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難相信,在一個科幻文學底蘊並不發達的亞洲國家裏,竟然會誕生出如同《三體1:地球往事》這般將人類想象力和科幻融合得近乎完美的作品?


    書中,就三體世界以及人類世界之間的關聯,進行了一個詳細而又簡便的描述。


    絲毫不掩飾自己對於外星文明的敵視。


    在書中,江海認為宇宙文明發展的法則,有且隻有一條——


    “前進!前進!不擇手段的前進!”


    在給出了專家評審席的意見,對江海這本20天產出的《三體1:地球往事》進行評分之後。


    直到現在,來自於哈佛的摩根·特裏斯坦院長,也沒能從三體給到他的震撼之中緩過神來。


    也就是這一刻,他腦子裏開始不斷循環書中的一句話:


    “你知道看重一個種族或文明的最高表現形式是什麽?”


    “什麽?”


    “斬盡殺絕,是對一個文明最高的重視。”


    自從科幻文學誕生之始,人類對於外星文明,總是抱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善意?


    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主流科幻文學總是傾向於將外星文明塑造成和藹的,友善的,樂於助人的形象?


    也正是基於這種這種觀念。


    地球上,有相當一部分人類認為:


    “我們應該主動去聯係外星文明,利用外星文明提供給我們的技術,發展現有地球文明的生產力。”


    “我們,應該主動去尋找外星文明.”


    似乎,隻要發現了高緯度的外星生命。


    這些外星生命就一定幫助人類實現技術上的突破,從而提高地球文明的生產力?


    但誰曾想,江海在《三體》書中,對這一觀點展開了猛烈的抨擊——


    “十七世紀,自諱文明的美國人,在發現一群落後的印第安土著,竟然堂而皇之的占有著美洲這篇肥沃的土壤.”


    “它們,對印第安人做了什麽?”


    “十九世紀,進入工業革命生產力得到飛速發展的歐洲諸國,在發現了還處於封建社會的大清王朝.”


    “它們,又對大清朝做了些什麽?”


    人類,對於自己的同胞,都絲毫不掩飾自己人性之中最為醜惡的一麵。


    又憑什麽將善意寄托於素未謀麵的外星文明?


    當低緯度社會,撞上更高維度的外域文明,那麽最終的結局隻會有一個——


    斬盡殺絕!


    徹底毀滅!


    也正是基於這一猜想,江海在《三體1:地球往事》一書中,借由書中主要人物葉文潔和三體世界1379號監聽員的對話,揭示了低緯度文明想要在宇宙之中生存下去,有且隻有一條路——


    “不要回答!!!”


    “不要回答!!!”


    “不要回答!!!”


    發現即消滅!


    人類想要在茫茫宇宙之中生存下去,唯一能做的一件事情,有且僅有一個辦法——


    拚盡全力的隱藏自己!


    來自於英國劍橋物理學教授傑裏邁亞,在閱讀過《三體》之後,向組委會提交上來一份專業報告書:


    “這,是我根據作家江海《三體》,提煉出的天文學以及物理學觀點”


    【第一,宇宙社會學。】


    【公理1:生存是文明的最根本需要。】


    【公理2:文明不斷增長,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對於每一個存在於宇宙當中的文明而言,生存和延續永遠是文明的第一要義。”


    “宇宙的資源,是有限的。”


    “但宇宙中的文明,極有可能是無限的。”


    “當文明繁衍到一定數量,就會開始掠奪有限的資源,文明是多數,資源是少數,在文明間相互掠奪資源之際,就勢必會爆發戰爭!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當高緯度文明發現低維度文明,能做的往往隻有一件事——”


    “發現即摧毀!”


    “發現即毀滅!”


    也正是基於英國物理學教授傑裏邁亞針對《三體》總結出的這兩條宇宙社會學公理。


    來自於斯坦福邏輯學院的卡梅倫教授,開始對總結出的宇宙社會學公理,進行一個邏輯上的補充:


    【第二,猜疑鏈。】


    【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對自己是善意或惡意的。】


    【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為自己是善意或惡意的。】


    【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判斷自己對它是善意或惡意的。】


    “宇宙當中,必然存在著崇尚和平的文明和崇尚武力的文明,縱然不是所有的文明都崇尚戰爭,崇尚滅絕”


    “但是!”


    “崇尚和平的文明,在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對自己究竟是善意還是惡意的情況下,為了確保自己的安全,哪怕是崇尚和平的文明,在發現未知文明暴露了自己的宇宙坐標,它們將會做的也就隻有一件事——”


    “毀滅!”


    “隻有將對方徹底毀滅,才能確保自己的安全!”


    也就是來自於世界各個高等院校的教授,將江海書中的【宇宙社會公理】和【猜疑鏈】陳詞總結之際。


    赫然間,就在現場掀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有人認為:


    “江海書中的觀點過於激進,這是完全從‘性惡論’來平等揣測宇宙中的每一個文明.”


    “高緯度文明,會有這麽極端嗎?”


    當然,也有人認為:


    “激進?”


