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文壇交流會的規格非常之高,並不是說宴會廳的布置有多隆重,而是到場參會的這些作家,來賓,全都是現如今中國文學屆的扛把子,當然也可以把他們理解成一方巨擎。


    在這裏,你甚至可以看到好些被寫入了教科書的人物。


    從西北鄉村文學代表人物的賈平凹,到新寫實主義流派的劉震雲,再到先鋒派新寫實主義的作家蘇瞳,還到中國兒童文學屆代表作家曹文軒,甚至於同樣有著【童話大王】之美譽,和曹文軒一直不對盤的鄭淵潔老師,都在此列.


    這次開會的地點,並非在澄海,而是在擁有充足曆史底蘊的蘇州。


    蘇州政屆會客大堂。


    中作協主席鐵寧,正端坐於發言台上,為台下來到現場的眾位來賓講解著最新的情況:


    “伴隨著國與國之間日益發展的經濟需求,中西方文化交流,已經迫在眉睫,作為新時代文化領軍人,我們應該做好先鋒軍,首當其衝”


    實際江海對於台上發言人在講些什麽東西,他壓根不在意,他現在滿腦子裏剩下的念頭就隻有兩個——


    其一,為什麽會要求我來這裏?


    其二,需要我做些什麽事情?


    對於他的這兩個疑惑,諸多榮譽加身,北師大終身榮譽教授,也是《十月》主筆的蘇瞳老師,逐一給到了他解答:


    “其一,你之所以會受邀來到這裏,是因為中作協主席團成員,認可了你作為作家而言,在國外的影響力。”


    “其二,既然邀請你來到這裏,那需要你做的事情,自然也就是寫書,當然,這個是看你個人的意願,可做可不做”


    相較於之前參加的青年文壇集會,這一次的作家交流會。


    兩者相比,簡直就不是一個檔次。


    但凡受邀來到這裏的作家,誰頭上不是頂著一堆名譽頭銜,誰不是各自領域最為傑出的佼佼者?


    在青年作家圈子裏,江海可能還算是一號人物,走到哪裏都會被投以令人豔羨的目光:


    “那就是江海?看起來好年輕的樣子”


    可在現如今這種場合之下,一個坐在場邊其貌不揚的中年人,看到江海從身邊經過,可能也就隻會感歎一句:


    “後生可畏。”


    然後,便再沒有了後續


    “影響力?”江海被蘇瞳這話說的有些摸不著頭腦,“我能有什麽影響力?”


    “何必謙虛?”蘇瞳臉上噙著笑意掃了江海一眼,隨後掃視著坐在周邊的人群,“你別看現場這些老家夥,頭上頂著的頭銜一個比一個嚇人,可真論起作為作家而言,他們在國外的知名度——”


    “可有好多人都比不上你.”


    現在國際社會比較認同的主流文學是西方文學,正如國際通用語言是英語一般,西方作家在國際層麵的受歡迎程度,相較於中國作家,它的確就是斷層級。


    一方麵,是礙於中英文互不相通,一句中文詩詞,你嚐試去用英文翻譯,你會發現不論你怎麽去動手翻譯,都翻譯不出詩詞原本之中蘊含的意境。


    就比方說宋朝詩人秦觀在《鵲橋仙·纖雲弄巧》一詞中,用於描寫愛情的唯美詩句: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但凡是個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中國人,應該都能透過詩詞當中的字裏行間,感受到相愛戀人之中的那種淒清婉轉,相守相盼的獨特意境


    可但凡這種經典詩句,被翻譯成英文,那蘊含於詩詞之中的獨特意境,便會在頃刻間消失。


    水平高一點的英文學者會這樣去翻譯:


    【ialwaysrememberthatday,whenimetyouiloveyou.(譯:我永遠記得初次見你的那一天,當我見到你的第一眼開始,我就義無反顧的愛上了你。)】


    水平差一點的英文學者,直接上來就是一句:


    【youarebeautiful,iwantfuckyou.】


    有時候不是中文作家沒辦法寫出深度與美感並存的文學作品,而是用中文寫出的文學著作,絕大部分都沒辦法用英文翻譯。


    準確來說,是絕大部分都沒辦法用英文進行準確表達。


    也正是由於這客觀上存在的差異,這就導致,中國作家在國外讀者之中的知名度,大打折扣。


    很多在國內非常出名的大作家,一走出國外,就開始變得籍籍無名.


    縱然江海資曆尚淺,可真要論起作為作家,他在國外讀者心中的知名度和認可度.


