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十,西域僧人傳經的第四天,也是最後一天。
這是罕見的好天,微風和煦,萬裏無雲。廣覺寺內,來自大申各地、數百名僧人齊聚於此。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屍城力士生地,阿夷羅跋提河邊娑羅雙樹間……”
西域僧人洪鍾般的誦經聲傳遍廣覺寺每個角落,他高高坐在主殿台階上,雙眸半闔,手握一百零八佛珠,每念一句經文,便撥動一粒佛珠。其餘僧人皆坐在矮凳上,或雙手合十、或奮筆疾書。
蘊空坐在第一排中間,眼神專注,筆下不停。一滴汗水從他瘦削的側臉滑下,很快沒入玄色衣領。
他已經坐了一上午,但脊背依舊挺拔,神情堅毅,如同無法撼動的鬆柏。
傳經沒有任何限製,因此正殿外,還坐著無數百姓,目不轉睛聽著。此時此刻,廣覺寺內足有千人,但除去誦經聲,沒有任何嘈雜的聲音,千人如一人。
越浮玉也在,當然沒在寺裏,而是寺外稍遠一點的山上,和鄭皇後喝茶。
鄭皇後和申帝一起來的。申帝喜愛佛法,早早坐在大殿裏,而鄭皇後年輕時是武將,一看書就頭疼,更別提聽經了,不等西域僧人開口,她就跑遠了。
所有人都去聽經,山上無人,鄭皇後站在涼亭裏,曲起一條腿踩在椅子上,姿勢大刀闊馬,沒有半分端莊賢淑的樣子。
她豪爽地灌下一杯茶,一邊示意女兒再倒一杯,一邊打量對方,“黑眼圈又重了,晚上還是睡不好?”
越浮玉神情懨懨趴在石桌上,看見鄭皇後伸到眼前的杯子,掙紮著從桌上起來,迅速倒杯茶,又重新趴在桌上,像狐狸似的,嫵媚的眼睛眯成一道縫。
她癟著嘴開口,聲音慵懶沙啞,還有一絲小小的委屈,“別提了。”
五天了,她就沒睡過一夜好覺。
五天前,她把莫名其妙發瘋的蘊空趕走時,心裏還不以為意。畢竟,世上沒什麽東西不能被取代,特別當她是公主,站在權利與金錢的頂峰,這件事就更容易了。
她以為自己很快能找到另一位僧人幫她治療失眠,甚至當天晚上,她就叫來蘊空的某個師弟、給自己念經,結果——
毫、無、用、處!
她嚐試過換其他和尚,也嚐試過換經文,但沒有一次起效。換了十幾位僧人後,她不得不承認一種可能——不是聽經治療失眠,而是聽蘊空念經治療失眠。
她甚至懷疑,是不是蘊空嗓音特殊,能發出不同頻率的音波,能把人催眠。
越浮玉懶洋洋直起身子,兩手拄著下巴,不太高興道,“我早該想到的!以前僧人來宮裏念經,父皇讓我一起聽,我隻會越來越煩,唯獨那次聽破和尚念經,才很快睡著。”
破和尚——她給蘊空起的新外號。
又把茶水一飲而盡,鄭皇後隨手上下拋動茶杯,總結道,“所以,不是經書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
青花瓷茶杯在鄭皇後手中上下翻飛,時不時閃過一道冷光,越浮玉看著看著,竟然有點睡意,她半睜著眼睛道,“差不多吧。”
鄭皇後解開披風,搭在女兒身上,把眼前的頭發別在她耳後,輕聲道,“浮玉,天底下最好解決的,就是人的問題。”
*
臨近正午,廣覺寺裏的講經告一段落,僧人們用膳休息。
蘊空沒有動,他在補充整理上午的經文,便於師弟們查閱。僧人們三三兩兩從他身邊走過,談話聲偶爾落入耳畔。
“不愧是西域法師,佛法高深,我已經有所頓悟。”
“我有幾句沒聽懂,師兄可否解釋一番。”
還有些話比較隨意——
“今天中午吃什麽?廣覺寺是皇家佛寺,聽說夥食特別好。”
“你記下早上那段經了麽?可以念給永照公主聽。”
蘊空做事一項專心,從不三心二意,車馬鬧市亦能誦經念佛。但不知怎麽,這句話莫名進了心裏,他平靜抬頭,看向說話之人。
說話的是兩位僧人,一胖一瘦,剛剛開口的,正是其中的瘦僧人。
胖僧人聞言,憨厚一笑,“當然記下了。希望永照公主聽完此經,能早日解惑離苦。”
“是啊,”瘦僧人歎氣,“公主出生入死,亦是渡天下人,希望盡快找到方法,治療至曉不眠之症。”
至曉不眠,失眠的另一種說法。
蘊空想起,師弟曾說過,自己誦經治好了公主無法入睡的毛病,而現在……
冷峻的眉峰壓成一道線,筆尖許久未動,在紙上留下一大片墨跡,蘊空垂眸看了片刻,收拾好東西,離開座位。
僧人吃飯的地方在一處,蘊空很快找到師兄師弟們,明悟已經替他打好飯,見他連忙招呼,“師弟!”
