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東都洛陽地下黑產被一夥兒如狼似虎的江湖邪道逐一擊破。也不知是誰招惹了這夥無法無天的魔頭,他們不管什麽井水不犯河水的江湖規矩,不與人盤道,更不怕結下梁子,手段狠辣至極。
這夥人對私鹽販、賭坊、高利質鋪都沒有興趣,專門挑妓院、牙行之類買賣人口的地方下手,凡有膽阻攔的,排隊下去跟閻王報道。匪幫地痞一視同仁,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從定鼎門一路殺穿到銅駝巷。一時之間,九流之人風聲鶴唳,南市裏專門販人的鋪子紛紛關張以求自保。
然而翻天覆地地找了一夜,依然沒有頭緒。
拓跋三娘翻上牆頭,見荒院的歪脖樹上倒吊著一個人。腳踝高高拴在樹幹上,頸側拉開一條小口子,血已經放幹了,樹下一大片瘀紫色泥土,恰似肉鋪裏處理活豬活羊的手段。
韋訓坐在附近一塊圓石上,眼神空洞,沉默注視著這具已經僵硬的胴體,腦子裏不知在想什麽。從放血到死透約莫半炷香時間,正好可以逼問真話。但屍首依然掛在這裏,看來並沒有問出什麽。
拓跋三娘精研此道,卻從未見過韋訓如此行事,心道這小瘋子犯起病來思如泉湧,不比老瘋子差。
韋訓麻木的眼神從屍體移至拓跋三娘身上。
她簡潔地說:“許二問出牙行進貨的渠道,人藏在城東一座地窖裏。裏麵有個頭發特別長的小姑娘,瞧背影有幾分眼熟。”
死灰般的眼底突然亮起一絲星火,韋訓立刻起身,隨她往城東奔去。
地點隱匿於民宅內,院子裏飄著一股嗆人的硫黃氣味。地窖門上覆蓋著厚重石板,牙儈又在石板後堆放重物,據守不出。許抱真愛惜那身從皇帝手裏坑來的天師袍,不願重拾舊業掘地道,便將老五叫來炸開了窖門。
三名牙儈被從地底揪出來,為首那人趴在地上哆嗦,顫聲辯解道:“這都是親生父母自願賣掉的,並非拐來的,她們留在家裏也是餓死。但求各位英雄好漢大發慈悲,放小人一條生路……”
羅頭陀啐了一口,怒道:“嘴怎麽那麽髒,罵誰英雄呢?”提起錫杖,將那人砸得腦漿迸裂。
地底傳來驚恐的抽泣聲。韋訓從羅頭陀那取了火種,點燃蠟燭,跳入地下。地窖內肮髒惡臭,關著二十幾個作為貨物的少年男女,有些幼兒還不會說話。今年水旱天災接連不斷,典妻賣兒的人極多,說不清這些人來自何處。
角落之中,一名少女抱膝對牆,身後拖著四尺多長的黑發。因衣不蔽體,她將散開的頭發披在肩頭遮羞,看背影確實極像寶珠。
韋訓手中的火苗微微顫抖。他慢慢走過去,張了張口,卻未敢喊出聲。不知因為恐懼還是因為恥辱,她對著牆角,把臉深深埋在膝蓋中。韋訓將蠟燭置於一邊,蹲下身子,伸出血手輕輕捧起她的臉。
那是一張沾滿淚痕的陌生麵孔。
韋訓從地窖裏爬了上來。許二、三娘和羅頭陀凝視著他,他麻木地搖了搖頭,眾人默然。
過了片刻,許抱真沉聲說道:“或許是找錯了方向。捋一遍事件經過,引誘大師兄外出的一個人,加上入室劫持的兩人,一共是三個。假裝貨郎叫賣畢羅的人必是輕功高手,打傷老幺的拳腳功夫高深,才能一掌破了他的外功,又不即刻致命,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
這三個人雖不是大師兄對手,但智計手段都出類拔萃,普通牙行不該有那般高手。羅刹鳥在玉城叫破了師父的遺言,傳聞自關中擴散至中原,如今黑白兩道無人不知。未必是為了人,也許是覬覦那件‘顛覆大唐、禍亂天下的’虛空之物,才盯上了她。”
韋訓又何嚐想不到這一層。隻是倘若寶珠因此被擄走,敵人必然會使出各種殘酷手段逼她說出東西的下落。可是遺言中的東西根本不存在,她又能說出什麽?
