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作協這種東西,江海並不排斥,但也沒有多少好感就是了。


    國外文壇是個什麽情況,江海並不清楚,不過國內文壇.


    文人相輕這四個字,可謂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早在民國時期,那時候的文壇大家相較於現在,更有才華,更有脾氣,火藥味也是更足。


    你以為作家和作家的之間的交流都很和平?


    並不是。


    縱然作家都是些高級知識分子,但成為高級知識分子之前,他們首先得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有喜怒哀樂的人。


    就譬如民國時期雜文派代表人物魯迅先生,他曾經就在報紙上,大罵新派從國外留學歸來的郭沫若:


    “流氓無恥!”


    “縱然你衣著華麗,但這也不能掩蓋你骨子裏是個流氓小癟三的事實”


    而作為回擊,郭沫若當即在報紙上,痛斥魯迅:


    “衣冠禽獸!”


    “你在自己的文裏寫那麽多所謂的‘通假字’,到底真的是‘通假’,還是真的不識字?”


    自從郭沫若從國外留學歸來,魯迅和他之間的罵戰和爭論,就一直從中年持續到晚年,數十年間從未間斷。


    那時候的文人,相較於現在的矯揉造作,罵起人來更為凶狠也更為直接,隨便舉出幾個互有仇怨的作家都能舉出一大堆——


    魯迅和冰心。


    魯迅和胡適。


    錢鍾書和梁思成。


    通常情況下,在雙方素未謀麵的情況下,想要實現隔空罵人這種操作其實是比較困難的。


    畢竟


    你倆素昧相識,無冤無仇,好端端的又怎麽會結下仇怨?


    所以這種時候,就需要兩樣東西拱火——


    一樣,是當地雜誌報社。


    另一樣,就是諸如類似於中作協這樣的組織。


    民國時期,連吃飯都困難,所以根本不存在類似於中作協這樣的文人組織。


    但是,當時有一所大學,名為京師大學堂,也就是北大前身。


    在當時的京師大學堂裏,幾乎聚集了民國時期,舊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一批文人作家——


    魯迅,矛盾,錢玄同,胡適,沈從文等等.


    平時,大家都見不著麵,連麵都見不到所以更別提吵架。


    可但凡是將這一群極度有個人思想的作家聚集在一起。


    矛盾,便會在頃刻間顯現:


    “憑什麽他是講師職稱我就是副講師?他一個月三百五十大洋,我一個月就值二百大洋?我新派作家弱於他老派?我需要一個說法!誰都別攔我,我隻是想爭口氣,這不是錢的事兒.”


    “就他這種級別的作家也配當講師?他也配同我平起平坐?我不管,今天我和他必須走一個.”


    “請恕在下無法理解,蔡校長,你讓這樣的人來擔任講師正職,這純純是在拉低我們學校的檔次”


    “不止學校差勁,你們學校這些講師的水平更是一言難盡,我根本就不屑於和這群人同流合汙”


    文人相輕,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無法逃避的事實。


    把一群讀書人聚到一起,準沒好事。


    現如今,江海就遇到了同樣的情況。


    為了發展國內文學,拓展國內文學新血液,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經過慎重討論,同意江海以學生身份——


    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並擔任名譽副主席的職稱。


    其實這個名譽副主席,並不具備什麽實際性的權力,他更多代表的是一種榮譽,這是一種對於江海文學生涯的肯定。


    除卻一個榮譽稱號之外.


    你說他有什麽實際性的獎勵和權利?


    這並沒有。


    可是,即便如此,江海被評選為中作協名譽副主席的事情,還是在作協裏掀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名譽副主席?江海?一個黃口小兒也配擔得起這個位置?我是一點兒不服”


    “我承認這小子的確是有點子才華,但名譽副主席?這會不會有點兒太過了.”


    “文章沒寫幾篇,調子倒是起的很高?這作協真是沒落了,怎麽什麽人都能來當主席?現在作協主席還是鐵寧吧?他怎麽不問一問我們評審團的意見.”


    “要資曆沒資曆,要才華沒才華,依我看就是他引以為傲的那本《許三觀賣血記》,其實也寫的很一般啊”


    江海,是代表了國內新銳崛起的作家。


    作協內,大部分成名已久的作家,都屬於是老派。


    當新派作家崛起,威脅到了老派作家的地位,自然就會被群起而攻之。


    “這攻擊力怎麽他媽這麽強?”


    《中國作家》是一檔由中作協主創的國家一級文學期刊。


    看著這檔期刊之上,清一色都是質疑與辱罵自己的評論,江海直接是一整個繃不住了:


    “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這名譽副主席,我也沒想當,是你們硬塞給我啊!”


    “要不要對我這麽一位素未謀麵的陌生人,有這麽大的惡意.”


    人的妒忌心理,其實是很可怕的。


    文人亦是如此。


    甚至於作家之間的妒忌心相較於普通人,更甚。


    “我傾盡畢生心血,在文壇混了大半輩子,最終才加入了中作協成為了人人敬仰作協委員。”


    “可現如今.”


