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素有世界第一文學大國的美譽。


    這個榮譽稱號可並非空穴來風。


    根據世界文學組織在15年做出的數據統計分析,進入20世紀開始,法國作家在世界文學曆史上留下的經典名篇有89部,其中就包括了一係列揚名於世界文壇的知名作家,諸如:羅曼羅蘭、大仲馬、雨果、莫泊桑、伏爾泰等等


    悠久的文學曆史,外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文學傳承,使得法國成為了世界上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人數最多的國家。


    截止目前,法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有17位,數量位居全球第一,獲獎人數緊隨其後的分別是——


    英國、美國、瑞典、德國、意大利等一係列歐美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文壇有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主名為高行健,他出生於中國,在1997年的時候脫離了中國國籍轉入法國法國國際,並於2000獲得了由瑞典文學院頒布的諾貝爾文學獎——


    他是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雖然出生於中國,但可惜,他並非是中國人。


    這一次的命題創作,他也有參加。


    並且和老一派的中國作家,諸如:鐵寧、劉震雲、賈平凹等相互熟識。


    這一刻,凡爾賽宮花園裏。


    高行健就站在江海麵前,用一種奇異的眼神掃視著江海:


    “你,就是江海啊?”


    說實話,在來之前,江海就有聽劉震雲說過高行健這麽一位華裔法籍作家,和那些一出生就生長在國外的華裔不同,他是土生土長生長在中國,並且在中國高校北平外國語大學深造過很長一段時間,人到中年,在一次公派留洋外交訪問的途中,沒有絲毫征兆.


    他毅然決然決定留在了國外,不再返回中國。


    並且在同年,選擇脫離國籍,加入法國。


    在三年之後,憑借著一本哲學意識流著作《靈山》,一舉斬獲諾貝爾文學獎。


    說老實話,江海對於這麽一號人,並沒有什麽感覺。


    說不上喜歡,也提不上討厭。


    是否脫離國籍這種事情,是每個人的自由,隻要他考慮清楚就好了就完全可以,旁人無法幹涉。


    不過


    江海是蠻看不慣某些人自幼生長在中國,一走出國門,就開始在話語裏明裏暗裏諷刺曾經養育過自己的祖國,通過貶低自己曾經生活過的國家,以此博取同情,換取‘某些組織和國家’的幫助。


    有人說諾獎隻看作品的文學性,它不摻雜任何的政治意義?


    依江海來看——


    這樣的說法純屬狗屁!


    如果當初,眼前這位脫離了自己祖國的‘法國人’,不靠著某些貶低‘前祖國’的言論,吸引到外媒的關注


    他能拿下諾貝爾文學獎?


    他能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華裔作家?


    這,怎麽可能


    江海這人身上的確是有不少的臭毛病,他愛口嗨,愛抽煙,還喜歡嘴臭,但是在這種大是大非的立場上,他從來就沒動搖過。


    並未因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身份就高看他一眼,江海徑直從褲兜裏摸出來一根煙,徑直點燃:


    “有事啊?”


    看得出,高行健好像很不喜歡煙味,看到江海自顧自的開始吞雲吐霧。


    他下意識指了指樹林邊的禁煙標識:


    “這裏,不允許抽煙.”


    “那你可以離我遠一點。”江海看都沒看他一眼。


    對於江海而言,愛的人就應該好好愛,如果他喜歡一個人就會不遺餘力,也會在它感受,不會擺什麽架子。


    但是,如果你不喜歡一個人的話


    就沒必要給他什麽好臉。


    “何必要這麽以卵擊石?”高行健開門見山,徑直挑明話題,“你知道的,法國文學在世界文學的進程上,幾乎是斷檔級別的存在”


    “你一個毛頭小子,在公眾麵前說出那些幼稚的話,那你不考慮下後果嗎?”


    江海的語氣已經隱隱有些不耐煩:


    “所以你到底想說什麽?”


    “跟我一起,離開中國,加入法國。”高行健目光灼灼地盯著江海,“不應該被國籍限製住你的才華,伱應該也清楚,西方作家的作品就是天生容易流通於國外,不會被設置任何的限製壁壘.”


    “隻要你願意加入法國,你會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無非就是為了兩件事。


    一為名,二為利。


    作為作家而言,青史留名何嚐不是自己畢生的追求?


    藝術,是不講國界的。


    良禽擇木而息。


    如果國籍限製了一位作家的發展,那麽這種時候,最應當做的就是脫離它,去選擇一個更為強大的庇護體,畢竟寫書這種事情


    在哪寫不是寫?


    聽聞侃侃而談的高行健。


    江海緩緩熄滅了手裏的香煙:


    “這是你的意思,還是誰的意思?”


    “這是‘我們’的意思.”高行健絲毫沒有掩飾自己此行的目的,“隻要你答應加入法國,我們就有辦法讓你在這一次的文學競賽中勝出,你不用丟臉,並且”


    很顯然,江海這位號稱【中國青年文壇第一人】的青年作家,很有拉攏的價值。


    試想一下這樣一幕情景:


    在這場至關重要的文學競賽中,來自於中國文壇的青年作家江海,力壓一眾法國文壇名流,豔壓群雄。


    在國內民眾看到希望,國內媒體一致開始宣傳渲染:


    “文壇出龍!”