蘊空坐在眾人旁邊,開始用膳。如某位僧人說,廣覺寺的夥食的確很好,素肉、煎釀茄子、小蔥豆腐,主食是饅頭,還有一碗湯。
僧人講究食存五觀,吃飯時亦要時刻反思,但蘊空這頓飯卻有些食不知味。
用過膳,眾人返回殿前,師弟們正在探討早日聽到的經文,中途有什麽問題,全都自然而然轉向蘊空。
解決了師兄弟們的諸多疑惑,蘊空走向落在最後的明悟,平靜道,“師兄,我聽說永照公主有至曉不眠之症。”
“啊?啊!”明悟還沉浸在佛經中,愣了一會才反應過來。他驚訝地看著師弟,發現對方目光冷靜淡然,沒什麽厭惡或者反感的情緒,仿佛隻是隨口一提。
他遲疑回道,“確實如此。”
其實有關蘊空師弟和永照公主,他有很多問題。
特別是,前幾天公主突然傳來消息,皇上已經收回聖旨,不必蘊空法師誦經,其他大師亦可。
公主的說法是,蘊空法師佛法高深、最近還要忙於傳經,她不願影響對方。
但明悟私底下猜測,肯定是師弟因為不喜女子的緣故,拒絕了公主。
想起那位良善純稚、但命途格外坎坷的永照公主,明悟也心有不忍,他猶豫片刻,還是勸道,“公主的失眠之症一直沒好,似乎隻有你誦經才有效,師兄知道你不喜接觸女子,但佛家普通眾生……”
勸到一半,明悟也說不出話。如果他和師弟有同樣的經曆,恐怕也沒辦法正常麵對女子,可公主那裏……
實在是兩難。
說話時,兩人已經走回座位,蘊空坐在矮凳上,腰背挺直,眉目冷厲專注。他重新提起筆,可一直等明悟離開,也未曾落下一字。
*
陪鄭皇後用過午膳,越浮玉回公主府,她把披風還給對方,問道,“您和我一起走麽?正好順路。”
鄭皇後解開腰間佩劍,扔給侍衛,指著山下佛寺,“我一會兒下去看看。”
越浮玉挑眉,臉上止不住驚訝。
鄭皇後和她半斤八兩,兩人都不喜歡和尚或佛經。
母後連坤寧宮裏的小佛堂都沒去過幾次,若不是那裏是姑姑越長溪與姑父的定情之地,鄭皇後早就把佛堂拆了,修成一個更大的練武場。
這樣的人,竟然要去佛寺聽佛經?
越浮玉扶著她下山,覺得自己耳朵出問題了,她好奇道,“您什麽時候喜歡聽西域僧人講經了?”
鄭皇後拽住差點摔倒的女兒,把對方扶正,隨口回答,“我不喜歡佛經,但喜歡你父皇,所以想和他在一起。”
她看了眼嫵媚漂亮的女兒,又淡淡道,“恐怕你永遠也不會理解這種想法。”
越浮玉:“……”她剛才就該直接摔下去。
先吃了一嘴狗糧,又被鄙視,越浮玉氣呼呼離開,回府的路上竟然遇見一個熟人——李北安。
時隔五天,李北安已經被大理寺放出來。
他身上確實沒什麽問題,當年和越浮玉在一起時,他是真心的。半年前被越浮玉發現的那次,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但很多事情就是這麽巧。
越浮玉給他花的五萬兩銀子,大理寺也隻判定返還一部分,但李北安堅持要返還全部。
對於這個結果,越浮玉沒有什麽不滿。
正常談戀愛,不包括詐騙那種,無論是女方給男方花錢,還是反過來,都是自主自願行為。分手後要回來,才是腦子有問題。
她狀告李北安,不是為了錢,五萬兩她還不至於在乎。畢竟,錢多到一定程度,就隻是個數字。
她這樣做,隻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李北安想讓她身敗名裂,她加倍奉還而已。
現在事情解決,她對這個人已經沒有多餘的情緒。越浮玉一手撐著車窗,神色淡淡,懶散道,“來聽經?”
