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劉振聲一大早便來到了精武體操會的練武廳中,他先是打了一套“霍家拳”,而後才平心靜氣地坐在休息椅上,等待著陳耀揚的到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練武廳中陸陸續續地聚滿了精武會館的弟子,大家都想親眼看看這兩位武功最厲害的師兄的曠世對決。
又過了好一會兒,陳耀揚才懶懶散散地走進了練武廳,一邊打著哈欠,一邊說道:“怎麽這麽早就都到啦。”
劉振聲見狀,心中一陣氣憤地道:“陳真,難道你就這麽的看不起我嗎?就覺得我的武功你不屑一顧?”
“哪有!大師兄,你說到哪去了,我隻是習慣晚起罷了。要不是重視和你的這場比試,估計我睡到日上三竿也還沒醒呢。”陳耀揚委屈地說道。
劉振聲想想,今天陳耀揚的確氣得比以往早了很多,於是便心平氣和了很多,道:“既然如此,那你是要先回回魂,還是要馬上開始呢?”
“等等,我還有話說。”就在這時,農勁蓀走進了練武廳,說道:“今天是精武體操會破例一次師兄弟間比武競技,不管比試的結果如何,你們都要給我記住一件事,你們是同門手足,一切要以同門之誼為本,不能傷了師兄弟間的和氣。”
“是,農大叔。”陳耀揚與劉振聲同時答應道。
“那好,比試可以開始了。”農勁蓀這才宣布道。
“陳真,你休息得怎麽樣了,要不要再給你一炷香的時間?”劉振聲不想勝之不武,於是建議道。
“不用了大師兄,我睡得比你晚,所以精神不會比你差的。來吧!”陳耀揚說道。
“很好,那就開始吧!”說罷,兩人相互抱拳行了禮節後,劉振聲便擺起了“霍家拳”的起手勢來。
陳耀揚亦擺起了李小龍典型的起手式,前腳伸直,後腳彎曲,一手曲臂於胸前,一手護於臉側,雙目炯炯有神地與劉振聲對視著,正所謂“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亦動,後發先至,一發製敵”便是這個道理。
整個練武廳靜無聲息,每個人都拭目以待地看著場上比武的兩位師兄,好像他們一出聲,就會破壞比武氣氛似的。
突然,劉振聲率先耐不住性子,腳步踏前數步,雙手大開大合,迅捷猛烈。每一次出掌,衣袖揮灑而過,“呼呼”之聲便隨風而起,有如旗幟在風中飄搖一般。
陳耀揚見劉振聲的掌風來勢洶湧,雙手急速連環橫移而起,如同兩段浮木,在大海之中隨著浪滔起伏相迎。這便是以無形之氣化有形之力,剛來柔化,柔來剛破的拳理。
隻見劉振聲一記破空掌風朝陳耀揚的麵門拍去,陳耀揚見狀,連忙側頭避讓。豈料,劉振聲此掌乃是虛招,待陳耀揚側頭避讓之際,他的另一掌再次迎麵打了過來。
陳耀揚連忙將頭一個後仰,雙手同時由內向外一個揮出,立即蕩開了劉振聲的雙臂。而後,雙手抱圓返回,雙手合十,一記手鑽朝劉振聲的胸口擊了過去。
劉振聲連忙收掌回防,一掌由外向內地拍在了陳耀揚的手臂之上,震開其手臂的一刹那,身子微微一個側身,陳耀揚的手鑽立刻由他胸前的衣袍滑過。
而後,劉振聲改掌為爪,十指曲彎,分別從左右兩側先後朝陳耀揚的麵門抓落。
