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以後要再想往上漲的空間就小了。
而且,她給出的這個高工資,足以秒殺八十年代百分之九十的收入人群,尤其是對象還是六個沒畢業的大學生。
如果一開始就給得太高,很可能會讓他們的心態發生變化,不利於他們這群剛剛踏入社會的學生,再一個,也很容易讓他們變得貪得無厭。
“說完了吧?說完了,就安排大家吃午飯吧。”林母說道:“前麵有一家麵館,阿寧,你帶著他們去吃點東西吧,孩子們做了那麽久的衣裳,估摸著這會兒又累又餓的。”
現在已經下午兩點鍾了,坦白講,六人確實早就餓了,但一直沒好意思開口。
徐婉寧已經吃過飯了,就讓林母帶著他們去。
她自己待在成衣店裏,找到了那個登記本,將定做了毛呢大衣,但是卻被陳家父子偷換了布料的那些顧客的資料都整理了出來。
登記本上隻有最簡單的登記信息,很多人甚至連工作單位都沒有寫,更別提家庭住址了。
這年頭手機還沒有研發出來,就連座機都沒有普及,要想挨個兒通知這上麵的顧客,屬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但成衣店的定位是中高端,有一個好處,很多顧客都是熟客介紹來的。
雖然徐婉寧不經常來成衣店,但對熟客也算有個了解,再加上她手頭的人脈,用了半個小時的時間,徐婉寧總算弄清楚了這個“受害者”顧客的工作單位,並且決定明天親自去單位拜訪。
等到林母帶著六人回來後,徐婉寧將預約訂單拿出來,對他們說道:“目前,咱們還有七十二件的訂單,其中男裝二十六件,女裝四十六件,款式也都寫得很清楚,你們自己均分一下,就可以抽空開始製作衣服了。”
男裝就隻有那兩個款式,兩個男同學平均地分了一下,每人做十三件。
至於女裝,剛好有四個款式,所以每人選了一個自己最擅長的款式,分配得很開心,也沒有人起爭執。
“學姐,我們現在就可以開始做衣裳了嗎?”
“當然,時間你們自由安排。”
“學姐,這些衣服做完……”
“走走走,我們快去選布料!”
有人想問,這七十二件衣服做完以後,他們是不是也要“失業”了,但是還沒來得及問出口,就被察覺到他想法的同學給強行拽走了。
工作間,有人壓低聲音說道:“你是不是虎啊?開門做生意的,都巴不得自己的生意能夠興旺,這樣才能賺更多的錢,你怎麽能問出那麽愚蠢的問題?要是惹得徐學姐不開心了,收回你工作的機會咋辦?”
那人吐吐舌頭,趕忙解釋:“我也沒有別的意思,我就是擔心,萬一衣服做完沒有訂單該咋辦?”
“徐學姐既然敢一次性收下我們六個人,就說明成衣店的訂單絕對不少,需要我們幾個人才能吃得下。徐學姐的生意做得那麽成功,肯定不會做虧本的買賣,你呀,把你的心咽回到肚子裏去,好好做衣裳才是正事兒!”
“也是,我們把衣服做好了,比什麽都強。”
童裝區,徐婉寧問林母:“媽,您一個人做這麽多童裝,能做得過來嗎?實在不行,我讓她們分一個人出來,跟您一起做童裝?”
林母搖搖頭,拒絕了徐婉寧的提議:“我一個人能忙得過來。阿寧,你一下子就招了六個人來,那些訂單幾天工夫就能做好,之後呢?總不能讓人孩子幹不滿一個月吧?”
