傅家主支,傅朋舉其實是旁支,傅家家主其實是遠在此地的傅大人。
代兄掌家,結果這一家子豪氣得滿城盡知。以前他還不太理解為什麽傅家這麽能花錢,他隻覺得傅家有錢,特別有錢,還是楚顏說過後,他才知道傅家不是有錢,隻是能花錢。
見到傅大人後,他才明白——原來傅家花的不是自己的錢。
唉……
未起寧就很替傅家不好意思,特別是傅朋舉,他覺得傅朋舉肯定是不知道這些隱情的。
……他就沒那個腦子和心眼!
他還有些同情傅大人。讓堂親看家,結果快把家底偷光了。
他想了想,替傅朋舉辯白:“朋舉隻是為人善良,他其實並無他意。”
傅州道:“你這小孩子就不必多說了,我這麽些年不回去,猜得到家裏是什麽樣。反正那也就是些房子田地,隻有祖墳未失,我回去仍然可以拜祭先人就夠了。”
未起寧狡盡腦汁,想起楚顏的話,努力替傅朋舉貼金:“其實朋舉也是心中有數,他曾對我說過,家中如此下去,隻怕沒有好果子吃……”
傅州道就把這話聽進去了。
等未起寧走後,傅州道想了一夜,把管家叫過來,讓他回家鄉去。
管家道:“那個地方有什麽可回的?你要是想讓我悄悄把人給綁過來,那我倒是願意去。”
傅州道:“胡扯什麽?我是想起今天那孩子的話。我沒孩子,早就想過從家裏過繼一個了,隻是覺得那一家子裏估計養不出好種子才算了。可是如果朋舉那孩子真有這般靈性,倒是值得培養。你回去看一看,如果果然是個好孩子就跟家裏說,讓他到這裏來遊學,來了就不放他走了,我好好教導一番,免得他在那個家裏越學越壞。人小還能教回來,要是大了,就再也教不好了。”
管家一聽他是打算收養傅朋舉,立刻答應回去。
傅州道接到未東來的信,也見到了未硯,就親自送未起寧出去。
未起寧還要再替傅朋舉表明,他是真覺得傅朋舉沒有故意要偷傅大人的錢花的意思,他隻是不知道家裏的錢是怎麽來的。
傅州道笑著說:“我知道你們是好朋友,好了,不要著急了。他一個小孩子,管不了長輩,我怎麽會怪他?何況那也是姓傅的,這家裏的錢也不是我一家賺下的,花就花了,不算什麽。”
他拍拍未起寧的肩,扶他上馬:“好好回去勸勸你爹,讓他的心胸多開闊些,有你這個好兒子,他的好日子在後頭呢。”
未起寧:“多謝傅伯父,我一定將您的話帶到。”
未大人在此地十數年,沒有積下一門親眷。他妻兒都在老家,同門同鄉都在各地為官,想求年家的人發現本地找不著廟門,去外地又頗費時間,被關進大牢的年家人日日提審,很快看不出人樣了。
還有人提起之前未公子就在本地!是一個極為善良好說話的人,但再一打聽,未公子早就叫未大人送出去拜訪親友了,據說是擔心衙門裏要審案子,慘叫聲嚇壞了公子才送走的。
想替年家求情的人和年家還在外麵的人像一群沒頭蒼蠅,圍著衙門轉來轉去,就是束手無策。
大牢裏的年兄倒是很快就招認了,年兄的叔伯兄弟有案情在身的,也都在刀筆吏的日日關懷下紛紛吐口。
案情很快審結,但人並沒有放出來,隻是不必再日日過審,這已是僥天之幸了!
未東來未大人這才出門,與關心此事的親友們詳述,道此案既已審結,我也不欲多生事端,這就封了案卷,上遞到州府,等上頭的大人審結後,確實無誤,年兄等人就可以放出來了。
這個時間短則三五個月,半年可期,長則三五年也說不準。但我既與年兄有舊,必定會好生照顧他與家人,還望諸位勿怪,我這也是一心為公,不敢徇私。
年家親友以及關心此事的本地大姓,見未大人如雷霆般的一擊,就將年家打了個粉碎,但是卻也並沒有滅年家一門,此後年家還是可以慢慢休養生息,慢慢恢複過來的。隻是不知道是幾代之後的事了。
再細究此事源頭,竟然是為了幾個不值錢的桑林!
