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其實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


    如果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就置身於黑暗當中,從未見過陽光,那它自然就不會對光明有所期待。


    可如果他本身置身於黑暗當中,在某一個正在勞作的夜晚,令得見到了那轉瞬即逝的光明。


    那它就會對這道突然出現,並且又在頃刻間消失的光亮,產生無比之強烈的向往。


    山的那邊,是什麽?


    牆的對岸,有什麽?


    海的那頭,究竟隱藏著什麽.


    《素媛》從來都不是一本為了苦難而描寫苦難的書,它是在借由娜英性侵案件,向正處於黑暗中的韓國市民,傳遞一個思想——


    人生而平等。


    這個世界不應該存在有人上人。


    壞人,做了傷害別人的事,那他就應該收到法律的懲罰。


    不論是上流社會,又或者平民階級,雖然在財力上來說彼此各有差異,但從人格上來講,大家都屬於同一階級


    青瓦台,總統府門前。


    來自於社會各個階層,各式各樣的市民,聚攏在總統府前,手裏拿著各種各樣的指示牌,傾訴著自己的抗議:


    “請告訴我們的孩子,如果有陌生人要她幫忙,請直接跑掉,大人自己都處理不好的事情,你一個小孩能幫什麽?不是媽媽教育你不要同情人,而是這世界,壞人真的太多了.”


    “法律,應該成為保護我們的盾牌,成為懲治惡魔的武器,而不是淪落成為保護壞人的工具”


    “孩子們喪失了本性的淳樸和天真,變得自私而又冷漠?所以這就是你們想要看到的結局?”


    “當社會無法保護孩子之後,我們的教育就會陷入自相違背,我們的教育就會在“助人為樂”和“袖手旁觀”中麵臨兩難的抉擇,難道你們真的願意看到孩子們長大之後變得自私而又冷漠?”


    “這樣的情況,我絕不允許”


    老人摔倒地上,該不該扶?


    教育告訴我們:“該扶,助人為樂是人類的天性,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你幫助了別人,別人也會感激你。”


    可現實.


    果真是如此嗎?


    我們的教育不允許撒潑耍賴,在大眾的認知裏,這是非常無賴的一種行為。


    遇到事情,不應該撒潑耍賴,應該以理服人。


    可以理服人如果真的有用的話.


    又怎麽可能會出現高學曆奔弛車女司機,權益遭受侵害,在百般討要說法無果後,這才像個怨婦似的坐上車輛引擎蓋討要公理?


    先是一本《熔爐》,牽扯出了一樁震動韓國整個國家的福利院虐童事件,打破了韓國市民對於‘愛心福利院’的美好濾鏡。


    再是一本《素媛》,牽扯出了一樁震動全民的女童娜英受辱案,讓市民在了解真相過後,無比之感到揪心。


    正是因為接受過良好教育。


    所以一開始在了解到這一起慘案之時,大家的抗議示威,還算是和平。


    盡管青瓦台門前,聚攏了許多人,但大家都沒有做出什麽過激的舉動,隻是在和平的抗議示威:


    “請嚴懲殺人凶手!”


    “請還受害者一個公道.”


    在總統府線下抗議示威的同時。


    青瓦台信訪網站,還連續出現了一串數字:12年,20萬,50萬,60萬,80萬.


    12年,是罪犯趙鬥淳的刑期。


    12年,也是一位女孩的青春和童年。


    20萬是韓國民眾青瓦台請願的人數,後來這個數字變成了50萬,60萬,80萬.


    盡管,線上80萬的韓國民眾聯名請願青瓦台,要求改判趙鬥淳無期徒刑。


    盡管,線下到青瓦台門前抗議示威的市民都已經超過了上萬人,甚至於一度造成了交通擁堵。


    可即便如此,從始至終


    大家都沒有得到一丁點兒政府的表態?


    可即便如此,從始至終


    大家甚至都沒有聽到任何哪怕是一丁點兒總統李慶民的聲音?


    “什麽意思?”


    “這是在無視我們嗎?”


    示威遊行,持續了整整一個周的時間,這一個周的時間,有超過數十萬名市民想要得到政府一個明確的表態:


    “這趙鬥淳,到底能不能被改判無期?”


    可是,不論大家如何示威,不管大家如何抗議,所得到的回答始終都隻有一個:


    “你們的請求,我們已經收到。”


    “你們的心情,我們也很能理解。”


    “但很抱歉,對於這件事情,請恕我們無能為力.”


