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這個人身上就好像蘊含著某種奇特的魔力,他總是能在那種最不被人看好,也是最為逆境的情形裏,展現出驚人的頑強意誌以及支配級別的統治力。


    當劉震雲、賈平凹這些文壇名家的著作在北美市場折戟沉沙,大家都以為這次的中西方文化交流會以一個極其慘談的結局來收場之際,江海的橫空出現,直接改寫與逆轉了這一結局!


    “大家都不看好你,偏偏你最爭氣。”


    這一句話,足以形容江海的經曆!


    中作協,機關辦公大樓。


    中作協主席也是當今文壇職級最高的領導鐵寧,看向麵前正在匯報工作情況的助理,她的聲音略微有些顫抖:


    “別停,你繼續說,我在聽。”


    身著一聲黑色正裝的助理點點頭,隨後開始匯報起近期各大文壇名家進軍歐美文學市場的表現。


    其中,開始著重匯報江海的情況:


    “根據圖書市場傳來的市場調研,過去一周,圖書銷量占據北美榜單前十的中國作家,有且隻有一位,就是江海!”


    “江海的《太陽照常升起》,被北美圖書市場稱之為‘迷惘文學的代表’,這類題材的傳統文學著作已經開始在西方社會初具影響力,中國作家在西方社會收到如此廣泛的歡迎,這還是有曆史記載以來的頭一次.”


    你不能說《太陽照常升起》是一本大眾類的通俗讀物。


    客觀上來評價,其實《太陽照常升起》這部書有一定的閱讀門檻,你想要讀懂這本書,不僅需要對一戰後的西方社會經濟結構和曆有一定的了解,你還得具備一定的哲學常識。


    書中,不僅在描述一戰過後,資本通脹社會財富迅速膨脹中產階級的上流生活。


    它還在這之中,摻雜了大量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與哲學觀。


    如果你不動腦子去閱讀這本書,大概你隻會覺得不過如此,書中的看點不過隻是中產階級那糜爛而又腐朽的無恥生活。


    可如果你動腦子去閱讀這本書,嚐試透過現象去閱讀本質,你就會發現.


    這絕對是一本當之無愧的神作!


    “根據最新傳來的消息,《太陽照常升起》已經在西方各大高校內迅速流通,已經有不下數十位曆史學教授,在社交媒體公開表示,江海所寫的《太陽照常照常升起》,是了解一戰過後消費主義盛行,資本通脹過後社會民眾生活的最好讀物。”


    “其中,包括牛津,劍橋,蘇黎世聯邦在內的十七所知名高校,都已經將《太好照常升起》收錄進‘二十一世紀熟知歐洲曆史必讀的一百本書目’.”


    被寄予厚望的文壇大家,在這場與西方交流的文化盛宴中,屢屢碰壁。


    反倒是江海這個平日裏不被大家看好新人,一經亮劍——


    就直接鋒芒畢露?


    “這人,為什麽會這麽怪物?”


    作為當今文壇當之無愧的文壇名家,劉震雲很少會用‘怪物’這個詞匯來形容一個人。


    在文壇圈子呆了這麽長時間,沉澱多年,劉震雲見過不少的新人,這些所謂的天才才華的確是有,但絕大多數都隻是靈光乍現,在寫出一本還算看得過去的作品之後——


    然後便宛如過眼雲煙一般,消失在這個圈子裏,然後便徹底泯然眾人。


    真的從未見到任何一個人,宛若江海這般,不僅在自己的寫作技法上屢屢精進,甚至於他的靈感就好像永遠不會枯竭一般——


    一本寫的比一本更好?


    “這人,真的是個怪物,我確定!”


    劉震雲第一次知道【江海】這個名字之時,是在【亞洲文學交流大賽】,當時他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一起擔任大賽的評委。


    彼時的江海,還是個初出茅廬,毫無名氣的新人作家。


    任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位新人作家,在短短一年後——


    竟然就能成長到這種地步?


    他不僅能和一眾在當今文壇成名已久的文壇大家並駕齊驅,他所獲得的成就甚至還能讓一眾文壇名宿難以望其項背。


    這成長速度真的過於迅猛,迅猛到足以令人驚駭!


    你別說劉震雲不敢相信,哪怕就是西北鄉土文化代表人物,在中作協內部地位甚至還要高上劉震雲一頭的文壇名家賈平凹,在親眼目睹江海所獲得的這些成就之際,也隻能深受觸動的從嘴裏緩緩吐出四個字:


    “後生可畏。”


    同樣是二十出頭的年紀,彼時的自己,還在忙著當知青,到處上山下鄉,豐富自己的閱曆,增長自己的見識。


    二十多歲的自己,窮困潦倒,還是個籍籍無名的小人物。


    可同樣是二十多歲的江海——


    他竟然就已經衝出亞洲,走向北美,麵向全世界讀者發售自己的作品並且還取得了相當之巨大的反響?


