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另一邊,趙靜正不知道自己維護的父親已經完全不裝了。
他還是決定自己去找清潔工,李尋白天要上課,他白天在網上跟人吵架,吵輸了,又沒有其他事情要做,就想著去找那個清潔工。
清潔工們在學校裏都要穿統一製服,灰撲撲的衣服,又都是五六十歲的中年女人,體型也差不多,再加上她們還戴了帽子,監控視頻裏麵對方是低著頭,所以也看不到臉。
趙靜正要找到視頻中推垃圾桶的這個人,他就得去問其他的清潔工。
趙靜正怕打草驚蛇,於是沒有明說他是失蹤老師的兒子,他裝作自己也是高中生的樣子,還拿了一本書走在學校裏。
清潔工阿姨們在打掃操場衛生。
他便和其中一個清潔工阿姨聊上了天。
他學著李尋跟人聊天的樣子,努力和對方拉近關係。
對方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跟他說話,時不時地看他一眼,趙靜正咽了咽口水,不會是被發現了吧?
不管了,先問了再說。
他問道:“阿姨,你們晚上洗垃圾桶的一般是誰?”
“我們是值班,你問哪一天晚上?”
“這周周一晚上。”
他見對方看了過來,就又補充道:“我那天有東西不小心掉了,有同學說是收拾衛生的阿姨撿去了。想問問——”
那中年婦女立馬不高興了,眉毛一橫,聲音也拔高了,說道:“那天是我倒的垃圾,你什麽東西掉了?我可沒撿到什麽東西。你哪個同學看到的?讓他來說說!”
趙靜正嚇了一跳,趕緊擺了擺手,趕緊說道:“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就是兩個書簽。”
“你這個人好笑的很,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還來問。”
趙靜正隻能尷尬地離開,但實際上他偷偷拍下了對方照片,準備等對方下班了,跟蹤對方。
他不知道的是,等他一走,剛才跟他說話的阿姨,立馬就給另一個人打了電話。
“老張啊,你是不是撿了學生的東西?這兩天別出手,那學生在到處找。”
張明采接到電話,一頭霧水,她撿東西?
然後那頭把事情情況說清楚了。
張明采警覺性一下子就上來了,趕緊給對方發了一張圖片:“是這個男生嗎?”
那頭的人很快給了肯定答案。
“那你說了是我嗎?”
“我哪能說是你,那天本來就該我值班,你是幫我,反正他在我這裏也找不到東西。你自己小心點就行。”
張明采被感動了,盡管這也不是該感動的時候,連連道謝,答應後麵幫人家值班。
張明采以前是作曲家,那個時候她還很喜歡那些特別悲壯的曲子,但她的老師總是說她的音樂裏有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讓她多寫一點歡快的曲子,不用為了上高度而上高度。
這話有點殘忍。
實際上,在發生那件事情之前,她的人生受過的最大的打擊就是這句話。
她是獨生女,父母雙職工,她沒有吃過沒錢沒愛的苦,她自己腦子也夠用,讀書時期也沒吃過腦子笨的苦,順利地考上音樂大學,大學期間跟學長戀愛,畢業結婚生子,這一切也沒有影響她的事業,反正有四個老人幫忙帶孩子。
所有的一切都止步於一個晴朗的午後,她接到電話,孩子丟了。
一開始,她希望是勒索,隻要把孩子還回來就行。
希望破滅是在另一個午後,郵遞員說有她的郵件。
她當時也沒多想,簽收,打開,然後開始目眩,昏迷。
她從病房裏醒來時,她丈夫的父親來給她道歉,說是對不起她,一邊道歉一邊哭訴:“是我對不起你們啊,都是我的錯。”
是啊,她看著那張臉,她腦子裏隻有一個想法,就是他的錯。
她開始崩潰,指責丈夫的父親,明明脾氣不好,耐心也不行,還非得帶孩子出去遛彎,家裏缺了他一個人嗎?