得知此事後,眾人皆大罵!好個不識相的年家!幾片桑林罷了,值幾個錢?值得你帶著人跑去問大人的罪過嗎?蠢得要升天了!漫說是一群衙差路過砍的,就算真是大人讓人砍的,可能大人就是想砍些柴燒火用呢,你就應該早早把柴砍好了送給大人,還勞動大人自己動手。
年家此事成了城中新的大笑話。
“不過一片桑林……”
“年家好威風啊!直指未大人,說是未大人指使的……就算真是未大人指使的,也沒有為了幾片林子得罪大人的道理,何況還未必是!”
“一群衙差並幾個浪蕩子做下的事,非要冠到未大人頭上,年家實在可惡,可恨,可笑!”
至於年家在這一回中死了一批新蠶,釋出許多年輕的絲娘,這就是小事了。
年家這回的損失何止是一批新蠶、幾片桑林和一群年輕的絲娘呢?主支旁支皆折進去不少人,家聲破敗,許多族中年輕子弟都被書院退了回來,實在是有辱斯文。
少了年家一戶,城中也並沒有受影響。文會仍是日日開著,書院也是一片朗朗書聲,街上的小商小販、田間的百姓,也都照常生活。
年家賣了不少田舍,似乎是打算分家了。自然有人找到未東來,詢問未大人可有在此地置產的意思,他們可居中做保,不叫大人費心。
未東來未大人生就一副文氣衝天的相貌,斯文俊美,在此地多年隻跟諸家做泛泛之交,不肯在這裏新添一門妻妾,一看就是品德高尚之人。
未大人不置產,對年家的事唏噓不已。未大人道,他隻擔心年家敗後,本地明年的稅賦可就要欠一塊了,他倒是願意舍了臉麵去州府求情,可是也不能從此就少一大筆錢。
未大人的意思透出來,各家回去算一算賬,把年家的田舍生意雇奴吞了之後,各家都能肥上一年,未大人又說明年可以代為求情,但後年可能這錢就必須補上了。
未大人既然願意容讓他們明年白賺一年,他們又怎麽好叫大人為難呢。
幾家商量過後,請未大人赴宴,都道今年晚了,明年隻怕不好說,但後年一定可以緩過來,稅賦之事,不會叫大人擔心。
未東來親自敬了諸位一杯水酒:“有諸位助我,此地安矣。”
前前後後折騰了月餘,未東來終於把公事給辦完了,轉頭就思念起了兒子,他不能出城,就寫了親筆長信,讓未硯送過去。
未東來:“那邊風沙大,你叫寧兒早些回來吧。再過一個月,這邊的魚就肥了,我還想帶他去釣魚呢。”
未硯帶著信起程,前往六十裏外的鳳凰前關。
未起寧在鳳凰前關這裏已經住了有一個月了。
鳳凰關,鳳凰前關,鳳凰後關,是三個城關。他從家裏出來,路過的是鳳凰關,沒想到這又見到了鳳凰前關。
鳳凰前關這裏是傅朋舉的大伯,傅州道的地盤。
傅州道年約五旬,生就一副獅子麵,須發怒張,乍一看有些凶惡,但見到未起寧卻很溫和。他好穿白衫,好讀書,好棋,好書畫,雖然有些嚴厲,但是未起寧覺得他有點像二叔,天生就帶一股親熱味。
傅州道:“怪畫叟?我這裏收著他的幾幅書畫。”
擺出來後,有畫蝦鶴花魚的幾幅被傅州道說過於匠氣,失了靈性,題了詞畫的是家中軒窗怪石的一幅,卻被傅州道掛在書桌前,時常賞玩。
未起寧一看就認出了,蝦鶴花魚的那幾幅都是別院的景致,軒窗怪石的那一幅就是家裏的花間亭,他還和楚顏在那裏說悄悄話呢。
看到畫就讓他想起了家,想起了楚氏和楚顏。
他好想顏顏,他有好多話想跟她說。
爹是個好人,他對娘是有心的。
鳳凰前關這裏時有風沙,天氣還熱,在這裏的人個個都曬得膚黑,這邊的和尚都比別處黑。
未起寧在路上看到和尚黑黑的光腦袋,就想回去要告訴楚顏這個事,原來曬黑是會曬到頭皮的,原來和尚光頭也會曬黑!