徐婉寧可算明白了林母的擔憂,她解釋道:“除了現在已經預定的七十二件訂單,還有之前因為陳家父子偷換布料做壞了的那些衣服,為了咱們成衣店的名聲,總歸是要重新做的。”
“再說了,成衣店一直開門營業,總會有人來預定衣服,不怕沒有訂單。”
徐婉寧回學校的時候聽到了消息,華清大學今年放假時間比較早,約莫一月二十號左右就要放寒假了。
這六個學生,都不是京市本地的,寒假就意味著要回家過年,所以他們能在過年之前賺一筆數目不小的錢,回家跟著家人過一個肥年,已經很好了。
等到開春開學以後,他們如果還想繼續來成衣店工作,徐婉寧依舊歡迎。
因為開春以後,衣服的款式會多起來,可選擇性多了,隨之而來的訂單也會多起來。
總而言之一句話,永遠不要擔心沒有訂單的事情。
林母看著徐婉寧運籌帷幄的樣子,知道自己的顧慮基本不存在,也就放心了。
下午,徐婉寧又去買了兩台縫紉機。
成衣店裏原本有六台,現在一共七個人,分配不過來,她索性多買一台放在那裏,萬一哪一台壞掉了,也好有替換的,不至於太著急。
如此,過了三天,陳家一家三口再次來到了成衣店。
其實這幾天,他們老早就把錢都湊齊了,但陳家父子為了拿喬,一直故意沒來還錢。
他們知道,成衣店還有很多訂單壓在那裏,顧客是要趕在過年前穿新衣服的,如果不及時把衣服做出來,顧客那邊不好交代。
他們以為,沒有了他們幫忙,成衣店肯定會亂作一團粥,別看徐婉寧當時嘴硬,等實在忙不過來的時候,她肯定會上門求著他們再次出山。
但陳家父子左等右等,始終沒能等來徐婉寧。
倒是陳嬸子,眼看著約定好的時間就要到了,說什麽也不願意再等下去。
“之前跟徐老板約定好五天之內還錢,要是規定期限內還沒有把錢還上,她就要去派出所了。你們難道真的想被關小黑屋?反正我已經把要還的錢準備好了,你們要是不跟我去成衣店的話,我就自己一個人去!”
陳家父子被逼得實在沒辦法,隻好跟著陳嬸子一起去了成衣店。
去成衣店的路上,父子倆還在探討,為什麽這麽幾天時間過去了,徐婉寧始終沒上門求他們回去成衣店幫忙。
而且,她給出的這個高工資,足以秒殺八十年代百分之九十的收入人群,尤其是對象還是六個沒畢業的大學生。
如果一開始就給得太高,很可能會讓他們的心態發生變化,不利於他們這群剛剛踏入社會的學生,再一個,也很容易讓他們變得貪得無厭。
“說完了吧?說完了,就安排大家吃午飯吧。”林母說道:“前麵有一家麵館,阿寧,你帶著他們去吃點東西吧,孩子們做了那麽久的衣裳,估摸著這會兒又累又餓的。”
現在已經下午兩點鍾了,坦白講,六人確實早就餓了,但一直沒好意思開口。
徐婉寧已經吃過飯了,就讓林母帶著他們去。
她自己待在成衣店裏,找到了那個登記本,將定做了毛呢大衣,但是卻被陳家父子偷換了布料的那些顧客的資料都整理了出來。
登記本上隻有最簡單的登記信息,很多人甚至連工作單位都沒有寫,更別提家庭住址了。
這年頭手機還沒有研發出來,就連座機都沒有普及,要想挨個兒通知這上麵的顧客,屬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但成衣店的定位是中高端,有一個好處,很多顧客都是熟客介紹來的。
雖然徐婉寧不經常來成衣店,但對熟客也算有個了解,再加上她手頭的人脈,用了半個小時的時間,徐婉寧總算弄清楚了這個“受害者”顧客的工作單位,並且決定明天親自去單位拜訪。
等到林母帶著六人回來後,徐婉寧將預約訂單拿出來,對他們說道:“目前,咱們還有七十二件的訂單,其中男裝二十六件,女裝四十六件,款式也都寫得很清楚,你們自己均分一下,就可以抽空開始製作衣服了。”
男裝就隻有那兩個款式,兩個男同學平均地分了一下,每人做十三件。
至於女裝,剛好有四個款式,所以每人選了一個自己最擅長的款式,分配得很開心,也沒有人起爭執。
“學姐,我們現在就可以開始做衣裳了嗎?”
