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江海正在嚐試科幻題材創作的消息,在中國文學界乃至與歐洲文學界不脛而走。


    起先,大家對於這位創造了奇跡的亞洲作家,可謂是寄予厚望。


    “繼傳統嚴肅文學,偵探文學,治愈流文學題材的創作之後,中國作家江海.”


    “竟然又開始了科幻題材的創作?”


    “這,還真是相當之高產!”


    “這還真是令人期待!”


    江海,從來就是一位給到人驚喜的寶藏作家。


    不論什麽文學題材。


    不論什麽樣的故事。


    隻要到了他手中,原本俗不可耐的俗套劇情也會變得相當之精彩。


    也正是基於每部都堪稱是神作所積攢下來的人品,江海在《紐約客》上連載的《海底兩萬裏》,一經發售,就引起了相當之恐怖的反響和轟動,不止於國內媒體在報道,國外媒體以及讀者也就江海嚐試科幻題材征文的舉措,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中國作家江海再戰科幻!他能否再創輝煌?能否再次書寫出一個嶄新的奇跡?請鎖定《紐約客》!】


    【——殿堂級作家江海走出舒適圈!這一次,他將給科幻文學帶來一點小小的震撼】


    【——傳統文學向的老牌作家,竟然放棄了自己的擅長?開始進軍科幻文學?這一次,他是否會像其他轉型的老牌作家一樣遭遇晚年不詳?是重活一世還是就此落下帷幕.】


    【——江海,一位統治了亞洲文學的傳奇作家!他能否延續之前的輝煌?讓我們拭目以待】


    實際作家轉型這種操作,是一件非常嚴肅並且難度非常之大的事情!


    如果江海繼續之前的創作思路,繼續深耕嚴肅文學,他在傳統文學這一畝三分地上,可以活的非常之滋潤。


    有了《活著》《人間失格》《老人與海》這一係列足以被載入世界文學曆史的代表作,哪怕江海後續的創作差強人意——


    那也自有大儒為我辯經!


    就比方說現在江海和魯迅先生一樣,按照“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顆是棗樹,另一顆也是棗樹”的句式,開始進行句式仿寫:


    “我家門前有兩雙鞋,一雙鞋是我老婆的,另一雙鞋是我兄弟的。”


    同樣的句式——


    你寫出來就是病句,江海寫出來就是散文。


    你寫錯字就不給分,江海寫出來就是通假。


    沒辦法,江湖地位在這裏擺著了,但凡江海在獨屬於自己的領域裏深耕,放眼整個中國文壇乃至是亞洲文壇.


    壓根就沒有人能挑他的理!


    換言之,這些人壓根就沒有挑刺的資格!


    可是,如果江海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從寫嚴肅文學向的作者,開始轉變到去創作科幻文學,那麽


    就有無數人會拿著放大鏡來挑刺!


    這就好比於一位在影視圈已經封神了的影帝,因為在影視圈的發展已經走到了頂峰,圈子裏再也沒有什麽能打的對手,所以一時興起之下他去轉行做了歌手,縱然他的嗓音條件還不算差,在歌唱這一塊,也算是有一定的天賦。


    但是!


    因為你是影帝,所以大家對你的期待,同樣會遠超常人!


    縱然你的嗓音條件相較於普通人,那簡直就不要太好,不過.


    你是影帝,怎麽能和普通人比?


    你的對手應該是當今歌壇的大魔王!


    再比如說你前身是pubg的職業槍王,因為拿獎拿到手軟,身上已經有著數之不盡的榮譽,所以你想換一款遊戲來驗證一下自己的遊戲天賦,也正是基於身上的光環加身,你剛剛完成了lol新手訓練,接下來主辦方就開始安排你和theshy對線


    因為你已經是這個賽道的王者,所以哪怕你決定轉賽道,大家下意識還是會拿你轉換賽道上的佼佼者同你對比。


    現如今,江海就麵臨的是同樣的情況!


    縱然,江海在嚴肅文學領域已經擁有了一定的建樹,他在嚴肅文學領域絕對屬於是當之無愧的泰鬥級別人物。


    可是要論起科幻文學.


