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女人叫李玉桂,她的女兒便是平城高三學生的驕傲——娛樂散布者——李尋。
她女兒可真聰明,腦子特別靈,無論什麽一看就懂,雖然成績不太穩定,但肯定能考上不錯的大學。
她在地下室裏站了一會兒,手裏的鐵棍是她從上麵臨時拿的,平常就是用這根棍子做擀麵杖。
這個地下室是平城當年市場監管不嚴的時候修的,沒有幾個人知道,原本應該是用來藏東西的。
沒有光,她卻知道在不遠處有一個人。
她不應該虐待對方,這是一開始就已經說好了的事情。她答應了人家。
她保證過,絕對不會把人弄死。
但她忍不住。
她的不遠處,趙老師並沒有出聲,他雖然被五花大綁,嘴裏也被堵著,可想要弄出響動還是很容易的。
但他沒有,他很安靜。
他眼睛因為被迫睜著,已經痛得無法形容,因為捆綁的緣故,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在難受,可他依舊保持沉默,沒有發出一點動靜。
趙老師不傻,對方把自己綁在這裏,若是自己大喊大叫,肯定會激怒對方。
他昨天就在課堂上看到了那個消息,那個凶手的畫像和他一模一樣。
昨天晚上自己就被人綁了,醒過來就在這個黑暗中,他自然能夠猜到對方的意圖。
此刻正是對方情緒最激動的時候,他說什麽都沒有用,要等對方冷靜下來。
網上有無數這起案子的信息,趙老師光是想都知道,如果凶手落在了受害者家屬的手裏,會得到什麽樣的待遇。
他側著耳朵聽,對方也並沒有出聲,很快他就聽到了腳步聲,那腳步聲漸去漸遠,人已經走了。
他鬆了一口氣,同時,他也覺得剛才聽到的那個女聲很熟悉。
因為學生很多,再加上聲音出現的時候,他太緊張了,他並沒有聽出到底是誰。
李玉桂一上去,李尋正好就從外麵回來。
李尋叫了一聲媽,見她臉色不好,又去廚房給她倒熱水,道:“張阿姨來問問你能不能上門做家宴?”
李玉桂轉過頭,這才看到站在門口往裏張望的張大姐。
對方道:“我家親戚這周周六要來家裏做客,本來說是要去外麵吃,但你也知道外麵那些飯店,佐料放的太重了,我們家吃不慣,我聽小區裏其他人說,你上門做飯做的好吃,佐料也不重,就想著你明天能不能來我們家做,價格好商量,菜也不麻煩。”
李玉桂本來想說這幾天不行。
可這兩天她早餐店也沒有出,後麵也是用錢的時候,而且是中午,去一趟也能掙一點,她便答應了下來。
“你臉色好蒼白,沒事吧?還是要注意身體啊。”張大姐一邊說一邊來加微信,方便聯係。
她們說話時,突然樓下傳來了砰的一聲響。
“你們樓下沒事吧?”
李尋道:“我下去看看。”
李玉桂拉住了她,道:“下麵沒有燈,黑不隆冬的,小心摔倒。”
李尋說道:“媽,你不會又在地下室熏臘肉了吧?這裏又不是鄉下,不能熏臘肉了,如果被發現了,會很麻煩。”這種封閉的地下室,最適合熏臘肉了。
女人回過神,嗯了一聲。
張大姐說道:“我吃過你們這裏的臘肉,感覺有一股怪味兒。”
鄰居阿婆原本就在外麵看她們這邊做什麽,本來還心說還是現在的人掙錢容易,還能去別人家做一頓飯這樣掙錢,還想著等這個女人走了,問問李玉桂要不要幫忙。
老人家今年七十幾歲,身體很硬朗,但確實找不到工作了,就在小區裏撿一些紙殼子塑料瓶子之類的賣,偶爾李玉桂的早餐店也會是她幫幫忙,鄰裏鄰居的,關係很好。
阿婆是地道的本地人,一聽這話,立馬說道:“那你肯定是沒有吃過我們地道的臘肉,本地的臘肉沒有什麽怪味,隻有香味。”
李尋:“不管好不好吃,都不可以,阿婆,你忘了去年熏臘肉,結果還進了警局了。”
李玉桂道:“沒有熏臘肉。”
阿婆說道:“要熏臘肉也是我去熏臘肉,我這麽大年紀了,他們真把我關進去,那就關起來吧。”
李尋趕緊拉了回來,苦口婆心地說道:“吃臘肉不健康,現在不可以吃了,你這麽大年紀了,身體也不太好,再吃點臘肉,到時候消化不了,您跟我媽可消停一點吧。”
旁邊的張大姐立馬說道:“我有一個朋友說園區那邊有人在專門熏臘肉,你們隻需要把肉拿過去,兩塊錢一斤,他們幫你們熏,你們可以過去看看。”
李尋道:“還有這種生意啊,我有空和我媽去看看。”
張大姐正好有電話,她一邊拿手機一邊說道:“上門做飯的事情就先說定了,我還有事,先走了,剩下的我們微信上再聯係。”
李玉桂點了點頭,出於禮貌,把人送到了門外,整個人很失神,過了好一會兒,她似乎終於緩過來了,點了點頭。
李尋仿佛沒有注意到母親的異常,又把鄰居老太太送回了家,她嘴巴甜,心腸好,鄰裏鄰居所有人都跟她關係很好。
晚飯,竹筍炒肉,加了一個炒菠菜,還有一碗西紅柿雞蛋湯。
李玉桂沒吃兩口,她吃不下。
外麵傳來了敲門的聲音。
“你好,有人在嗎?”一個年輕男子的聲音。
“媽,有人敲門,我去看一下。”
房門打開,年輕男子站在門口。
她自然一眼就認出來了,這是班主任的兒子。
對方依舊穿著白天的那一身衣服,問道:“你好,我是趙靜正,我聽他們說,你們家是做早餐的,每天很早就會起來做早餐,想問一下,你們有沒有遇到過這個人?”