    “一個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年輕人,輕而易舉就達成了我為之奮鬥了這麽成就?”


    “別人的起點相當於我的終點?”


    這讓一向高傲的文人作家們,怎能接受?


    一時間,有關於江海加入中作協並成為名譽副主席的消息,在各大報刊,報社,評論雜誌不脛而走。


    以作協副主席老賈為首的老派作家,對江海這麽一位在逆流中突然崛起的新銳,展開了猛烈的抨擊。


    “德不配位。”


    “資曆尚淺。”


    “黃口小兒。”


    “口出狂言。”


    一時間,種種負麵標簽,被印刻在江海身上,令得江海遭受了無妄之災成為眾矢之的。


    也就是江海在翻閱這些針對自己的負麵評論之時,


    辦公室內。


    張靈韻手裏端著便當飯盒,推門而入:


    “江海老師,吃飯了”


    這段時間,江海可算是體會到了什麽叫做正兒八經的人怕出名豬怕壯。


    自從自己當選作協副主席的事情,在學校內部不脛而走,但凡是江海所過之處——


    都會引起到眾人的圍觀與注視:


    “那個就是江海?”


    “中作協名譽副主席?”


    “我的天,他看起來真的好年輕”


    如果隻是普通的討論和圍觀,那江海可能還不會這麽厭煩。


    但就是在一次上大號的過程中。


    江海坐馬桶上,正在默默用力.


    突然,門邊就出現了一個模樣清秀的眼睛男,他一臉激動地朝著江海狂喊:


    “江海老師,你是我粉絲哦不對,我是你粉絲,能不能幫我簽個名!”


    眾所周知,人在上大號的時候,是最脆弱的時候。


    看著突然就遞到自己手裏的紙筆。


    一時間,江海沒能控製住自己的情緒,幾乎下意識就脫口而出:


    “我上早八.”


    江海本人,其實是非常低調的一個人,他特別不喜歡被人當場是猴子一樣圍觀。


    也正是基於不想拋頭露麵的性格,


    所以他特意聘請了張靈韻,當做是自己的生活助理,照顧自己的一日三餐。


    白天,江海就把自己鎖屋子裏,全情投入殫心竭慮的創作自己的新書《素媛》。


    一到飯點兒,張靈韻就會充當生活助理的角色,給江海送餐送飯,照顧江海的衣食起居。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整整三天。


    也就是這把自己鎖屋子裏,沒日沒夜趕稿的三天。


    這令得江海的新作《素媛》,到了一個即將完稿的邊緣


    “新書寫的怎麽樣?”張靈韻一邊把便當盒裏打包的飯菜,一盤又一盤給他擺放在餐桌上,一邊和他說著外界的情況,“江海老師,現在,外麵好像有很多人在關注你的動向.”


    當一個人成名之後,他的一舉一動,都會被人無限製且無休止的放大。


    不知從何時開始,江海閉關寫書的事情,被外人流傳了出去。


    不止是江海身邊人,知道他在寫新書。


    甚至於外界的媒體,記者,報社


    都知道了江海為了自己的新作,正在沒日沒夜的創作。


    從客觀上來講,《素媛》應該是江海在上位作協榮譽副主席之後的第一本書,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但凡是這當頭炮沒打響.


    那勢必,就會迎來不少本來就唱衰江海之人的嘲笑:


    “我就說這家夥就是才不配位,你看,一動真格就拉胯”


    現如今江海承受身上承受的壓力,不止於寫書本身,更多的是來自於外界。


    可以說《素媛》就是江海的立威之戰!


    但凡《素媛》能大火,得到正統文學界的承認,那麽圍繞在他身旁的質疑與嘲笑就會在頃刻間消失。


    可但凡《素媛》拉胯,不被主流文學市場認可的話


    這結果,可能略微就有些危險了?


    “還不錯,大概完成了五分之四左右,現在隻剩下一個結尾沒寫.”宛若對外界的這些壓力毫無察覺一般,江海一邊往嘴裏塞著蛋炒飯,一邊把張靈韻拉到自己身邊,讓她看自己電腦上的文稿,“我覺得這個結尾的地方,還是略有些爭議.”


    《素媛》所講述的,是一個小女孩在上學路程中,因為熱心幫助他人,而導致自己陷入萬劫不複之境地的悲慘劇情。


    其實這個故事,在完稿之時,有兩個截然不同的結局——


    其一,施暴變態狂趙鬥淳,在故事的結尾,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他為自己做出的禽獸行為付出了自己應有的代價,被法庭判處了終生監禁。殺人凶手得到了應有的懲罰,這算是個完美的結局。


    其二,縱然變態狂趙鬥淳被警察抓捕,法官定罪。可因為法律上的漏洞,他僅僅隻被判處了十年的刑期,十年期滿,他從監獄裏再次被放出,然後又找到了當年那個被他侵犯現在已經長大成人的女孩。


    這一次,他沒有留手,再一次複刻了十年之前那慘絕人寰的作案手法。


    隻不過,這一次的女孩,卻沒有十年之前那麽幸運


    實際這第二個選項,才是更為貼切現實一些的結局,可江海有些擔心讀者接受不了這從頭黑暗到結尾的故事。


    所以這一刻的他略微有些猶豫:


    “我在想,要不要讓結尾稍稍光明一些?”