“當然,時間你們自由安排。”
“學姐,這些衣服做完……”
“走走走,我們快去選布料!”
有人想問,這七十二件衣服做完以後,他們是不是也要“失業”了,但是還沒來得及問出口,就被察覺到他想法的同學給強行拽走了。
工作間,有人壓低聲音說道:“你是不是虎啊?開門做生意的,都巴不得自己的生意能夠興旺,這樣才能賺更多的錢,你怎麽能問出那麽愚蠢的問題?要是惹得徐學姐不開心了,收回你工作的機會咋辦?”
那人吐吐舌頭,趕忙解釋:“我也沒有別的意思,我就是擔心,萬一衣服做完沒有訂單該咋辦?”
“徐學姐既然敢一次性收下我們六個人,就說明成衣店的訂單絕對不少,需要我們幾個人才能吃得下。徐學姐的生意做得那麽成功,肯定不會做虧本的買賣,你呀,把你的心咽回到肚子裏去,好好做衣裳才是正事兒!”
“也是,我們把衣服做好了,比什麽都強。”
童裝區,徐婉寧問林母:“媽,您一個人做這麽多童裝,能做得過來嗎?實在不行,我讓她們分一個人出來,跟您一起做童裝?”
林母搖搖頭,拒絕了徐婉寧的提議:“我一個人能忙得過來。阿寧,你一下子就招了六個人來,那些訂單幾天工夫就能做好,之後呢?總不能讓人孩子幹不滿一個月吧?”
徐婉寧可算明白了林母的擔憂,她解釋道:“除了現在已經預定的七十二件訂單,還有之前因為陳家父子偷換布料做壞了的那些衣服,為了咱們成衣店的名聲,總歸是要重新做的。”
“再說了,成衣店一直開門營業,總會有人來預定衣服,不怕沒有訂單。”
徐婉寧回學校的時候聽到了消息,華清大學今年放假時間比較早,約莫一月二十號左右就要放寒假了。
這六個學生,都不是京市本地的,寒假就意味著要回家過年,所以他們能在過年之前賺一筆數目不小的錢,回家跟著家人過一個肥年,已經很好了。
等到開春開學以後,他們如果還想繼續來成衣店工作,徐婉寧依舊歡迎。
因為開春以後,衣服的款式會多起來,可選擇性多了,隨之而來的訂單也會多起來。
總而言之一句話,永遠不要擔心沒有訂單的事情。
林母看著徐婉寧運籌帷幄的樣子,知道自己的顧慮基本不存在,也就放心了。
下午,徐婉寧又去買了兩台縫紉機。
成衣店裏原本有六台,現在一共七個人,分配不過來,她索性多買一台放在那裏,萬一哪一台壞掉了,也好有替換的,不至於太著急。
如此,過了三天,陳家一家三口再次來到了成衣店。
其實這幾天,他們老早就把錢都湊齊了,但陳家父子為了拿喬,一直故意沒來還錢。
他們知道,成衣店還有很多訂單壓在那裏,顧客是要趕在過年前穿新衣服的,如果不及時把衣服做出來,顧客那邊不好交代。
他們以為,沒有了他們幫忙,成衣店肯定會亂作一團粥,別看徐婉寧當時嘴硬,等實在忙不過來的時候,她肯定會上門求著他們再次出山。
但陳家父子左等右等,始終沒能等來徐婉寧。
倒是陳嬸子,眼看著約定好的時間就要到了,說什麽也不願意再等下去。
“之前跟徐老板約定好五天之內還錢,要是規定期限內還沒有把錢還上,她就要去派出所了。你們難道真的想被關小黑屋?反正我已經把要還的錢準備好了,你們要是不跟我去成衣店的話,我就自己一個人去!”
陳家父子被逼得實在沒辦法,隻好跟著陳嬸子一起去了成衣店。
去成衣店的路上,父子倆還在探討,為什麽這麽幾天時間過去了,徐婉寧始終沒上門求他們回去成衣店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