對方受了她的氣,第二天就賭氣自殺了。
她在這個家庭裏除了要背下孩子沒了的痛苦,她還要背下逼死了人的責任。
她和丈夫很快就離婚。
她父母狀態也是一天比一天糟糕,沒過兩年母親乳腺癌去世,父親後來出車禍,人也沒了。
她過去幾十年沒有經曆過的痛苦在那一段時間裏集體爆發。
她隻能不斷地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她學了很多種療法,兜兜轉轉,她生活越來越忙碌。
她參加了很多慈善活動,經常跟著組織一起走著她過去從來沒有走過的泥濘小路,背著幾十斤的物資。
她的生活出現了巨大的空洞,必須要用大量的事情去填補。
直到李玉桂給她打了電話。
“我找到凶手了。”她從來沒有聽過對方哭,但那天,那頭的人一直在哭:“我找到他了,他還活著。”
她本來在安慰對方,就聽到對方說道:“他還有一個孩子,比我的孩子要大幾歲,跟你的孩子差不多大,快大學畢業了。”
有人毀了她的人生,卻沒有付出任何代價。
她本來可以一輩子不用明白痛苦絕望是什麽,做一個為賦新詞強說愁的作曲人。
這個人毀了她的人生,把她拖進了一灘爛泥中。
當年和她一起經曆這件事的人。
她公公用自殺逃避了痛苦,她前夫重新組成家庭,從痛苦中走了出來。
隻有她,所有人都卸下了,於是,她不得不一個人背負當年所有的痛苦,繼續往前走。
她要給自己討回一個公道,必須要有人為她所承受的這一切付出代價。
“我來。”
她沒有完全失去理智,還是擔心會不會弄錯了,她自告奮勇地進學校去觀察這個人。
若是年輕時候的她,幹不了這個事情,而現在的她,早就不在意這些了。
她和其他清潔工關係很好,她們一起做著這份又髒又累的工作。
她們一群人會在上班的時候,一邊打掃衛生,一邊聊著各種各樣的事情,打發時間。
她們會教她在上班的時候摸魚,偷偷織毛衣,她會教她們如何用各種手機app。
這是她的生活習慣了,她這些年一直靠著在別人的世界裏躲著,回避自己的人生。
她在學校的日子裏,每天都要看到這個可能是凶手的人,她如果不躲在其他人的世界裏,她很難不暴露自己。
也因為躲別人世界裏的生活,張明采和自己的同事們很親密。
這些清潔工並不是平城城區人,她們多數都是從鄉村出來打工的,都是五六十歲的中年女人,找不到其他的工作了,隻能來幹清潔工,她們踏實肯幹,在這個城市裏也沒有什麽朋友,唯一能夠說話的就是一起做事的人。
張明采很喜歡和她們待在一起,她們身上有種奇特的生命力,她聽她們說孩子不爭氣,聽她們說過去吃過的苦,聽她們說哪個班的老師最刻薄,哪個班的老師為人最好。
她就藏在她們的生活裏,靠著關心她們的生活,也靠著和她們那樣生活,躲避著自己的痛苦。
張明采並不知道這些人也把她當做自己人了。
自己人有點事情,又是這種小事情,當然要幫忙。
趙靜正壓根沒有想到她們會相互包庇,見對方這樣說,自然也就信了。
於是,當李尋晚自習結束,看到她們要跟蹤的對象是個完全不認識的阿姨,她都懵了。
什麽情況?
另一邊,趙靜正不知道自己維護的父親已經完全不裝了。
他還是決定自己去找清潔工,李尋白天要上課,他白天在網上跟人吵架,吵輸了,又沒有其他事情要做,就想著去找那個清潔工。
清潔工們在學校裏都要穿統一製服,灰撲撲的衣服,又都是五六十歲的中年女人,體型也差不多,再加上她們還戴了帽子,監控視頻裏麵對方是低著頭,所以也看不到臉。
趙靜正要找到視頻中推垃圾桶的這個人,他就得去問其他的清潔工。
趙靜正怕打草驚蛇,於是沒有明說他是失蹤老師的兒子,他裝作自己也是高中生的樣子,還拿了一本書走在學校裏。
清潔工阿姨們在打掃操場衛生。
他便和其中一個清潔工阿姨聊上了天。
他學著李尋跟人聊天的樣子,努力和對方拉近關係。
對方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跟他說話,時不時地看他一眼,趙靜正咽了咽口水,不會是被發現了吧?
不管了,先問了再說。
他問道:“阿姨,你們晚上洗垃圾桶的一般是誰?”
“我們是值班,你問哪一天晚上?”
“這周周一晚上。”
他見對方看了過來,就又補充道:“我那天有東西不小心掉了,有同學說是收拾衛生的阿姨撿去了。想問問——”
那中年婦女立馬不高興了,眉毛一橫,聲音也拔高了,說道:“那天是我倒的垃圾,你什麽東西掉了?我可沒撿到什麽東西。你哪個同學看到的?讓他來說說!”
趙靜正嚇了一跳,趕緊擺了擺手,趕緊說道:“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就是兩個書簽。”
“你這個人好笑的很,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還來問。”
趙靜正隻能尷尬地離開,但實際上他偷偷拍下了對方照片,準備等對方下班了,跟蹤對方。
他不知道的是,等他一走,剛才跟他說話的阿姨,立馬就給另一個人打了電話。
“老張啊,你是不是撿了學生的東西?這兩天別出手,那學生在到處找。”
張明采接到電話,一頭霧水,她撿東西?
然後那頭把事情情況說清楚了。
張明采警覺性一下子就上來了,趕緊給對方發了一張圖片:“是這個男生嗎?”
那頭的人很快給了肯定答案。
“那你說了是我嗎?”