    “一昧的黑暗流結尾,我擔心讀者有些承受不住.”


    其實自從發生了《龍族》讀者突襲《青春前言》雜誌社,令得莫主編重傷不醒,至今還躺在icu重症監護室這麽一樁禍事。


    江海本人,就對自己堅守已久的信念,有了那麽一絲絲一厘厘的動搖:


    “文學在創作的過程中,是不是應該多多少少要考慮一些讀者的想法?”


    “我是不是應該改變一下自己的創作方式”


    也就是江海略微有些猶豫之時。


    一向不善言辭的張靈韻,突然從嘴裏說出了一句頗具哲理的話:


    “請不要讓文學,成為粉飾太平的工具.”


    在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都希望看到的是一個闔家團圓的大結局。


    好人,得到解救。


    壞人,終得惡報。


    這也是社會一直以來在弘揚的主旋律。


    雖然幸福美滿的大結局固然是令人欣慰,但現實.


    真的是果真如此嗎?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人埋。”張靈韻低著頭,緩緩說出了自己對於終章結局的看法,“如果現實本就是如此窒息,我們沒理由用文字來粉飾那並不存在的太平,這個世界,需要有人發聲.”


    也正是張靈韻的這一席話,令得江海從心慈手軟中瞬間驚醒:


    “人不狠,站不穩!”


    “為什麽要顧慮那麽多?”


    “但凡我給到這個故事一個圓滿的結局,那這就是受害者本人的不負責.”


    想到這裏,江海不再猶豫,當即放下了手裏的餐盒。


    再一次坐到了電腦前。


    然後就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靈韻,我可能還需要兩天時間才能完稿,這兩天你幫我擋一下人,不要讓任何人來打擾我.”


    聽聞這話,張靈韻抱著懷裏的飯盒略微有些猶豫:


    “可是,江海老師”


    “《中國作家》專欄的記者已經到門口了,他們想要采訪一下你對最近外邊流傳風言風語的看法.”


    事情既然發生,那就總歸要麵對。


    一昧的逃避不是辦法。


    江海知道,不論是支持自己的人又或是看戲的人,都在等待著自己對於質疑事件的回應。


    是選擇正麵硬剛?


    還是為了穩妥起見,選擇當一個縮頭烏龜,暫避風頭?


    倒也沒過多猶豫,江海直接從桌上扯下一張白紙,然後用鋼筆在白紙上寫下一句話:


    “這,就是我的態度”


    動畫製片廠,接待室。


    當看見張靈韻從江海辦公室裏出來,來自於《中國作家》報刊想要采訪江海的袁記者,當即就迎了上去:


    “張同學,江海有說什麽嗎?”


    “江海是如何看待賈平凹先生評價他資曆尚淺,無法擔任作協名譽副主席一職.”


    “呃”像是有些難為情一般,張靈韻猶豫了一下,隨後選擇把紙條塞到了袁記者手上,“你自己看吧。”


    打開紙條。


    紙條上隻有簡短的四個字:


    【繼續狗叫。】


    當看見紙條內容的刹那,袁記者沒繃住,頓時就倒吸一口涼氣:


    “他把作協主席比作是狗,把其他作家對於他的質疑比作是狗叫?”


    “這江海,還真是一如往常般生猛”


    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一共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江海以一己之力,單挑整個存在於作協之中的老派文壇。


    江海把辱罵他作家,全部稱之為狗。


    把那些辱罵他的話語,全部稱之為狗叫。


    縱然自己還在閉關之中,可每當閑暇之餘,他就會抽出空來同這些活躍於報刊,論壇,公眾媒體的老派作家對線:


    “你在狗叫什麽?”


    “你在狗叫什麽??”


    “大聲點兒,聽不見,我是真的聽不見啊”


    也正是基於江海這一係列的離譜操作,令得眾多老派作家挺身而出,怒批江海:


    “離經叛道!”


    “你這樣的粗鄙之人,根本就不配稱之為讀書人.”


    也就是眾人在高強度對線之際。


    另一側,警方通過電視台新聞的途徑宣布:


    “最新警情通報,上周發生於我市的暴力傷人案件,嫌犯已在本周悉數落網,逮捕涉案人員十三人.”


    當莫主編從icu重症監護室蘇醒。


    當作協討伐江海的聲勢愈發宏大之際。


    辦公室內。


    隻見江海坐在電腦前,狠狠地伸了個懶腰:


    “終於,寫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治愈係文豪?不,是致鬱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榴蓮來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榴蓮來了並收藏治愈係文豪?不,是致鬱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