再有一種可能。假如將寶珠活埋的凶手再次開啟公主陵墓,察覺她死裏逃生,定會派高手從長安追來斬盡殺絕,而後將遺體當作戰果帶回去。若是如此,她便已經不在人間了。
究竟緣起何處?殘陽院在江湖中橫行無忌,樹敵太多,而她的皇室血脈更如同隱藏在腳下的火藥,隨時可能引爆。重重仇怨隱患交織在一起,溯本求源簡直難上加難。
以往那些案子全靠寶珠才智過人,眾人聯手破獲,一旦她被俘失蹤,自己便束手無策了。想到她此時可能遭受的折磨,韋訓隻覺肝腸寸裂,幾欲嘔血。
拓跋三娘幽幽地說:“老陳真是個禍害,人都死透了還能為禍人間。”
羅頭陀咕咕噥噥誦了幾句經,將剩下兩名牙儈一杖一個戳死了。
眾人默默思索之時,慈惠坊方向突然升起一簇煙火,韋訓如利箭般疾飛而去。那是與十三郎約定好的聯絡信號。
回到小院之中,楊行簡昏昏沉沉躺在榻上哼唧著。十三郎神情萎靡,對韋訓說:“楊主簿報官回來,四師兄重新給他接了骨,他疼暈過去了,如今才醒。我依稀聽他嘟囔著有新線索。”
韋訓聽聞,用上三分力氣,一把掐在楊行簡虎口合穀穴上,他如垂死的鵝般幹嚎了一聲,神智略清醒了些,虛弱地說:“觀音奴……觀音奴……”
韋訓倒手再掐他手腕內關穴,楊行簡受其刺激,精神一振,斷斷續續將從官府裏得到的消息傳遞給他。
“每個人都失蹤了?!”聽完楊行簡的敘述,韋訓師兄弟皆震驚不已。
楊行簡歎道:“貞元十年,蜀中女冠謝自然得道成仙,白日飛升,此乃千古奇聞,先皇曾下旨褒揚。可這些洛陽少年從來沒有修行過,公主更是意外才參與進去,曆年來每一屆觀音奴都能飛升,卻沒人追究真相,此事尤為詭異。”
韋訓站了起來,想起選拔觀音奴的地點,亦是這一係列詭異事件的源頭:長秋寺。他拔腿飛奔出去。
巡城已經結束,人聲鼎沸、煙霧繚繞的長秋寺也複歸平靜。入夜之後,香客們帶著未竟的祈願逐一離去,比丘尼準時關閉山門,將塵世的喧囂隔絕在外。
韋訓如同鬼魅一般,悄無聲息潛入寺內,掠上大殿屋頂,輕飄飄落在屋脊陰影中,與周遭環境融為一體。他以輕巧手法掀開一角瓦片,沒有發出一絲動靜,接著透過縫隙,向殿內窺視。
斷塵師太盤腿坐在蒲團上,仰頭望著觀音像,怔怔地出神。
韋訓耐心等著。過了許久,老尼姑似乎才想起自己手中捏著犍稚,心不在焉地向木魚上敲了一下。又過了片刻,虛掩的殿門開了,外麵陸續走進來一男一女。女子是姚家班的舞姬姚絳真,男子則是洛清幫的掌門曹泓。
斷塵師太扭頭看了一眼,問:“你們倆一起來的?”
姚絳真搖了搖頭,輕聲說:“剛在寺外遇到的。”
曹泓則對觀音像更為關注,顧不上與斷塵打招呼,疾步邁向蓮座,在微弱的供燈光芒照耀下,仔細數了數供奉在蓮台上的人偶。
“又多了一個……”他茫然若失地喃喃道。蓮台上,那些憨態可掬的陶俑已經變成八個。侍奉觀音的捧珠龍女,以及善財童子,一個又一個。
斷塵師太點了點頭:“自巡城那夜之後,我一直坐在佛前等著,依然沒能察覺究竟是何時多了這個人偶。”
姚絳真從香案上拈出三炷香,點燃之後插進香爐,雙手合十,俯身向觀音禮拜。
“看來今年的那位已經去往菩薩身邊了……”她眼神迷離,柔婉的輕語如同嫋嫋而升的香氣,很快便消散在空氣之中。
曹泓凝望著觀音像沉靜而美麗的麵容,竭力想從她的表情中讀出些什麽,卻一無所獲。他茫然自語道:“這當真是菩薩的旨意嗎?”
