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貴最後的命運究竟如何?


    上天不知道。


    讀者不知道。


    隻有江海自己一個人知曉,在一種輕鬆而又愉悅,爽朗而又雀躍的笑聲之中。


    江海勾勒出了獨屬於福貴的悲慘結局


    花城出版社。


    總編辦公室。


    看著江海主筆第337、338期款連載有《活著》的雜誌期刊《花城》,僅僅兩期,總銷售額就達到了驚人的九百六十五萬冊。


    此刻,會議室內,全體責編頓時以一種極其驚愕的眼神看向處於正中心的大屏幕:


    “這,就是頂級作家的號召力嗎”


    發售僅僅兩期,銷量突破九百六十五萬冊,平均每一期雜誌銷量四百八十萬冊!


    這是巔峰時期,通俗暢銷類文學讀物《意林》《讀者》《故事會》都無法達到的恐怖水平!


    在傳統紙質行業受到衝擊的現在,還能有純文學雜誌期刊,單期銷量能突破百萬冊——


    這都已經極其罕見!


    可江海,直接創下一個後媒體時代,無法複刻的銷量奇跡?


    別說百萬冊。


    他單期銷量直接突破四百萬冊?


    看著市場部最終統計出的銷售業績。


    花城出版社社長張成業直接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真的是有夠誇張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同期,由文學大家賈平凹主筆的純文學期刊《收獲》,他在《收獲》上為了慶祝五四青年節提筆寫下的中篇連載《老生》,發售兩期,最終銷量成績——


    一百六十五萬冊!


    縱然,作為一檔純文學類期刊來說,這已經是一個已然不錯的成績。


    但是


    這也得分跟誰比!


    在江海兩期銷售九百六十五冊的恐怖成績之下,《收獲》所取得的最終銷量.


    竟然是如此之蒼白無力?


    江海爆殺賈平凹!


    這,已經成為了一個無法忽略的事實


    看著江海在後媒體時代創下的紙質期刊銷量成績。


    出版社內,頓時有不少編輯暗自感歎:


    “我以為大家都是文壇名宿,大家的差距不會太大,誰曾想不過隻是碰一碰.竟然都已經拉開了這麽大差距?”


    縱然,大家都是文壇名宿。


    可是,這名宿與名宿之間.


    亦然存在著對比!


    賈平凹在當代文壇的地位,自然是無可撼動,細數當代老牌作家,他也絕對是這之中最頂級的一批。


    可是,就是這樣一位屹立於當代中國文壇老牌作家,在江海麵前


    竟如此不堪一擊?


    以往,在提及江海之時,大家往往會在他名前冠以【中國青年作家第一人】的稱號。


    可現如今,可能把【青年】二字從頭銜裏摘出來更為合適?


    放眼當今文壇,這江海——


    他就是中國當代文壇第一人!


    “在歐洲的時候,江海老師就曾以一己之力力壓整個歐美文壇,一部《老人與海》直接壓得一眾法國作家喘不過氣.”宛若極其自豪一般,十組的編輯和身旁的同事議論著,“現如今,回到了中國那不是更如魚得水?”


    “正所謂槍打出頭鳥,你沒看《當代》和《十月》,見到我們花城請到了江海,直接都主動延期發售,都在盡量避免和我們碰上.”


    “就這《收獲》頭鐵,選擇和我們同一天發刊?然後就開始被方位碾壓”


    說到這裏,說話的編輯露出了一個【有勝閱兵.jpg】的經典表情:


    “你別說一個賈平凹,你就是把劉震雲和蘇瞳加在一起.”


    “他們仨人都不一定幹的過江海一個你說對不對?”


    江海一人能否抵得過賈、劉、蘇三人讀者不得而知。


    但現在可以確定的是——


    江海爆殺賈平凹!


    他直接踩著老賈上位!


    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竟然壓的一位七旬老人抬不起頭,這番情景.