    這是很多國內知名作家都無法比擬的。


    其他不論,一本《人間失格》,令得江海在日本封神,成為了開創喪係文學的鼻祖,吸引了相當之大一部分書粉。


    一本《熔爐》,還有一本《素媛》,直接掀起了整個韓國社會的變革。


    這種級別的作家。


    如此強悍的影響力。


    又怎麽不能來參加今天的會議?


    “西方社會,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作家,將會同我們中國,開啟一次為期半年的文化交流研討。”蘇瞳坐在江海身邊,同他講述著這次會議開設的初衷,“屆時,西方作家將會不受限製的在我們國內發表文學著作。”


    “同理,我們中國作家,在西方社會發表文學創作,也將不會受到任何限製.”


    文學,是交流社會思想,表達意識形態的最好形式。


    試想一下這樣一幕情景——


    如果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壁壘徹底打開,西方作家可以在國內不受限製的出版一切文字作品,但凡國內文學界拿不出反製的手段,市場上暢銷的書目盡皆來自於西方


    天知道國人會被文化滲透到一種什麽程度?


    這也是中作協焦慮,並且一直在想辦法解決的點。


    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本應該是一件好事,可以讓讀者進一步了解不同國度作家的思想,了解大洋彼岸民眾的生活,可如果雙邊交流變成了單方麵的吊打.


    西方文學書目暢銷於國內。


    反觀國內,卻拿不出任何一部可以用於反製的文學創作


    這豈不是很丟臉?


    這將國內文人的臉麵置於何處?


    “這一次,中宣部是徹底急了。”蘇瞳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神色隱隱有些凝重,“國內文學,本身就不易於出圈,不僅僅是翻譯上的問題,還有各大名家擅長的創作風格.”


    現如今,在國內聞名的作家,就拿國內四大文學獎,老舍文學獎、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來打比方,但凡能在這四大文學獎項上展露頭角的著作——


    大都沾染著一定的時代氣息,也就是所謂的鄉土文化。


    這些作品,放在國人眼裏,因為經曆過時代的緣故,大家都能讀懂並且理解作者通過文字想要表達的含義。


    可是


    你讓一個外國人,嚐試著理解中國的時代特色,以及特有的鄉土文化.


    這豈不是天方夜譚?


    說不好聽點兒,有相當一部分美國民眾,他們甚至都分不清中國的首都是北平還是上海,你別說對於國外國家的曆史,他們之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對於自己國家的曆史都不是很清楚。


    時至今日,還有相當一部分美國人,認為二戰時期是美國偷襲的珍珠港.


    如果是在這種情況下。


    國內作家仍舊不改變自己的創作風格,依然是堅持以鄉土文學為主,以一些充滿了鄉土元素的作品,去到大洋彼岸出版,供給國外的讀者閱讀——


    這勢必,會水土不服.


    “外國文學流入國內市場,有天然優勢。”蘇瞳將這其中的利弊,向江海娓娓道來,“但國內文學想要走出亞洲,衝向北美,這就非常之難”


    “如果已經形成了自己一套寫作理論的成熟作家,改變自己一直以來擅長的寫作方式進行創作,這就有很大撲街的風險,但如果不改變自己擅長的寫作模式,一直呆在自己的舒適圈”


    “別說闖入北美,就連亞洲都很難走得出去。”


    將這段時間國家層麵發生的事情,向江海一一講述。


    蘇瞳側向看向身邊的江海:


    “情況,就是這麽個情況,不過相較於別人的想法,我更想知道”


    “你怎麽看?”


    毫無疑問,接下來的半年時間,將會是一場中美頂級作家之間的對決,一個國家想要成為超級大國,文學水平也是國家軟實力的一種體現。


    如果中國文學,在這場無形的較量中敗下陣來,那毫無疑問,世界格局至少從文學方麵上來講,還是會保持——


    西方文學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


    西方文學大於東亞文學,東亞文學以日本文學為最強,中國次之,印度排在最後。


    中國文學,仍然會長期處於世界第三流梯隊的位置。


    “我怎麽看?”相較於蘇瞳的憂心忡忡,江海看起來則是顯得隨意得多,他略顯慵懶的往身後的沙發上靠了靠,“我肯定是躺著看。”


    “蘇瞳老師,您別笑話我了,你們這麽多名流大家都一籌莫展,我就是一個小輩,能出的上什麽力”


    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江海在國內文壇,或許算得上是一梯隊作家,但要扛起【中國文學領軍人】這麵大旗——


    他還遠遠沒有這個資格。


    別的不說,單說中作協的這幾位主席,鐵寧,賈平凹,劉震雲.