僅僅過去五天,李北安瘦了很多,幾乎撐不起以前的衣服。
他似乎沒想到公主是這個態度,有些驚訝,隨後點點頭,“馬上前往封地了,臨走前最後一次聽經。”
普州偏遠荒涼,他此次離開,也許就是一輩子,這也是他最後一次見她……
“聽經不錯,修身養性,”越浮玉胡亂應付兩句,已經開始不耐煩,紅色指甲在車窗邊緣扣來扣去。
李北安熟悉公主每一個小動作,眼底深處流出幾分懷念,他知道公主煩了,自己該主動離開,可是……舍不得。
他舍不得這最後的時光,而且,他還有一句話想問她,這已經是最後的機會。
在公主愈發不耐煩的眼神中,李北安輕聲道,“公主,您曾心悅於我麽,哪怕那麽短短一息時間。”
細長手指轉了兩圈胸前長發,越浮玉挑眉。
難道有本書叫《分手後必問的五十問題》,為什麽所有人都會這麽問?
她還沒回答,李北安眼底卻已經了然,他輕笑,“我懂了。”
“無論是我,還是沈公子,抑或是許少傅,我們都無法忍受深愛你、卻不被你所愛,於是,我們都會犯錯。”
他原來不懂,為何沈不隨和許別時選擇離開她,但現在懂了。
懂了,也晚了。
手中動作一停,越浮玉眼底漸冷,李北安這是在甩鍋?
李北安仿佛看懂了她的想法,搖頭道,“我並非找借口,隻是真心實意祝福您,找到比我們更好的人。”
世人皆說,永照公主像火,隻有相處過的人才知道,她更像冰。
堅硬無法融化的寒冰包裹著她心中一角,誰都無法看清,誰都無法靠近。
與她相愛,不是奔赴,而像殉道。
“公主,安祝您所思所想、終得實現。”
李北安一甩鞭子,馬車很快消失在道路盡頭,越浮玉盯著他離開的方向,神情漠然,許久後,她忽然勾唇,嗤笑一聲,“倒是說了句好聽的。”
……
雖然認為自己沒有任何問題,但母親和李北安都說了類似的話,越浮玉心情還是不太爽。
而身為公主,絕大多數問題都能用錢解決。
恰好路過白玉湖,越浮玉租了一條畫船,在湖心晃晃悠悠飄蕩一下午,又美美地睡了一覺,晚上回府時,已經完全忘記什麽叫不高興。
——直到她在寢殿門口,看見蘊空。
越浮玉說讓對方滾,完全沒有開玩笑的意思。哪怕現在兩人遇見,她也仿佛沒看見,直直繞過對方,推門進屋。
一推,沒推動。
冷白修長的五指抵住門,蘊空低頭道,“公主,貧僧來為您誦經。”
兩人距離很近,甚至能聞到對方身上的檀香味,也能看見月色下,對方冷淡深邃的眉眼。
越浮玉瞥了蘊空一眼,笑容嘲諷,“大師不是認為本宮故意勾引你麽,怎麽還來?動了凡心?”
她一字一頓,語氣冷薄,“可惜,本宮不喜歡自以為是的男人。”
其實,她知道對方為何誤會,蘊空離開,她就發現了屏風的問題。
可對方不止提到屏風一件事,而且,她是公主,任性一點怎麽了。
蘊空搖頭,聲音一如既往平靜無波,“公主並非故意引誘貧僧,是貧僧誤會。”
“所以,你是來道歉的?”