    “自諱文明的美利堅,為了掠奪土地和資源,都可以對同屬於人類陣營的印第安人展開一場種族滅絕,更何況是科技和維度都遠遠超過人類世界的域外文明?”


    “當人類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你讓高緯度生命來思考人類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究竟是生存還是毀滅?”


    “那得到的結果,自然隻能是毀滅.”


    一時間,來自於世界各地的三十六位評審教授,頓時就對江海書中《三體1:地球往事》提出的新穎觀點,展開了激烈而又認真的討論。


    整個評審會議室。


    頓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之中。


    任誰能想到,一位從未接觸過科幻文學的作家.


    竟然能寫出這般具有爭議的科幻文學?


    首先,江海顛覆了傳統科幻文學對於外星文明的美好幻想。


    其次,他提出的宇宙學公理,還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理有據,每一個論點都經得起推敲.


    正值眾位專家學者熱議之際。


    世界科幻征文大賽評審主席,也就是來自於哈佛天文研究學院的院長摩根·特裏斯坦院長,看著作者【江海】的名字,麵露凝重之色。


    宛若被徹底折服一般。


    良久後,隻見他緩緩從嘴裏吐出一句:


    “這天賦,著實太恐怖了”


    在這場科幻征文大賽開始之前,沒有任何人,對於正處於科幻荒漠的中國作家,抱有任何一絲哪怕是一丁點兒的期待!


    誰曾想,科幻征文大事開始之後。


    江海就會最快的速度,給到現場的諸位來自於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


    一個最大的震撼?


    不止於對於外星文明的看法,《三體1:地球往事》書中,有關於人類社會的研究,有關於科學技術的發揮,江海對於這些東西的理解


    無不處於世界的最前沿!


    就比如說書末尾處,提到的古箏行動,為了阻止人類當中的叛徒降臨派同三體文明聯係,【審判日號】輪船在經過巴拿馬運河之時,主人公【汪淼】領導的科研小組利用現代科技製造而成的納米材料“飛刃”將其切成了數十片薄片,在不損壞船內電腦數據的情況下殺死了所有船員。


    這種技術,在納米技術的飛速發展下,極有可能實現!


    再比如說,書一開始提到的有關於【智子】的新穎設定,所謂智子,就是經過二維展開改造後的智能微觀粒子,可以進行通訊、偵查、幹擾粒子高能加速器等任務,正是由於監督智子的存在——


    人類基礎物理,被封鎖了長達百年的時間!


    正基於此,幾百年間,人類的科技技術沒有絲毫的進步。


    這些東西,在現如今的科幻文學領域——


    從來就沒有出現過!


    可是,江海在一本書中,竟然將這些東西融會貫通.


    全部體現?


    也正是處於對人才的敬重,透過監控,看著還在閱覽室裏不斷創作的江海。


    摩根·特裏斯坦院長眼神閃過幾絲深深的忌憚:


    “太震撼了。”


    “太恐怖了”


    也就是摩根院長在感歎:“為什麽一個從來就沒接觸過科幻文學的人,會寫出如此震撼人心的科幻作品.”


    大門,突然打開。


    《紐約時報》的女記者進入到會議室:


    “有關於001號交稿作品的研討結束了嗎?”


    “我們需要評審席的意見.”


    聽聞這話,會議室內所有人的實現,朝著摩根院長的方向瘋狂匯集。


    現場,頓時就陷入到一種久違的安靜氣氛當中。


    隻見摩根院長將評審席有關於《三體》的評審意見,交由到《紐約時報》記者手上:


    “專家評審席的看法和觀點,都在這裏.”


    記者接過評審報表,順嘴朝著摩根院長提問了一句:


    “對於中國作家江海的科幻文學讀物《三體》,你有什麽想說的嗎?”


    絲毫不掩飾自己對於《三體》的欣賞。


    摩根院長異常嚴肅,他臉上的神情盡顯凝重:


    “世界科幻,要變天了”


    起先,所有人都認為中國作家代表團來參加這一次的世界科幻征文大賽,純純就屬於是炮灰角色。


    一沒有科幻文學誕生的土壤。


    二沒有拿得出手的科幻作家。


    這不是炮灰是什麽?


    這不是妥妥的坐飲水機選手!


    誰料,江海這位作家的憑空出現


    直接就打了所有人的臉!


    麵對專家評審席給出的意見:


    【作家:江海。】


    【作品:《三體1:地球往事》】


    【作品評級:世界級】


    看著評審指導組給出的意見,頓時就有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世世界級?!?!?”


    “這怎麽可能”


    每一部被專家評審組評選出的【世界級】科幻作品,那都是足以改變現有科幻格局的偉大著作!


    要麽,就是提出了前人從未提出過的假設。


    要麽,就是提出了一些相當之新穎的觀點。


    隻有這些觀點和假設,對於未來世界科幻文學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啟蒙或者貢獻,隻有這樣


    才能有資格被評選為影響世界科幻曆史的現象級作品!


