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國內少賺點,出去多賺點!
大唐:李世民的頭號打手 作者:黑五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外?”
“這又是什麽意思?!”
長孫無忌與房玄齡等人目露疑惑之色,搞不懂九安口中所說的‘對外’是何意思。
唯獨裴矩眼神一亮,目光灼灼緊盯九安,畢竟前隋尚在時他就是主要負責西域貿易的官員。
九安衝裴矩露出一抹肯定似的笑容,“這事裴大人最有發言權,讓本國商人與番邦進行貿易,收割他們的財富回國.....”
裴矩整個人激動了起來,接上話茬繼續道:“商人們賺錢不可能不用,一旦花出去.....這錢不就成咱們自己的了??”
九安點了點頭,目的就是這樣的。
若是不開放國際性質的貿易,光憑本土消耗能力,很難短時間內讓大唐商業繁榮起來。
而且,打仗是為了發財,是為了發展,商業同樣也是。
相較於打仗所需的成本和時間,商業見效更快。都說商場如戰場,這事隻要在中間好好操作一番,所造成的傷害甚至比真刀真槍來的更加殘忍。
這,就是經濟戰!
九安見眾人陷入沉思之中,緩緩吐出一句,“屆時由朝廷下旨鼓勵商人出門賺錢,賺自家人的錢有什麽意思,要割就割番邦的韭菜!”
封建王朝的商人沒有地位,原因不光來自外界,與他們自己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提起商人,總是少不了投機倒把、唯利是圖、為富不仁等形容。
但,商人同樣是社會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凡事都有兩麵性,若是將商人的‘天賦’運用得當,那麽大唐收割財富的能力將會變得極其恐怖。
大唐不能一直停留在農耕社會,商業的蓬勃發展將會為大唐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錢能解決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煩惱,糧食卻隻能讓你裹腹不會餓死。
九安就不信,漢家商人玩不過那群白皮豬,憑什麽讓他們來收割全球財富?
李世民眼神渙散,心頭也在不斷盤算著九安的建議。好是好,但就怕無法形成有效的約束,不然將來商人做強,國家恐將又生出禍端。
平日裏少言寡語的杜如晦突然發聲,“陛下,臣認為此事非常可行!”
玄齡善謀,如晦能斷。
李世民心頭一震,萬萬沒想到第一個開口支持的,居然是謹小慎微的杜如晦。
長孫無忌眉頭緊皺,看了眼杜如晦後說道:“這件事確實有無盡的好處,但如何把握管控卻有些棘手。”
“這些人一旦掌控了巨額財富,豈不是將會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他沒有直接挑明,但話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甭管哪朝哪代,貪官汙吏是必不可少,當有錢的商人和有權的官員勾結,豈不是又成了輪回,走上之前的老路嗎?
這話一出,兩儀殿內又亂了起來。百官持不同意見,分成三派,有同意的也有反對的,更有在中間和稀泥的,想賺錢還不想擔風險。
“夠了!”
李世民臉色難看,掃了眼那些和稀泥的官員,這種人最是遭人恨!
百官立馬安靜了下來。
“豈能因噎廢食?”
李世民目光掃過在場官員,冷聲道:“利大於弊就足以推行此事,至於其中具體細節,你們難不成是吃幹飯的?”
百官噤若寒蟬,一個個如同鵪鶉般,連頭都不敢抬,完全不複方才爭的臉紅脖子粗的樣子。
“鎮國王,事是你提出來的,你肯定有解決的辦法!”李世民看向旁邊低頭裝死的九安,眼底滿是揶揄之色。
這小子,一肚子花花腸子,說他沒辦法,打死都不帶信的。
九安抬頭滿臉無奈道:“陛下,您可真是高看我了,我的能力就到這裏了!”
李世民臉上寫滿了不信,裴矩更是湊到九安身邊,抓著他的胳膊道:“殿下,老臣上了年紀,腦子不太靈光了,您就教教我吧!”
九安本想震開裴矩的手,但又怕傷了他那把老骨頭,隻能無奈道:“鬆開吧,本王就教你一手吧!”
裴矩大喜過望,口中連連感謝九安,順帶送上連環馬屁。
“行了!”
九安麵露倨傲之色,搖頭晃腦道:“朝廷成立貿易司,隻經略、統管此事,於全國範圍內舉行‘公開招標’,選定持牌貿易貨商,價高者得!”