既然進不去,越浮玉幹脆不進了,斜斜靠在門板上,挑眉看著對方。
“是,”蘊空答得幹脆,“貧僧給您道歉,希望您能原諒。”
越浮玉微愣。
某種程度上,她很了解蘊空。同為天之驕子,身上都會帶著點不服輸的傲氣,很難低下頭,真心實意給別人道歉。蘊空這麽做,確實出乎她的意料。
但盡管如此,越浮玉還是嗤笑一聲,一字一頓道,“本宮拒絕。”
這是罕見的好天,微風和煦,萬裏無雲。廣覺寺內,來自大申各地、數百名僧人齊聚於此。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屍城力士生地,阿夷羅跋提河邊娑羅雙樹間……”
西域僧人洪鍾般的誦經聲傳遍廣覺寺每個角落,他高高坐在主殿台階上,雙眸半闔,手握一百零八佛珠,每念一句經文,便撥動一粒佛珠。其餘僧人皆坐在矮凳上,或雙手合十、或奮筆疾書。
蘊空坐在第一排中間,眼神專注,筆下不停。一滴汗水從他瘦削的側臉滑下,很快沒入玄色衣領。
他已經坐了一上午,但脊背依舊挺拔,神情堅毅,如同無法撼動的鬆柏。
傳經沒有任何限製,因此正殿外,還坐著無數百姓,目不轉睛聽著。此時此刻,廣覺寺內足有千人,但除去誦經聲,沒有任何嘈雜的聲音,千人如一人。
越浮玉也在,當然沒在寺裏,而是寺外稍遠一點的山上,和鄭皇後喝茶。
鄭皇後和申帝一起來的。申帝喜愛佛法,早早坐在大殿裏,而鄭皇後年輕時是武將,一看書就頭疼,更別提聽經了,不等西域僧人開口,她就跑遠了。
所有人都去聽經,山上無人,鄭皇後站在涼亭裏,曲起一條腿踩在椅子上,姿勢大刀闊馬,沒有半分端莊賢淑的樣子。
她豪爽地灌下一杯茶,一邊示意女兒再倒一杯,一邊打量對方,“黑眼圈又重了,晚上還是睡不好?”
越浮玉神情懨懨趴在石桌上,看見鄭皇後伸到眼前的杯子,掙紮著從桌上起來,迅速倒杯茶,又重新趴在桌上,像狐狸似的,嫵媚的眼睛眯成一道縫。
她癟著嘴開口,聲音慵懶沙啞,還有一絲小小的委屈,“別提了。”
五天了,她就沒睡過一夜好覺。
五天前,她把莫名其妙發瘋的蘊空趕走時,心裏還不以為意。畢竟,世上沒什麽東西不能被取代,特別當她是公主,站在權利與金錢的頂峰,這件事就更容易了。
她以為自己很快能找到另一位僧人幫她治療失眠,甚至當天晚上,她就叫來蘊空的某個師弟、給自己念經,結果——
毫、無、用、處!
她嚐試過換其他和尚,也嚐試過換經文,但沒有一次起效。換了十幾位僧人後,她不得不承認一種可能——不是聽經治療失眠,而是聽蘊空念經治療失眠。
她甚至懷疑,是不是蘊空嗓音特殊,能發出不同頻率的音波,能把人催眠。
越浮玉懶洋洋直起身子,兩手拄著下巴,不太高興道,“我早該想到的!以前僧人來宮裏念經,父皇讓我一起聽,我隻會越來越煩,唯獨那次聽破和尚念經,才很快睡著。”
破和尚——她給蘊空起的新外號。
又把茶水一飲而盡,鄭皇後隨手上下拋動茶杯,總結道,“所以,不是經書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
青花瓷茶杯在鄭皇後手中上下翻飛,時不時閃過一道冷光,越浮玉看著看著,竟然有點睡意,她半睜著眼睛道,“差不多吧。”
鄭皇後解開披風,搭在女兒身上,把眼前的頭發別在她耳後,輕聲道,“浮玉,天底下最好解決的,就是人的問題。”
*
臨近正午,廣覺寺裏的講經告一段落,僧人們用膳休息。
蘊空沒有動,他在補充整理上午的經文,便於師弟們查閱。僧人們三三兩兩從他身邊走過,談話聲偶爾落入耳畔。
“不愧是西域法師,佛法高深,我已經有所頓悟。”
“我有幾句沒聽懂,師兄可否解釋一番。”
還有些話比較隨意——
“今天中午吃什麽?廣覺寺是皇家佛寺,聽說夥食特別好。”
“你記下早上那段經了麽?可以念給永照公主聽。”
蘊空做事一項專心,從不三心二意,車馬鬧市亦能誦經念佛。但不知怎麽,這句話莫名進了心裏,他平靜抬頭,看向說話之人。
說話的是兩位僧人,一胖一瘦,剛剛開口的,正是其中的瘦僧人。
胖僧人聞言,憨厚一笑,“當然記下了。希望永照公主聽完此經,能早日解惑離苦。”
“是啊,”瘦僧人歎氣,“公主出生入死,亦是渡天下人,希望盡快找到方法,治療至曉不眠之症。”
至曉不眠,失眠的另一種說法。
蘊空想起,師弟曾說過,自己誦經治好了公主無法入睡的毛病,而現在……
冷峻的眉峰壓成一道線,筆尖許久未動,在紙上留下一大片墨跡,蘊空垂眸看了片刻,收拾好東西,離開座位。
僧人吃飯的地方在一處,蘊空很快找到師兄師弟們,明悟已經替他打好飯,見他連忙招呼,“師弟!”