    這些名家名流哪一位的聲望不強於江海?


    從西北鄉土文學。


    到新寫實主義流派。


    再到先鋒紀實文學


    這些文學派別之中,都擁有各自的代表人物,以及相當一部分狂熱的追隨者.


    正如江海所說,他在國內文壇,要論起資曆來講,隻是一個小輩。


    這場中國同美國之間的文學爭鋒,即便是不敵,那丟的也不會是他的臉.


    “英雄不問出處,文學這種東西,本就不應該論資排輩。”蘇瞳笑了笑,從兜裏掏出一包荷花,隨後從煙裏抽出一根散給了江海,“我看你坐這聽了半天,也困了,出去來一根解解乏?”


    江海笑著從他手裏接過煙:


    “行,來一根就來一根,那就謝謝蘇老師的煙”


    你要問江海對這一場無形中的文學競賽,有沒有什麽其他的想法?


    想法,固然是有。


    隻不過.


    屬實是有心無力。


    這種由國家官方部門推的書,是代表一個國家的臉麵,所產出的文學著作在質量上一定要足夠能打。


    哪怕江海在國內的代表作《許三觀賣血記》中譯英,遠銷北美,因為國情上的差異還有作品本身題材限製的緣故,它都不一定能在歐美市場賣得動,更別提掀起什麽影響力


    即便江海有心幫忙,說實在的,他也暫時還想不到還有什麽能超過《許三觀文學記》的著作


    “我覺得你可以繼續走喪係文學的路子,就像《人間失格》一樣,這種風格的文學作品我覺得還蠻有趣”蘇瞳手裏叼著煙,有一搭沒一搭的和江海閑聊著,“頹廢文學,喪係文學,現在的讀者——”


    “好像很吃這一套.”


    “我看北美好像並沒有擅長這種題材流派的作家?你要是專精一下,說不定真的能開創一個嶄新的文學流派”


    聽聞這話,江海笑了笑,看起來也是有些無奈:


    “文章本天成,妙筆偶得之。”


    “你都已經說了《人間失格》是喪係文學的巔峰,既然都有已經是巔峰了,那怎麽可能有這麽容易超越.”


    江海一邊聊著,一邊吸了口煙,從嘴裏吐出一口濃濃的霧氣。


    “不過話說回來,誰說北美沒有擅長頹廢文學的作家?”


    “難道你忘了海明威嗎?”


    “那可是北美頹廢文學的鼻祖,北美“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江海正想繼續往下訴說:


    ‘《太陽照常升起》,那是影響了美國文壇半個世紀的跨時代經典讀物,海明威也正是憑借這本書,在美國文壇一書封神,成為美國頹廢文學鼻祖,至於說《老人與海》,那是影響世界文壇的鴻篇巨著!還有《喪鍾為誰而鳴》,那更是.’


    誰料,甚至都不等江海把後續這段話說出口。


    蘇瞳就以一種迷茫的眼神看向江海:


    “誰是海明威?”


    誰是海明威???


    蘇瞳這話說的江海一下子愣住。


    這人


    竟然不知道海明威???


    兩秒鍾後,像是反應過來什麽似的,江海嚐試性的看向蘇瞳,輕聲喊出了兩句海明威前世響譽於整個世界的名言警句:


    “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真正的高貴,應該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當江海喊出這兩句話之時。


    蘇瞳的眼神,從一開始的迷茫,逐漸轉換成沉思: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這句話,感覺好有哲理.”


    “這是你寫的新書?”


    蘇瞳的這番表現,更加印證了江海的猜測,隻見他迅速掏出手機在搜索欄裏輸入【海明威】這三個字,搜索欄——


    空空如也,顯示查無此人。


    “如果這個世界並不存在海明威的話”看著一臉迷茫的蘇瞳,江海臉上的表情,從一開始的驚訝逐漸轉換為鎮定,心中暗歎,“那麽——”


    “是時候給北美文壇一點小小的震撼了.”


    並未顧得上旁人疑惑的目光,江海扔掉了手裏的煙頭,笑著看向眼前的蘇瞳:


    “海明威——”


    “是我夢裏的好兄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治愈係文豪?不,是致鬱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榴蓮來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榴蓮來了並收藏治愈係文豪?不,是致鬱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