    這種經曆,還有這種才華,是在場任何一位作家都未曾擁有過的。


    台下,熱議的聲音一片。


    來自於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不同院校的作家和作者,都在不約而同的討論江海這麽一位才氣逼人而又鋒芒畢露的年輕人。


    “起初,我還以為這又是一位‘傷仲永’,即便文字富有靈氣但終究閱曆尚淺,以前這樣的年輕人出現的真的是太多,這不免讓人懷疑到底會不會是曇花一現.”


    “誰曾想,這江海非但不是曇花一現,甚至還越戰越勇?”


    “這般閱曆,這般見識,這般成就.”


    “我,真的遠遠不及.”


    也就是大家都在七嘴八舌地討論江海這麽一位年輕作家之際。


    站在台前做著情況分析的助理,又向在坐各位名家,講述了一個令他們極其震驚的消息:


    “就在剛剛,我們得到了蘇黎世理工文學院的確認,江海的新作《太陽照常升起》,將在下周——


    “入圍法國龔古爾文學獎的提名!”


    “至於最終是否獲獎?這個消息還有待確定.”


    當這則消息在眾人耳邊引爆的刹那。


    霎時間,眾人眼中的驚愕頓時顯現得無以複加。


    這則消息,就宛若一個c4炸彈一般,在屋子裏引爆開來。


    眾人對於江海入圍龔古爾文學獎提名的事情頓時就掀起了熱議。


    龔古爾文學獎,這是一個什麽獎項?


    如果按照重要區分,或者說按照一個通俗一點的說法來解釋——


    這就相當於國內文壇含金量最為充分的茅盾文學獎!


    茅盾文學獎,對於中國文人來說有多重要。


    龔古爾文學獎,對於法國文學界的影響就有多深遠。


    毫不誇張的說,在法國絕大部分民眾心中——


    龔古爾文學獎是堪比諾貝爾文學獎的存在!


    龔古爾文學獎的成立時間,隻比諾貝爾文學獎晚上兩年,設立於1903年,每年頒發一次,麵向當年在法國出版的法語,是法國久負盛名的文學大獎。


    從獎項設立的性質上來劃分——


    諾貝爾文學獎主要頒給作者,表彰其所有作品;龔古爾文學獎則是授予作品,表彰某位作家在這一年的新作。


    從這一點上不難看出,單從文學作品本身而言——


    諾貝爾文學獎具備一定的政治屬性。


    龔古爾文學獎對於文學作品而言,更為純粹一些。


    “江海,竟然以一位中國人的身份,入圍法國的龔古爾文學獎提名?”


    “不得了,了不得!”


    “這一次,江海怕是真的要出名.”


    相較於茅盾文學獎,實際龔古爾文學獎在國際上的含金量,更為充分,也更為知名。


    在歐美文壇乃至於亞洲文壇,你要對外說你獲得過茅盾文學獎。


    那同你對話的人,恐怕隻會露出一副疑惑的神色:


    “這是什麽文學獎項?”


    “這很出名嗎?”


    可但凡你要對他說一句:“我獲得過龔古爾文學獎。”


    哪怕,隻是一個提名!


    對方隻要對文學領域的這些獎項稍有了解,那眼神裏恐怕都會流露出一種極其向往的神色:


    “那你是大作家啊!”


    “了不起,那你是真的了不起.”


    龔古爾文學獎成立於1903年。


    茅盾文學獎成立於1981年。


    早成立的時間接近八十年,龔古爾文學獎在國際社會上的影響力高於茅盾文學獎,這不稀奇。


    這種在法國文學界,連法國本土作家都極難上榜的文學獎項,但凡上榜,就會被法國作家視作為陪伴其終身的榮譽


    這種至關重要的獎項,中國人竟然能被提名???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是.”得知這一消息的賈平凹,在沉默半晌後,最終還是從嘴裏輕聲喊出一句,“但凡這個消息作實,被媒體大肆報道出去,江海恐怕.”


    “真的會揚名!”


    “他將成為文學曆史上,第一位獲得西方社會肯定的中國作者.”


    任誰都清楚,他們此刻就是在見證一個曆史!


    見證一個嶄新的曆史!


    老一輩文人未曾完成的事情,被江海一個年輕人做到了!


    並且沒有任何一個人知曉,江海,最終會走到哪一步.


    致力於中國文壇崛起。


    這三十年間,中作協主席鐵寧真是看過了太多,也經曆了太多。


    江海的出現,就宛若一潭死水的文壇憑空炸響一聲驚雷!


    一代天驕鎮壓天下英才!


    如果按照這個趨勢來發展,往後三十年,中國文壇將一直被江海的文風所影響。


    江海,將成為中國文壇新一代的中流砥柱


    眼見中國文壇複興有望。


    這一刻,中作協主席鐵寧老淚縱橫:


    “這一次,文壇崛起是真的有希望了.”


    任誰都能看出,江海獲得龔古爾文學獎提名的消息一經傳出,放眼國內——


    再也沒有任何人能壓製得住。


    明眼人都能預料得到,江海將憑借自己的力量,開創一個獨屬於他的文壇大世!