陳耀揚見狀,連忙一記手刀將劉振聲的一記“虎拳”剁落,另一隻手依舊握拳,手臂曲彎,拳頭下垂,以肘部抵擋住了劉振聲的另一記“虎拳”。
兩人就這樣拳來掌往地相互交擊著,時而雙掌拂過耳際,時而雙拳掠過眼簾。有時候劉振聲的掌風已經逼自陳耀揚的胸口,卻被他一拳化解了,有時候陳耀揚一記直拳打落,劉振聲亦一掌拍出,立刻抵擋住了他的進擊。
在場所有弟子們如癡如醉地看著陳耀揚和劉振聲快如閃電的搏擊手法,不禁拍手稱讚,轟然叫好。
兩人約莫拆解了十數招後,劉振聲改用“掃堂腿”朝陳耀揚的下盤橫掃而出。
陳耀揚連忙一個縱身躍起,順利地躲過了劉振聲“飛花掃落葉”的一腳。
劉振聲見一招“掃堂腿”未能將陳耀揚掃跌在地,連忙站起身軀,改橫掃為側踢,左腳朝陳耀揚的太陽穴踢了過去。
陳耀揚連忙飛起左腿,同樣以側踢的招式,抵禦住了劉振聲的進攻。
劉振聲自然不甘示弱,左腳未能踢中,右腳立馬踢出,這一次他掃踢的位置是陳耀揚的左腰。
劉振聲平日裏注重於雙手的練習,因此江湖盛稱他為“閃電手飛燕子”。至於他的腿法,在一般武者的眼中自然也是非常了得的,但卻並非他的強項。
這次劉振聲改手為腳與陳耀揚對決,正好以自己的劣勢去對決陳耀揚的優勢,這便是陳耀揚所說的那種“自視過高的武者,將對手武功的優點看成了缺點,在與其臨陣時判斷錯誤而導致久戰必失”的道理。
要知道,陳耀揚的腿法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就已經非常的了得了,穿越時空之後,他又得到了霍元甲和“鬼腳七”的指點,這時候的陳耀揚可謂是腿法精湛,少有敵手。
再加上陳耀揚有著未來人綜合搏擊的經驗,使得他全身上下每個部位都有攻擊能力。因此,他雖然麵臨掌法超群的劉振聲,亦不落下風。更何況,現在的劉振聲竟然以自己之短,攻對手之長,哪有不輸的道理?
劉振聲的每一次踢擊均受製於陳耀揚的腿下,隻見他在連續踢出第五腿後,陳耀揚一記“鞭腿”震開劉振聲踢來的一腳時,在他另起一腳反擊的一瞬間,陳耀揚先發製人地一腳踢在了他的臉頰上。
“嘭”的一聲悶響,劉振聲受陳耀揚一記踢擊,腦袋不禁向另外一側歪了一下,待陳耀揚第二腿從另外一側踢來時,劉振聲連忙伸起手臂將其格擋住了。
小清見劉振聲被陳耀揚踢中一腳,“啊”地尖叫了一聲。
其他的弟子們以看到了眼前的情景,均為劉振聲擔憂起來。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隨著時間的推移,練武廳中陸陸續續地聚滿了精武會館的弟子,大家都想親眼看看這兩位武功最厲害的師兄的曠世對決。
又過了好一會兒,陳耀揚才懶懶散散地走進了練武廳,一邊打著哈欠,一邊說道:“怎麽這麽早就都到啦。”
劉振聲見狀,心中一陣氣憤地道:“陳真,難道你就這麽的看不起我嗎?就覺得我的武功你不屑一顧?”
“哪有!大師兄,你說到哪去了,我隻是習慣晚起罷了。要不是重視和你的這場比試,估計我睡到日上三竿也還沒醒呢。”陳耀揚委屈地說道。
劉振聲想想,今天陳耀揚的確氣得比以往早了很多,於是便心平氣和了很多,道:“既然如此,那你是要先回回魂,還是要馬上開始呢?”