    “文曲星下凡!”


    “中國文壇,終於迎來複興的希望.”


    在這個萬眾歡騰的時候,這位被國家和民族寄予厚望的青年作家,突然在媒體麵前宣布:


    “我覺得中國文壇在思想上過於保守和落後,遠不及法國文學。”


    “所以,我決定加入法國,進行更好的文學追求.”


    但凡這一幕情景真的發生,國內不得直接爆炸?


    那豈不是妥妥的不戰而屈人之兵?


    文化,是國家軟實力的體現。


    你以為法國政府為什麽會舉辦這一次國與國之間文學沙龍?


    其目的,還不是想在背地裏競爭一波。


    經濟上,你中國近些年的確是在以一顆極其誇張的趨勢,快速騰飛。


    但在文化上,你們還很落後,起碼還差我們西方的【民主】和【自由】上百年


    高行健給出的條件非常之豐厚,不僅可以讓江海在這次文學競賽中大出風頭,如果江海表現得當,還可以讓江海和高行健一樣,參與到這一次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保送競選.


    江海眼神複雜的看向他:


    “那我要是不答應呢?”


    “不答應,你不僅會在這一次文學競賽中輸得很慘”雖然高行健臉上在笑,但他的笑容裏透露著一股陰險,“我們還會將你這些天在法國的所作所為添加一點其他的東西,讓你在中國文壇,乃至整個世界文壇,身敗名裂”


    想成就一個人不容易,需要付出非常之多的努力。


    但想毀掉一個人是非常容易的。


    如果將江海這些天在法國的所作所為,做成是一個集錦,讓幕後推手在背地裏推波助瀾.


    試想一下,一位狂妄自大,滿嘴髒話,不懂禮儀,眼高於頂而又沒有真材實料的文人作家.


    能被哪國主流文學界所接受?


    但凡西方媒體火力全開,開始在幕後推波助瀾,瘋狂抹黑江海的無知


    恐怕江海不死也得掉層皮?


    “你們怎麽知道我會輸?”江海誠心誠意的發問。


    “我們說,你會輸。”高行健話語中有著數之不盡的篤定,“你就一定會輸.”


    答應,不僅能得到榮華富貴,並且還極有可能成為除開高行健以外的第二位亞裔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拒絕,所麵臨的處境,首先是身敗名裂,緊接著就是數之不盡的謾罵和嘲笑


    這兩者的差距實在是太大,恐怕連傻子都知道該怎麽選?


    見江海陷入了思索之中,像是極其心動自己提出條件。


    高行健趁熱打鐵,繼續追問:


    “這麽說”


    “你答應了?”


    江海的回答簡明直接:


    “我操你嗎。”


    ?????


    像是完全就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高行健以一種極其不敢相信地眼神盯著用江海:


    “你,你說什麽?”


    這怎麽還有人上趕著來找罵的呢?


    江海測過身來,直麵著他,操起一口流利且正宗的普通話,並且還特地放大了聲音:


    “我說——”


    “我!”“操!”


    “你!”


    “嗎!”


    “聽清楚了嗎?”


    “還要我再重複一遍嗎?”


    對於江海而言,哪怕自己被千夫所指,萬民唾棄。


    他也不屑於做這種賣國求榮的事情。


    對於高行健而言——


    活了大半輩子,這還是他頭一次被罵,準確來說


    是被一個後生罵?


    並且辱罵的詞句.


    還是如此之粗魯?!?!


    “你,你”一時間,高行健氣血上湧,他被氣的說不出來話。


    正當他氣急敗壞的想要撥通手裏的電話:


    “你攤上事了!”


    “你攤上大事了!”


    “我要讓你後悔你今天做的事,我要讓你知道你罵我一句話會有多貴”


    誰料,他話還沒說完。


    身後,一陣急切呼喊的聲音頓時傳來:


    “高先生,大事不好了”


    凡爾賽宮,國王用來宴請賓客的寢宮。


    現場,座無虛席。


    除了來自於中、法、英、日、韓的作家之外,現場還有不少聞訊趕來的媒體記者。


    這一刻,聞訊而至的眾人,盡皆以一種極其驚愕的眼神看向大廳之內的顯示屏幕:


    “八小時,三百五十萬冊.”


    “這真的是人力所能達到的成績????”


    從昨天晚上零點,到今天早晨八點,僅僅過去八個小時的時間,江海的《老人與海》在歐美以及亞洲地區一經開售.


    隻不過是一個晚上的時間,直接就售出三百五十萬冊????


    這誇張到足以令人咂舌的成績,頓時令人震驚:


    “你們確定沒有統計出錯????”


    麵對來自於英國作家的詢問。


    法國組委會的工作人員,當即以一種不容置疑的語氣向著在場的眾人解答:


    “絕不可能出錯!”