蘊空坐在眾人旁邊,開始用膳。如某位僧人說,廣覺寺的夥食的確很好,素肉、煎釀茄子、小蔥豆腐,主食是饅頭,還有一碗湯。
僧人講究食存五觀,吃飯時亦要時刻反思,但蘊空這頓飯卻有些食不知味。
用過膳,眾人返回殿前,師弟們正在探討早日聽到的經文,中途有什麽問題,全都自然而然轉向蘊空。
解決了師兄弟們的諸多疑惑,蘊空走向落在最後的明悟,平靜道,“師兄,我聽說永照公主有至曉不眠之症。”
“啊?啊!”明悟還沉浸在佛經中,愣了一會才反應過來。他驚訝地看著師弟,發現對方目光冷靜淡然,沒什麽厭惡或者反感的情緒,仿佛隻是隨口一提。
他遲疑回道,“確實如此。”
其實有關蘊空師弟和永照公主,他有很多問題。
特別是,前幾天公主突然傳來消息,皇上已經收回聖旨,不必蘊空法師誦經,其他大師亦可。
公主的說法是,蘊空法師佛法高深、最近還要忙於傳經,她不願影響對方。
但明悟私底下猜測,肯定是師弟因為不喜女子的緣故,拒絕了公主。
想起那位良善純稚、但命途格外坎坷的永照公主,明悟也心有不忍,他猶豫片刻,還是勸道,“公主的失眠之症一直沒好,似乎隻有你誦經才有效,師兄知道你不喜接觸女子,但佛家普通眾生……”
勸到一半,明悟也說不出話。如果他和師弟有同樣的經曆,恐怕也沒辦法正常麵對女子,可公主那裏……
實在是兩難。
說話時,兩人已經走回座位,蘊空坐在矮凳上,腰背挺直,眉目冷厲專注。他重新提起筆,可一直等明悟離開,也未曾落下一字。
*
陪鄭皇後用過午膳,越浮玉回公主府,她把披風還給對方,問道,“您和我一起走麽?正好順路。”
鄭皇後解開腰間佩劍,扔給侍衛,指著山下佛寺,“我一會兒下去看看。”
越浮玉挑眉,臉上止不住驚訝。
鄭皇後和她半斤八兩,兩人都不喜歡和尚或佛經。
母後連坤寧宮裏的小佛堂都沒去過幾次,若不是那裏是姑姑越長溪與姑父的定情之地,鄭皇後早就把佛堂拆了,修成一個更大的練武場。
這樣的人,竟然要去佛寺聽佛經?
越浮玉扶著她下山,覺得自己耳朵出問題了,她好奇道,“您什麽時候喜歡聽西域僧人講經了?”
鄭皇後拽住差點摔倒的女兒,把對方扶正,隨口回答,“我不喜歡佛經,但喜歡你父皇,所以想和他在一起。”
她看了眼嫵媚漂亮的女兒,又淡淡道,“恐怕你永遠也不會理解這種想法。”
越浮玉:“……”她剛才就該直接摔下去。
先吃了一嘴狗糧,又被鄙視,越浮玉氣呼呼離開,回府的路上竟然遇見一個熟人——李北安。
時隔五天,李北安已經被大理寺放出來。
他身上確實沒什麽問題,當年和越浮玉在一起時,他是真心的。半年前被越浮玉發現的那次,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但很多事情就是這麽巧。
越浮玉給他花的五萬兩銀子,大理寺也隻判定返還一部分,但李北安堅持要返還全部。
對於這個結果,越浮玉沒有什麽不滿。
正常談戀愛,不包括詐騙那種,無論是女方給男方花錢,還是反過來,都是自主自願行為。分手後要回來,才是腦子有問題。
她狀告李北安,不是為了錢,五萬兩她還不至於在乎。畢竟,錢多到一定程度,就隻是個數字。
她這樣做,隻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李北安想讓她身敗名裂,她加倍奉還而已。
現在事情解決,她對這個人已經沒有多餘的情緒。越浮玉一手撐著車窗,神色淡淡,懶散道,“來聽經?”