兩人沉默半晌,在斷塵師太身邊的蒲團上坐下。三個人沒有再聊什麽,隻是並排打坐沉思。大殿之中彌漫著某種如墮雲霧般的恍惚氣氛,偶爾傳出幾下木魚空空的敲擊聲。
明淨月光被烏雲所吞噬,陰冷夜風拂過黑暗中的樹叢,沙沙聲一浪接一浪,如同無數人在陰影中竊竊私語。
韋訓從瓦片縫隙之中俯視著殿內的一切,終於意識到巡城之前那股沒來由的違和感從何而來——蓮座上的人偶是三彩陶俑。
這種陶器向來隻作為冥器用於陪葬,並不會擺放在活人的家中。
這夥人對私鹽販、賭坊、高利質鋪都沒有興趣,專門挑妓院、牙行之類買賣人口的地方下手,凡有膽阻攔的,排隊下去跟閻王報道。匪幫地痞一視同仁,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從定鼎門一路殺穿到銅駝巷。一時之間,九流之人風聲鶴唳,南市裏專門販人的鋪子紛紛關張以求自保。
然而翻天覆地地找了一夜,依然沒有頭緒。
拓跋三娘翻上牆頭,見荒院的歪脖樹上倒吊著一個人。腳踝高高拴在樹幹上,頸側拉開一條小口子,血已經放幹了,樹下一大片瘀紫色泥土,恰似肉鋪裏處理活豬活羊的手段。
韋訓坐在附近一塊圓石上,眼神空洞,沉默注視著這具已經僵硬的胴體,腦子裏不知在想什麽。從放血到死透約莫半炷香時間,正好可以逼問真話。但屍首依然掛在這裏,看來並沒有問出什麽。
拓跋三娘精研此道,卻從未見過韋訓如此行事,心道這小瘋子犯起病來思如泉湧,不比老瘋子差。
韋訓麻木的眼神從屍體移至拓跋三娘身上。
她簡潔地說:“許二問出牙行進貨的渠道,人藏在城東一座地窖裏。裏麵有個頭發特別長的小姑娘,瞧背影有幾分眼熟。”
死灰般的眼底突然亮起一絲星火,韋訓立刻起身,隨她往城東奔去。
地點隱匿於民宅內,院子裏飄著一股嗆人的硫黃氣味。地窖門上覆蓋著厚重石板,牙儈又在石板後堆放重物,據守不出。許抱真愛惜那身從皇帝手裏坑來的天師袍,不願重拾舊業掘地道,便將老五叫來炸開了窖門。
三名牙儈被從地底揪出來,為首那人趴在地上哆嗦,顫聲辯解道:“這都是親生父母自願賣掉的,並非拐來的,她們留在家裏也是餓死。但求各位英雄好漢大發慈悲,放小人一條生路……”
羅頭陀啐了一口,怒道:“嘴怎麽那麽髒,罵誰英雄呢?”提起錫杖,將那人砸得腦漿迸裂。
地底傳來驚恐的抽泣聲。韋訓從羅頭陀那取了火種,點燃蠟燭,跳入地下。地窖內肮髒惡臭,關著二十幾個作為貨物的少年男女,有些幼兒還不會說話。今年水旱天災接連不斷,典妻賣兒的人極多,說不清這些人來自何處。
角落之中,一名少女抱膝對牆,身後拖著四尺多長的黑發。因衣不蔽體,她將散開的頭發披在肩頭遮羞,看背影確實極像寶珠。
韋訓手中的火苗微微顫抖。他慢慢走過去,張了張口,卻未敢喊出聲。不知因為恐懼還是因為恥辱,她對著牆角,把臉深深埋在膝蓋中。韋訓將蠟燭置於一邊,蹲下身子,伸出血手輕輕捧起她的臉。
那是一張沾滿淚痕的陌生麵孔。
韋訓從地窖裏爬了上來。許二、三娘和羅頭陀凝視著他,他麻木地搖了搖頭,眾人默然。
過了片刻,許抱真沉聲說道:“或許是找錯了方向。捋一遍事件經過,引誘大師兄外出的一個人,加上入室劫持的兩人,一共是三個。假裝貨郎叫賣畢羅的人必是輕功高手,打傷老幺的拳腳功夫高深,才能一掌破了他的外功,又不即刻致命,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
這三個人雖不是大師兄對手,但智計手段都出類拔萃,普通牙行不該有那般高手。羅刹鳥在玉城叫破了師父的遺言,傳聞自關中擴散至中原,如今黑白兩道無人不知。未必是為了人,也許是覬覦那件‘顛覆大唐、禍亂天下的’虛空之物,才盯上了她。”
韋訓又何嚐想不到這一層。隻是倘若寶珠因此被擄走,敵人必然會使出各種殘酷手段逼她說出東西的下落。可是遺言中的東西根本不存在,她又能說出什麽?
