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二他們的故事勾起了村裏老一輩的傷心事,這些人年輕時也是遭遇過饑荒兵亂的。
瑜青縣四周都是大山,原本除了當地土著,是沒有什麽人煙的。現在的這些村子,最早就是各種逃難的人慢慢聚到一起發展而來的。
誰也不敢說,未來不會再發生什麽,畢竟三個大國彼此間虎視眈眈,周圍那些小國也不是很安分。
而一旦發生逃難,和家人走散的事情就太常見了,所以族老們覺得,有必要規定個什麽東西,將來彼此找人也能方便些。
明悠悠好奇道:“村裏也想弄出個像毛豆腐一樣的吃食嗎?”
族老們就搖頭,“咱們村一半人手藝都不咋地,搭把手還行,讓他們自己做出來那是別想了。”
鄭煥道:“不如給每人做個信物掛在身上?”像他們鄭家,每個孩子身上都有一塊刻有家族標記的玉佩。
有人立刻反對道:“這逃荒的時候,可是什麽都有可能丟的,要是太好的東西,還會叫人搶了去。”
盧泰想了想道:“要不背族譜吧,我們從小都要背的。這樣別說自己家了,就是在各地的分支,遇上了也能對出來。”
族老們就彼此看看,嗬嗬尬笑起來。
還是族叔祖開口道:“不怕小公子們笑話,咱們泥腿子大字都不識幾個,可沒那麽多講究。族譜嘛倒是有一本,平時放在祠堂裏,真要跑路了,也就村長家拿著。”
“而且背族譜,嘿嘿,那幫小娃子估計也沒這腦子啊。”
盧泰急忙道:“叔祖說的是,小子想的簡單了。”
四個人冥思苦想起來,大人們還好,最難辦的就是那些孩子,他們可是最容易忘事的。
村裏的孩子們吃飯特別快,現在正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做遊戲,村長家最小的孫子也被吸引過去,跟著咿咿呀呀地嚷著大家聽不懂的話。
明悠悠看的眼睛一亮,扭頭去看另外三人。
鄭煥和盧泰也目光炯炯地望過來,“我想到了。”三個人異口同聲地道。
“想到什麽了?”封旭一臉茫然地看著他們。
“教孩子們唱一首歌就好了。”
歌曲誰都能記得住,就算以後想要找人,在一堆陌生人中唱起來也不顯得尷尬。
族老們也高興起來,“這個好,這個好,麻煩公子們給寫一首又好聽又好記的歌來。”
“沒問題,包在我們身上了。”幾個人拍著胸脯道,覺得歌曲可比話本簡單多了。
等他們一上手,才發現自己大話說早了。
歌詞也就罷了,好歹他們還有點創作的底子;可是寫曲子真是太難了。
“要不咱們就改改現有的吧。”封旭實在轉不動腦子了。
“不行,”鄭煥拒絕道,“我們知道的曲子全國都在唱,一點都沒有辨識的作用。”
盧泰也想得頭禿,忍不住道:“聽說梁國人能歌善舞,明天我們去縣城找大梁的商隊打聽打聽,學個一兩首,當做他山之石也好啊。”
明悠悠覺得問大梁還不如問係統呢,“你們那邊有好聽的曲子嗎?”
“有啊,”係統調出來歌單給她看。
她驚呆了,“這麽多,這得有多少人在裏麵唱歌啊。”
係統道:“都是提前錄好的,就像我們的視頻一樣。”
它隨機點開了一首,明悠悠就覺得一段悠揚的樂曲在耳邊回響。
“這也太方便了,”她有點恍惚的道,“就跟隨身養了個戲班子似的。”
“但是這麽多我都要聽嗎?感覺一天都聽不完呢。”
“不用,你可以輸入關鍵詞來排除。”係統介紹道。
她就寫下了“家鄉”,然後發現歌曲還是很多,便又選了“田園”“鄉土”,最後在係統的建議下,再加上了一個“國風”。
出來的結果看名字就覺得很舒適,明悠悠播放了前麵的幾個,雖然每首都隻能試聽一小部分,但是對於她這個沒見識的古代小孩也足夠震撼了。
她選了一首,把試聽循環了好多遍。
係統問道:“還要換下一首曲子嗎?”
