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文雀聞言,嫉妒地說道:“大馬、小馬,你們行啊!怎麽不見得你們等我一夜。”
馬玉山“嗬嗬”地笑了笑道:“我們就是等了你們一夜呀!”
“說什麽都沒用了,我生氣了。”譚文雀假裝生氣道。
陳耀揚笑了笑道:“甭管她,我們到樓上慢慢說。”說罷,陳耀揚伸出雙手搭在馬氏兄弟的肩膀上,也不管譚文雀怎麽想,徑直朝三樓的辦公室走去。
譚文雀狠狠地怒瞪了陳耀揚一眼,無奈地隨後跟了上去。
“青蓮閣”閣樓的辦公室還算整潔,想必是“蔡虎三熊”為了趕走“青蓮閣”的客人與商戶,才將一二三層的經商場所給砸了個稀巴爛。
馬玉山請陳耀揚和譚文雀坐到茶幾旁,陳耀揚說道:“大馬,以後我就跟‘朱雀’一樣這麽叫你,行吧?”
馬玉山說道:“當然可以了,陳大哥想怎麽叫都行。”
陳耀揚“嗯”地點了點頭詢問道:“‘青蓮閣’什麽時候可以營業?”
馬玉山望了一眼譚文雀,見她沒有要發表意見的意思,這才說道:“陳大哥,你有所不知。我們‘青蓮閣’的一樓都是靠出租鋪位的形式,讓商戶自己來經營買賣。自從那天‘蔡虎三熊’帶著一幫人來搗亂後,又恐嚇商戶們若敢在‘青蓮閣’經商,見一次便打一次,並且還要砸了他們的店鋪。”
陳耀揚聞言,氣憤道:“這三隻‘狗熊’,總有一天,我會新帳舊賬和他們一起算的。”
譚文雀說道:“給他們點教訓是必然的,隻是現在誰都不敢來我們‘青蓮閣’做生意,鋪位租金的收入可就沒有了。”
這時,馬玉林將燒好的開水提了過來,一邊泡茶一邊說道:“陳大哥,我們‘火焱堂’的收入都是靠收取這些商戶的保護費維持生計的,倘若沒有了這筆收入,‘火焱堂’的兄弟們恐怕就要喝西北風了。”
陳耀揚聞言大吃一驚。他的驚訝並非是沒有了收入這麽簡單,而是他根本沒有想到,“火焱堂”的地盤隻有‘青蓮閣’一處。陳耀揚狐疑道:“‘火焱堂’就沒有其他地盤了嗎?”
馬玉山見問,回答道:“不是沒有,譚四爺在的時候,在十六鋪碼頭還有一處賭場,在‘潭府別院’的周邊還有好幾處‘雞窩’,隻不過,現在都被‘蔡虎三熊’搶占去了。”
馬玉林補充道:“是呀,陳大哥。要不是大小姐和我們兄弟帶人力抵‘蔡虎三熊’,可能連‘青蓮閣’都沒了。”
陳耀揚點了點頭表示明白,然後對馬玉山道:“你繼續說一下‘青蓮閣’的情況,我要好好地了解一番。”
馬玉山“嗯”了一聲繼續說道:“‘青蓮閣’的二樓主要是以經營早、午茶及各色點心為主,同時也設有專門來此看戲聽曲的雅座……”
“等等,‘青蓮閣’都有哪些演出來吸引客人的眼球?”陳耀揚打斷馬玉山的話詢問道。
馬玉山見問,連忙回答道:“我們會請北京或者天津一帶的曲藝名家和上海本地的當紅藝人,如大鼓、墜子、評書、相聲等等,讓他們輪換著上台表演。”
“嗯”陳耀揚點頭道:“那聘請藝人的費用高不高?”
馬玉林回答道:“‘青蓮閣’聘請的藝人分為兩種,一種是‘包銀’,另一種是‘份子錢’。”
“‘包銀’?‘份子錢’?不懂,你說清楚一點。”譚文雀聞言,不解地詢問起來。
馬玉林回答道:“‘包銀’,就是支付給常年在‘青蓮閣’演出的藝人,一個月發放一次,聘請費用由藝人和我們雙方共同商定。而‘份子錢’隻給短期在‘青蓮閣’演出的藝人,正常情況下是一日一清的。一個‘份子錢’兩個銅板,普通藝人一天下來最多能拿六份‘份子錢’,而名角則拿得會更多。”
陳耀揚聞言點了點頭道:“我明白了,‘包銀’就是我們家鄉說的‘月工資’,而‘份子錢’就是‘臨時工資’。”
譚文雀和馬氏兄弟聞言,均不知其意,但覺得陳耀揚能理解就成了。
陳耀揚繼續詢問道:“二樓的收入就靠茶點和演出這兩樣嗎?”