    一個人,到底忙到什麽程度,才能讓上萬人站在總統府門前抗議示威超過一個周的時間.


    都看不見他露麵?


    一個人,到底是得有多忙,才能忙到讓這起上百萬人都關注的受虐慘案,討論時間超過一周.


    至今都得不到一個像樣的回複?


    難道是真的很忙,忙到連抽空給一個說法的時間都沒有?


    並不是。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


    總統李慶民並非是真的沒時間,對於這件事情的解決態度


    他是想冷處理。


    “所以.這是在無視我們是嗎?”


    “深夜能出現在三星董事長在明洞的府邸,對於我們市民,就連見一麵的時間都沒有.”


    “所以我們民眾的意見就不是意見?所以我們市民的命就不是命?”


    當道理講不通的時候,剩下的,就隻有一條路


    那就是幹!


    我和你講道理的時候,你要和我耍流氓。


    那等我忍不住對你耍流氓的時候,你就別怪我不講道理。


    當雪崩發生的時候,沒有任何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任何起義在爆發的時候,都要講究一個師出有名。


    已經徹底喪失了耐心,怒火攻心的抗議示威市民,當即引用了江海《素媛》書中的一句話,作為動員口號:


    “女孩的裙擺無罪,有罪的,是覬覦裙擺之下的惡魔!”


    思想解放,當再一次引用《熔爐》書中的經典語錄:


    “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這個世界,而是為了不被世界改變!”


    頃刻間,憤怒的市民失去理智,直接衝進了青瓦台府邸。


    “殺!”


    “殺他個天昏地暗!”


    “殺他個腥風血雨!”


    實際示威遊行這種事情,在韓國,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情。


    工人下崗,退休金沒有辦法保證?


    抗議示威。


    股市暴跌,財閥一波抄底抽空了市民的棺材本?


    示威遊行。


    企業倒閉,被裁員工無處可去?


    繼續抗議。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表示,韓國,是全世界範圍之內,爆發示威遊行最普遍的一個國家。


    平均每年的示威遊行,達到了125次之多,也就是平均三天就會爆發一次民眾的示威,這種情況非常之普遍。


    也正是由於見慣了大風大浪。


    這才導致每次遊行爆發的時候,政府部門對於此類案件的處理方式,通常都是


    冷處理。


    沒錯,就是冷處理。


    “你抗你的議,隻要我不出麵,隻要我不當麵同你對質,但凡熬過這段時間,等到三分鍾熱度一過.”


    “那這件事情不就過去了?”


    對於政府部門而言。


    這種處理方式,既省時,又省心。


    原以為,這一次一如往常,也隻會是一場普通的民眾示威遊行,但誰料


    它們竟然動真格的了???


    青瓦台,辦公室內。


    總統李慶民一臉不可思議地看向眼前的警備人員,他的眼神裏充滿了吃驚,語速非常之急切:


    “它們是怎麽衝進來的?”


    “你們警備隊幹什麽吃的?這像什麽話”


    身材魁梧的警備隊長氣喘籲籲,看起來也是十分驚恐:


    “總統,人,人實在是太多了”


    首爾,是韓國的首都,一般在青瓦台附近常駐的警衛部隊是五百人左右。


    這個數量的警備隊,足以確保總統的安全,不過


    那是在往常。


    “總統,根據現場部門勘測,闖入青瓦台的非法滯留者大約在三千人左右.”警備隊長一臉緊張地看向李慶民,“您看,我們需不需要鳴槍示警,如果要在府內鳴槍,我們需要得到您的批準.”


    照道理說,但凡是非法闖入青瓦台的非法滯留者,為了總統的人身安全。


    警備隊有權利將非法闖入者直接擊斃。


    但是


    如果是一二十個人還好,但凡敢這樣做,直接就以危害國家安全的罪名將它們當場擊斃,這肯定沒話講。


    但這可是三千人!


    整整三千人!


    “這些人,都是手無寸鐵的平民,但凡開槍,局麵一定會失控。”


    “要是在這種局勢之下,再鬧出什麽人命,那恐怕.”


    不等警備隊長把話說完。


    總統李慶民當即就展現出了政客的合格素養,他當即對警備隊作出指示:


    “不能開槍!”


