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極其寶貴的。


    一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有些人可以在一個月的時間裏掌握某一項技能。


    有些人看似活了三十天,但其實他隻活了一天。


    著名詩人費爾南多·佩索阿就曾經說過:“除掉睡眠,人的一輩子隻有一萬多天。人與人的不同就在於你是真的活了一萬多天,還是僅僅生活了一天,卻重複了一萬多次?重複並不是一件糟糕的事,但無聊的重複,其實就是一場悲劇.”


    透過二十四小時實時監控。


    在門薩俱樂部成員,英國作家協會,以及全世界推理文學愛好者目光的注視之下。


    第二十三天,意大利女偵探作家阿萊西婭率先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從實時監控的別墅裏走了出來。


    “終於,結束了.”


    清晨。


    通過屋裏的電腦,


    作家阿萊西婭穿戴整齊,麵容平靜的從屋子裏走出。


    書寫完這部自己構思了十年的作品,阿萊西婭並沒有想象中的激動,她整個人的狀態看起來是如此之平靜。


    當她從別墅出來的那一刻。


    如潮水的記者頓時朝著她湧來:


    “阿萊西婭女士,曆時二十三天,你終於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你有什麽想說的嗎?”


    來自於意大利的阿萊西婭是屬於文靜氣質的作家,她長相談不上有多好看,但整個人給到讀者的觀感就是有一種淡淡的隨和與恬靜。


    麵對記者的詢問。


    她平靜的臉頰罕見湧上一絲悸動:


    “這是我迄今為止最為得意,也是最為精彩的一部推理作品,為了這部作品,我為之準備了十年。”


    “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以後——”


    “我應該都很難再寫出這樣偉大的作品。”


    “這本《解密》,應該是我創作生涯之中的巔峰.”


    阿萊西婭是意大利的天才少女,年僅十五歲的時候,就已經在歐洲偵探文學界小有名氣,直到二十歲的時候,憑借一部講述倫理現實的推理文學讀物《神與罰》,徹底在歐洲推理文學界站穩腳跟。


    二十歲到二十五歲這五年時間,阿萊西婭高產了43部聲名斐然的推理作品,在世界偵探文學領域名聲大噪。


    她最為擅長的就是戶外解密殺人。


    青山剛昌的《名偵探柯南》,就曾經在動漫之中,多次‘致敬’阿萊西婭書中的經典片段。


    由此,也留下了非常之經典的一句名人名言: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犯罪,隻要犯罪,就一定會留下蛛絲馬跡。”


    “當然,前提是.”


    “我不是犯罪人!”


    當看到這位號稱是意大利偵探女王的阿萊西婭,在十位來自於世界各地的偵探大師之中,率先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青山剛昌深呼一口氣,言語激動的從嘴裏吐出一席話:


    “不愧,是我最敬佩的女作家”


    開賽第二十五天。


    法國作家凱利德和瑞典作家恩格爾哈特,相繼結束了自己的創作,陸續從創作房間之中走出。


    不論凱利德還是恩格爾哈特,絕對都可以被稱之為【犯罪推理文學鼻祖】,這兩位作者在推理文學界——


    非常之有地位!


    凱立德被譽為‘夏洛克·福爾摩斯’的接班人,他是最有可能成為複刻《福爾摩斯探案集》,成為接班阿瑟·柯南道爾的存在。


    恩格爾哈特則是‘變格推理流派集大成者’,他的作品之中不僅蘊含著複雜且燒腦的推理邏輯,並且還十分擅長【機械降神】,在整部作品處於一種極其詭譎的氣氛之中,甚至於劇情沒辦法推進下去之際,就會有鬼神之流突然出現,幫助主角團推進劇情.


    正是由於長期研究【宗教】以及【薩滿】,令得恩格爾哈特的精神狀態——


    遙遙領先於正常人。


    仿佛是二十五天的獨處生活,令得恩格爾哈特的精神狀態出現了些許的異常。


    他在走出創作區域之時,一邊激動地手舞足蹈,還一邊旁若無人的大聲呼喊著:


    “成啦!”


    “道爺我成啦”


    這狀若癲狂的模樣頓時吸引到了不少旁人的注意。


    “為什麽我感覺,這人看上去”見到這幕情景,陳涵影側過頭來,一臉狐疑地望著身邊的舅舅陳丹青,“就像個精神病?”


    天才,和瘋子往往都是一線之隔。


    搞藝術的人,哪有不瘋的?


    像是看透了恩格爾哈特這超前的精神狀態一般,陳丹青默默點燃一支蘭州:


    “不必在意。”


    “習慣,就好了.”


    開賽第二十八天,英國本土作家亞伯拉罕,也就是之前和江海有過口舌之爭的推理家,像是對自己的作品極其自信一般。


    他從創作區域之中走出來之後,隨即當著世界媒體的麵,當眾宣布:


    “重鑄英倫榮光,我輩義不容辭!”


