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江海根本就沒想來參加什麽青年作家集會。


    但是沒辦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人是具備社交屬性的動物,不論再怎麽不願意,隻要你還想在這個圈子混,你就得學會嚐試著和圈內人打交道。


    圈子這個東西是非常重要,它不一定能雪中送炭,但一定能錦上添花。


    就比方說,同樣一段露骨的白話文描寫,混圈子的作家和不混圈子的作家同時發表,它就是會引起不同的反響。


    如果你是一位不混圈子的作家,你在文章的末尾,寫下這麽一句話:


    “老天爺啊,你下屌吧,c死我吧!”


    讀者在看到這句話的第一反應:


    “這什麽玩意兒?”


    “怎麽什麽臭魚爛蝦也能上趕著來寫書了?”


    可如果這句話是由在圈子裏,頗具盛名的老牌作家書寫,並且這位老牌作家在當今文學界擁有相當之不俗的影響力:


    “老天爺,求求你,趕緊下屌c死我!”


    那讀者在看到這句話之時,非但不會覺得粗俗,甚至還會就著這句話展開各式各樣的腦補:


    “表麵這句話確實是有些粗俗,但既然老師這樣寫,就一定有著它想要表達的深意。”


    “首先,主人公是在一種極其憤怒的情況下,喊出這句話,這直接表達出了主人公對命運的抗爭與反抗,其次,作者一定是想借由這句話,展示人性的複雜和掙紮.”


    但凡你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在圈子裏混出了一定的名堂。


    哪怕,你什麽都不做。


    哪怕,你就是明擺著在罵人。


    可即便如此,你也無需多慮


    因為自有大儒為你辯經。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將人類的需求,劃分成為五個模型,從低到高依次劃分成為:


    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誼),尊重和自我實現。


    很顯然,按照江海現在的級別來劃分,他已經脫離了最低層次的生理和安全需求,想要得到最終的尊重與自我實現,這其中繞不過的一個層麵,就是社交


    中作協舉辦的這場青年文壇作家集會,聚會地點是在城郊的一所以傳統建築風格聞名的私人會所。


    這所私人會所,占地麵積多達百畝,亭台樓閣,數不勝數,風景如畫,古色古香。


    江海帶著楊偉,在身穿旗袍的侍女的帶領下,從翠竹修建的門塘外,橫穿竹林,一路抵達抵達大堂門口。


    環視著閣樓門口那碩大的湖心亭。


    楊偉忍不住感歎:


    “這地兒,真的好大.”


    照道理說,這種級別的聚會,胖子應該沒有資格來參加才對。


    胖子,又不是作家,真要論起他和作家的關係


    他應該隻能算半個網絡作家?


    可即便沒有入席的資格,他本人也沒有收到來自於主辦方的邀約,但話又說回來,但凡是中文係的學生,但凡是心裏懷揣著作家夢想的年輕人


    誰又不想來這種地方見見世麵啊?


    要知道,這種規格的青年作家集會,其參會人員,無不是當今青年文壇一代的中流砥柱


    就算,自己和別人壓根就不在同一級別。


    就算,自己和別人的實力天壤懸隔。


    可能來這點兒見一見這些青年才俊,拓展一下各自的人脈


    這自然也是極好的啊。


    “海哥,我可聽說了,今天來到現場參加集會的都是些大人物。”胖子走在江海身邊,用一種非常期待的語氣向他陳述,“保不齊,二三十年之後,現場就有好些人會被編入以後的語文教材,就像現在的劉震雲老師和賈平凹老師一樣.”


    “你看看我發型利不利索,板不板正,要是今天我能在論壇上泡到幾位年輕的女作家,那我可真就賺大發了.”


    原則上,這樣的論壇集會,不允許外人進入。


    但很可惜,在江海這裏從來就沒有原則。


    中作協在給江海下發的邀請函裏,注明這一次論壇可以帶親屬參加,但可惜江海沒有親屬也沒有伴侶,再加上胖子對這一次的青年作家集會非常之感興趣,所以這一個空缺的名額


    自然也就落在了胖子身上。


    “沒有人會在意你頭上那幾根毛。”江海瞥了一眼身邊的楊偉,不以為然道,“呆會兒,我們進去做的唯一一件事情.”


    “就是吃飯!”


    “注意嘴臉,能不說話盡量就別說話”


    國家對於【青年】這個群體的定義,是15到35周歲的這一批人。


    雖然號稱是青年集會,但這其中,卻不乏有好些是大了江海一輪的中登。


    江海自覺自己不是一個健談的人,他覺得自己不擅長同外人交流。


    秉持著多說多措,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原則。


    江海在入門之前就篤定——


    這次來參加這場文學聚會,就是走個形式,沒有必要太認真。


    “江海先生,這邊請。”身穿旗袍的帶路侍女,從大堂門口,一路把江海帶到宴會廳。


    剛一抵達門前,一聲敲鑼的聲音響起,緊接著就是一聲清脆如銀鈴般的呼喊:


    “江海先生到~”


    宴會廳,約莫有四五百個平方,看起來還算是寬敞。


    掃視一圈。


    這之中,容納了約莫有七八十號人。


    當江海走入宴會廳,敲鑼聲音響起的那一刻,這七八十號人,視線不約而同的向門口匯集:


    “這,就是江海?”


