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是把人生無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悲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縱觀古今,但凡能在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文學經典著作——


    其絕大多都擁有著令人惋惜和無法接受的悲情結局?


    一代文學經典《紅樓夢》,林黛玉在寶玉成婚之夜淚盡而亡,王熙鳳在大獄之中含冤死去,伴隨著往日如日中天賈府的衰落,賈府中人,無一迎來的不是一個極其悲慘的結局


    一代文學經典《三國演義》,不論是義薄雲天的劉關張三兄弟,又或者以一代梟雄著稱的武將曹操,在這場近百年的群雄逐鹿之中,魏蜀吳三國沒有一國能有善終,最終,盡皆被後來者司馬家族所代替


    在當今這個時代,真的很少能有看到如同《熔爐》這般——


    從都到尾都在講述悲情故事的悲劇作品!


    黑暗。


    窒息。


    抑鬱。


    在閱讀完《熔爐》這本書之後,種種負麵情緒,頓時縈繞於心頭,久久不能散去。


    饒是蘇童這種成名多年的作家,在親自審稿《熔爐》之後,也不禁為之動容,甚至還一度主動為這本書寫下評語:


    【不要忘記陽光下隱藏的黑暗。】


    【我們需要關注未成年人,關注那些無法發聲的弱勢群體.】


    一本書,能不能通過審核,牽扯到很多因素。


    其一,故事的背景是不是發生在國內?


    就宛若在電影裏,大多數的暴力血腥案件大都發生在東南亞,如果一本書所描繪的不法案件都發生在國外,那審核力度就會小很多,這點幾乎都成為了一個共識。


    其二,作家的名氣夠不夠響亮?


    一位普通作家和一位知名作家,所擁有的審核尺度,那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你牽手拉絲都會被審核的時候。


    我直接化身人形打樁機,機關槍高速炮連射,詳情參考《琴帝》結局


    其三,也是非常之關鍵的一點,負責連載這本書的雜誌期刊,其背後勢力——


    究竟夠不夠硬?


    《十月》期刊是國內主流文學界的四大名旦之一,其期刊本身所擅長發表的文章類型,就是中長篇,中短篇劇本。


    但凡對雜誌期刊稍微有過一些了解的朋友應該都清楚,在《十月》期刊當中,專門劃分出了一檔專欄,名為《十月·長篇》,這檔專欄專門刊發優秀長篇,雙月刊,每雙月10日出版。


    而湊巧,負責《十月·長篇》專欄的院校,是北師大,蘇童老師就是北師大的榮譽教授,這也就是為什麽蘇童老師會給江海《熔爐》寫點評語的原因


    從故事本身來評判,《熔爐》所描繪的是在韓國地區發生的不法案件,這點天生就利於過審。


    從作家名氣來解析,江海已經跨過了普通作家的名氣,躋身於知名作家之流,他的確是可以享受部分超出普通作家的權利。


    從出版社本身實力來判斷,《十月》這種知名雜誌背後站著的不僅僅是北師大,更是整個中作協


    在這三者因素的相互加持之下,最終江海所著的《熔爐》長篇——


    得以在國內出版!


    “還真讓你做到了?”得知這一消息的蕭琳瑜,在看向江海的眼神裏,充滿了不可置信。


    雖然江海這小子隻有二十出頭的年紀,甚至於他現在的身份,還是個大二在校學生。


    但為什麽.


    這家夥竟然會有這麽厲害?


    “先是《大公報》,然後再是《十月》,關鍵這才兩個月不到的時間”


    “你就都能成功過稿?”


    “你這效率,還真是可怕得出奇”


    蕭琳瑜不敢相信,隻不過一個暑假的時間,江海一位大二學生,竟然就真能在《大公報》和《十月》這兩檔國內主流權威文學期刊上接連過稿?


    要知道,想要在《十月·長篇》專欄過稿,其難度真的不亞於博士生想要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一篇影響因子達到8.0的sci論文。


    連這麽多知名作者,權威教授都沒辦法完成的事情.


    江海竟然完成得如此之輕易?


    任誰親眼目睹這一樁事情,都隻會覺得不可思議!


    “運氣好。”江海笑了笑,然後一臉無所謂樣的衝著她聳了聳肩,“我倒也沒什麽實力,能過稿純粹屬於瞎貓撞上死耗子,僥幸而已。”


    “所以你今天過來找我是有什麽事情?”