“不用了,就這首吧。”
她立刻跑去鄭煥他們那邊,把三個人的臉全都扳過來對著她,這才準備唱起來。
“你拿個竹筒對著嘴幹什麽?”他們不解道。
咳咳,她也不知道為什麽,但是看視頻裏那些人都這樣,她就覺得這麽著才有唱歌的感覺。
明悠悠開口唱了,係統陷入沉默。
這曲調跑的,簡直麵目全非。
不過鄭煥他們沒聽過原版啊,覺得這曲子很新鮮,聽著聽著感覺都能跟著哼哼出來了。
“就它了。”幾人一致決定道。
於是這首經過明悠悠獨特改良的曲子,就成為了下關村的村歌。
曲子帶點兒洗腦的魔性,歌詞也算郎朗上口,很快村裏上上下下就全都學會了。
“青山緊相連,白雲繞山間,河水彎彎繞下關,瑜青好風光......”
他們在家的時候唱,下田的時候唱,看攤兒的時候也唱,這就引起了周圍村子的注意。
大家坐在各自的山頭上,扯著脖子往對麵喊,明明彼此間隔得很遠,卻不耽擱兩個村子聊天。
聊著聊著,下關村的人就會把孩子們叫過來,唱上幾句顯擺顯擺,歌聲在群山中回響,仿佛也蕩漾在人的心頭上,一時還挺震撼。
其他村子的人聽了,羨慕的同時也覺得下關村想的長遠,便紛紛派人過來,請鄭煥他們也給寫上一首。
另一個世界膾炙人口的名曲,經過某小孩的嗓子,就這樣以一種變調的方式在瑜青縣傳播。
等明悠悠把這事講給陶夫人,陶夫人又當做笑談告訴陶縣令的時候,陶縣令隻覺得心頭沉甸甸的。
他們大瑜的百姓在為逃難做準備啊,這是心中多麽沒有安全感啊。
說來說去,還是他們國家太弱了,百姓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遇到危難時隻能靠自己。
他看向一旁的長隨,“送去草原的禮物啟程了嗎?”
長隨道:“剛剛出發,估計這會兒還沒走到城門口呢。”
“讓人把他們叫回來吧。”陶縣令歎息道,“禮物還不夠,我們還得再準備。”
瑜青縣四周都是大山,原本除了當地土著,是沒有什麽人煙的。現在的這些村子,最早就是各種逃難的人慢慢聚到一起發展而來的。
誰也不敢說,未來不會再發生什麽,畢竟三個大國彼此間虎視眈眈,周圍那些小國也不是很安分。
而一旦發生逃難,和家人走散的事情就太常見了,所以族老們覺得,有必要規定個什麽東西,將來彼此找人也能方便些。
明悠悠好奇道:“村裏也想弄出個像毛豆腐一樣的吃食嗎?”
族老們就搖頭,“咱們村一半人手藝都不咋地,搭把手還行,讓他們自己做出來那是別想了。”
鄭煥道:“不如給每人做個信物掛在身上?”像他們鄭家,每個孩子身上都有一塊刻有家族標記的玉佩。
有人立刻反對道:“這逃荒的時候,可是什麽都有可能丟的,要是太好的東西,還會叫人搶了去。”
盧泰想了想道:“要不背族譜吧,我們從小都要背的。這樣別說自己家了,就是在各地的分支,遇上了也能對出來。”
族老們就彼此看看,嗬嗬尬笑起來。
還是族叔祖開口道:“不怕小公子們笑話,咱們泥腿子大字都不識幾個,可沒那麽多講究。族譜嘛倒是有一本,平時放在祠堂裏,真要跑路了,也就村長家拿著。”
“而且背族譜,嘿嘿,那幫小娃子估計也沒這腦子啊。”
盧泰急忙道:“叔祖說的是,小子想的簡單了。”
四個人冥思苦想起來,大人們還好,最難辦的就是那些孩子,他們可是最容易忘事的。
村裏的孩子們吃飯特別快,現在正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做遊戲,村長家最小的孫子也被吸引過去,跟著咿咿呀呀地嚷著大家聽不懂的話。
明悠悠看的眼睛一亮,扭頭去看另外三人。
鄭煥和盧泰也目光炯炯地望過來,“我想到了。”三個人異口同聲地道。
“想到什麽了?”封旭一臉茫然地看著他們。
“教孩子們唱一首歌就好了。”
歌曲誰都能記得住,就算以後想要找人,在一堆陌生人中唱起來也不顯得尷尬。
族老們也高興起來,“這個好,這個好,麻煩公子們給寫一首又好聽又好記的歌來。”
“沒問題,包在我們身上了。”幾個人拍著胸脯道,覺得歌曲可比話本簡單多了。
等他們一上手,才發現自己大話說早了。
歌詞也就罷了,好歹他們還有點創作的底子;可是寫曲子真是太難了。
“要不咱們就改改現有的吧。”封旭實在轉不動腦子了。
“不行,”鄭煥拒絕道,“我們知道的曲子全國都在唱,一點都沒有辨識的作用。”
盧泰也想得頭禿,忍不住道:“聽說梁國人能歌善舞,明天我們去縣城找大梁的商隊打聽打聽,學個一兩首,當做他山之石也好啊。”
明悠悠覺得問大梁還不如問係統呢,“你們那邊有好聽的曲子嗎?”