    現如今,已經開賽一個半月時間,參賽的一百五十名作者,已經有三十五人提交了自己的科幻作品。


    可是,這三十五人當中,除卻江海以外——


    隻有一人的科幻作品被評選為【國家級】著作!


    其餘三十四人,通通都處於最低檔次的【城市級】徘徊,甚至於有十餘位科幻作家,連最低檔次的【城市級】科幻作品都未曾達到?


    組委會將參賽科幻作品統一評價為四個檔次——


    城市級,國家級、洲際級、世界級。


    這四個檔次分別對應——


    三流水準,二流水準,一流水準,頂流水準。


    每一位參賽作家,都是經由各國精心挑選,從千萬人中挑選出來足以代表本國科幻水平的精英。


    可即便如此.


    這些精心挑選出來的科幻作家,在組委會的眼裏,竟然絕大多數.


    都是一些不上檔次的三流作家?


    按照目前提交作品的三十五位作家來看,隻有一人被組委會評價為二流水準,江海被組委會評選成為頂流水準,這對於其他作家而言


    幾乎是斷層級別的領先!


    這個結果驚爆了所有人的眼球!


    也正是由於這一結果,江海的科幻文學讀物《三體》,開始出現在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各個國家書店的大街小巷。


    “聽說這《三體》很牛?”


    “我倒要看看,這到底怎麽個事”


    一時間,不論是正處於世界科幻文學大賽的參賽作家,還是正處於場外的讀者,都開始對江海產出的這本《三體》,展開了近乎於瘋狂般熱議。


    美國,時代廣場街頭。


    西裝革履的紳士手裏捧著一本《三體》,頓時就有些不解:


    “我承認,在某些地方,我和江海的觀點一致。”


    “我也讚同域外文明對於地球人類,大概率保持著惡意,不過.”


    “發現即摧毀?”


    “發現即毀滅?”


    “這,會不會有點兒過於極端了?”


    “就算是發現了地球文明的坐標,它們也用不著興師動眾的從宇宙的那頭,來到宇宙的這頭,興師動眾的給到地球文明終結.”


    身旁,一位學生模樣的女生,當即糾正了他的觀點:


    “一看你就沒好好看書?”


    “高緯度!”


    “你懂不懂什麽叫高緯度.”


    對於三體人而言——


    人類,隻不過就是蟲子而已。


    對於蟲子,不必抱有任何的善惡、任何的道德、任何世俗意義上的觀念。


    試想一下這樣一幕場景:


    “一個孩童站在螞蟻窩前,看著螞蟻們忙碌的搬家,僅僅隻是看到了,或因為好奇,或因為礙眼,他一腳踩下去螞蟻大軍當即死傷一片.”


    人類會因為踩死一隻螞蟻而覺得痛心嗎?


    並不會。


    這中間根本連善惡概念都談不上,甚至都沒有進行任何的思考。


    當文明的差距大到完全不是一個量級,就完全不用去理會對方的文明、野蠻、殘忍或善良。


    這也正是江海想在書中表達的觀點——


    毀滅你,與你何幹!


    “對於域外文明而言,碾死人類,就宛若碾死一隻蟲子,隻不過是順手的事。”說到這裏,女學生看向身前西裝革履的男人,“三體文明之所以興師動眾的從宇宙的那頭,來到地球的這頭,不是因為他們不具備碾死人類的能力,而是因為”


    “它們想掠奪地球的資源!”


    “如果不是想掠奪地球這顆星球的宜居環境,那邊早一炮轟過來,給地球幹的渣都不剩下了”


    在一種近乎於狂熱的熱議氛圍之中。


    一個宏大而又神秘的三體世界,在世界科幻讀者的眼前——


    徐徐展開


    也就是眾人在針對江海的《三體》,掀起一陣劇烈的討論之際。


    世界科幻征文大賽,在賽事開啟第五十天。


    終於,有兩位被寄予厚望的科幻大師,結束完自己的創作,從城堡內走出。


    當來自於美國,被稱之為北美科幻新星之稱的海頓·克裏斯托弗,以及來自於日本,著名科幻作家星新一的關門弟子,被稱之為短篇科幻之神的吉田正一。


    當這兩位赫赫有名的科幻作家,創作完自己的創作,從會場內走出之際。


    組委會評審席當即啟動程序,對這兩位科幻大師的作品,展開了激烈而又複雜的研討.


    比特摩爾莊園,大殿內。


    現場有上百位隨行作家,一臉緊張的看向正處於會場正中心的led大屏幕,這之中每個人臉上的神態盡顯各異,有的在害怕,有的在興奮.


    當屏幕上,閃爍過組委會對這兩位作家科幻作品的最終評級——


    一個,國家級。


    一個,洲際級。


    宛若揚眉吐氣一般,宋時青直接原地起立,隻見他朝著日本隨行作家代表團的方向,大喝一聲:


    “黑子,說話!”


    “我倒想看看這次,你們拿什麽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治愈係文豪?不,是致鬱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榴蓮來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榴蓮來了並收藏治愈係文豪?不,是致鬱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