他的手裏拿著一張打印出來的照片。
正是李尋的班主任趙老師。
李尋立馬過來了:“這是我們的班主任。”
對方也有些驚訝,道:“原來你是我爸爸的學生。”
李玉桂也出來了,就站在門口,眼睛看著眼前的年輕男人。
“是啊。”李尋把自己媽媽拉了過來:“我媽這兩天有點感冒了,所以沒有出攤,你爸爸失蹤了這件事情,還是我跟我媽說的,現在還是沒找到嗎?警察怎麽說?”
趙靜正見她真的擔心,便說道:“警察也還在找,說是會查網上的事情,但還沒有一個結果,我想到處看看能不能找到目擊者。”
李尋一聽這話,立馬道:“我正好已經洗完碗了,我跟你一起去找吧,我對這附近比你熟悉。”
趙靜正的確需要有人幫自己,很是感謝:“那就麻煩你了。”
“不打緊。”李尋換了鞋子,跟著對方一起出去,又對自己媽說道:“對了,媽,不要在家裏熏臘肉,我很快就回來。”
李玉桂點了點頭,李尋這才出去。
她陪著班主任的兒子從街頭問到了街尾,並沒有什麽線索,大家都說沒有見過。
李尋腦子比較靈光:“咱們這樣問人,估計問不出來什麽,重要的是問那些個門口有監控的店。”
這就是個大工程了。
李尋比起對方更適合做這種事情,三下五除二就開始到處問人要監控,主要是幾個從學校出來的商鋪。
“警察已經來看過了,沒有找到。”商店老板說道。
“我們也看看吧。”
商鋪老板也沒有覺得是什麽不能給的東西,便把監控內容發給了看上去是主導的地位的李尋。
四家商鋪,都要了24個小時的監控,回去看都得看很長時間。
班主任的兒子卻大大地鬆了一口氣,盡管進展很少,但至少有一個方向。
對方覺得李尋一個高三學生,能出來幫自己找這一趟已經很好了,道:“監控我自己看,還有兩個多月你就要高考了,別因為這件事情分心。”
李尋道:“放心吧,我經曆過的事情多著呢,不會因為這點事情分心,你要是有什麽需要幫忙的,盡管跟我說,趙老師對我很好,我也應該要為他做點什麽。”
天已經有些晚了,李尋被對方送回了家。
李尋一回家就把去找人的事情跟母親說了,然後洗漱,睡覺。
李玉桂睡不著,坐在客廳裏,她手裏拿著一個手機,手機已經解鎖了,她正在看裏麵的相冊和社交賬號裏麵的內容。
如果李尋在這裏,就會發現這個手機並不是她媽的手機。
社交賬號裏麵,最新的一條是——
“閑人:老父親不求你大富大貴,健健康康就好。”
配圖是聊天記錄和轉賬。
“我兼職的家教發工資了。爸,這是孝敬你的。”
他有一個兒子,她知道,對方的兒子今年二十五歲了。
這年輕人還考上了大學,現在考上了研究生,風光的很。
她的孩子死了,她的孩子死在了冬天,現在也許在某個冰冷黑暗的地下,不見天日。
凶手的孩子卻風風光光地活著,考上了大學,考上了研究生!