    隻能讓人長歎一句後生可畏!


    會議室正中央。


    社長張成業正當著一眾編輯的麵,當眾宣布:


    “從今天開始,桃子就是我們花城出版社的主編了.”


    一位剛剛從學校畢業的大學生,剛進入職場不過兩個月,直接從實習責編提拔成為正式責編,這晉升速度


    都已經有夠快了!


    可現如今,這位置甚至連屁股都沒坐熱.


    她竟然直接就升職成為主編了?


    “他娘的,零零後整頓職場也不帶這麽猛的啊”


    很顯然,對於升職這件事情,桃子明顯就不知情。


    當社長張成業宣布她成為出版社主編之時,她下意識擺手:


    “不,不好吧社長?”


    “我這初來乍到,才疏學淺,恐怕.”


    擺手不是拒絕,而是無需多言。


    不等她把話說完,社長張成業當即微笑開口:


    “不必謙虛,打你進出版社那天開始,我就知道你一定可以.


    雖然臉上在尬笑,但桃子心裏的白眼都快翻到天上去:


    “我剛進出版社的時候可壓根都沒看到過你”


    你要問這桃子有什麽能力?


    能力,暫時沒太看出來,不過.


    她身後可是綁定著江海!


    挖走了桃子,就等於挖走了江海,挖走了江海,就等於挖走了一位文學圈的頂級作家,這損失.


    花城出版社承受不起!


    要論起作家的影響力,現在的中國文壇,大致可以分為兩檔——


    一檔,是江海。


    另一檔,是其他作家。


    在作家圈——


    江海那就是獨一檔的存在!


    沒有江海


    花城哪裏來的兩期銷量九百萬冊,創造曆史新高?


    沒有江海


    花城出版社,又怎麽能以純文學期刊的身份,創造這在文學曆史上無法複刻的奇跡?


    碾壓《收獲》這種頂級期刊接近九倍的成績,銷量成倍碾壓,這要是放在以前.


    大家想都不敢想!


    可現如今,就是因為江海的出現


    他們竟然做到了?


    並且,竟然還是如此之輕而易舉?


    現在《活著》最終篇即將發售,張成業已經聽到了外麵流傳有很多風言風語,有不止一家出版社的高層,想要通過挖走桃子,來獲取到她幕後有關於江海的資源,作為花城出版社的社長.


    張成業又怎麽可能坐以待斃?


    “英雄不問出處,晉升不看速度。”似乎是為了安撫人心,張成業環顧四周的其他責編,“如果你們能做到和桃子一樣的高度,也能自帶資源,給出版社簽下像江海一樣的作家”


    “那讓我給你們升職加薪,也不是不可以”


    這話說得輕巧,業績好就能升職,成績好就能加薪。


    但作家圈能有幾個江海啊?


    上一個,還在世就能讓作家圈掀起這般風浪的作家,姓周.


    全名叫周樹人。


    你讓我在簽一個江海?


    這不就讓我在現如今的文壇圈子裏再找出來一個魯迅?


    “我這輩子最討厭吃的,就是大餅。”縱然心頭有萬般嫉妒,可對於桃子的火箭式飛速晉升,大家也隻能是眼巴巴的地看著,“還能怎麽辦?誰讓人家後麵站著個江海?”


    “那我不就隻能是恭喜”


    嘩啦啦啦啦.


    感受著眾人的掌聲祝賀。


    這一刻,桃子感覺這一切是如此的不真實。


    早就聽表姐楊殊曼說過,職場難混,怎麽到了自己這裏


    竟然就如此輕鬆?


    竟然就如此輕易?


    這難不成就是傳說中的職場easy模式?


    感受著眾人如潮水般掌聲的祝賀。


    這一刻,桃子發自內心的感歎:


    “背靠大樹好乘涼。”


    “這也太爽了叭.”