    和想象中的江海有所不同,在大家的印象裏,江海這個人就應該和他寫的書一般.


    不苟言笑。


    飽經滄桑。


    成熟老沉。


    畢竟在文學圈子裏,向來就存在著一句話,叫做.


    書如其人!


    可誰曾想,江海這人和他寫的書,簡直就是兩個極端,大家見到這人的第一反應便是


    年輕!


    這實在是太年輕了!


    江海被譽為先鋒紀實文學流派開創者,也是大名鼎鼎的喪係文學扛鼎人,正是基於《許三觀賣血記》和《人間失格》這兩本文學著作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之下,大家都不約而同的認為,江海這人和他寫的書一樣,主打的就是一個.


    苦大仇深!


    可誰曾想,當真正見到眼前江海的刹那,大家這才真正意義上的認識到——


    錯了!


    原來他們對於江海的印象,簡直就錯得離譜!


    麵朝著宴會廳裏的眾人,江海如沐春風,微笑著朝著眼前來自於各個圈層的青年作家,打著招呼:


    “大家好啊~”


    而就是這一幕情景,粉碎了不少人的刻板影響,讓現場不少人直呼接受不了。


    “這就是寫出了《人間失格》的那名作家???”


    “這就是寫出了《許三觀賣血記》的那位作者???”


    《人間失格》被譽為喪係文學的集大成之作,其書中蘊含的那股濃鬱到極致的頹廢氣息,一度讓人覺得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意義,也正是基於這種一旦讓人深入了解,就忍不住emo抑鬱甚至於想死的頹廢文化,下意識讓大家以為.


    《人間失格》的作者,一定是一位飽受苦難與挫折折磨的悲情思想者。


    正是因為每天都沉浸於這種極端的情緒之中,令得自己精神和思想上遭受到了重大打擊,所以在這種極其不健康的精神狀態之下.


    這才寫出了《人間失格》堪稱是世間罕見的頹喪文學巨著!


    可看著眼前這位臉上掛著燦爛笑容,如沐春風,整個人散發著陣陣活力氣息的江海。


    這不禁令得眾人瞬間就陷入了沉思:


    “這人.”


    “踏馬到底是從哪個角度能看出他抑鬱的呢???”


    文學集會,除卻吟詩作畫的瑣碎流程之外,那剩下的其餘流程自然就隻能是吃吃喝喝。


    進入宴會廳,簡單和旁人打了個招呼,倒也沒顧得上身邊人到底在想些什麽。


    江海直接走到自助餐的位置,執行了他從進門開始,就已經決定好的策略——


    開炫!


    管你們在想些什麽。


    管你們在討論些什麽。


    總而言之,我開炫,我吃我自己的就完事了!


    “這可樂,加點冰口感應該會更好?”


    “這小蛋糕,加了肉鬆,吃起來倒是感覺不錯”


    盡管,江海從一進門開始,就已經在盡可能的低調。


    除了禮貌打招呼之外.


    他沒有任何人交談。


    也沒有和任何人講話。


    可是,縱然他並不想成為人群中注視的焦點,但【中國青年文壇第一人】的這個名頭掛在他頭上,令得他就算想低調,也沒有辦法低調。


    自從他進入宴會廳開始。


    一位看上去約莫二十七八,模樣略顯成熟的男人,視線便一直不停在江海渾身上下反複打量:


    “這,就是臨行老師特意交代我,讓我與之交好的江海嗎”


    男人名為顧煜城,是西北文學圈青年一代的代表人物,也是賈平凹老師的得意門生。


    他近乎於完美的繼承了有關於賈平凹老師鄉土文學的創作理念,先後在國內多個著名的傳統文學期刊,諸如《當代》《十月》《收獲》上,都有發表過極具個人特點的文學著作。


    臨行前,作協主席賈平凹曾特意向他交代:


    “如果在這次青年作家集會上,能見到江海,務必同他交好。”


    “此人,極有可能是文壇崛起的希望”


    在文學上,年紀輕輕就能寫出《許三觀賣血記》《人間失格》這樣的悲情力作。


    在戲曲上,兩部經典至極的話劇《梁山伯與祝英台》《感天動地竇娥冤》直接令得他獲得了曹禺戲劇文學獎。


    在影視界,不管是《忠犬八公》還是《熔爐》,都是影視劇本之中不可多得的傳世經典,催淚巨著。


    要知道,江海他.


    僅僅隻有二十來歲!


    在二十出頭的年紀,竟然就能全方位多領域開花,寫出如此之多的經典文學作品。


    假以時日,給到江海足夠的成長空間,要是再給到他十年的黃金創作時間


    天知道江海會成長到何種恐怖的程度?