    “這一次的世界推理大賽,我一定會代表英國推理文學,拿下這至高無上的榮耀”


    狂,是真狂。


    不過別人也的確是有著狂妄的資本。


    作為英國伊麗莎白女皇盛讚過的偵探家,亞伯拉罕是世界推理作家排行榜單之中,長期保持在第一的位置,也正是因為這超高的人氣,令得他可以被稱之為奪冠熱門種子選手。


    “我,一定贏”


    沒實力的人說大話,那叫裝逼。


    有實力的人說大話,那叫自信。


    很顯然,縱然亞伯拉罕當著世界媒體的麵說出這種極其狂妄的話,依著他的實力,也沒有任何人會去懷疑。


    伴隨著一位又一位作家,不斷結束自己的代表作。


    賽製的進程,開始逐漸進入到倒數。


    開賽第三十天,來自於日本的推理作家,也是被組委會視作為奪冠有力人選的東野圭吾,在這競賽結束的倒數第二天——


    也終於,是從別墅內走出。


    宛若精疲力竭一般。


    東野圭吾胡子拉碴,略帶疲憊地看向麵前的媒體記者:


    “我應該是最後一位結束的作家對吧?”


    三十天的時間,該結束的差不多都結束,再寫不完的估計在剩下的時間裏


    應該也很難寫完了?


    正當東野圭吾接受記者采訪,想要傾訴一下自己最近的狀態:


    “真的很累。”


    “我每一天,都是在拚盡全力.”


    正當東野圭吾想要當著鏡頭的麵做一個完結感言。


    誰料,記者接下來的一句話,直接令得他愣住:


    “你並不是最後一位結束的推理家,還有一位作家,現在還沒結束寫作”


    還有一位?


    是誰?


    “竟然還有人比我還慢?”


    感受著東野圭吾疑惑的神情,負責采訪的記者,緩緩說出了一個熟係的名字:


    “是那位來自於中國的作家,江海啊”


    你要說江海在幹嘛?


    寫作,他是真的有在認真寫。


    隻不過,江海的寫作模式就有點類似於學生時代抄作業


    不到最後一刻絕不寫完?


    寒假有一個月的時間,前二十八天,整個假期都在玩,寒假作業那是一點兒都沒動過,直到臨近假期結束的最後兩天.


    直接就開始生死時速?


    “給我一支筆,我還你一個奇跡.”


    江海現在就屬於是這種類型。


    當然,江海並沒有那麽誇張,閉關三十天,從第十日開始,他就已經正式進入到了自己的創作狀態,每天都坐在書房的電腦前,宛若徹底沉醉於自己的世界一般,沒日沒夜的創作.


    魚子醬,不再是按照【罐】來計數,他在寫作期間就再也沒動過西餐。


    豆角,那更是吃不了一點,江海害怕食物中毒影響到自己的創作狀態。


    每天早上八點鍾,雷打不動的起床,然後就開始坐在書桌前寫作——


    一直持續到晚上的兩點鍾


    照道理來說,每天16個小時的高強度創作,持續二十天的時間,用這種高強度並且強精力的模式來創作一部中篇,從時間上來講——


    那簡直就綽綽有餘


    但是!


    也不知道為什麽,整整二十天的時間,江海都眉頭緊蹙的待在書房。


    每一天,他的屋子都煙霧繚繞。


    並且江海還會在一邊寫作的同時,一邊暗自低喃著:


    “這裏,不行。”


    “這邊,好像也不太合理啊”


    透過監控,見到這一幕情景,中作協主席鐵寧不禁有些焦慮:


    “你們說”


    “江海到底是在寫些什麽?


    縱然大家都非常肯定江海的文采,不過對於這一次的世界推理競賽


    其實都沒報什麽希望?


    正所謂隔行如隔山。


    老話經常講術業有專攻,每一個作家所擅長的題材流派都是不一樣,你讓一位擅長傳統文學的作者去寫偵探,這無異於讓馬芸和眉筆哥pk直播帶貨


    你拿自己的短板,去硬碰硬別人的強處?


    這不是廁所裏打燈籠,離死不遠了嗎?


    雖然,大家對於江海沒報什麽希望,也沒指望他能拿下什麽名次,不過江海作為中國作家的代表,如果在這三十多天的時間裏,搞出這麽大陣仗,花費這麽多時間,連一部完整的推理都沒寫出來.


    這可能,就有點兒丟臉了?


    “難不成,是卡文了?”站在鐵寧身旁的一位老派作家,打量著江海緊皺的眉頭,不由的發出猜測,“因為沒有接觸過推理類型的文學題材,所以卡文,最後導致思路不順暢.”


    看著煙霧繚繞的書房,以及江海那從未舒展過的眉頭。


    局勢不妙。


    眾人越是猜測,就越是有這種可能:


    “糟糕了。”


    “這可怎麽辦.”


    雖然,大家在國內時都屬於是互相不對盤,但是走出國門,眾人身上就隻剩下了一個身份——


    那就是中國作家!