    鏡頭切換到星天中文網。


    現如今的楊殊曼,早以不是當初那個初出茅廬,被人肆意擺布欺淩的網文實習責編。


    經由兩年的奮鬥與磨練。


    她在星天中文網,早就已經站穩了腳跟,從一位瀕臨被清退的新人編輯,成長成為一名可以獨當一麵的實力主編。


    得知自己的小迷妹桃子,從澄戲畢業以後,也和自己一樣成為了一名編輯。


    隻不過,自己是走網文領域


    桃子,是走實體出版領域。


    縱然行業細分領域不同,不過殊途同歸.


    大家都是編輯。


    星天中文網。


    時尚感十足的主編辦公室。


    正當楊殊曼想以過來人的身份,給到初入職場的表妹桃子,一些經驗上的勸告:


    【初入職場,你要摒棄掉學生思維,不要太聽領導的話,也不能不聽領導的話,你一定要】


    誰料,她甚至都還沒把勸告的話打完。


    桃子分享喜悅的訊息直接就發送了過來:


    【殊曼姐,我升主編了】


    主.編?!?!


    看著這兩個熟悉的字眼,成熟與優雅的並存的楊殊曼,臉上頓時閃現過一模驚愕的神采:


    “你才剛進出版社兩周,你就直接升主編?!?!”


    我從責編走到主編的位置,足足用了兩年。


    而你走到和我同樣的高度.


    竟然隻用了兩周???


    像是完全就不敢相信一般,她纖細的手指,開始飛速在手機屏幕上跳躍:


    【?】


    【你沒事吧?】


    【你在講什麽胡言亂語】


    《花城》在一周之內,連續出版兩刊,在文學界內掀起了絕大的討論和反響。


    從業內人士的角度來解析——


    作者通過一種淡漠到極點的敘事手筆,客觀冷靜而又客觀的敘述人間的苦難,江海把重複發生的死亡事件鑲嵌在日常瑣碎的生活裏,放大了【苦難】的廣度和深度,使渺小而軟弱的人物麵對巨大的【苦難】形成力量懸殊的對比,從而產生一種強烈的命運感;在這期間,也放大了人物身上所具有的閃光的精神力量,從而使整部作品充滿了藝術張力.


    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先鋒紀實主義文學題材作品!


    縱然,業內人士解析得頭頭是道,可要是從讀者的角度來解析——


    “這福貴,他媽的也太慘了”


    此刻,新華書店,門庭若市。


    書店門前擠滿了爭相前來購書的同學還有市民。


    你要問這些人聚攏在書店幹什麽?


    他們如此迫切的模樣,究竟是在等待些什麽?


    那書店老板隻能這樣回答你:


    “《活著》,到店了.”


    伴隨著書店老板的一生呼喊。


    有一位學生模樣,帶著圍巾的男生,抓起貨架上的一本《花城》,把手上早就準備好的錢往台上一扔,隨後頗為瀟灑的轉身就走:


    “給我來一本!”


    書店閱覽室。


    上百平方米的閱覽室裏,每個座位上都坐滿了人,細細觀察一陣就會發現,在這些看書的讀者手裏.


    十位讀者手上有八位都在拿著江海的《活著》細品?


    迫不及待地翻開《花城》,找到連載有《活著》的專業頁:


    “終於到店了”


    也不知是過了多久。


    一位女學生模樣的青年,手裏捧著《活著》,她臉上的表情從一開始的——


    (≧≦)(高興)


    逐漸開始轉變為:


    (╯_╰)(痛苦)


    再到最後的:


    (╥﹏╥)(痛哭流涕)


    隻見她淚流滿麵,控製不住的在書店內哀嚎出聲:


    “我的福貴,你怎麽這麽慘啊”


    大家想象中溫馨治愈的結局有沒有出現?


    根本不存在!