    他還真算得上是一個嫩雛?


    美國,時代廣場。


    在得知最新一期《紐約客》雜誌發售以後,如潮水般的讀者,赫然走上了時代廣場街頭。


    “老板,給我來一份《紐約客》~”


    和國內《收獲》《十月》之類的純文學雜誌期刊有些類似,《紐約客》除卻發表對當下時政熱點有關的新聞之外,在【】專欄,每一期都會請到一位在歐美文學界,還算是有影響力的文壇名家,擔任雜誌期刊主筆。


    很明顯,這一次的主筆名家,是來自於亞洲的作者江海。


    從《紐約客》建刊以來,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的時間,根據曆史記載.


    還從未有任何一位中國作家,收到雜誌社的邀約,成為《紐約客》的主筆。


    作為這一百多年來,首次被《紐約客》邀約成為主筆的中國作家,很顯然


    有相當一部分讀者,都對江海這位來自於東方大國的作家,抱有了相當之大的期待!


    人來人往的街頭。


    有讀者手裏捧著《紐約客》,翻閱到江海的專欄,然後開始認真研讀:


    “《海底兩萬裏》?”


    “這,便是最近吵得沸沸揚揚的那篇科幻文學讀物嗎.”


    書店閱覽室。


    街頭休憩區。


    公園長椅上。


    報刊亭門外。


    但凡是可以供給讀者閱讀的地方,都熙熙攘攘的站滿了人。


    在這些看書的讀者之中.


    有的眉頭舒展,如釋重負。


    有的連連驚歎,像是被妙趣橫生的文字給徹底吸引。


    當然,也有的緊蹙眉頭,在經由長時間的閱讀過後


    半晌,才從嘴裏憋出來一句:


    “就這水平?”


    按照目前圖書市場上的反饋來看。


    對於江海這本科幻文學新作,絕大部分的讀者,都處於一種褒貶不一的狀態。


    有的認為:


    “江海這本《海底兩萬裏》,為讀者揭秘了一個神秘而又廣闊的海洋世界,想象力異常充沛,對於海底兩萬裏的所見、所聞、所感,都有一個極其詳細的描述”


    縱然,有一部分讀者覺得江海的這本科幻文學新作,寫的不錯。


    不過,絕大多數的讀者還是認為:


    “我承認江海的這本《海底兩萬裏》想象力有餘,它描繪的海底世界,確實是十分精彩,不過”


    “你要把這本《海底兩萬裏》算作是科幻文學讀物?”


    “這會不會.”


    “過於牽強了?”


    此刻,遠在法國的伊麗莎白四世,也就是和江海交好的格溫公主。


    在聽聞江海新作的消息之後。


    她第一時間,就差人從皇室專用的書店內,內購了一本江海寫的《海底兩萬裏》。


    白金漢宮,王室內。


    休息室。


    她身穿一身典雅長裙的格溫,用纖細而又白皙的手指,翻閱著懷中的《海底兩萬裏》。


    一頁。


    再一頁。


    又一頁。


    她時而眉頭舒展,時而眉頭緊蹙,像是在思索著什麽。


    也不知是過了多久。


    她合上了懷中的書,深有感觸的從嘴裏吐出一句:


    “這,不像是江海的水平啊”


    你要問江海的這本新作《海底兩萬裏》能不能看?


    能看,這自然是能看!


    還是那句話——


    “《海底兩萬裏》對深海裏的海洋世界,做了一個極其詳盡的描述,在想象力方麵,這本書可謂是直接拉滿”


    隻不過!


    以江海的水平,寫出這種類型的科幻讀物?


    這會不會有失水準?


    這會不會過於幼稚了?


    縱然,江海的這本《海底兩萬裏》它身上的標簽是屬於【硬核科幻】,不過細數這部作品裏,出現的有關於人類科技力的想象著實是過於匱乏?


    就比如說


    在中,主人公使用了一種名為“鸚鵡螺號”的深海潛水器來探索海底世界,這個深海潛水器異常神奇,它能下潛水底萬米,雖然書中有關於這個潛水器的描述異常神奇,不過在讀者看來.