馬玉林說道:“不是的,二樓除了茶點和演出的收入外,還有抽取一些‘野雞’招攬客人的‘份子錢’。”
譚文雀繼續詢問馬玉山道:“大馬,你再說說三樓的情況給陳耀揚聽聽。”
“是,大小姐。”馬玉山繼續說道:“這第三層本來是經營煙土買賣的,後來官府明令禁止販售鴉片和開辦煙館。因此,三樓現在改為了售賣各國香煙。而那些之前裝修的煙館雅間,則是提供給‘野雞’和客人風流快活的臨時場所。”
陳耀揚微微一笑道:“這三樓就像我們故鄉的賓館一樣,隨住隨走。”
馬玉山聞言道:“差不多吧。”
陳耀揚聽了馬氏兄弟對‘青蓮閣’的一番介紹後,道:“你們說的我都已經明白了,至於‘青蓮閣’什麽時候開張,再容我考慮幾天,你們就想在‘青蓮閣’的外麵貼一張告示,就說‘青蓮閣’內部裝潢,休業幾天。”
馬氏兄弟異口同聲應道:“是。”
譚文雀補充道:“你們這幾天先去聘請一些工匠,重新將‘青蓮閣’裝修一番。”
馬玉山應道:“好的,大小姐。”
陳耀揚聞言阻止道:“先不要急著裝修,等我回去想想再做打算。”
“那你幹嘛貼著內部裝潢的告示?”譚文雀不明所以地看著陳耀揚詢問道。
陳耀揚解釋道:“這隻是讓上海灘的人知道‘青蓮閣’關門歇業的原因是因為要重新裝修,並不是因為蔡萬金的緣故。”說罷,又交代馬氏兄弟道:“大馬小馬,我還有一件事要你們去辦。”
馬氏兄弟聞言,異口同聲地說道:“陳大哥請吩咐。”
陳耀揚交代道:“你幫我去找兩個人,一個是拉黃包車的車夫,名叫劉金水,另一個是十六鋪碼頭的杜月笙。”
“是,陳大哥。”馬氏兄弟同聲應道。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未完待續。)
馬玉山“嗬嗬”地笑了笑道:“我們就是等了你們一夜呀!”
“說什麽都沒用了,我生氣了。”譚文雀假裝生氣道。
陳耀揚笑了笑道:“甭管她,我們到樓上慢慢說。”說罷,陳耀揚伸出雙手搭在馬氏兄弟的肩膀上,也不管譚文雀怎麽想,徑直朝三樓的辦公室走去。
譚文雀狠狠地怒瞪了陳耀揚一眼,無奈地隨後跟了上去。
“青蓮閣”閣樓的辦公室還算整潔,想必是“蔡虎三熊”為了趕走“青蓮閣”的客人與商戶,才將一二三層的經商場所給砸了個稀巴爛。
馬玉山請陳耀揚和譚文雀坐到茶幾旁,陳耀揚說道:“大馬,以後我就跟‘朱雀’一樣這麽叫你,行吧?”
馬玉山說道:“當然可以了,陳大哥想怎麽叫都行。”
陳耀揚“嗯”地點了點頭詢問道:“‘青蓮閣’什麽時候可以營業?”
馬玉山望了一眼譚文雀,見她沒有要發表意見的意思,這才說道:“陳大哥,你有所不知。我們‘青蓮閣’的一樓都是靠出租鋪位的形式,讓商戶自己來經營買賣。自從那天‘蔡虎三熊’帶著一幫人來搗亂後,又恐嚇商戶們若敢在‘青蓮閣’經商,見一次便打一次,並且還要砸了他們的店鋪。”
陳耀揚聞言,氣憤道:“這三隻‘狗熊’,總有一天,我會新帳舊賬和他們一起算的。”
譚文雀說道:“給他們點教訓是必然的,隻是現在誰都不敢來我們‘青蓮閣’做生意,鋪位租金的收入可就沒有了。”
這時,馬玉林將燒好的開水提了過來,一邊泡茶一邊說道:“陳大哥,我們‘火焱堂’的收入都是靠收取這些商戶的保護費維持生計的,倘若沒有了這筆收入,‘火焱堂’的兄弟們恐怕就要喝西北風了。”
陳耀揚聞言大吃一驚。他的驚訝並非是沒有了收入這麽簡單,而是他根本沒有想到,“火焱堂”的地盤隻有‘青蓮閣’一處。陳耀揚狐疑道:“‘火焱堂’就沒有其他地盤了嗎?”