她的孩子也聰明啊,她也曾經盼著她的孩子考大學。
她不甘心。
二十五年了,她日日夜夜都想著殺了這個人。
現在,凶手就在她的地下室裏。
她不能殺,她要先問出她的孩子被埋在哪兒了。
女人叫李玉桂,她的女兒便是平城高三學生的驕傲——娛樂散布者——李尋。
她女兒可真聰明,腦子特別靈,無論什麽一看就懂,雖然成績不太穩定,但肯定能考上不錯的大學。
她在地下室裏站了一會兒,手裏的鐵棍是她從上麵臨時拿的,平常就是用這根棍子做擀麵杖。
這個地下室是平城當年市場監管不嚴的時候修的,沒有幾個人知道,原本應該是用來藏東西的。
沒有光,她卻知道在不遠處有一個人。
她不應該虐待對方,這是一開始就已經說好了的事情。她答應了人家。
她保證過,絕對不會把人弄死。
但她忍不住。
她的不遠處,趙老師並沒有出聲,他雖然被五花大綁,嘴裏也被堵著,可想要弄出響動還是很容易的。
但他沒有,他很安靜。
他眼睛因為被迫睜著,已經痛得無法形容,因為捆綁的緣故,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在難受,可他依舊保持沉默,沒有發出一點動靜。
趙老師不傻,對方把自己綁在這裏,若是自己大喊大叫,肯定會激怒對方。
他昨天就在課堂上看到了那個消息,那個凶手的畫像和他一模一樣。
昨天晚上自己就被人綁了,醒過來就在這個黑暗中,他自然能夠猜到對方的意圖。
此刻正是對方情緒最激動的時候,他說什麽都沒有用,要等對方冷靜下來。
網上有無數這起案子的信息,趙老師光是想都知道,如果凶手落在了受害者家屬的手裏,會得到什麽樣的待遇。
他側著耳朵聽,對方也並沒有出聲,很快他就聽到了腳步聲,那腳步聲漸去漸遠,人已經走了。
他鬆了一口氣,同時,他也覺得剛才聽到的那個女聲很熟悉。
因為學生很多,再加上聲音出現的時候,他太緊張了,他並沒有聽出到底是誰。
李玉桂一上去,李尋正好就從外麵回來。
李尋叫了一聲媽,見她臉色不好,又去廚房給她倒熱水,道:“張阿姨來問問你能不能上門做家宴?”
李玉桂轉過頭,這才看到站在門口往裏張望的張大姐。
對方道:“我家親戚這周周六要來家裏做客,本來說是要去外麵吃,但你也知道外麵那些飯店,佐料放的太重了,我們家吃不慣,我聽小區裏其他人說,你上門做飯做的好吃,佐料也不重,就想著你明天能不能來我們家做,價格好商量,菜也不麻煩。”
李玉桂本來想說這幾天不行。
可這兩天她早餐店也沒有出,後麵也是用錢的時候,而且是中午,去一趟也能掙一點,她便答應了下來。
“你臉色好蒼白,沒事吧?還是要注意身體啊。”張大姐一邊說一邊來加微信,方便聯係。
她們說話時,突然樓下傳來了砰的一聲響。
“你們樓下沒事吧?”
李尋道:“我下去看看。”
李玉桂拉住了她,道:“下麵沒有燈,黑不隆冬的,小心摔倒。”
李尋說道:“媽,你不會又在地下室熏臘肉了吧?這裏又不是鄉下,不能熏臘肉了,如果被發現了,會很麻煩。”這種封閉的地下室,最適合熏臘肉了。
女人回過神,嗯了一聲。
張大姐說道:“我吃過你們這裏的臘肉,感覺有一股怪味兒。”
鄰居阿婆原本就在外麵看她們這邊做什麽,本來還心說還是現在的人掙錢容易,還能去別人家做一頓飯這樣掙錢,還想著等這個女人走了,問問李玉桂要不要幫忙。
老人家今年七十幾歲,身體很硬朗,但確實找不到工作了,就在小區裏撿一些紙殼子塑料瓶子之類的賣,偶爾李玉桂的早餐店也會是她幫幫忙,鄰裏鄰居的,關係很好。
阿婆是地道的本地人,一聽這話,立馬說道:“那你肯定是沒有吃過我們地道的臘肉,本地的臘肉沒有什麽怪味,隻有香味。”
李尋:“不管好不好吃,都不可以,阿婆,你忘了去年熏臘肉,結果還進了警局了。”
李玉桂道:“沒有熏臘肉。”
阿婆說道:“要熏臘肉也是我去熏臘肉,我這麽大年紀了,他們真把我關進去,那就關起來吧。”
李尋趕緊拉了回來,苦口婆心地說道:“吃臘肉不健康,現在不可以吃了,你這麽大年紀了,身體也不太好,再吃點臘肉,到時候消化不了,您跟我媽可消停一點吧。”
旁邊的張大姐立馬說道:“我有一個朋友說園區那邊有人在專門熏臘肉,你們隻需要把肉拿過去,兩塊錢一斤,他們幫你們熏,你們可以過去看看。”
李尋道:“還有這種生意啊,我有空和我媽去看看。”
張大姐正好有電話,她一邊拿手機一邊說道:“上門做飯的事情就先說定了,我還有事,先走了,剩下的我們微信上再聯係。”
李玉桂點了點頭,出於禮貌,把人送到了門外,整個人很失神,過了好一會兒,她似乎終於緩過來了,點了點頭。
李尋仿佛沒有注意到母親的異常,又把鄰居老太太送回了家,她嘴巴甜,心腸好,鄰裏鄰居所有人都跟她關係很好。
晚飯,竹筍炒肉,加了一個炒菠菜,還有一碗西紅柿雞蛋湯。
李玉桂沒吃兩口,她吃不下。
外麵傳來了敲門的聲音。
“你好,有人在嗎?”一個年輕男子的聲音。
“媽,有人敲門,我去看一下。”
房門打開,年輕男子站在門口。
她自然一眼就認出來了,這是班主任的兒子。
對方依舊穿著白天的那一身衣服,問道:“你好,我是趙靜正,我聽他們說,你們家是做早餐的,每天很早就會起來做早餐,想問一下,你們有沒有遇到過這個人?”