“有啊,”係統調出來歌單給她看。
她驚呆了,“這麽多,這得有多少人在裏麵唱歌啊。”
係統道:“都是提前錄好的,就像我們的視頻一樣。”
它隨機點開了一首,明悠悠就覺得一段悠揚的樂曲在耳邊回響。
“這也太方便了,”她有點恍惚的道,“就跟隨身養了個戲班子似的。”
“但是這麽多我都要聽嗎?感覺一天都聽不完呢。”
“不用,你可以輸入關鍵詞來排除。”係統介紹道。
她就寫下了“家鄉”,然後發現歌曲還是很多,便又選了“田園”“鄉土”,最後在係統的建議下,再加上了一個“國風”。
出來的結果看名字就覺得很舒適,明悠悠播放了前麵的幾個,雖然每首都隻能試聽一小部分,但是對於她這個沒見識的古代小孩也足夠震撼了。
她選了一首,把試聽循環了好多遍。
係統問道:“還要換下一首曲子嗎?”
“不用了,就這首吧。”
她立刻跑去鄭煥他們那邊,把三個人的臉全都扳過來對著她,這才準備唱起來。
“你拿個竹筒對著嘴幹什麽?”他們不解道。
咳咳,她也不知道為什麽,但是看視頻裏那些人都這樣,她就覺得這麽著才有唱歌的感覺。
明悠悠開口唱了,係統陷入沉默。
這曲調跑的,簡直麵目全非。
不過鄭煥他們沒聽過原版啊,覺得這曲子很新鮮,聽著聽著感覺都能跟著哼哼出來了。
“就它了。”幾人一致決定道。
於是這首經過明悠悠獨特改良的曲子,就成為了下關村的村歌。
曲子帶點兒洗腦的魔性,歌詞也算郎朗上口,很快村裏上上下下就全都學會了。
“青山緊相連,白雲繞山間,河水彎彎繞下關,瑜青好風光......”
他們在家的時候唱,下田的時候唱,看攤兒的時候也唱,這就引起了周圍村子的注意。
大家坐在各自的山頭上,扯著脖子往對麵喊,明明彼此間隔得很遠,卻不耽擱兩個村子聊天。
聊著聊著,下關村的人就會把孩子們叫過來,唱上幾句顯擺顯擺,歌聲在群山中回響,仿佛也蕩漾在人的心頭上,一時還挺震撼。
其他村子的人聽了,羨慕的同時也覺得下關村想的長遠,便紛紛派人過來,請鄭煥他們也給寫上一首。
另一個世界膾炙人口的名曲,經過某小孩的嗓子,就這樣以一種變調的方式在瑜青縣傳播。
等明悠悠把這事講給陶夫人,陶夫人又當做笑談告訴陶縣令的時候,陶縣令隻覺得心頭沉甸甸的。
他們大瑜的百姓在為逃難做準備啊,這是心中多麽沒有安全感啊。
說來說去,還是他們國家太弱了,百姓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遇到危難時隻能靠自己。
他看向一旁的長隨,“送去草原的禮物啟程了嗎?”
長隨道:“剛剛出發,估計這會兒還沒走到城門口呢。”
“讓人把他們叫回來吧。”陶縣令歎息道,“禮物還不夠,我們還得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