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走了幾步她才發現,身後竟然跟了一長串的“尾巴”。
有跟林母以前私交不錯的嬸子上前,跟林母並排走著,不滿地說著:“你說說你,都要回來了為什麽不提前打個招呼,就跟去年一樣,村長通知我們了,我們也好幫你們打掃打掃房間。”
“眼瞅著都一年多沒住人了,屋子裏的灰大的喲,你們不好好打掃。今兒晚上都別想睡!”
林母笑道:“嗐,這不是臨時決定回來的嘛。票一買就回來了,之前也沒確定好時間,索性就沒說。你們不是還要去買年貨嗎?快去吧,別耽誤了時間。”
“你都回來了,我們還買啥年貨啊!再說了,家裏那麽多人呢,誰去不成非得讓我們去?我們陪著你回去,好好地把家裏拾掇拾掇,好讓你們一家人早點歇息!”
村裏人的質樸和熱情,徐婉寧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
甚至村裏人都沒有給她們拒絕的機會,就熱情地幫忙打掃衛生。
雖然家裏常年無人居住,但該有的工具一樣不少。
徐婉寧將行李放下以後,原本也想跟著一起幹活兒,結果卻被嬸子們攔住了。
“你們坐了幾天的車,估摸著都累壞了,先擦張凳子坐著歇一會兒,我們很快就收拾好了,用不著你們搭手!”
徐婉寧和林荃實在沒辦法,隻能默默地坐在院子裏。
她坐了一會兒緩過勁兒來,就開始從包裹裏往外掏東西。
大部分東西都存在空間裏,行李袋裏隻有很少的一部分,就是為了掩人耳目。
包括但不限於各種從京市帶回來的小吃。
大部分都是張廠長聽說徐婉寧要回老家了,特意給她送的,很多在黑省的供銷社乃至百貨大樓都買不到,屬於京市限定。
她搬了一張桌子,將上麵的灰塵擦幹淨,又去廚房拿了幾個碗盆出來,將東西裝在裏麵。
等嬸子們打掃好了家裏,準備回家的時候,她就給每人送兩袋餅幹和一把糖,也算是拿得出手的好禮了。
“阿寧出手大方,我們就不跟你客氣了。”
“客氣啥啊!每次我們回家,都多虧了嬸子們幫忙,要不然我們娘仨忙活一下午也未必能躺在床上歇一會兒。該是我跟嬸子們說聲謝才是!”
林母站在院門口,衝剛才幫忙的人吼道:“明兒上午,記得來我家吃飯啊!把你們家裏人全都叫來,桌椅板凳鍋碗瓢盆啥的也都拿上,不然人多了可坐不開。”
“明兒還得麻煩你們早點來幫忙呢!”
“沒問題沒問題,我們明天早早就過來了!”
哪怕一年未見,林家現在的生活已經是大江村的人無法企及的,但幾句話說開,彼此之間竟好像也沒有隔閡。
至少表麵上沒有。
送走人以後,一家人也都累壞了,索性隻燒了一個炕,三大四小躺在一起。
雖然黑省的冬天冷得讓人瑟瑟發抖,但身下躺著的炕足夠暖和,足以讓疲憊了幾天的人好好地歇息歇息。
這一覺,就睡到了第二天早上。
窗外公雞在打鳴,掀開窗簾,就能看到玻璃窗上的一層水霧,可想而知昨日夜裏究竟有多冷。
向來自律的徐婉寧,難得賴床,整個人窩在暖呼呼的被窩裏不願意動彈。
“想睡就多睡一會兒,我去村裏轉悠一圈,找鄉親們買點雞鴨之類的,今天好用來接待大家夥兒。”
聽到這話,徐婉寧打了個打哈欠,慢吞吞地掀開被子:“媽,還是我去吧。等會兒我找人借一輛自行車,去鎮子上買點菜回來。”
“今年估摸著得跟去年的規模一樣,得招待全村人吃飯,肉菜量少了可不行。”
徐婉寧如今有錢,倒也不介意多花點錢請村裏人吃頓飯。
但既然要請人吃飯,就不能準備得太少,免得被人吐槽太吝嗇。
左右就算桌桌大魚大肉也花不了多少錢。
林荃被吵醒了,睡得迷迷糊糊的她,甕聲甕氣地說道:“我昨天聽張家嫂子說,她愛人不是在做流動酒席嗎?咱們不如花錢請他們幫忙吧,隻要錢給到位,買菜做飯這些都不用咱們搭手了。”
“媽,嫂子,今年這個錢我來出,你們誰也別跟我爭!”