說到這裏,九安臉上露出一抹陰笑,“就拿西域那邊來說,我們大唐物產豐富,類似絲綢、瓷器、茶之類的東西可都是有價無市!”
“西域三十六國,我們將其分成三六九等,然後再將經營產品細分,每個持牌商會,隻能在一個國家經營一種產品。”
“以兩年為期,期滿重新招標,選定新一輪的持牌商人!”
“如此一來,還怕沒錢賺,不好管理?”
眾人聽得一愣一愣的,看向九安的眼神都變得空洞起來。
這,還是個武夫嗎?
劉文靜有些遲疑道:“這招標是不是類似拍賣?”
九安打了個響指,“沒錯,就是類似拍賣,誰出錢多就是誰的!”
“並且,還要計算其富足程度、商品類目.....”
嘶.....
在場百官皆是倒吸一口冷氣,暗罵九安還真是個扒皮怪。
如此一來,商人們豈不是被賣了還要為九安數錢?
競價招標要錢,關稅還要再砍你一刀。在場眾人都不是傻子,自然知曉其中利潤有多大,那群商人不得跟聞著味兒一樣的屎殼郎,蜂擁而至?
不過,就是有點太狠了。錢賺的多,但花費更大,光是競價牌照就必將是個天文數字。
再加上公開競價,價高者得的政策,官員反倒起不了什麽作用,誰還會舍得送錢給他們?
貪汙的事兒解決了,錢也賺了,還真是沒話說。
一時間,眾人看向九安的眼神變得更加空洞,以後誰還敢說鎮國王是個武夫?
隻手間,將天下商人玩的團團轉!
“這....鎮國王大才,下官拜服!”房玄齡臉上露出一抹希冀,看向九安的目光當中滿含敬佩。
李世民時常誇讚其謀略無雙,可九安今天提出之策,把他腦瓜子燒了都想不出來。
程咬金撓了撓頭,嘀咕一句,“人家又不是沒有商人,與我們也沒有什麽結盟...憑啥要跟我們做生意?”
是啊!
眾人神情一滯,怎麽就把這件事給忽略了?
“這又是什麽意思?!”
長孫無忌與房玄齡等人目露疑惑之色,搞不懂九安口中所說的‘對外’是何意思。
唯獨裴矩眼神一亮,目光灼灼緊盯九安,畢竟前隋尚在時他就是主要負責西域貿易的官員。
九安衝裴矩露出一抹肯定似的笑容,“這事裴大人最有發言權,讓本國商人與番邦進行貿易,收割他們的財富回國.....”
裴矩整個人激動了起來,接上話茬繼續道:“商人們賺錢不可能不用,一旦花出去.....這錢不就成咱們自己的了??”
九安點了點頭,目的就是這樣的。
若是不開放國際性質的貿易,光憑本土消耗能力,很難短時間內讓大唐商業繁榮起來。
而且,打仗是為了發財,是為了發展,商業同樣也是。
相較於打仗所需的成本和時間,商業見效更快。都說商場如戰場,這事隻要在中間好好操作一番,所造成的傷害甚至比真刀真槍來的更加殘忍。
這,就是經濟戰!
九安見眾人陷入沉思之中,緩緩吐出一句,“屆時由朝廷下旨鼓勵商人出門賺錢,賺自家人的錢有什麽意思,要割就割番邦的韭菜!”
封建王朝的商人沒有地位,原因不光來自外界,與他們自己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提起商人,總是少不了投機倒把、唯利是圖、為富不仁等形容。
但,商人同樣是社會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凡事都有兩麵性,若是將商人的‘天賦’運用得當,那麽大唐收割財富的能力將會變得極其恐怖。
大唐不能一直停留在農耕社會,商業的蓬勃發展將會為大唐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錢能解決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煩惱,糧食卻隻能讓你裹腹不會餓死。
九安就不信,漢家商人玩不過那群白皮豬,憑什麽讓他們來收割全球財富?
李世民眼神渙散,心頭也在不斷盤算著九安的建議。好是好,但就怕無法形成有效的約束,不然將來商人做強,國家恐將又生出禍端。
平日裏少言寡語的杜如晦突然發聲,“陛下,臣認為此事非常可行!”