    江海用一種簡潔而又冷酷到了極點的筆墨,描繪出了主人公福貴悲慘的一生:


    【在全家人相繼離去後,年老體弱的福貴和身處於繈褓當中的孫子苦根,一老一少在這殘酷的社會中艱難生活.知曉福貴的不容易,苦根剛過五歲就能夠幫著幹活了,他是一個很懂事的孩子,由於當時那個年代缺衣少食,福貴把外出務農,辛苦掙來的豆子煮熟,給苦根當做吃食,卻不曾想,囫圇吞棗之下,苦根被活活噎死】


    【福貴外出歸來,在家中發現了孫子的屍首,兩行熱淚從福貴臉上止不住的留下,至此,整個世界,再也沒有了他的親人.】


    為什麽一個人——


    他竟然可以活的如此之淒慘?


    為什麽一個人——


    他竟然可以活的如此之痛苦?


    尋常人,麵對親人在自己麵前去世,隻不過一次生離死別就已經悲痛欲絕。


    可這樣的痛苦


    福貴整整經曆了七次!


    整整七次!!!!


    “江海老師,你到底要幹什麽啊!!!!!”


    整個書店內。


    頓時充滿了無與倫比痛苦的哀嚎。


    一方麵,他們是在發泄自己的痛苦。


    另一方麵,他們也是在職責江海


    為什麽你要把福貴寫的這麽慘???


    為什麽????


    “明明這個結局,完全就可以避免”像是沉浸在這種悲痛情緒之中,根本就無法自拔,學生模樣的女青年頓時就開始痛訴,“吃豆子被活活噎死?這是在幹什麽?這是個什麽離譜理由???”


    “《死神來了》都不敢這麽演,黃毅瑜(《死神來了導演》)看了都直呼離譜.”


    “刀人,那也不是這麽刀的啊!!!”


    這邊,剛結束完有關於江海的聲討。


    那邊,一道悲憤的聲音頓時響起:


    “江海,你還我苦根!!!”


    任誰都能看出,這個結局


    就是為刀而刀!


    苦根,是吃豆子死的,還是吃石頭死的,根本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


    苦根必須死!


    隻有這樣,才能突出富貴的悲慘人生!


    如果故事的結局,福貴連同孫子苦根一起病死,大家或許還不會那麽難受?


    但偏偏.


    福貴還活著?


    他還活著???


    “你讓一個親眼目睹了自己父親、母親、妻子、女兒、兒子、女婿、孫子全都死了的人,一個人孤零零的活在這個世界上.”


    “這難道不是一種殘忍?”


    “一種莫大的殘忍???”


    這世間,有什麽痛苦是看見的手足摯親,一個個在自己麵前接連死去,但騙騙自己無能為力更絕望、更痛苦的事情嗎?


    福貴,一位浪子回頭的人。


    福貴,一位善良的人。


    福貴,一位老實人。


    他為什麽要承受如此悲憤的痛苦???


    書店內,宛若撕心裂肺的呼喊聲,頓時響徹於室內:


    “我不理解!!!!”


    共情能力差的人。


    此刻滿目瘡痍,痛苦流涕。


    共情能力強的人,把自己當成是主角福貴,完全代入了的人


    直接就想殺人!!!!


    為什麽要刻畫出這樣一位顛沛流離的主角?


    為什麽要描寫出這樣一位縱使自己已經拚盡全力,但卻始終過不好自己一生的人?


    難不成,作者想突出的重點.


    就是這個世界最終是以死亡收場?


    難不成,作者想告訴讀者的結論


    就是這個世界最終隻能以悲劇收尾?


    書店內,讀者哀嚎一片。


    因為找不到江海的地址急得團團轉。


    北大內,學生們已經組織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抗議。


    有學生直接拉起血紅色的橫幅,宛若被悲憤衝昏了頭腦一般,成群結隊的朝著未名湖畔的方向猛衝:


    “江海,你今天——”


    “必須要給我們一個說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治愈係文豪?不,是致鬱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榴蓮來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榴蓮來了並收藏治愈係文豪?不,是致鬱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