“等等,我還有話說。”就在這時,農勁蓀走進了練武廳,說道:“今天是精武體操會破例一次師兄弟間比武競技,不管比試的結果如何,你們都要給我記住一件事,你們是同門手足,一切要以同門之誼為本,不能傷了師兄弟間的和氣。”
“是,農大叔。”陳耀揚與劉振聲同時答應道。
“那好,比試可以開始了。”農勁蓀這才宣布道。
“陳真,你休息得怎麽樣了,要不要再給你一炷香的時間?”劉振聲不想勝之不武,於是建議道。
“不用了大師兄,我睡得比你晚,所以精神不會比你差的。來吧!”陳耀揚說道。
“很好,那就開始吧!”說罷,兩人相互抱拳行了禮節後,劉振聲便擺起了“霍家拳”的起手勢來。
陳耀揚亦擺起了李小龍典型的起手式,前腳伸直,後腳彎曲,一手曲臂於胸前,一手護於臉側,雙目炯炯有神地與劉振聲對視著,正所謂“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亦動,後發先至,一發製敵”便是這個道理。
整個練武廳靜無聲息,每個人都拭目以待地看著場上比武的兩位師兄,好像他們一出聲,就會破壞比武氣氛似的。
突然,劉振聲率先耐不住性子,腳步踏前數步,雙手大開大合,迅捷猛烈。每一次出掌,衣袖揮灑而過,“呼呼”之聲便隨風而起,有如旗幟在風中飄搖一般。
陳耀揚見劉振聲的掌風來勢洶湧,雙手急速連環橫移而起,如同兩段浮木,在大海之中隨著浪滔起伏相迎。這便是以無形之氣化有形之力,剛來柔化,柔來剛破的拳理。
隻見劉振聲一記破空掌風朝陳耀揚的麵門拍去,陳耀揚見狀,連忙側頭避讓。豈料,劉振聲此掌乃是虛招,待陳耀揚側頭避讓之際,他的另一掌再次迎麵打了過來。
陳耀揚連忙將頭一個後仰,雙手同時由內向外一個揮出,立即蕩開了劉振聲的雙臂。而後,雙手抱圓返回,雙手合十,一記手鑽朝劉振聲的胸口擊了過去。
劉振聲連忙收掌回防,一掌由外向內地拍在了陳耀揚的手臂之上,震開其手臂的一刹那,身子微微一個側身,陳耀揚的手鑽立刻由他胸前的衣袍滑過。
而後,劉振聲改掌為爪,十指曲彎,分別從左右兩側先後朝陳耀揚的麵門抓落。
陳耀揚見狀,連忙一記手刀將劉振聲的一記“虎拳”剁落,另一隻手依舊握拳,手臂曲彎,拳頭下垂,以肘部抵擋住了劉振聲的另一記“虎拳”。
兩人就這樣拳來掌往地相互交擊著,時而雙掌拂過耳際,時而雙拳掠過眼簾。有時候劉振聲的掌風已經逼自陳耀揚的胸口,卻被他一拳化解了,有時候陳耀揚一記直拳打落,劉振聲亦一掌拍出,立刻抵擋住了他的進擊。
在場所有弟子們如癡如醉地看著陳耀揚和劉振聲快如閃電的搏擊手法,不禁拍手稱讚,轟然叫好。
兩人約莫拆解了十數招後,劉振聲改用“掃堂腿”朝陳耀揚的下盤橫掃而出。
陳耀揚連忙一個縱身躍起,順利地躲過了劉振聲“飛花掃落葉”的一腳。
劉振聲見一招“掃堂腿”未能將陳耀揚掃跌在地,連忙站起身軀,改橫掃為側踢,左腳朝陳耀揚的太陽穴踢了過去。
陳耀揚連忙飛起左腿,同樣以側踢的招式,抵禦住了劉振聲的進攻。
劉振聲自然不甘示弱,左腳未能踢中,右腳立馬踢出,這一次他掃踢的位置是陳耀揚的左腰。
劉振聲平日裏注重於雙手的練習,因此江湖盛稱他為“閃電手飛燕子”。至於他的腿法,在一般武者的眼中自然也是非常了得的,但卻並非他的強項。
這次劉振聲改手為腳與陳耀揚對決,正好以自己的劣勢去對決陳耀揚的優勢,這便是陳耀揚所說的那種“自視過高的武者,將對手武功的優點看成了缺點,在與其臨陣時判斷錯誤而導致久戰必失”的道理。
要知道,陳耀揚的腿法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就已經非常的了得了,穿越時空之後,他又得到了霍元甲和“鬼腳七”的指點,這時候的陳耀揚可謂是腿法精湛,少有敵手。
再加上陳耀揚有著未來人綜合搏擊的經驗,使得他全身上下每個部位都有攻擊能力。因此,他雖然麵臨掌法超群的劉振聲,亦不落下風。更何況,現在的劉振聲竟然以自己之短,攻對手之長,哪有不輸的道理?
劉振聲的每一次踢擊均受製於陳耀揚的腿下,隻見他在連續踢出第五腿後,陳耀揚一記“鞭腿”震開劉振聲踢來的一腳時,在他另起一腳反擊的一瞬間,陳耀揚先發製人地一腳踢在了他的臉頰上。
“嘭”的一聲悶響,劉振聲受陳耀揚一記踢擊,腦袋不禁向另外一側歪了一下,待陳耀揚第二腿從另外一側踢來時,劉振聲連忙伸起手臂將其格擋住了。
小清見劉振聲被陳耀揚踢中一腳,“啊”地尖叫了一聲。
其他的弟子們以看到了眼前的情景,均為劉振聲擔憂起來。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