林母猛地一拍腦袋:“昨天好像確實聽到這話來著。你們倆再睡一會兒,我去你張嬸子家打聽打聽。錢的事情你們倆都別操心,媽今年賺了不少錢呢!”
說著,林母套上棉襖就要出門。
徐婉寧眼疾手快地將她拉住,“媽,還是我去吧,外麵下雪呢,路不好走。”
林母擺擺手拒絕:“不礙事兒!在京市可看不到這麽大的雪,我就想出去走走呢!”
林母畢竟是土生土長的黑省人,對這片黃土地愛得深沉。
所以,哪怕路麵上的積雪有成年人腳踝那麽厚,但她依舊樂得頂著寒風出門。
看著她臉上的笑意,徐婉寧也就沒再勸。
她又縮回到了被窩裏。
雖然很快就得起床,但能多睡一會兒是一會兒。
不大會兒,幾個孩子也醒來了。
看到窗外白雪皚皚的一片,四個孩子激動地在炕上蹦躂。
“媽,我們也想出去玩兒!”
“我想打雪仗!”
“我小的時候還堆雪人了,但是京市的雪下不了這麽大,我都好幾年沒有堆過雪人了。”
“也不知道村裏那條河上的冰厚不厚,我想去滑冰。”
徐婉寧聽著他們的話,眉頭直抽抽,“把棉襖和棉鞋穿上,可以去打雪仗堆雪人,但是不能去河麵上滑冰。等中午得空了我跟著你們一起去看看,要是河麵結實的話咱們再去。”
“知道了媽媽!”
“知道了舅媽!”
四個孩子動作利索地翻身下床,找到了自己的棉襖和棉鞋,套好以後就爭先恐後地出了門。
徐婉寧又在床上窩了十分鍾,看了眼時間,已經上午九點鍾了。
想著村裏人大多勤勞,說好了早上會來幫忙,估摸著這個點也差不多了。
她和林荃隻好離開溫暖的被窩,剛剛洗漱好穿上棉襖,就聽到院門口有人扯著嗓子大喊。
有跟林母以前私交不錯的嬸子上前,跟林母並排走著,不滿地說著:“你說說你,都要回來了為什麽不提前打個招呼,就跟去年一樣,村長通知我們了,我們也好幫你們打掃打掃房間。”
“眼瞅著都一年多沒住人了,屋子裏的灰大的喲,你們不好好打掃。今兒晚上都別想睡!”
林母笑道:“嗐,這不是臨時決定回來的嘛。票一買就回來了,之前也沒確定好時間,索性就沒說。你們不是還要去買年貨嗎?快去吧,別耽誤了時間。”
“你都回來了,我們還買啥年貨啊!再說了,家裏那麽多人呢,誰去不成非得讓我們去?我們陪著你回去,好好地把家裏拾掇拾掇,好讓你們一家人早點歇息!”
村裏人的質樸和熱情,徐婉寧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
甚至村裏人都沒有給她們拒絕的機會,就熱情地幫忙打掃衛生。
雖然家裏常年無人居住,但該有的工具一樣不少。
徐婉寧將行李放下以後,原本也想跟著一起幹活兒,結果卻被嬸子們攔住了。
“你們坐了幾天的車,估摸著都累壞了,先擦張凳子坐著歇一會兒,我們很快就收拾好了,用不著你們搭手!”
徐婉寧和林荃實在沒辦法,隻能默默地坐在院子裏。
她坐了一會兒緩過勁兒來,就開始從包裹裏往外掏東西。
大部分東西都存在空間裏,行李袋裏隻有很少的一部分,就是為了掩人耳目。
包括但不限於各種從京市帶回來的小吃。
大部分都是張廠長聽說徐婉寧要回老家了,特意給她送的,很多在黑省的供銷社乃至百貨大樓都買不到,屬於京市限定。
她搬了一張桌子,將上麵的灰塵擦幹淨,又去廚房拿了幾個碗盆出來,將東西裝在裏麵。
等嬸子們打掃好了家裏,準備回家的時候,她就給每人送兩袋餅幹和一把糖,也算是拿得出手的好禮了。
“阿寧出手大方,我們就不跟你客氣了。”
“客氣啥啊!每次我們回家,都多虧了嬸子們幫忙,要不然我們娘仨忙活一下午也未必能躺在床上歇一會兒。該是我跟嬸子們說聲謝才是!”