    不論是喜歡還是討厭,不論是敬佩還是厭惡,在如此關鍵的時候,但凡是來自於中國的作家.


    大家都不希望江海在如此關鍵的場合出醜!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如此淺顯的道理大家應該都明白?


    這一次的推理文學大賽,並非是江海主動參與,他是在中宣部的號召下被動加入,你讓一個在這之前從未接觸過推理文學的作家,來到這堪稱是推理文學殿堂級別的競賽,和其餘九位堪稱是世界頂級推理大師的作者共同競賽.


    有壓力,實屬正常。


    寫不出來,完全也是情理之中。


    眼見還有最後十分鍾,由英國作家協會負責審核的組委會,將會停止收稿,


    “唉”中作協主席長歎口氣,隨後徑直將目光看向身邊的眾人,“待會江海出來,不要給他太大的壓力。”


    “這不是他的問題,我們不怪他”


    本身就是趕鴨子上架。


    能寫完都已經很不容易了,你要妄想別人能做出成績?


    這不是做夢是什麽.


    “待會兒江海出來,不要給到他太大的壓力.”中作協主席鐵寧整理好思緒,不斷向身邊的作家交代著注意事項,“一定管住自己的嘴巴,一定不要說一些不利於團結的話”


    也就是鐵寧在向身邊作家交代著注意事項之際。


    遠處。


    來自於英國的推理家利亞姆,在參賽作家亞伯拉罕的陪同之下,緩步走到了中國作家代表團身邊。


    顯然,利亞姆還在為江海頂替了自己上場名額的事情耿耿於懷。


    絲毫不掩飾自己對眼前這群人的厭惡。


    隻見他放大嗓音,朝著鐵寧等作家的方向,徑直喊了一聲:


    “搶了別人的位置,卻連個狗屁都寫不出來?”


    “我就說這群人是廢物,一幫蠢貨.”


    身為文人,誰還沒點兒脾氣了?


    被人指著名字罵【蠢貨】,這誰受得了。


    一位來自於陝北的作家,當即都被急出了地區方言:


    “你這個小娃娃怎麽說話”


    你可以不給江海麵子。


    但你不能給中國作家代表團麵子。


    你罵江海一個人,那是你們之間的私事,但你要因為江海,牽連到了整個中國作家代表團,甚至對中國作家代表團展開群嘲,那就是從個人爭端上升到兩國文學界的爭端


    鐵寧,再怎麽說也是中國作協主席,身份地位俱在。


    聽聞眼前這位小輩嘲諷,鐵寧也不說話,就那樣站在原地冷眼看著他。


    縱然沒說話,但他眼神裏所透露出的含義也是非常之明顯:


    “你什麽檔次?”


    “也配和我說話?”


    場麵,一下子尬住。


    兩邊,再沒有人開腔。


    很明顯,推理大師亞伯拉罕相較於弟弟利亞姆,他還是非常之識大體。


    見場麵僵住。


    他拱了拱手,主動站出來緩和氣氛:


    “我弟弟的性子有些急,如果有冒犯到各位的地方我代他向你們道歉。”


    “對不起各位。”


    “不過,道歉歸道歉,我卻是不認為他說的有什麽錯”


    對於亞伯拉罕而言——


    自己親弟弟,為之準備了十多年的機會,被一個來自於中國的三流作家半道截胡,揚名立萬的機會就這樣在頃刻之間消失.


    還不讓人說兩句了?


    還不讓人發泄下情緒了?


    我罵你,你也得忍著好吧


    而對於中國作家而言——


    你罵江海,沒有關係,你罵誰都是你自己的自由,我們無權幹涉。


    不過!


    你當著鏡頭的麵,罵江海是垃圾,這就是在羞辱我們中國作家


    縱然窩裏鬥的時候是真狠,但論起一致對外這種事情上,大家也從來沒含糊過。


    真實的文人罵戰從來都是樸實無華。


    頃刻間,頓時就有人沒忍住,頓時就朝著推理作家亞伯拉罕兩兄弟方向怒斥道:


    “我去年買了個表”


    眼瞅著爭端,將要進一步擴大。


    局勢,將要愈發不妙之際。


    身後,一道爽朗的聲音頓時傳來:


    “這是怎麽了,怎麽這麽熱鬧啊.”


    見江海突然出現。


    陳涵影顯然就非常之驚喜。


    隻見她迅速小跑跑到江海身邊,挽住江海的手臂,然後一臉關切的詢問道:


    “江海,你怎麽現在才出來?”


    “你不是向來很快嗎?


    “一本推理,怎麽寫了怎麽久.”


    江海顯然就沒搞清楚現在是個什麽狀況。


    聽到陳涵影的詢問。


    他一臉無辜的從嘴裏吐出一句話,也就是這一句話,頓時就驚住了雙方的人:


    “誰說我隻寫了一本?”


    “我明明就寫了兩本好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治愈係文豪?不,是致鬱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榴蓮來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榴蓮來了並收藏治愈係文豪?不,是致鬱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