馬玉山見問,回答道:“不是沒有,譚四爺在的時候,在十六鋪碼頭還有一處賭場,在‘潭府別院’的周邊還有好幾處‘雞窩’,隻不過,現在都被‘蔡虎三熊’搶占去了。”
馬玉林補充道:“是呀,陳大哥。要不是大小姐和我們兄弟帶人力抵‘蔡虎三熊’,可能連‘青蓮閣’都沒了。”
陳耀揚點了點頭表示明白,然後對馬玉山道:“你繼續說一下‘青蓮閣’的情況,我要好好地了解一番。”
馬玉山“嗯”了一聲繼續說道:“‘青蓮閣’的二樓主要是以經營早、午茶及各色點心為主,同時也設有專門來此看戲聽曲的雅座……”
“等等,‘青蓮閣’都有哪些演出來吸引客人的眼球?”陳耀揚打斷馬玉山的話詢問道。
馬玉山見問,連忙回答道:“我們會請北京或者天津一帶的曲藝名家和上海本地的當紅藝人,如大鼓、墜子、評書、相聲等等,讓他們輪換著上台表演。”
“嗯”陳耀揚點頭道:“那聘請藝人的費用高不高?”
馬玉林回答道:“‘青蓮閣’聘請的藝人分為兩種,一種是‘包銀’,另一種是‘份子錢’。”
“‘包銀’?‘份子錢’?不懂,你說清楚一點。”譚文雀聞言,不解地詢問起來。
馬玉林回答道:“‘包銀’,就是支付給常年在‘青蓮閣’演出的藝人,一個月發放一次,聘請費用由藝人和我們雙方共同商定。而‘份子錢’隻給短期在‘青蓮閣’演出的藝人,正常情況下是一日一清的。一個‘份子錢’兩個銅板,普通藝人一天下來最多能拿六份‘份子錢’,而名角則拿得會更多。”
陳耀揚聞言點了點頭道:“我明白了,‘包銀’就是我們家鄉說的‘月工資’,而‘份子錢’就是‘臨時工資’。”
譚文雀和馬氏兄弟聞言,均不知其意,但覺得陳耀揚能理解就成了。
陳耀揚繼續詢問道:“二樓的收入就靠茶點和演出這兩樣嗎?”
馬玉林說道:“不是的,二樓除了茶點和演出的收入外,還有抽取一些‘野雞’招攬客人的‘份子錢’。”
譚文雀繼續詢問馬玉山道:“大馬,你再說說三樓的情況給陳耀揚聽聽。”
“是,大小姐。”馬玉山繼續說道:“這第三層本來是經營煙土買賣的,後來官府明令禁止販售鴉片和開辦煙館。因此,三樓現在改為了售賣各國香煙。而那些之前裝修的煙館雅間,則是提供給‘野雞’和客人風流快活的臨時場所。”
陳耀揚微微一笑道:“這三樓就像我們故鄉的賓館一樣,隨住隨走。”
馬玉山聞言道:“差不多吧。”
陳耀揚聽了馬氏兄弟對‘青蓮閣’的一番介紹後,道:“你們說的我都已經明白了,至於‘青蓮閣’什麽時候開張,再容我考慮幾天,你們就想在‘青蓮閣’的外麵貼一張告示,就說‘青蓮閣’內部裝潢,休業幾天。”
馬氏兄弟異口同聲應道:“是。”
譚文雀補充道:“你們這幾天先去聘請一些工匠,重新將‘青蓮閣’裝修一番。”
馬玉山應道:“好的,大小姐。”
陳耀揚聞言阻止道:“先不要急著裝修,等我回去想想再做打算。”
“那你幹嘛貼著內部裝潢的告示?”譚文雀不明所以地看著陳耀揚詢問道。
陳耀揚解釋道:“這隻是讓上海灘的人知道‘青蓮閣’關門歇業的原因是因為要重新裝修,並不是因為蔡萬金的緣故。”說罷,又交代馬氏兄弟道:“大馬小馬,我還有一件事要你們去辦。”
馬氏兄弟聞言,異口同聲地說道:“陳大哥請吩咐。”
陳耀揚交代道:“你幫我去找兩個人,一個是拉黃包車的車夫,名叫劉金水,另一個是十六鋪碼頭的杜月笙。”
“是,陳大哥。”馬氏兄弟同聲應道。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