林母站在院門口,衝剛才幫忙的人吼道:“明兒上午,記得來我家吃飯啊!把你們家裏人全都叫來,桌椅板凳鍋碗瓢盆啥的也都拿上,不然人多了可坐不開。”
“明兒還得麻煩你們早點來幫忙呢!”
“沒問題沒問題,我們明天早早就過來了!”
哪怕一年未見,林家現在的生活已經是大江村的人無法企及的,但幾句話說開,彼此之間竟好像也沒有隔閡。
至少表麵上沒有。
送走人以後,一家人也都累壞了,索性隻燒了一個炕,三大四小躺在一起。
雖然黑省的冬天冷得讓人瑟瑟發抖,但身下躺著的炕足夠暖和,足以讓疲憊了幾天的人好好地歇息歇息。
這一覺,就睡到了第二天早上。
窗外公雞在打鳴,掀開窗簾,就能看到玻璃窗上的一層水霧,可想而知昨日夜裏究竟有多冷。
向來自律的徐婉寧,難得賴床,整個人窩在暖呼呼的被窩裏不願意動彈。
“想睡就多睡一會兒,我去村裏轉悠一圈,找鄉親們買點雞鴨之類的,今天好用來接待大家夥兒。”
聽到這話,徐婉寧打了個打哈欠,慢吞吞地掀開被子:“媽,還是我去吧。等會兒我找人借一輛自行車,去鎮子上買點菜回來。”
“今年估摸著得跟去年的規模一樣,得招待全村人吃飯,肉菜量少了可不行。”
徐婉寧如今有錢,倒也不介意多花點錢請村裏人吃頓飯。
但既然要請人吃飯,就不能準備得太少,免得被人吐槽太吝嗇。
左右就算桌桌大魚大肉也花不了多少錢。
林荃被吵醒了,睡得迷迷糊糊的她,甕聲甕氣地說道:“我昨天聽張家嫂子說,她愛人不是在做流動酒席嗎?咱們不如花錢請他們幫忙吧,隻要錢給到位,買菜做飯這些都不用咱們搭手了。”
“媽,嫂子,今年這個錢我來出,你們誰也別跟我爭!”
林母猛地一拍腦袋:“昨天好像確實聽到這話來著。你們倆再睡一會兒,我去你張嬸子家打聽打聽。錢的事情你們倆都別操心,媽今年賺了不少錢呢!”
說著,林母套上棉襖就要出門。
徐婉寧眼疾手快地將她拉住,“媽,還是我去吧,外麵下雪呢,路不好走。”
林母擺擺手拒絕:“不礙事兒!在京市可看不到這麽大的雪,我就想出去走走呢!”
林母畢竟是土生土長的黑省人,對這片黃土地愛得深沉。
所以,哪怕路麵上的積雪有成年人腳踝那麽厚,但她依舊樂得頂著寒風出門。
看著她臉上的笑意,徐婉寧也就沒再勸。
她又縮回到了被窩裏。
雖然很快就得起床,但能多睡一會兒是一會兒。
不大會兒,幾個孩子也醒來了。
看到窗外白雪皚皚的一片,四個孩子激動地在炕上蹦躂。
“媽,我們也想出去玩兒!”
“我想打雪仗!”
“我小的時候還堆雪人了,但是京市的雪下不了這麽大,我都好幾年沒有堆過雪人了。”
“也不知道村裏那條河上的冰厚不厚,我想去滑冰。”
徐婉寧聽著他們的話,眉頭直抽抽,“把棉襖和棉鞋穿上,可以去打雪仗堆雪人,但是不能去河麵上滑冰。等中午得空了我跟著你們一起去看看,要是河麵結實的話咱們再去。”
“知道了媽媽!”
“知道了舅媽!”
四個孩子動作利索地翻身下床,找到了自己的棉襖和棉鞋,套好以後就爭先恐後地出了門。
徐婉寧又在床上窩了十分鍾,看了眼時間,已經上午九點鍾了。
想著村裏人大多勤勞,說好了早上會來幫忙,估摸著這個點也差不多了。
她和林荃隻好離開溫暖的被窩,剛剛洗漱好穿上棉襖,就聽到院門口有人扯著嗓子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