    這不純純就是現在的核潛艇嗎?


    “這應該不能叫硬核科幻?”伊麗莎白一邊說著,一邊在腦海裏回憶起有關於各國武器庫的聯想,“書裏形容的這個潛水器,不都已經出現在現實世界裏了嗎?”


    “俄羅斯的和平號、美國的阿爾文號,這些核潛艇不都能代替‘鸚鵡螺號’.”


    再比如說!


    中有一段的內容,是在描述主人公使用探測車來探索海底,這個探測車能無視海底兩萬米巨大的壓強,讓駕駛員在距離地麵兩萬裏的深海,如履平地


    “可是.”看著花書中有關於探測車的描寫,伊麗莎白頓時又陷入了沉思,“這種可以在海底無視壓強,如履平地的探測車不都已經成為現實了嗎?


    “美國的深海挑戰者號,還有我們英國的卡梅倫號,早都已經修繕並建成了這種用於探測深海的海洋儀器”


    在《海底兩萬裏》一書中,還有很多類似於核潛艇、探測器這種類型的“硬核科幻”,隨便再舉幾個例子都能列舉出一大堆——


    用空氣壓縮的槍發射帶電的子彈,這不就是現在的電擊槍?


    潛艇內完備的電能設備,這不早都已經運用於實際?


    你要說江海這麽寫有沒有毛病?


    毛病,固然是沒有。


    隻不過.


    你把這種都已經發生於現實裏的東西,把它稱之為硬核科幻?


    這就有點兒侮辱讀者智商了


    嚴格來說,江海所寫的這一部《海底兩萬裏》,它就是把現有的科學儀器運用到書中,然後再冠以【硬核科幻】的概念。


    如果這本書是出自於十七八世紀,你將這樣一本書稱之為硬核科幻,這的確是沒有毛病。


    但是,這特麽都已經是二十一世紀


    伊麗莎白搖了搖頭,將腦子裏那些花裏胡哨的想法,全都甩了出去。


    她走到寢宮外,想要吹些涼風確保自己腦子清醒。


    誰料,剛走出殿外,就聽到宮殿的保衛人員和清潔人員,私底下在偷偷議論著:


    “江海,江郎才盡”


    客觀上來評價,實際江海的這本新作《海底兩萬裏》,它還算是一部及格線以上的冒險類讀物。


    縱然書中有關於【未來世界的幻想】,的確是.


    差強人意?


    用這個詞匯來形容再合適不過。


    不過,書中那些有關於海洋生物的描述,地心深處的遊曆,海底世界的幻想.


    僅憑這些內容,都絕對值得一看!


    如果這樣一本佳作,是出於一位普通作家之手,那他的表現自然是可圈可點。


    隻不過.


    這樣一本號稱是【硬核科幻】的【偽科幻文學】,如果是出自於江海這位作家之手的話


    這,就足以令人抨擊了!


    要知道,現如今不管是中國文學界,還是歐美文學界,都對江海這麽一位正值盛年的當紅作家,抱有極大的期待。


    這種感覺就有點類似於


    預熱了很久,也是期待了很久的新書,大家都以為江海的這本新作會像之前的《無人生還》《老人與海》,不出則以,一出必定一鳴驚人。


    誰曾想.


    他拉了泡大的?


    原本大家對於江海的期待是100分,誰能料到,他最終的成績不過是在及格的邊緣線徘徊?


    一時間,種種聲音,負麵評論,頓時響徹於各個渠道的社交媒體。


    “江郎才盡!作家江海新作《海底兩萬裏》口碑兩極分化,遭遇史詩級別滑鐵盧.”


    “早就說了,不要讓窮人寫爽文!不要讓沒有想象力的作家寫科幻作品!這都什麽年代了,還整出個鸚鵡螺號?如果這都算硬核科幻的話,我看著現在的核潛艇直接就笑暈在廁所”


    “為什麽江海的這本《海底兩萬裏》給我一種上世紀看《星球大戰》的感覺?《星球大戰》裏大家用來戰鬥的武器,好歹還能有兩把光劍,可這《海底連萬裏》,對不起電擊槍我確實是沒繃住.”