    在這世界上,有一種人我們把他稱之為僥幸哥。


    考試時候一不留神考了滿分,僥幸而已。


    考大學時一不小心上了清華,僥幸而已。


    明明大家平常都窮的可怕,然後突然有一天他就中了五百彩票,一夜暴富,在眾人羨慕嫉妒恨的眼神中,他背負雙手,風輕雲淡地轉過頭來對你說一句:


    “僥幸而已。”


    雖然江海嘴上說著“僥幸”,但不知道為什麽,蕭琳瑜總是感覺江海的這副模樣.


    它就是有一種逼氣十足的感覺?


    “如果可能的話,我也想僥幸一下.”蕭琳瑜沒忍住,小聲朝著江海吐槽了句,隻見她順手從包裏掏出一疊厚厚的賬目統計,“老師讓我過來送一下這個,這是澄海大劇院最近兩個月的賬目統計,你過目一下.”


    在話劇領域。


    《雷雨》和《茶館》應該是各大戲劇院的票房長青?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之作。


    《茶館》是老舍先生的經典作品。


    在全國各大戲劇院,《雷雨》和《茶館》的上座率,普遍都保持在75%以上,幾十年來都是如此。


    這應該就屬於優秀經典話劇帶給人民群眾的美好回憶?


    可是,自從這一屆【曹禺戲劇文學獎】名單公布之後,江海所編著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和《感天動地竇娥冤》,這兩場話劇帶給各大戲劇院的上座率——


    竟然突破75%,達到了罕見的80%?


    這放眼整個話劇領域.


    也屬於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幾十年來,真的很少有能有《梁祝》《竇娥冤》這種類型的新銳話劇,它們的上座率居然能超過《雷雨》《茶館》這種戲劇經典?


    並且,這種上座率的超越還不是普通的一場兩場,是場場如此!


    江海一位新人,能取得這樣的成績——


    這簡直就不可思議!


    江海看了一眼蕭琳瑜帶來這本賬目,發現這本賬目上,不僅記錄有澄海大劇院最近兩個月的入座率統計,還記錄了一些觀看話劇觀眾的劇評影評:


    “《梁祝》真的太好哭了,嗚嗚嗚嗚這絕對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感人的一部話劇,沒有之一!嗚嗚嗚嗚嗚”


    “曹獎不愧是曹獎,《梁祝》拿獎的含金量絕對毋庸置疑!梁山伯和祝英台雙雙化蝶的時候,我眼睛都哭腫了.但為什麽我個人感覺,其他四部拿曹獎的話劇,都趕不上這《梁祝》的十分之一?是我的錯覺嗎.”


    “我不明白,為什麽這《竇娥冤》竟然才拿了個提名?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這寫的不比其他幾部狗屎好?從個人觀感上來講,我覺得《竇娥冤》寫的比《梁祝》還好!”


    “可為什麽《梁祝》能拿獎《竇娥冤》不能拿獎?為什麽其他四部爛得像狗屎一樣的話劇竟然能壓《竇娥冤》一頭?評審組是有什麽黑幕嗎?我不理解.”


    “曹禺先生二十歲寫出《雷雨》,江海二十歲寫出《梁祝》,這江海,怕不是要成為下一個曹禺.”


    話劇的魅力就是在於,它能讓觀眾在現場體驗演員精湛的演技,這種類型的表演形式承載著時代的文化底蘊,也給觀眾施以淨化、奮進和美的啟迪的精神之火。


    起初,江海隻是動了一個念頭。


    他隻是想試試看,除卻傳統文學之外,他能不能找到另一條讓觀眾‘感動’的道路。


    原本隻是隨手一試。


    誰料


    竟然完成的如此之好?


    在看過《梁祝》和《竇娥冤》之後,有相當一部分影迷觀眾,直接將江海譽為:


    “新時代話劇領域接班人!”


    “久違的人民藝術家!”


    “民俗悲情戲劇集大成者.”


    該說不說,能把【悲劇】和【華麗的舞台效果】這兩點元素,融合得如此之好,放眼中國整個新生代作家群體


    江海,也是獨一份!


    文化館,是舉辦各類展覽、講座、培訓等,普及科學文化知識,開展社會教育,提高群眾文化素質的地方。


    文化館對於加入館內的文藝青年,作家群體,也會不定期組織集體活動,這種集體活動就諸如類似於采風,詩歌會,戲劇觀影.