“我哪能說是你,那天本來就該我值班,你是幫我,反正他在我這裏也找不到東西。你自己小心點就行。”
張明采被感動了,盡管這也不是該感動的時候,連連道謝,答應後麵幫人家值班。
張明采以前是作曲家,那個時候她還很喜歡那些特別悲壯的曲子,但她的老師總是說她的音樂裏有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讓她多寫一點歡快的曲子,不用為了上高度而上高度。
這話有點殘忍。
實際上,在發生那件事情之前,她的人生受過的最大的打擊就是這句話。
她是獨生女,父母雙職工,她沒有吃過沒錢沒愛的苦,她自己腦子也夠用,讀書時期也沒吃過腦子笨的苦,順利地考上音樂大學,大學期間跟學長戀愛,畢業結婚生子,這一切也沒有影響她的事業,反正有四個老人幫忙帶孩子。
所有的一切都止步於一個晴朗的午後,她接到電話,孩子丟了。
一開始,她希望是勒索,隻要把孩子還回來就行。
希望破滅是在另一個午後,郵遞員說有她的郵件。
她當時也沒多想,簽收,打開,然後開始目眩,昏迷。
她從病房裏醒來時,她丈夫的父親來給她道歉,說是對不起她,一邊道歉一邊哭訴:“是我對不起你們啊,都是我的錯。”
是啊,她看著那張臉,她腦子裏隻有一個想法,就是他的錯。
她開始崩潰,指責丈夫的父親,明明脾氣不好,耐心也不行,還非得帶孩子出去遛彎,家裏缺了他一個人嗎?
對方受了她的氣,第二天就賭氣自殺了。
她在這個家庭裏除了要背下孩子沒了的痛苦,她還要背下逼死了人的責任。
她和丈夫很快就離婚。
她父母狀態也是一天比一天糟糕,沒過兩年母親乳腺癌去世,父親後來出車禍,人也沒了。
她過去幾十年沒有經曆過的痛苦在那一段時間裏集體爆發。
她隻能不斷地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她學了很多種療法,兜兜轉轉,她生活越來越忙碌。
她參加了很多慈善活動,經常跟著組織一起走著她過去從來沒有走過的泥濘小路,背著幾十斤的物資。
她的生活出現了巨大的空洞,必須要用大量的事情去填補。
直到李玉桂給她打了電話。
“我找到凶手了。”她從來沒有聽過對方哭,但那天,那頭的人一直在哭:“我找到他了,他還活著。”
她本來在安慰對方,就聽到對方說道:“他還有一個孩子,比我的孩子要大幾歲,跟你的孩子差不多大,快大學畢業了。”
有人毀了她的人生,卻沒有付出任何代價。
她本來可以一輩子不用明白痛苦絕望是什麽,做一個為賦新詞強說愁的作曲人。
這個人毀了她的人生,把她拖進了一灘爛泥中。
當年和她一起經曆這件事的人。
她公公用自殺逃避了痛苦,她前夫重新組成家庭,從痛苦中走了出來。
隻有她,所有人都卸下了,於是,她不得不一個人背負當年所有的痛苦,繼續往前走。
她要給自己討回一個公道,必須要有人為她所承受的這一切付出代價。
“我來。”
她沒有完全失去理智,還是擔心會不會弄錯了,她自告奮勇地進學校去觀察這個人。
若是年輕時候的她,幹不了這個事情,而現在的她,早就不在意這些了。
她和其他清潔工關係很好,她們一起做著這份又髒又累的工作。
她們一群人會在上班的時候,一邊打掃衛生,一邊聊著各種各樣的事情,打發時間。
她們會教她在上班的時候摸魚,偷偷織毛衣,她會教她們如何用各種手機app。
這是她的生活習慣了,她這些年一直靠著在別人的世界裏躲著,回避自己的人生。
她在學校的日子裏,每天都要看到這個可能是凶手的人,她如果不躲在其他人的世界裏,她很難不暴露自己。
也因為躲別人世界裏的生活,張明采和自己的同事們很親密。
這些清潔工並不是平城城區人,她們多數都是從鄉村出來打工的,都是五六十歲的中年女人,找不到其他的工作了,隻能來幹清潔工,她們踏實肯幹,在這個城市裏也沒有什麽朋友,唯一能夠說話的就是一起做事的人。
張明采很喜歡和她們待在一起,她們身上有種奇特的生命力,她聽她們說孩子不爭氣,聽她們說過去吃過的苦,聽她們說哪個班的老師最刻薄,哪個班的老師為人最好。
她就藏在她們的生活裏,靠著關心她們的生活,也靠著和她們那樣生活,躲避著自己的痛苦。
張明采並不知道這些人也把她當做自己人了。
自己人有點事情,又是這種小事情,當然要幫忙。
趙靜正壓根沒有想到她們會相互包庇,見對方這樣說,自然也就信了。
於是,當李尋晚自習結束,看到她們要跟蹤的對象是個完全不認識的阿姨,她都懵了。
什麽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