玄齡善謀,如晦能斷。
李世民心頭一震,萬萬沒想到第一個開口支持的,居然是謹小慎微的杜如晦。
長孫無忌眉頭緊皺,看了眼杜如晦後說道:“這件事確實有無盡的好處,但如何把握管控卻有些棘手。”
“這些人一旦掌控了巨額財富,豈不是將會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他沒有直接挑明,但話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甭管哪朝哪代,貪官汙吏是必不可少,當有錢的商人和有權的官員勾結,豈不是又成了輪回,走上之前的老路嗎?
這話一出,兩儀殿內又亂了起來。百官持不同意見,分成三派,有同意的也有反對的,更有在中間和稀泥的,想賺錢還不想擔風險。
“夠了!”
李世民臉色難看,掃了眼那些和稀泥的官員,這種人最是遭人恨!
百官立馬安靜了下來。
“豈能因噎廢食?”
李世民目光掃過在場官員,冷聲道:“利大於弊就足以推行此事,至於其中具體細節,你們難不成是吃幹飯的?”
百官噤若寒蟬,一個個如同鵪鶉般,連頭都不敢抬,完全不複方才爭的臉紅脖子粗的樣子。
“鎮國王,事是你提出來的,你肯定有解決的辦法!”李世民看向旁邊低頭裝死的九安,眼底滿是揶揄之色。
這小子,一肚子花花腸子,說他沒辦法,打死都不帶信的。
九安抬頭滿臉無奈道:“陛下,您可真是高看我了,我的能力就到這裏了!”
李世民臉上寫滿了不信,裴矩更是湊到九安身邊,抓著他的胳膊道:“殿下,老臣上了年紀,腦子不太靈光了,您就教教我吧!”
九安本想震開裴矩的手,但又怕傷了他那把老骨頭,隻能無奈道:“鬆開吧,本王就教你一手吧!”
裴矩大喜過望,口中連連感謝九安,順帶送上連環馬屁。
“行了!”
九安麵露倨傲之色,搖頭晃腦道:“朝廷成立貿易司,隻經略、統管此事,於全國範圍內舉行‘公開招標’,選定持牌貿易貨商,價高者得!”
說到這裏,九安臉上露出一抹陰笑,“就拿西域那邊來說,我們大唐物產豐富,類似絲綢、瓷器、茶之類的東西可都是有價無市!”
“西域三十六國,我們將其分成三六九等,然後再將經營產品細分,每個持牌商會,隻能在一個國家經營一種產品。”
“以兩年為期,期滿重新招標,選定新一輪的持牌商人!”
“如此一來,還怕沒錢賺,不好管理?”
眾人聽得一愣一愣的,看向九安的眼神都變得空洞起來。
這,還是個武夫嗎?
劉文靜有些遲疑道:“這招標是不是類似拍賣?”
九安打了個響指,“沒錯,就是類似拍賣,誰出錢多就是誰的!”
“並且,還要計算其富足程度、商品類目.....”
嘶.....
在場百官皆是倒吸一口冷氣,暗罵九安還真是個扒皮怪。
如此一來,商人們豈不是被賣了還要為九安數錢?
競價招標要錢,關稅還要再砍你一刀。在場眾人都不是傻子,自然知曉其中利潤有多大,那群商人不得跟聞著味兒一樣的屎殼郎,蜂擁而至?
不過,就是有點太狠了。錢賺的多,但花費更大,光是競價牌照就必將是個天文數字。
再加上公開競價,價高者得的政策,官員反倒起不了什麽作用,誰還會舍得送錢給他們?
貪汙的事兒解決了,錢也賺了,還真是沒話說。
一時間,眾人看向九安的眼神變得更加空洞,以後誰還敢說鎮國王是個武夫?
隻手間,將天下商人玩的團團轉!
“這....鎮國王大才,下官拜服!”房玄齡臉上露出一抹希冀,看向九安的目光當中滿含敬佩。
李世民時常誇讚其謀略無雙,可九安今天提出之策,把他腦瓜子燒了都想不出來。
程咬金撓了撓頭,嘀咕一句,“人家又不是沒有商人,與我們也沒有什麽結盟...憑啥要跟我們做生意?”
是啊!
眾人神情一滯,怎麽就把這件事給忽略了?