    當辦事員林明旭,也就是負責接待群眾的小林。跟隨著文化館組織的活動一起,去到澄海大劇院觀影話劇《梁山伯與祝英台》。


    自從從大劇院回來之後。


    他神情恍惚,嘴裏一直就持續不停的重複著一句話:


    “聽聞愛情,十有九悲”


    祝英台對於愛情的忠貞,至死不渝。


    梁山伯對於愛情的堅守,死心塌地。


    這一切的一切,都給大齡單身,且根本就沒有任何情感經曆的他,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像是情緒有些失控一般。


    他從大劇院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江海這位話劇的原作者,他想要向江海求證一個事實:


    “梁山伯和祝英台最後肯定是在一起了對吧?”


    “就算身死,可雙雙化身成為蝴蝶的他倆,也一定能在另一個世界,幸福美滿的生活在一起.”


    《梁祝》的篇末屬於是開放式結局,以【雙雙化蝶】的隱喻,隱喻梁山伯和祝英台以另一種生命形式,在另一世界重逢。


    可是,對於辦事員小林的求證,江海毫不猶豫地給予了否決:


    “不,他們並沒有在一起!”


    “人死不能複生!”


    “這世間哪存在什麽天堂和地獄?”


    “其實不管是祝英台還是梁山伯,他們早就死了,而且是死的透透的,人都已經涼了怎麽可能還能在一起.”


    當江海作為原作者,親口向小林承認:


    “我之所以寫雙雙化蝶的隱喻,不是在講述一個幸福美滿的結局,隻是為了觀眾更能接受而已。”


    “既然你都已經誠心誠意的發問了,那我就一五一十的告訴伱——”


    “梁祝早就死了,那兩隻蝴蝶,其實和他倆根本就扯不上半點聯係.”


    當得知這一消息之後,小林的世界觀直接崩塌了。


    其實,有些結局你不如不問。


    你如果不向原作者求證,那你或許還會對幸福美滿的結局抱有幻想。


    可是,一旦你向作者本人求證,得到了和自己預想完全不同的結局,在過渡代入的情況下——


    那真的會很傷心!


    那真的會非常之傷心!


    “連梁山伯和祝英台這種這麽純粹的人都沒能在一起,我這種人,又怎麽配擁有愛情.”


    見到辦事員小林哭喪著臉,失魂落魄的離開。


    蕭琳瑜眼神略帶不解地看向江海:


    “為什麽要把實話說出來,你騙一騙別人怎麽了?”


    “有時候,善意的謊言不能算欺騙,隻是為了別人不要那麽傷心”


    我寫悲劇的目的就是為了刀人。


    如果不是為了刀人的話.


    那我為什麽要費盡心思的寫悲劇?


    “騙人?騙不了一點!”江海一臉無所謂的點燃一支煙,“愛情?錘子愛情”


    “都什麽年代了還有人相信愛情?”


    “所謂愛情,隻不過是荷爾蒙刺激下的見色起意”


    如何判斷一個男人好不好色?


    你隻需要把手指放在他的鼻息,如果感受到這人正在呼吸的話


    那這人就一定好色無疑!


    胖子一年遇到兩百多個女生,但凡這個女生長得好看,那就各個是真愛!


    如果你要把見色起意都當成是一種愛情的話.


    那這愛情,會不會過於廉價?


    “楊偉知道吧?他自稱自己是純愛戰士.”江海抬頭,看向眼前的蕭琳瑜,“我在遇到這位純愛戰士之前——”


    “我一直以為‘生死之交’是個名詞.”


    蕭琳瑜反應了好一會兒:


    “生死之交?”


    “如果不是名詞的話,難不成.這還能是個動詞?”


    見蕭琳瑜愣住,江海又接著往下說:


    “不止於楊偉,在我沒有遇到那麽多純愛戰士之前,我一直以為——”


    “‘哦’和‘否’,這是根本就扯不上聯係的兩個字”


    生死之交。


    如果把‘生’理解成活人,‘死’理解成死人,那生死之交連在一起的意思就是.


    【哦】和【否】,這兩個字。


    如果要把它們單獨拆開,那這個兩個字想要表達的含義就是


    當明白江海話中含義,蕭琳瑜臉瞬間就紅了:


    “讓你們上學就學這種東西???”


    對於蕭琳瑜的質詢。


    江海完全就不在意。


    隻見他雙手插兜,自顧自就開始往辦公室裏趕:


    “所以啊,連純愛戰士都已經被腐蝕成這個樣子了,更何論其他男人?”


    “當一個男人說喜歡你,說他看見你的第一眼,就像是遇到了自己的此生真愛。”


    “那麽,請相信我——”


    “他其實不是一見鍾情,而是想‘日’久生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治愈係文豪?不,是致鬱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榴蓮來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榴蓮來了並收藏治愈係文豪?不,是致鬱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