他想起就笑,妹妹知道了一定也會笑。
傅州道在此地已經有三十年了。他離家前未成親,在此地也沒有娶妻,傅家曾經打算替他娶了,再把他妻子送來,被他拒絕了,等傅州道雙親去世後,傅家送信來讓他自專,或是請老師、上峰作媒,或是自己聽到哪裏有心儀的淑女自己求娶,家中全都支持。
但傅州道就是一直沒娶。
他總覺得自己不會在這裏當一輩子的官,一定可以換到溫暖香軟的地方,到了那裏再娶就行了。
結果這一等就是三十年,他自己都快放棄了。
等見到未家的小輩後,他突然發現,如果他當年在家鄉娶了妻子,或是聽父母之命,那他的孩子應該比未起寧更大幾歲。
現在卻仍是膝下空空。
傅州道對父母離去後的傅家已經越來越陌生了。傅朋舉的父親是他堂弟,因為他身在外鄉,家鄉的事就由堂弟一家主持。
這麽多年,他也聽過家中許多荒唐事。對堂弟也是越來越失望。
未起寧對傅家的了解也不多,他出外求學多年,跟傅朋舉還是他這次回家後才變得更熟的。
他就對傅州道說傅朋舉,說他熱心、善良、好公義,對朋友尤其好,在城中的朋友最多。
傅州道就嘲笑道:“四處灑錢,的確能得到不少好朋友。”
未起寧就很尷尬,他本意是想誇傅朋舉的,他以前也不知道傅大人才是傅家主支,傅朋舉其實是旁支,傅家家主其實是遠在此地的傅大人。
代兄掌家,結果這一家子豪氣得滿城盡知。以前他還不太理解為什麽傅家這麽能花錢,他隻覺得傅家有錢,特別有錢,還是楚顏說過後,他才知道傅家不是有錢,隻是能花錢。
見到傅大人後,他才明白——原來傅家花的不是自己的錢。
唉……
未起寧就很替傅家不好意思,特別是傅朋舉,他覺得傅朋舉肯定是不知道這些隱情的。
……他就沒那個腦子和心眼!
他還有些同情傅大人。讓堂親看家,結果快把家底偷光了。
他想了想,替傅朋舉辯白:“朋舉隻是為人善良,他其實並無他意。”
傅州道:“你這小孩子就不必多說了,我這麽些年不回去,猜得到家裏是什麽樣。反正那也就是些房子田地,隻有祖墳未失,我回去仍然可以拜祭先人就夠了。”
未起寧狡盡腦汁,想起楚顏的話,努力替傅朋舉貼金:“其實朋舉也是心中有數,他曾對我說過,家中如此下去,隻怕沒有好果子吃……”
傅州道就把這話聽進去了。
等未起寧走後,傅州道想了一夜,把管家叫過來,讓他回家鄉去。
管家道:“那個地方有什麽可回的?你要是想讓我悄悄把人給綁過來,那我倒是願意去。”
傅州道:“胡扯什麽?我是想起今天那孩子的話。我沒孩子,早就想過從家裏過繼一個了,隻是覺得那一家子裏估計養不出好種子才算了。可是如果朋舉那孩子真有這般靈性,倒是值得培養。你回去看一看,如果果然是個好孩子就跟家裏說,讓他到這裏來遊學,來了就不放他走了,我好好教導一番,免得他在那個家裏越學越壞。人小還能教回來,要是大了,就再也教不好了。”
管家一聽他是打算收養傅朋舉,立刻答應回去。
傅州道接到未東來的信,也見到了未硯,就親自送未起寧出去。
未起寧還要再替傅朋舉表明,他是真覺得傅朋舉沒有故意要偷傅大人的錢花的意思,他隻是不知道家裏的錢是怎麽來的。
傅州道笑著說:“我知道你們是好朋友,好了,不要著急了。他一個小孩子,管不了長輩,我怎麽會怪他?何況那也是姓傅的,這家裏的錢也不是我一家賺下的,花就花了,不算什麽。”
他拍拍未起寧的肩,扶他上馬:“好好回去勸勸你爹,讓他的心胸多開闊些,有你這個好兒子,他的好日子在後頭呢。”
未起寧:“多謝傅伯父,我一定將您的話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