    正當顧煜城掃視著江海,暗自揣摩之際。


    隻見江海掏出手機,點開微信,給動畫製片廠的陳涵影彈過去了一個視頻:


    “看我來給大家表演一下,三口一頭豬”


    實際顧煜城對於江海的《人間失格》,並沒有太多的了解,他本人並不太喜歡外國文學,正如西北文學圈一直在堅守的理念——


    鄉土文學,才是文學正統!


    所以,除卻和【鄉村】題材掛鉤的作品之外,他基本都不關注其他題材的著作。


    而湊巧,《許三觀賣血記》講述的就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出現了一波“賣血潮”,尤其是在當時的農民和收入低下的人群當中,賣血被看作是極為普遍的行為和“快速致富”的法寶


    正是因為《許三觀賣血記》和鄉村題材掛鉤,所以對於這本書,顧煜城做過非常之仔細的研究。


    “這是一本描繪苦難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雖然沒有直接言名‘苦難’二字,但有關於苦難的情節,無一不貫穿了整本書的始終”


    坦白說,當初徹底讀完《許三觀賣血記》這本書,顧煜城便全身心的沉浸於其中,後勁大得直到現在都沒緩過來。


    每當回想起書中的情節,便沒來由的沮喪,感覺一陣痛苦。


    看著江海臉上發自內心從內而外洋溢出的笑容,他無法想象,如此經典的一本悲情巨著.


    竟然能是這麽個人寫出來的書????


    “我無法接受”


    或許,是出於質疑。


    也或許,是出於不解。


    顧煜城放下和身邊人的交談,徑直走向江海進食的方向,或許是出於性子直接的緣故,並未同江海做自我介紹,


    一走近,顧煜城便皺起眉頭,徑直朝著江海詢問:


    “《許三觀賣血記》,真是你寫的書???”


    雖然,在不做自我介紹的情況下,貿然對作家發出這種冒昧的問題.


    這確實是有些不禮貌。


    但依著江海直白的性子,顯然就沒把這種事情放心上。


    隻見他放下手裏的烤乳豬,轉頭,朝著顧煜城爽朗一笑:


    “那不然呢?”


    “那不然還能是誰寫的書?”


    縱然是得到了江海的確定,可顧煜城還是不敢相信,眼前這個一臉和善,滿臉笑容的年輕人,他竟然能寫出《許三觀賣血記》這種苦大仇深的書?


    “別人不都說書如其人?”


    “作者迷茫,作者筆下的主角就會陷入迷茫。”


    “作者痛苦,作者筆下的主角就會感覺痛苦。”


    “如果作者筆下的主角充滿了迷茫和痛苦,那作者本人,應該也會是充滿了矛盾和糾結的性格才對。”


    “為什麽這個說法,到了這江海身上,就完全不一樣了呢.”


    也正是出於這種疑惑,顧煜城徑直朝著江海發問:


    “《許三觀賣血記》全文都充斥著一股悲情的基調,苦難二字雖未言明,但卻貫穿了整本書的始終.”


    “為什麽你這樣的性格會寫出許三觀這樣的悲情人物?”


    “你別誤會,我沒有其他的意思,我隻是覺得有些疑惑.”


    表麵上,顧煜城隻是在和江海進行學術上的探討。


    但實則,明眼人都能聽出來,這是在質疑江海的作品並非是他本人所寫.


    質疑常常有,今年特別多。


    這種質詢,江海已經停了足夠多,所以他自然也不會把這種話放在心上。


    “苦的是許三觀,和我江海有什麽關係?”江海一臉無所謂的看向眼前的顧煜城,徑直點名了他話語中的不合乎邏輯之處,“因為筆下的主角是個悲情人物,所以我就應該和他一樣.變得優柔寡斷,患得患失?”


    “這種說法是不是多少有些流氓了點兒?”


    “麻煩你搞清楚一點,我和他,各有各的人生”


    苦的是許三觀,和我江海有什麽關係?


    江海這一席話,令得顧煜城陷入沉思。


    盡管江海說的話,的確是有一定的道理,但這番說法顯然就沒辦法說服顧煜城。


    “如果你能將作者本人和筆下的角色徹底隔絕,那想必你處理情緒的能力一定很強?”


    “我想知道一點.”


    “你平時在工作或者是在創作的過程中,到底是如何處理生活中的煩惱?”


    如何減少生活中的煩惱?


    江海抬起頭來,一臉平淡的注視著眼前的顧煜城。


    他的回答,言簡意賅:


    “不要和愚蠢的人發生爭執。”


    聽聞這話。


    顧煜城下意識就想要反駁,他固執地看向江海:


    “我覺得你說的不對,因為”


    誰料,不等他把話說完,江海一句話令得他瞬間沉默:


    “啊對對對,你說的都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治愈係文豪?不,是致鬱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榴蓮來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榴蓮來了並收藏治愈係文豪?不,是致鬱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