    像是有些被打擊到了一般,劉震雲側頭看向身邊的賈平凹:


    “抽支煙?”


    “算了,我.”本來已經戒煙,下意識想要拒絕的賈平凹,話說一半,又看到了講台之上老淚縱橫的鐵寧主席。


    一想到自己深耕多年的西北鄉土文學,在將來可能會被江海一人所創立的悲劇現實主義流派所取代。


    頓時間,一股鬱悶的心境頓時湧上心頭。


    “算了,抽支就抽支吧”


    作家的文采一般都和煙癮成正比。


    在文思泉湧的時候,作家會筆耕不綴,沒有絲毫停歇的去構思自己的故事。


    可是,但凡手頭一停下來,開始思索故事後續的劇情。


    那絕大多數作家所做的第一件事,就一定是:


    “我來根小煙”


    作為悲劇現實主義文學流派的立派宗師,江海新作《太陽照常升起》在北美掀起了巨大反響的消息,在澄海戲劇學院內不脛而走。


    一時間,澄海戲劇學院校內,幾乎都在討論著江海這麽一位學長:


    “不是哥們兒,這麽猛嗎?我原本以為江海學長隻是青年文壇第一人,我沒想到賈平凹老師這種隻在教科書和新聞裏看到的文壇名家竟然都幹不過?這種天賦還有這種才華,是不是有點兒過於誇張了.”


    “有江海在,放眼國內文壇,還有哪家高校敢跟我們澄戲中文係造次?什麽北大中文係,什麽清華中文係,但凡敢在我麵前裝逼,我反手就出一個江海.”


    “知道嗎,現在咱們澄戲中文係在國內的排名,僅次於北大中文!日本東大過來留學的交換生,第一站都不能去北大,首先來的學校得是咱們澄戲!什麽叫牌麵?這就叫牌麵好吧和江海讀一個專業,我他媽好有麵子!”


    “我有預感,今年澄戲的分數線還會爆漲一波,就像今年暴漲的a股一樣,牛市要來了!”


    “還好哥們兒上學早,在江海進來之前就入學了,要不然就這幾年暴漲的分數線,別說澄戲,哥們兒就隻配去旁邊讀大專.”


    教室裏。


    走廊上。


    操場上。


    在學校裏討論江海的澄戲學生,幾乎隨處可見。


    縱然江海在文學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成為了外人眼中,開創了被悲劇現實主義文學流派的立派宗師,這幾乎肯定了他在文學路途上的成就。


    隻不過,江海在影視界所獲得的成就,同樣也不容忽視!


    上影廠,影視基地。


    拍攝現場人員來來往往,雜亂無比。


    這還是江海頭一次來到拍攝場地做著現場督導。


    縱然,江海的外表看上去非常之年輕,隻是一個二十啷當歲的年輕人。


    可片場,這些場務,群演,工作人員——


    不論身份。


    不論背景。


    不論年長與否。


    在見到江海之時,無不畢恭畢敬地朝著他喊上一聲:


    “江海老師~”


    “江海老師辛苦了~”


    一個人的能力,和他的年紀並沒有絕對的關係。


    劇組裏,大家都知道片場來了位大作家,來了一位非常有實力的編劇督導,出於對江海的信任和尊重,大家在看到江海經過之時,這才會非常之恭敬的朝著他喊上一聲:


    “江海老師好~”


    對於怎麽演戲,其實江海並不太懂。


    但是劇本是自己寫的,對於講戲這方麵,也就是告訴演員怎麽把握好角色本身,演出自己想要的那種感覺。


    這一點,江海還是非常之有發言權。


    在《我不是藥神》中飾演單身母親,女兒患上白血病隻能在酒吧跳鋼管舞的【劉思慧】,這個角色交給了女演員劉濤來出演,實際劉濤不管是身段還有氣質,都非常貼近這個角色,所以江海在見到她的第一眼,便迅速確立下了飾演【劉思慧】的最佳人選。


    昏暗的酒吧內。


    江海正在為劉濤講戲:


    “劉思慧是一位夜場舞女,雖然人到中年,但是風韻猶存,所以我覺得你剛才的表演”


    “動作可以稍微再大點,可以稍微再嫵媚一些。”


    “江海老師,所以你的意思是”劉濤沉思了一陣,然後看向江海緩緩答話,“我需要再誘惑一些,腿張開一點,彎腰的幅度再大一些是嗎?”


    “那好,我明白了”


    實際飾演【劉思慧】這個角色成功與否的關鍵點隻有一個,那就是你能不能讓觀眾眼前一亮,讓觀眾看到你的第一眼就產生一種【你好騷啊.jpg】的奇異感覺。


    簡單對了一下戲,江海朝著燈光師比了個手勢,示意他們把燈光再調暗一些,隻有在黑暗的環境裏才能激發舞女隱藏在骨子裏最原始的本性。


    隨後,他透過對講機,朝著音響組喊了一聲:


    “接著奏樂,接著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治愈係文豪?不,是致鬱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榴蓮來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榴蓮來了並收藏治愈係文豪?不,是致鬱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