僅僅過去五天,李北安瘦了很多,幾乎撐不起以前的衣服。
他似乎沒想到公主是這個態度,有些驚訝,隨後點點頭,“馬上前往封地了,臨走前最後一次聽經。”
普州偏遠荒涼,他此次離開,也許就是一輩子,這也是他最後一次見她……
“聽經不錯,修身養性,”越浮玉胡亂應付兩句,已經開始不耐煩,紅色指甲在車窗邊緣扣來扣去。
李北安熟悉公主每一個小動作,眼底深處流出幾分懷念,他知道公主煩了,自己該主動離開,可是……舍不得。
他舍不得這最後的時光,而且,他還有一句話想問她,這已經是最後的機會。
在公主愈發不耐煩的眼神中,李北安輕聲道,“公主,您曾心悅於我麽,哪怕那麽短短一息時間。”
細長手指轉了兩圈胸前長發,越浮玉挑眉。
難道有本書叫《分手後必問的五十問題》,為什麽所有人都會這麽問?
她還沒回答,李北安眼底卻已經了然,他輕笑,“我懂了。”
“無論是我,還是沈公子,抑或是許少傅,我們都無法忍受深愛你、卻不被你所愛,於是,我們都會犯錯。”
他原來不懂,為何沈不隨和許別時選擇離開她,但現在懂了。
懂了,也晚了。
手中動作一停,越浮玉眼底漸冷,李北安這是在甩鍋?
李北安仿佛看懂了她的想法,搖頭道,“我並非找借口,隻是真心實意祝福您,找到比我們更好的人。”
世人皆說,永照公主像火,隻有相處過的人才知道,她更像冰。
堅硬無法融化的寒冰包裹著她心中一角,誰都無法看清,誰都無法靠近。
與她相愛,不是奔赴,而像殉道。
“公主,安祝您所思所想、終得實現。”
李北安一甩鞭子,馬車很快消失在道路盡頭,越浮玉盯著他離開的方向,神情漠然,許久後,她忽然勾唇,嗤笑一聲,“倒是說了句好聽的。”
……
雖然認為自己沒有任何問題,但母親和李北安都說了類似的話,越浮玉心情還是不太爽。
而身為公主,絕大多數問題都能用錢解決。
恰好路過白玉湖,越浮玉租了一條畫船,在湖心晃晃悠悠飄蕩一下午,又美美地睡了一覺,晚上回府時,已經完全忘記什麽叫不高興。
——直到她在寢殿門口,看見蘊空。
越浮玉說讓對方滾,完全沒有開玩笑的意思。哪怕現在兩人遇見,她也仿佛沒看見,直直繞過對方,推門進屋。
一推,沒推動。
冷白修長的五指抵住門,蘊空低頭道,“公主,貧僧來為您誦經。”
兩人距離很近,甚至能聞到對方身上的檀香味,也能看見月色下,對方冷淡深邃的眉眼。
越浮玉瞥了蘊空一眼,笑容嘲諷,“大師不是認為本宮故意勾引你麽,怎麽還來?動了凡心?”
她一字一頓,語氣冷薄,“可惜,本宮不喜歡自以為是的男人。”
其實,她知道對方為何誤會,蘊空離開,她就發現了屏風的問題。
可對方不止提到屏風一件事,而且,她是公主,任性一點怎麽了。
蘊空搖頭,聲音一如既往平靜無波,“公主並非故意引誘貧僧,是貧僧誤會。”
“所以,你是來道歉的?”
既然進不去,越浮玉幹脆不進了,斜斜靠在門板上,挑眉看著對方。
“是,”蘊空答得幹脆,“貧僧給您道歉,希望您能原諒。”
越浮玉微愣。
某種程度上,她很了解蘊空。同為天之驕子,身上都會帶著點不服輸的傲氣,很難低下頭,真心實意給別人道歉。蘊空這麽做,確實出乎她的意料。
但盡管如此,越浮玉還是嗤笑一聲,一字一頓道,“本宮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