    “這就是所謂的中國文壇第一人?這就是號稱讓法國文壇震撼的那位作家?求求網絡上那些該死的營銷號,不要再吹噓.”


    看著媒體雜誌上——


    種種有關於《海底兩萬裏》的評論,種種有關於江海的負麵報道。


    麵向綠茵林,站在宮殿陽台邊。


    伊麗莎白將手頭的雜誌,隨手放到了椅子上,然後抬頭,狹長的眸子抬頭望天。


    言語之中飽含思念:


    “江海。”


    “你,還好嗎”


    你要問江海現在好不好?


    那江海隻能回答你:


    “不好!”


    “我現在”


    “非常之憋屈!”


    照道理說,每位作家都有各自的巔峰期和低穀期,就算是一位擁有過巔峰期的作家,在晚年時期,寫出了差強人意的作品.


    他也不該被旁人嘲笑!


    上山的人怎麽又怎麽有資格嘲笑下山的神?


    就算是作家在晚年時期,創作水平極速下降,那他也不該被旁人吵笑,再怎麽不濟別人也曾經登過頂,也曾經將頂上的風光盡收眼底


    縱然道理大家懂。


    但誰曾想,現在的輿論風向竟然如此之奇怪?


    隻不過是一本書,竟然就能將人打入死牢,引起一陣前所未有的口誅筆伐?


    最關鍵是,江海的這本《海底兩萬裏》.


    其實還沒有那麽不堪?


    見到有評論家開始痛斥,直接將自己所寫的這本《海底兩萬裏》標榜為當代科幻文學之恥!


    江海頓時就有些氣憤:


    “如果我寫的書真的有你們所形容的那麽差勁,那麽我認!”


    “但是,《海底兩萬裏》真的有你們說的那麽不堪?”


    “我看不見得”


    要知道,《海底兩萬裏》的原作者是儒勒·凡爾納,而這位作家在前世,又被稱之為科幻文學之父!


    為什麽《海底兩萬裏》會對未來科技的想象力如此之匱乏?


    因為


    這本身就是一本誕生於1870年的書!


    在19世紀那個電力都未曾普及的年代,能有科幻作家根據現有的科學技術,幻想出核潛艇,電擊槍,能在海底幾萬裏之下行走自如的探測器,這又怎麽不能算硬核科幻?


    江海承認,雖然時過境遷,《海底兩萬裏》之中有關於科學技術的描述,的確是有些過時


    但是!


    這本書中,有關於海底環境的想想,有關於海洋生物的敘述,時至今日.


    也絕對不能被稱之為落伍!


    “你們隻是看到了有關於科學技術幻想方麵的匱乏,但沒有看到這其實是一本腦洞大開,充滿了童真與童趣的經典幻想類文學讀物.”


    看著有評論家將《海底兩萬裏》批判的一無是處,江海頓時就是一陣來氣:


    “科幻文學之恥?”


    “你們懂個鉤子.”


    江海收拾好行李,乘坐飛機,一路從澄海,再一次抵達北平。


    北大校內。


    魯迅文學院門口。


    江海站在鬱鬱蔥蔥的院子裏,看著文學院門口,樹立了一塊魯迅先生曾經用來警醒自己的名人名言:


    【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


    深呼吸,閉上眼睛。


    平複了一陣自己的思緒。


    隻見江海睜開雙眼,隨後毅然決然的朝著屋子裏走去:


    “我倒要看看,到底是怎麽個事兒.”


    文學院內,已經站滿了許多人。


    江海剛邁步入院,如潮水般的視線,隨即開始朝著他的方向瘋狂匯集。


    宛若終於找到了救星一般,劉震雲直接激動的迎了上來:


    “江海,我可算是等到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治愈係文豪?不,是致鬱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榴蓮來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榴蓮來了並收藏治愈係文豪?不,是致鬱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