    “這是我們組委會連同哈佛計算機係,聯合研製出的統計係統,數據聯網到全球各大出版社和書店,每隔四小時,係統就會統計刷新一次銷售數據.”


    說到這裏,這位身穿工作製服一頭金色大波浪,看起來頗顯幹練的外國女士。


    立刻調出了淩晨那堪稱恐怖的銷售增幅曲線:


    “淩晨四點鍾,我們就已經觀測到了銷售統計書籍的異常,發售僅僅開啟四個小時,《老人與海》的銷量就已經達到了驚人的一百三十二萬冊,發售時間僅過去八個小時,《老人與海》的銷量又增加了二百一十八萬冊,達到了驚人的三百五十萬冊.”


    “這種恐怖的銷量上漲幅度,哪怕是放眼整個世界文學曆史,也是相當之罕見”


    歐美地區的夜晚,是亞洲地區的白天。


    換言之,這三百五十萬冊的銷售成績,是昨天晚上亞洲地區的數據統計。


    按照正常人的邏輯來推斷——


    不可能有人在淩晨四五點買書看書。


    “現在,是歐洲時間中午十一點四十八,還有十二分鍾,數據係統就會再刷新一次。”金發碧眼的大波浪女士環視四周,“這一次,應該是結束了亞洲地區的銷售情況,開始統計江海先生《老人與海》在歐美地區的銷量.”


    早上八點鍾,到中午十二點鍾。


    是歐洲地區出版社和書店開門的時間。


    開門不過四個小時。


    誰都無法預知


    江海的《老人與海》在歐美地區的最終銷售情況!


    當看著江海《老人與海》在短短的八個小時之內,僅僅在亞洲地區,就銷售出了三百五十萬冊的恐怖成績。


    這一刻,法國文學家克萊齊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是被法國方麵基於厚望的頭號種子選手。


    頓時,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怎麽可能”


    你別說在歐美,哪怕放眼世界文壇——


    也從未出現過八小時銷售三百五十萬冊這等讓人震驚到不敢相信的恐怖成績!


    你要知道在紙質傳媒衰落的信息年代


    三百五十萬冊是一個什麽概念!


    那是多少作家,終其一生也無法達到的恐怖銷量!


    而江海,完成這個記錄,僅僅隻用了八個小時?


    這令得一向高傲的克萊齊奧怎能相信:


    “這,絕不可能.”


    你別說這等成績克萊齊奧不敢相信,哪怕是親眼目睹這一成績的別國作家,頓時都有一種自己還在做夢,自己還沒睡醒的感覺。


    起猛了,這一起來


    就看到一部平平無奇,甚至於在開售前壓根都沒有任何人看好的文學作品。


    開始製霸於亞洲市場?


    八小時都銷售三百五十萬冊了,這要是給到它二十四個小時.


    天知道它會達到一個怎樣的成績?


    天知道它最終會達到一個怎樣的銷量?


    “你們看,克萊齊奧的《海鷗》.”也不知道誰在人堆之中喊了一聲,眾人紛紛將視線聚焦於屏幕。


    隻見被法國文壇寄予厚望的克萊齊奧,他和江海同時出版的文學作品《海鷗》,一個晚上的時間在亞洲地區銷售四十五萬冊。


    照道理來說,一個晚上銷售四十五萬冊,這個銷量也同樣恐怖。


    畢竟放眼整個世界文壇,能達到這種銷量成績的作者,真的可以被稱之為鳳毛麟角。


    本來,法國作家方麵都已經打算開香檳慶賀


    誰曾想,半路突然殺出個江海???


    一晚上,四十五萬冊的銷量,絕對可以被稱之為人中龍鳳,


    但一對比上江海三百五十萬冊.


    竟然莫名就有一種非常之寒酸的感覺。


    畢竟,這都沒有江海達到的零頭。


    現場,頓時就有人開始分析起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


    “有沒有一種可能.”


    “江海,是亞洲地區的作家,他在亞洲非常出名。”


    “這一次開售時間選擇是在歐洲的0點,歐洲的0點,等於是亞洲的16點。得益於江海的名氣,開賽之時,亞洲地區的讀者開始瘋狂湧入到書店購買江海的書籍,所以才造成了現在這種銷量虛高的情況。”


    “但你要明白,這個時間點,歐洲的讀者可是都還沒起床的啊”


    話語落下。


    立刻就有人明白了他想說什麽:


    “你的意思是”


    “克萊齊奧還有翻盤的機會,接下來才是歐美作家的主場???”


    係統,四個小時刷新一次數據。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中午十二點鍾,銷售統計數據準時刷新。


    當看著屏幕中央,江海《老人與海》十二小時整銷售統計情況,最終停留在——


    七百三十六萬冊。


    這一刻,來自於中國作家代表團的鐵寧和劉震雲,頓時有一種老淚縱橫的感覺。


    他的聲音都在止不住的顫抖:


    “同誌們,過年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治愈係文豪?不,是致鬱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榴蓮來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榴蓮來了並收藏治愈係文豪?不,是致鬱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