他的手裏拿著一張打印出來的照片。
正是李尋的班主任趙老師。
李尋立馬過來了:“這是我們的班主任。”
對方也有些驚訝,道:“原來你是我爸爸的學生。”
李玉桂也出來了,就站在門口,眼睛看著眼前的年輕男人。
“是啊。”李尋把自己媽媽拉了過來:“我媽這兩天有點感冒了,所以沒有出攤,你爸爸失蹤了這件事情,還是我跟我媽說的,現在還是沒找到嗎?警察怎麽說?”
趙靜正見她真的擔心,便說道:“警察也還在找,說是會查網上的事情,但還沒有一個結果,我想到處看看能不能找到目擊者。”
李尋一聽這話,立馬道:“我正好已經洗完碗了,我跟你一起去找吧,我對這附近比你熟悉。”
趙靜正的確需要有人幫自己,很是感謝:“那就麻煩你了。”
“不打緊。”李尋換了鞋子,跟著對方一起出去,又對自己媽說道:“對了,媽,不要在家裏熏臘肉,我很快就回來。”
李玉桂點了點頭,李尋這才出去。
她陪著班主任的兒子從街頭問到了街尾,並沒有什麽線索,大家都說沒有見過。
李尋腦子比較靈光:“咱們這樣問人,估計問不出來什麽,重要的是問那些個門口有監控的店。”
這就是個大工程了。
李尋比起對方更適合做這種事情,三下五除二就開始到處問人要監控,主要是幾個從學校出來的商鋪。
“警察已經來看過了,沒有找到。”商店老板說道。
“我們也看看吧。”
商鋪老板也沒有覺得是什麽不能給的東西,便把監控內容發給了看上去是主導的地位的李尋。
四家商鋪,都要了24個小時的監控,回去看都得看很長時間。
班主任的兒子卻大大地鬆了一口氣,盡管進展很少,但至少有一個方向。
對方覺得李尋一個高三學生,能出來幫自己找這一趟已經很好了,道:“監控我自己看,還有兩個多月你就要高考了,別因為這件事情分心。”
李尋道:“放心吧,我經曆過的事情多著呢,不會因為這點事情分心,你要是有什麽需要幫忙的,盡管跟我說,趙老師對我很好,我也應該要為他做點什麽。”
天已經有些晚了,李尋被對方送回了家。
李尋一回家就把去找人的事情跟母親說了,然後洗漱,睡覺。
李玉桂睡不著,坐在客廳裏,她手裏拿著一個手機,手機已經解鎖了,她正在看裏麵的相冊和社交賬號裏麵的內容。
如果李尋在這裏,就會發現這個手機並不是她媽的手機。
社交賬號裏麵,最新的一條是——
“閑人:老父親不求你大富大貴,健健康康就好。”
配圖是聊天記錄和轉賬。
“我兼職的家教發工資了。爸,這是孝敬你的。”
他有一個兒子,她知道,對方的兒子今年二十五歲了。
這年輕人還考上了大學,現在考上了研究生,風光的很。
她的孩子死了,她的孩子死在了冬天,現在也許在某個冰冷黑暗的地下,不見天日。
凶手的孩子卻風風光光地活著,考上了大學,考上了研究生!
她的孩子也聰明啊,她也曾經盼著她的孩子考大學。
她不甘心。
二十五年了,她日日夜夜都想著殺了這個人。
現在,凶手就在她的地下室裏。
她不能殺,她要先問出她的孩子被埋在哪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