    “堅決不能開槍!”


    槍,那是用來恐嚇與消滅敵人的。


    把槍用在自己人,也就是這些手無寸鐵的平民身上?


    那不純純就成了白色恐怖?


    武裝鎮壓市民這種事情,在整個韓國的曆史上,都屬於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對平民開槍,這是政界要員的大忌!


    一旦開槍,他這位總統在國內,就會頃刻間失去民心.


    這是李慶民絕不允許看到的!


    “我不管你們警備隊用什麽方式,請務必,讓這些市民冷靜下來,並且你們,堅決不能開槍.”


    事情,還沒有走到無法挽回的餘地。


    但凡開槍,這件事情,就會被自己的對手抓住把柄,從而無限放大.


    “可是.”一縷冷汗從警備隊長額頭直淌而下,看起來他也有些緊張,“如果不鳴槍示警,現場的局麵,我們根本就控製不住,現場的局勢真的很複雜”


    不等警備隊長把話說完,李慶民當即鄭重地向他警告道:


    “我不管你用什麽方法,十分鍾!”


    “請務必給我爭取到十分鍾!”


    “請一定記得我的命令,堅決不許開槍,一定要阻止局勢進一步升級.”


    參與抗議示威的人群有很多,來自於社會的各行各業。


    有學生。


    有工人。


    有擺地攤的商販。


    有在企業上班的白領。


    等等等等


    這些人,或許不知道自己的抗爭有沒有意義,也不知道自己的抗爭到底能不能爭取到最終的勝利。


    但是,他們的心中時刻謹記著江海在書中傳播的思想:


    “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被世界改變!”


    “倘若今日冷眼旁觀,他日禍臨己身,則無人為我搖旗呐喊.”


    “我們,隻是想要一個公理!”


    人群之前,有一位骨瘦嶙峋,模樣略顯蒼老的中年人,淚流滿麵,正對著群情激奮的民眾連連鞠躬作揖:


    “謝謝,謝謝大家,我替我們家娜英謝謝大家對我們的幫助!”


    “大家的恩情,我們全家,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攙扶起情緒失控的樸俊智。


    氣憤上頭的學生,當即化身成為先鋒,手持各種橫幅海報,怒火衝天地朝著荷槍實彈的警備人員大喊:


    “李慶民到底什麽時候出來!”


    “他要是再不出來,我們可就要闖進去了!”


    “不論如何,我們今天,必須要得到一個說法.”


    一時間,警備隊員不知如何作答。


    正當局勢再一次惡化,局麵即將徹底失控之時。


    青瓦台,辦公大樓前。


    隻見總統李慶明頭戴一條白布,神色肅穆,一臉沉重的從辦公大樓前走了出來。


    一位合格的政客,不僅要有清醒的頭腦,更要時刻擁有處理危機公關的能力。


    現場局勢之混亂,大家想要看到的是什麽?


    還不就是一個態度,一個處理事情的態度!


    既然大家想要看到的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態度,那事情,就好辦很多。


    眾目睽睽之下。


    沒有絲毫猶豫與遲疑。


    總統李慶明頭戴白布,零幀起手,直接當著所有抗議示威市民的麵,當眾下跪:


    “我,辜負了各位市民對我的信任,我是罪人”


    說完這話,不給到眾人絲毫的反應時間。


    總統李慶明跪下,當即當著烏泱泱的人群,連磕三個響頭:


    “咚!”


    “咚!”


    “咚!”


    總統,竟然給普通市民下跪,並且還當眾磕頭?


    李慶明的這一連串操作,當場令得原本嘈雜無比的局麵,頓時陷入了寂靜。


    見局勢暫時被控製住。


    沒有絲毫停留。


    李慶明老淚縱橫,他聲淚俱下,當即就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其實,這件事情,我一直都有所聽聞。”


    “我們,一直都有在努力”


    澄海市。


    集會過後的伴晚。


    號稱中國文壇青年一代領軍人的顏如玉,宋時青,餘清雅,正在同江海並排行走。


    人聲鼎沸的鬧市,臨近街旁一個路邊攤。


    宋時青拿著手機,一臉不可思議地盯著手機裏傳來的新聞快訊:


    “這,怎麽還真能下跪的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治愈係文豪?不,是致鬱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榴蓮來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榴蓮來了並收藏治愈係文豪?不,是致鬱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