再有一種可能。假如將寶珠活埋的凶手再次開啟公主陵墓,察覺她死裏逃生,定會派高手從長安追來斬盡殺絕,而後將遺體當作戰果帶回去。若是如此,她便已經不在人間了。
究竟緣起何處?殘陽院在江湖中橫行無忌,樹敵太多,而她的皇室血脈更如同隱藏在腳下的火藥,隨時可能引爆。重重仇怨隱患交織在一起,溯本求源簡直難上加難。
以往那些案子全靠寶珠才智過人,眾人聯手破獲,一旦她被俘失蹤,自己便束手無策了。想到她此時可能遭受的折磨,韋訓隻覺肝腸寸裂,幾欲嘔血。
拓跋三娘幽幽地說:“老陳真是個禍害,人都死透了還能為禍人間。”
羅頭陀咕咕噥噥誦了幾句經,將剩下兩名牙儈一杖一個戳死了。
眾人默默思索之時,慈惠坊方向突然升起一簇煙火,韋訓如利箭般疾飛而去。那是與十三郎約定好的聯絡信號。
回到小院之中,楊行簡昏昏沉沉躺在榻上哼唧著。十三郎神情萎靡,對韋訓說:“楊主簿報官回來,四師兄重新給他接了骨,他疼暈過去了,如今才醒。我依稀聽他嘟囔著有新線索。”
韋訓聽聞,用上三分力氣,一把掐在楊行簡虎口合穀穴上,他如垂死的鵝般幹嚎了一聲,神智略清醒了些,虛弱地說:“觀音奴……觀音奴……”
韋訓倒手再掐他手腕內關穴,楊行簡受其刺激,精神一振,斷斷續續將從官府裏得到的消息傳遞給他。
“每個人都失蹤了?!”聽完楊行簡的敘述,韋訓師兄弟皆震驚不已。
楊行簡歎道:“貞元十年,蜀中女冠謝自然得道成仙,白日飛升,此乃千古奇聞,先皇曾下旨褒揚。可這些洛陽少年從來沒有修行過,公主更是意外才參與進去,曆年來每一屆觀音奴都能飛升,卻沒人追究真相,此事尤為詭異。”
韋訓站了起來,想起選拔觀音奴的地點,亦是這一係列詭異事件的源頭:長秋寺。他拔腿飛奔出去。
巡城已經結束,人聲鼎沸、煙霧繚繞的長秋寺也複歸平靜。入夜之後,香客們帶著未竟的祈願逐一離去,比丘尼準時關閉山門,將塵世的喧囂隔絕在外。
韋訓如同鬼魅一般,悄無聲息潛入寺內,掠上大殿屋頂,輕飄飄落在屋脊陰影中,與周遭環境融為一體。他以輕巧手法掀開一角瓦片,沒有發出一絲動靜,接著透過縫隙,向殿內窺視。
斷塵師太盤腿坐在蒲團上,仰頭望著觀音像,怔怔地出神。
韋訓耐心等著。過了許久,老尼姑似乎才想起自己手中捏著犍稚,心不在焉地向木魚上敲了一下。又過了片刻,虛掩的殿門開了,外麵陸續走進來一男一女。女子是姚家班的舞姬姚絳真,男子則是洛清幫的掌門曹泓。
斷塵師太扭頭看了一眼,問:“你們倆一起來的?”
姚絳真搖了搖頭,輕聲說:“剛在寺外遇到的。”
曹泓則對觀音像更為關注,顧不上與斷塵打招呼,疾步邁向蓮座,在微弱的供燈光芒照耀下,仔細數了數供奉在蓮台上的人偶。
“又多了一個……”他茫然若失地喃喃道。蓮台上,那些憨態可掬的陶俑已經變成八個。侍奉觀音的捧珠龍女,以及善財童子,一個又一個。
斷塵師太點了點頭:“自巡城那夜之後,我一直坐在佛前等著,依然沒能察覺究竟是何時多了這個人偶。”
姚絳真從香案上拈出三炷香,點燃之後插進香爐,雙手合十,俯身向觀音禮拜。
“看來今年的那位已經去往菩薩身邊了……”她眼神迷離,柔婉的輕語如同嫋嫋而升的香氣,很快便消散在空氣之中。
曹泓凝望著觀音像沉靜而美麗的麵容,竭力想從她的表情中讀出些什麽,卻一無所獲。他茫然自語道:“這當真是菩薩的旨意嗎?”
兩人沉默半晌,在斷塵師太身邊的蒲團上坐下。三個人沒有再聊什麽,隻是並排打坐沉思。大殿之中彌漫著某種如墮雲霧般的恍惚氣氛,偶爾傳出幾下木魚空空的敲擊聲。
明淨月光被烏雲所吞噬,陰冷夜風拂過黑暗中的樹叢,沙沙聲一浪接一浪,如同無數人在陰影中竊竊私語。
韋訓從瓦片縫隙之中俯視著殿內的一切,終於意識到巡城之前那股沒來由的違和感從何而來——蓮座上的人偶是三彩陶俑。
這種陶器向來隻作為冥器用於陪葬,並不會擺放在活人的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